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洞庭北路,地处岳阳古城西门城墙之上,紧靠洞庭湖畔,下瞰洞庭,前望君山。</p> <p class="ql-block">始建于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年),历代屡加重修,现存建筑沿袭清光绪六年(1880年)重建时的形制与格局;因北宋滕宗谅重修岳阳楼。</p> <p class="ql-block">因北宋滕宗谅重修岳阳楼,邀好友范仲淹作《岳阳楼记》使得岳阳楼著称于世。</p> <p class="ql-block">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美誉,与湖北武汉黄鹤楼、江西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是“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楼”、古代四大名楼之一,世称"天下第一楼"。</p> <p class="ql-block">岳阳楼内一楼悬挂《岳阳楼记》雕屏及诗文、对联、雕刻等;二楼正中悬有紫檀木雕屏,上刻有清朝书法家张照书写的《岳阳楼记》。</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手书杜甫《登岳阳楼》<span style="font-size:18px;">悬挂在岳阳楼三层。“</span>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书法一贯气吞山河,海纳百川!</p> <p class="ql-block">岳阳楼历经战火灾难毁坏,又经历代重修。现存岳阳楼是民国年间多次修缮而成。</p> <p class="ql-block">岳阳楼为东汉末年横江将军鲁肃始建的“阅军楼”。</p> <p class="ql-block">唐贞观年间(627年~649年),重修岳阳古城楼(巴陵城楼),使楼阁初具规模。</p> <p class="ql-block">北宋庆历五年(1045年),岳州知军州事滕宗谅重修岳阳楼,并拟修筑偃虹堤。</p> <p class="ql-block">北宋元丰元年(1078年)十月,岳阳楼毁于火灾;元丰二年(1079年),岳州代理知州军郑民瞻重修岳阳楼。</p><p class="ql-block">北宋崇宁三年(1104年),岳州知州军孙勰重修岳阳楼。</p><p class="ql-block">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岳阳楼损于大火。[17]</p><p class="ql-block">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湖广总领所干办公事范漴重修岳阳楼。[17]</p><p class="ql-block">南宋庆元四年(1198年),岳州知州军翁忱主持重修岳阳楼。[17]</p><p class="ql-block">南宋嘉定十七年(1224年),岳阳楼毁于大火。</p><p class="ql-block">南宋宝庆元年至端平年间(1225年~1236年),重修岳阳楼。</p><p class="ql-block">南宋嘉熙元年(1237年),岳阳楼毁于大火。</p><p class="ql-block">南宋淳祐十一年(1251年),岳州知州军赵汝归重修岳阳楼。</p> <p class="ql-block">明朝年间几经毁坏、重修,重复唐、宋、元朝覆辙。朝代更叠、战火连年,劳民伤财带来的都是百姓之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清朝也是战火连年,灾难不断。岳阳楼几经毁坏重修,清代的岳阳楼从照片、青铜铸造的微缩岳阳楼实物上看要比其他几朝“美观”些。</p> <p class="ql-block">后羿射杀“巴蛇”还有段传奇故事,《山海经》记载的整个传奇故事的来龙去脉。巴陵也就是现在岳阳。</p> <p class="ql-block">洞庭湖——古称云梦、九江和重湖,处于长江中游荆江南岸,跨岳阳、汩罗、湘阴、望城、益阳、沅江、汉寿、常德、津市、安乡和南县等县市。</p> <p class="ql-block">,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因湖中洞庭山(即今君山)而得名。洞庭湖北纳长江的松滋、太平、藕池、调弦四口来水,南和西接湘、资、沅、澧四水及汨罗江等小支流,由岳阳市城陵矶注入长江。</p> <p class="ql-block">洞庭湖古代曾号称“八百里洞庭”。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p> <p class="ql-block">洞庭湖是长江流域重要的调蓄湖泊,具强大蓄洪能力,曾使长江无数次的洪患化险为夷,江汉平原和武汉三镇得以安全渡汛。</p> <p class="ql-block">"洞庭盖神仙洞府之一也,以其为洞庭之庭,故曰洞庭。后世以其汪洋一片,洪水滔天,无得而称,遂指洞庭之山以名湖曰洞庭湖。"这就是洞庭湖名称的由来。</p> <p class="ql-block">洞庭犹在目,青草续为名。——杜甫《宿青草湖》</p> <p class="ql-block">巴陵广场上的“后羿射巴蛇”大雕像。 雕像上有字注: 后尧者,上古之神弓手也。《淮南矛一本纪训》载,尧使羿“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擒封豨于桑林,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