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精神明方向·激扬文字再出发 ——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暨2022年散文小说创作规划会纪实

节节草

<p class="ql-block">为帮助市作协骨干会员提升创作水平,进一步加强与省作协“文学川军•百场改稿进基层”项目的有效对接,力推精品佳作,丰富《德阳文学》优质稿源,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八次文代会、九次作代会精神,11月27日,市作协在T39创意园召开2022年散文小说创作专题会议。活跃于小说、诗歌、小说创作领域的24位骨干成员参加了此次会议。</p> <p class="ql-block">德阳市作家协会主席潘鸣向与人员介绍了此次会议的背景和目的,激励大家找准方向,多写作,多出精品,努力提高德阳文学创作的整体水平,让德阳文学在2022年再上一个新的台阶。</p> <p class="ql-block">姜国栋书记组织大家学习了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八次文代会、九次作代会精神,鼓励大家关注时事、坚持文化自信,服从大局,谱写时代新篇。</p> <p class="ql-block">与会作者交流了自己的散文、小说新作或者新的构思和写作计划:陈立基老师就创作三星堆系列的经验,从自费出书到畅销,再到编辑部约稿出书,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串收获的喜悦;李富艳准备结合当前热门话题,以“双减”为题材创作小说;朱以光准备从亲情入手,联系个人与时代写母亲;刘丹表示会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给自己也向时代交一份答卷;邓冬梅老师谈了自己最新创作的小说《一记耳光》和《柜中缘》的创作经历,并谈了后期修改的着力点,表示有压力但有热情;李炬在感慨作协搭建的好平台同时,表示会以张宗政、钟正林老师为榜样,在今后的文学路上认真建构,写出高质量的作品;潘虹交上了自己的作品并谈了新的创作计划;侯为标谈了自己由报纸体的短平快向小说转型过程中的得失⋯⋯</p> <p class="ql-block">周中罡谈自己的迷惑,太熟悉的东西恰好不会表达,纠结乡村振兴题材的入笔,如何把握宏观与细节的关系,已经写了几十篇乡村千字散文和文言小素材,只写愿意写、愿意表达的东西,计划梳理已经完成的作品,拿出一本书,作为对乡村振兴所交的一份答卷⋯⋯</p> <p class="ql-block">德阳日报副刊主编钟正林先生给大家介绍了创作体会:每日起床、拉灯、泡茶,写作是生活的一部分。人这个个体作为自然的一部分,离开了世界就写不出东西,唯有与世界融为一体,才能写出好的作品。一旦心中闪现出鲜活的一个个面容,找到切入点,就能写出鲜活的文章。纠正一个偏见,任何作家的作品到编辑手中一看就知道有没有。写作首先看写得怎么样,最后合计再看材料和主题,起决定性的元素是写得怎么样。其次是真诚:写得怎样就是对生活的态度,相当于为人是否真诚,在心里笔下,那些人物是否会让你流泪让你笑,感动你对人对事,对身边人的态度。只有光阴与上天知道有多少滴清泪掉在你的窗前。在写作生命里面,最后一道关是是否与政策相关。德阳要抓住非虚构的优势,挖掘本地题材,把曾经的黑暗与繁荣,光辉与灿烂挖掘出来。生活中不是最熟悉的,下笔就会很难,写作一定要下真功夫,写人物要抓住人物特性,研究人物的特点,越写越觉得有味。</p> <p class="ql-block">张宗政老师由何为好作品谈起,介绍创作经验:写作是修行的过程,要有终极精神(境界、气魄、人性深处的东西、人性四需的真善美)贵族内涵(贵气如鲁迅、大雅如俗、学识气量、语言的优美和瓷性,享受写作的乐趣)大众情怀(写底层,苦难、受活中的人性)</p><p class="ql-block">一.选材要新,开掘要深。诗是少女,散文是新娘,小说是徐娘。</p><p class="ql-block">二.以精取胜(一辈子一本书,写死了事),以多取胜。凡高与毕加索,宋庄与大芬村。</p><p class="ql-block">三.韩老诗:浪悲浪喜太无端,加减乘除累不堪。我欠工词如李煜,只缘从未失江南。</p><p class="ql-block">四.板凳一坐十年冷,去掉急于写作急于发表的躁气,贾平凹是躁而多言。</p><p class="ql-block">五.推荐一套书《1978-2018中国优秀作品集》</p> <p class="ql-block">潘鸣主席谈与会感受,文学之火在德阳作者中熊熊燃烧,与会人员的发言来自文学又高于文学。潘主席给与会者布置了新的任务:一.大家要以此为新的起点,由低到高,走出去。给大家两个月时间出新作品,让文学种子开花结果。二.所有创作要围绕主旋律与大方向,发出肺腑动情的歌。三.抓乡村振兴、三星堆、重工业、英雄故里、绵竹年画等题材,同时欢迎多元化多样家的题材。</p><p class="ql-block">潘主席给大家介绍了关于纸刊文章投稿要求:近年读书体会,上午连续几个小时阅读,下午写作,从眼睛到脑袋,看过的东西就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朝纸刊努力总体要跳出报纸副刊要求。一要力求选题的独特性,不要停留浅层次。从两个方面发力,1.题材选材新颖、表达独特(举例余秋雨的《门孔》)2.增强作品的内涵和丰厚度。3.凸显文字书写的变数。4.赋予文本的哲思与禅意。</p> <p class="ql-block">窗外冷雨点点,室内佳作篇篇。一上午时间太短,写作之路漫长。相信今后的今后,一篇篇有厚度有温度的文章,会在德阳的土地生根发芽,绽放在祖国的大江南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