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为了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促进年轻教师的迅速成长,增进同行之间的交流,打造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府城中学开展“师徒结对”活动。2021年11月25日下午、11月26日上午和12月8日上午,府城中学数学组在综合楼二楼多媒体教室开展“师徒结对”徒弟汇报课活动。本次活动由数学组组长董红凤老师主持,陈泽丽老师、吴嫚老师、郏文霞老师、陈玉琼老师上“师徒结对”徒弟汇报课。</b></p> 指导篇 <p class="ql-block"><b> 数学组的师傅们在认真指导徒弟们进行备课,师傅们根据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基础给予徒弟们指导。</b></p> 邢春燕师傅 陈泽丽徒弟 陈海燕师傅吴嫚徒弟 吴丽琼师傅 郏文霞徒弟 沈泉壮师傅 陈玉琼徒弟 课堂篇 陈泽丽老师汇报课 <p class="ql-block"><b> 11月25日下午第二节,陈泽丽老师给大家展示了一节精彩的数学汇报课《4.6.1角》。陈老师由手中的圆规作为问题,引出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角”。</b></p> <p class="ql-block"><b> 分管教学的覃宇农副校长非常关注年轻教师的成长,为了给年轻教师在专业发展上更多的指导和帮助,覃校长前来听课,并给出意见和建议。</b></p> <p class="ql-block"><b> 教研室主任曾小丽老师在认真听课。</b></p> <p class="ql-block"><b> 教研室副主任潘珠老师在认真听课。</b></p> <p class="ql-block"><b> 数学组组长董红凤老师在认真听课。</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认真听课的老师们</b></p> <p class="ql-block"><b> 陈老师亲切和蔼,语言生动,按照角的含义、角的表示方法、角的换算、方向角的教学顺序,带领孩子们在角的知识海洋里傲游。</b></p> <p class="ql-block"><b> 学生们认真听课,积极配合老师,在陈老师的带领下,勤动手、勤动脑,教学效果非常好。</b></p> <p class="ql-block"><b> 在陈老师带领下积极参与课堂的学生们。</b></p> 吴嫚老师汇报课 <p class="ql-block"><b> 11月26日上午第二节课数学组吴嫚老师给我们展示了一节精彩的汇报课《勾股定理》,吴老师教态自然,设计的问题环环相扣,善于引导学生,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吴老师由古希腊著名数学家毕达哥拉斯的故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b></p> <p class="ql-block"><b> 吴老师耐心指导学生。</b></p> <p class="ql-block"><b> 活跃的课堂气氛,师生互动很好,吴老师善于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b></p> <p class="ql-block"><b> 12月8日上午数学组在综合楼二楼多媒体教室开展师徒结对汇报课,恰逢今天开展“14-脑科学教育理论指导下的能动学习课堂教学实践成果应用”课题成果推广活动。前来听课的有:吴祖仁教授、学校行政领导、课题组成员以及全体数学老师。</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吴祖仁教授及其夫人赵老师</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覃宇农副校长</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学校中层领导</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课题组成员以及学校老师</b></p> 郏文霞老师汇报课 <p class="ql-block"><b> 12月8日上午第一节课数学组的郏文霞老师给大家展示了一节精彩的汇报课《14.12直角三角形的判定》,郏老师思维严谨,抛出问题,通过猜想、验证得出结论,设计的问题环环相扣,善于引导学生,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b></p> <p class="ql-block"><b> 郏老师用“古埃及人画直角”的数学史故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很好地把数学史融入到数学课堂中。</b></p> <p class="ql-block"><b> 郏老师认真指导学生。</b></p> <p class="ql-block"><b> 郏老师引导学生回答问题。</b></p> 陈玉琼老师汇报课 <p class="ql-block"><b> 12月8日上午第二节课陈玉琼老师给我们展示了一节生动活跃的数学课《14.2勾股定理的应用》(第一课时),陈老师利用学习任务清单,从实际问题出发,用建模思想转化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探究,得出结论,师生互动活跃,善于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b></p> <p class="ql-block"><b> 学生们动手操作探究,积极参与课堂。</b></p> <p class="ql-block"><b> 陈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并总结,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们积极参与。</b></p> 评课篇 <p class="ql-block"><b> 在数学组组长董红凤老师的组织下,听课老师们畅所欲言,对陈泽丽老师、吴嫚老师、郏文霞老师和陈玉琼老师的汇报课进行评课。</b></p> 陈泽丽老师 <p class="ql-block"><b> 陈老师教态自然,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善于发散学生思维,教学功底扎实,通过引导-发现-启发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鼓励学生,并及时纠正学生的问题。让学生经历从特殊到一般过程。但应让学生进行板书,以便发现学生书写是否规范;应展示布置作业;</b><b style="font-size:18px;">没有从实际例子,帮助学生了解角;应总结如何比较角的大小,同单位比较;</b><b>在讲解角的换算时应适当板书。</b></p> 吴嫚老师 <p class="ql-block"><b> 吴嫚老师的师傅陈海燕老师进行评课:吴老师思维严谨,</b><b style="font-size:18px;">整堂课设计的问题环环相扣,</b><b>善于引导学生,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但是在数学语言描述的规范性上还需要再加强。</b></p> <p class="ql-block"><b> 其他老师畅所欲言,对吴老师的课进行评课:吴老师教态自然,整节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师生互动很好,课堂气氛活跃,思维严谨,善于启发学生,融入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但在</b><b style="font-size:18px;">讲解勾股定理割补法时,让学生探讨交流得出更好些,放手让学生展示,引导学生一起归纳效果会更佳。</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郏文霞老师 <p class="ql-block"><b> 郏文霞老师的师傅吴丽琼老师进行评课:郏老师教态自然,设计问题环环相扣,由复习导入,再抛出问题,通过猜想、验证得出结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但应多放手让学生多参与,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b></p> 陈玉琼老师 <p class="ql-block"><b> 陈玉琼老师的师傅沈泉壮老师评课:陈老师复习引入,先复习了勾股定理,为新课的讲解做了很好的铺垫,对于例1的讲解很到位、具体,突出重点,善于引导学生,课堂气氛活跃,师生活动活跃,但对于例1的变式花时间有点多,没有放手让学生发挥,导致后面的内容时间有点仓促。</b></p> <p class="ql-block"><b> 听课的老师们进行评课,给出了很多意见和建议:郏文霞老师整堂课的设计很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难点讲解到位,题目选择恰当、有层次、全面,有基础题、提升题和综合题目,但应放手让学生多探究,多参与;陈玉琼老师善于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动手探究中获得新知,由建模的思想转化为数学问题,体现数学核心素养,但后面时间把握不够好,导致例2讲解不够透彻。</b></p> 总结篇 <p class="ql-block"><b>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能够走得更远。“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这样扎实高质的教研活动,既能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又有利于年轻教师的快速成长,让全体教师的思维拓展,有效提高课堂效率。</b></p><p class="ql-block"><b> 师徒结对,携手共进,府城中学的缤纷校园必将绽放更多美丽的花朵。</b></p> <p class="ql-block"><b>图文:郑成艳</b></p><p class="ql-block"><b>审核:董红凤</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