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叙教育情 互助共成长 ——二道区参加长春市城乡联合教研工作坊研修活动纪实

美友12793307

依托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对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计划之《在儿童数学教育的实践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项目示范区建设,按照长春市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关于本项目推进会的具体部署,二道区小学数学团队在2021年11月25日参加了长春市“儿童数学教育”城乡联合教研工作坊研修活动,送课活动在九台区第二实验小学,采用线上直播方式进行。 参加活动的有二道区教师进修学校小教部李波主任,长春市第一〇八学校小学部王宗娟副校长,长春市赫行实验学校小学部主任赵丽丽,长春市第一〇八学校小学部赵胜男老师,长春市赫行实验学校张楠老师,九台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马志明老师、九台区第二实验小学的领导及全体数学教师。活动以《关注本质 把握脉络 提升素养》为主题,通过课例展示、专家点评和专题讲座三方面进行。 活动第一项:课例展示 第一节展示的课例是长春市赫行实验学校张楠讲授的《什么是面积》。张老师从学生的直接经验入手,设计了摸一摸、比一比、找一找等大量的实践操作,帮助学生积累感性认识,引导学生从实物抽象到平面图形,感受什么是面积。 第二节展示的课例是长春市九台区第二实验小学王辉讲授的《猜数游戏-6的加减法》。 第三节展示的课例是长春市第一〇八学校小学部赵胜男讲授的《重复的奥妙》。赵老师从游戏入手,通过发现规律——表示规律——欣赏规律——设计规律四个环节层层递进,从看、到写、到创,这是孩子思维逐步提升的一个过程,也是孩子个性化学习展示的一个环节。 第四节展示的课例是长春市九台区第二实验小学王贺讲授的《认识钟表》。 活动第二项:专家点评 长春市赫行实验学校小学部赵丽丽主任对《什么是面积》一课进行了点评。认为这节课做到了以下三点:1.注重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设计了大量的操作活动帮助学生建立“面积”表象;2.注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关注数学知识本质,使学生不仅获得知识,更获得数学思维方法;3.注重学生的学习情感体验,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的从教学内容到活动形式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积极性。 长春市九台区进修学校教研员马志明老师对王辉的《猜数游戏-6的加减法》一课进行点评。马老师说:“王老师,本着我是孩子,是我的孩子这一原则,站在一年级孩子的视角,读懂六周岁儿童的心理特点,利用游戏、儿歌等方式为载体来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得到快乐,同时也掌握了知识的用途”。 长春市第一〇八学校小学部王宗娟副校长对赵胜男的《重复的奥妙》一课进行点评。王宗娟校长说:“赵老师的这节课学生参与度高,师生的互动也比较顺畅,能够明显的感受到孩子们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是有很多快乐的体验的。课堂以学生为中心,每个环节的“问题”、“探究”、“展示”中学生都是主体,以学生主动探究后获得的差异性资源为载体,将儿童的认知规律与差异性资源有机结合,在交流、展示、对话活动中,获得新知建构。达到了吴正宪老师希望的数学课堂的样子,即为学生提供好吃又有营养的数学课”。 长春市九台区第二实验小学教导主任李旭对王贺《认识钟表》一课进行点评。李旭主任说:“王老师注重结合生活实际和一年级儿童的认知规律,设计了听、看、说、想、做五个教学环节,培养学生会用儿童的视角倾听、观察现实世界、会用儿童的语言描述现实世界、会用儿童的思维去思考现实世界,会用自己的小手表达现实世界的能力。同时也提出要关注细节,借助直观演示,帮助学生理解难点问题。利用演示教学,直观清晰,比单纯的语言说明更具有说服力”。 活动第三项:专家讲座 长春市二道区教师进修学校李波主讲《关注本质 把握脉络 提升素养》——以图形与几何领域为例。李波老师从四个方面进行培训1.关注本质①对基本数学概念的理解②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把握③对数学特有思维方式的感悟④对数学美的鉴赏⑤对数学精神的追求 2.聚焦素养 3.把握脉络①直观几何②度量几何③演绎几何④运动几何⑤坐标几何 4.儿童视角,李老师以两节教学片段为例进行剖析,在场的听课教师们看有所感,听有所获,想有所思。 此次送课下乡活动,即充分发挥了二道区小学数学团队的带动作用,又搭建了城乡交流互动的平台,对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长春市

学生

数学

九台

小学部

课例

二道区

展示

活动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