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旧事(三)

张广辉

<p class="ql-block">  听父亲说,我们老家这个地方方圆百十里没有出过什么大地主,大恶霸,我分析主要是家乡地处冀东平原,人多地少,人均占有的生产资料较少,地理位置又接近京津,清朝时期属直隶地区,挨近京城,政府为保证京都的安全和稳定,对黑恶势力始终保持高严状态,让百姓大众基本上保持温饱,而中国百姓近千年以来饱受儒家思想渗淫,只要是能吃饱饭一般就不会闹事,所以家乡的基本状态一直都是比较平静的。</p><p class="ql-block"> 我这个分析不一定对,一孔之见罢了。 但旧时代的贫富差距仍是巨大的,那时候许多没有自有耕地的农民只能靠给地主扛长工,打短工生活。我们老家因为大财主较少,常年雇佣长工的不多,多数的是在春种秋收农忙季节雇人打短工,当时我的几个伯父就是农忙时节去打短工,农闲时做点小买卖养家糊口。 当代著名小说巜白鹿原》里面有对陕西关中地区麦客的情节描写,写的十分生动,伯父他们打短工跟这种情况十分相似。一帮打工的人里会有一个头,这个人除了是好庄稼把式外,还要具备一定的领导和外交能力,有点类似现在的包工头,能赢得财主和短工们的双重信任。每到农忙时节,他就会跟财主和短工们说好价格(不是付现钱,而是折和成麦子和小米,等庄稼收回后再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财主一般情况下与雇工们的关系也基本融洽,到不是说财产的心地多么善良,主要是地里庄稼的产量多少都在雇工们的手底下掌握着呢,手高手低,就会影响财主们的收获多少,敢不好吗。当然,绝大多数的雇工也是老实厚道庄户人家,干活挣钱,手底下也是踏踏实实的,总之劳资双方基本上都是相安无事。除了工资报酬外,财主每次还要给雇工们提供一些福利待遇,比如说夏收割小麦,财产给雇工每人一顶草帽,一身粗布衣料,还要准备治红伤的药材。开镰这天,要炖一锅肉,让大家开荤,家里有老人的,晚上收工时,让雇工给老人带一碗肉回去,以示孝顺。干活的这几天日子里,每天早上都要给雇工们煮个鸡蛋。那时我父亲年龄尚小,一到开镰那天,就在家等着哥哥们送肉回家打牙祭。我有时忍不住问老爸,那个时候的财主岂不个个都是善人呀?老爸说,在他年轻的那个年代,人其实是很善良的,也是非常讲信誉的,没有听说拖欠工资一说,有时听说农民工被拖欠工资,他是很气愤的,常告诫我们,千万别拖欠工人的工资,我后来也经营个小公司,摸着良心说,从来就没有欠过工人的一分钱工资。</p> <p class="ql-block">  我感觉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所在,世界四大古代文明发展至今,只有中华文明没有断代,而这某中有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孔孟儒学中的与人为善,只有相互之间和睦相处,大家才能相安无事,族群才能延续下去发展壮大,否则你争我斗,人类如何发展。现今中国领导核心创新了一带一路的发展模式,就是基于儒家思想的理念,这个一定是能够实现世界大同的。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总是在世界许多地方搞对抗,相互仇杀,长期下来只能是冤冤相报何时了。所以我们家乡在解放初期搞土改时,地主富农的土地财产被分给了贫苦农民,我们家也分了地分了房,但是土改运动搞的比较平和,对地主富农都没有搞什么人身攻击。我母亲也跟我说起她的姥家的故事,因为她的姥家是我们当地方圆几十里的著名财主,想听他们的故事,待我慢慢到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