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行,必有我师——四年级语文组11月教研活动总结

不忘初心

<p class="ql-block">  课堂是学生快乐和智慧的发源地,也是教师教学生命力之所在。为了扎实推进“备—教—学—评一致性”教学研究,落实阳光课堂教学,我校四年级语文组如期进行组内研究课的探讨。</p> 一、集体备课 <p class="ql-block">  在语文备课组长的引领下进行集体备课。学习《作业设计与案例指引培训(小学语文)》;探讨本周的教学困惑,梳理下周的教学重难点;精心研磨组内研究课和开放周展示课;学习《语文课程标准》里第二学段的总目标。</p> 二、读书交流 <p class="ql-block">  立足于课堂,读有字的书,也读无字的书。</p><p class="ql-block"> ——窦桂梅</p><p class="ql-block"> 欧老师读书分享:捧读这本书,我发现窦老师自己写的东西很少,更多的是她的课堂实录和专家点评。但最令我震撼的是:从这十二个课堂实录中,我发现窦老师在课堂上关注每一位学生,始终让学生站在课堂的中央,注重引导学生自信表达、个性表达,让课堂气氛极其活跃,课堂效果十分出彩。窦老师在课堂上经常会问学生:“还有吗?别的呀!不可以聊一聊呀?谁没有发过言?”这些话语在学生心灵深处炸响,从而走进文本,品读课文语言,理解文字背后的广阔空间,与文本进行心与心的对话。 </p><p class="ql-block"> 谭老师读书分享:在本书中,我发现窦老师并没有讲大道理,也没有罗列出许多原则和规律,而是选择了一个新的视角:从研究教学活动中的“细节”入手,从一些我们常常熟视无睹的“小事”入手,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读着读着,我渐渐明晰,窦桂梅老师想告诉我们在教一篇课文的时候,不仅仅要找到“这片树叶,还要找到这片树叶所在的枝条及大树,这还不够,还得去寻找这棵大树所在的森林”。这或许就是“主题教学”的核心吧。</p><p class="ql-block"><br></p> 三、磨课练课 <p class="ql-block">  梁老师进行组内的第一次磨课,我们一起学习观摩了本篇文言文《王戎不取道旁李》。梁老师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环节层层推进。开头以观察李子树和“解释课题”进行导入,尤其对易错字“戎”字及“取”字的意思做了讲解,让学生对课题和文中要讲的事情有了大致的了解。</p> <p class="ql-block">  在第二次磨课中,梁老师听取组内老师的意见对教学流程进行适当的修改。在这节课上,梁老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过程中注重把握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律美,有齐读,有个人读,小组读,再通过学生互评的方式,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其特点。</p> <p class="ql-block"> 在课堂学习中,孩子们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引导和思考,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让课堂变得井然有序。</p> <p class="ql-block">  在演一演中,让孩子们了解“竞”和“走”在文言文中和白话文中的动作的区别。孩子们演得都很生动,个个都争着跑上讲台摘李子,同时老师也引导孩子们关注王戎的语言“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从而得出王戎是一个善于观察,聪明机智的孩子。</p> 四、精彩瞬间 <p class="ql-block">  梁振曼老师在开放周执教《王戎不取道旁李》。课堂上,梁老师和蔼可亲,与学生互动充分拉进了师生间的距离。</p><p class="ql-block"> 梁老师引导学生带着质疑走进课堂,如:你看到了一颗怎样的李子树?你能读出诸小儿的争先恐后,王戎的镇定吗?王戎是怎么知道李子是苦的,他去尝了吗?……从而启发学生遇到事情多观察,多思考,多分析推理,不盲目行动。</p> <p class="ql-block">  我们牢牢地抓住每一次学习的机会, 认认真真听, 专心致志记。</p> <p class="ql-block"> “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尔自知”。</p><p class="ql-block"> 梁老师的课堂以读贯穿始终。初读读准字音,二读指导学生划节奏朗读,读出古文的韵味,三读带动作吟诵。这样的朗读形式更能激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看!孩子们精彩地表演!</p> <p class="ql-block">  吴老师执教《爬天都峰》。在教学中,吴老师抓住天都峰的“高”和“陡”这两个特点,通过对“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及“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等句子,让学生理解爬天都峰的艰难和不易。</p> <p class="ql-block">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分角色朗读人物的对话,教师巡视指导“我”和老爷爷两次对话时的语气、神态和动作,引导孩子们揣摩“我”和老爷爷各自内心的复杂的心情。</p> <p class="ql-block">  王老师执教古诗《凉州词》,诗中描写了戍边士兵的思乡情写得苍凉慷慨,悲尔不失其壮。课堂的精彩之处是播放手势舞,学生通过手势配合朗读以及将古诗唱出来的形式再次感悟古诗,达到识记背诵的教学效果。</p> <p class="ql-block"> 每一次教研都是分享的过程、成长的经历、思想的碰撞、内涵的提升。教研室吴小花主任亲临听课并指导,为我校青年教师搭建了一个“相互学习,智慧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的平台,真正促进了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的提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每一位上课教师都代表着一个教研团队,教研课上她们的轻松自如,都离不开她们背后的挥汗如雨;展示课上她们的胸有成竹,都离不开年级组背后的字字斟酌、句句揣摩。</p> 五、总结提高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一次次教研活动就像是结绳记事上的一个个绳扣,它记录着每个老师的进步与努力,也记录着一段新历程的开始。希望我们四年级语文组老师们在学校教研室的引领和指导下,带着思考走进我们的常态课堂中。</p><p class="ql-block"> 学习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们将一直在路上!</p>

老师

学生

课堂

王戎

教学

教研

学习

朗读

组内

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