<p class="ql-block"> 我,压根儿就没有当老师的念头。不像有的人,从来未写出过文章却在讲桌上大谈文学创作和新闻写作。我脸盘没那么大,脸皮也没那么厚。我也见过,狗屁文章也不懂的人,大改特改别人的文章,还要为“改”找理由:我是领导。意思是说,我当上领导了,就啥都比你强。你不许我改,我就不让你发表。哈哈!</p> <p class="ql-block"> 被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誉为“文起八代之衰”的唐代文学家、政治家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答疑、解惑者也。”此四项,我皆不具备。</p> <p class="ql-block"> 先说传道。我至今还不知道人生大道到底在何方?儒家说要做君子,道家说做真人,佛家说要做觉者。至于怎样做君子,孔子给出一个“恕”;至于怎样做真人,老子说得最多的是“自然而然”;至于怎样做觉者,佛陀强调的是“空”。三家的学说都对,但都没有说透。到了三家合一时,出现了宋代朱熹的理学、明代王阳明的心学。朱熹说“存天理,灭人欲”。老先生口是心非,从他和小尼姑睡觉这件事上(不知是真是假,反正史籍资料上记过一笔),我也不相信什么灭人欲;王阳明说“致良知,知行合一”。致良知,无可辩驳。但是知行合一就有话可说了。按照先生的哲学,知和行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知就是行、行就是知(也许是我的理解有偏差)。请问:知和行中间就没有个“辨”吗?辨别的辨,辨识的辨吗?显然是有辨的。面对一个事物,你总得思考一下,哪怕是瞬间思考一下是好是坏、是真是假、是福是祸吧,然后才能采取行动吧。你说传道,我都不明白何为大道呢,我哪里敢传道!</p> <p class="ql-block"> 再说授业。我一无业(伟业的业)二无绩(政绩的绩),拿什么授业予人!?</p> <p class="ql-block"> 接着说答疑解惑。我虽然走过了半辈子,却还在“疑”和“惑”中挣扎呢!而且将继续挣扎下去。尽管我读了许多佛教书籍,主动给自己灌输“缘起性空,无常无我”的佛教最根本的学说,以自我解疑解惑。但是一经发现有的佛经里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的“如是我闻”之类的“谬论”时,失望之情就涌上心头。所以呀,我根本没有资格给人家答疑解惑。</p> <p class="ql-block"> 我也不是没有当老师的机会。18岁那年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我爸托人送礼,给我谋了当民办教师的资格。我不干,当消防兵了。当老师,无论能力还是机会,都与我无缘。</p> <p class="ql-block"> 我这回真的当老师啦!不是情愿的。我的学生小我20多岁,与我女婿同龄,属猪,我和他是两代人。他爱好新闻采访和写作,有热情;我有40多年新闻采访和写作的经历,或多或少积累点儿经验,有善意。我的善意源自这位小伙子肯学习想干事的初衷。在我的字典里,年轻人肯学习就一定有出息,想干事就一定有抱负!于是,我很乐意地应承了。</p> <p class="ql-block"> 我的“教学”不是面对面地讲新闻理论。要是那样的话,他自己看看书比我理解的还透彻呢。我的教学往往是在早上四五点钟开始的。这时候我打开手机浏览新闻,从中按消息、通讯、特写、评论,分门别类地选择新闻报道(狭义的新闻报道指消息,广义的新闻报道指所有新闻文体。这里指后者。)加上自己的评语,用微信给他发去。有时根据学习进展,我还出几个问题让他解答。没想到,这样的学习事半功倍。经过半年的教学,我感觉他进步很快,就越发自己给自己加码,不尽早上发,中午也发,有时晚上也发。</p> <p class="ql-block">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进步了。过去我不会上网,也没有看手机的习惯。连查个字、查个词,也需要借助《新华字典》和《辞海》(使用了20多年的《新华字典》和《辞海》至今已面目全非)。这下好了,我不仅借这个“教学”的机会在手机上集中学习了新闻写作,还在黎明时读了那么多脍炙人口的散文佳作!</p> <p class="ql-block"> 因此,我要感谢我的学生。不!是感谢我的同学。刻刻苦苦学习,认认真真做事,老老实实做人。我愿意和我的同学共勉!</p> <p class="ql-block"> (郑军写于2021年11月27日傍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