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前 言</p><p class="ql-block"> 光阴似箭 ,日月如梭,一眨眼,爸爸和善良弟离开我们整整十年了,妈妈去世也四个多月了。在过去的这些日子里,我才真正理解了‘’魂牵梦绕‘’这个词的含义,爸爸妈妈的音容笑貌常常会时不时的浮现在我的脑海里,甚至在睡梦中也时常会出现一些爸爸妈妈陪伴在我们身边的一些往事,可能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养育之恩不会忘的缘故吧!</p><p class="ql-block"> 随着时光的流逝,爸爸妈妈的印象在孙子辈的的脑海里会慢慢的淡化,我们也在慢慢的老去,很快会步履蹒跚,不能再上墓地祭拜,这可能将会成为我们以后活着的时候一个永远的遗憾。为了弥补这个遗憾,为了便于在我们无能为力的时候能换一种形式来祭拜他们,表达对亲人们永远的思念,也为了使王家子孙们永远不忘他们的根脉,趁新型冠状病毒隔离期间,整理编辑了《永远的思念》这一美篇,作为对亲人们在天之灵的告慰并作为永远的纪念。</p><p class="ql-block"> 美篇中撰写的十多篇短文,都是叙述的发生在爸爸妈妈身上的一些小事,从这些小事中可以看出,爸爸妈妈虽然是一介平民百姓,一辈子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在我们子女们的眼中,发生在他们平凡的一生中的这许许多多小事,真像涓涓细流汇成江海一样,让我们看到了他们身上的伟大。真如哲人所言,伟大来自平凡,在平凡中能够体现伟大。在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那种一往情深、无私无畏、坚韧不屈、勤劳俭朴等等的优秀品质,都可以从发生在他们身上的那些平凡的小事中能够得到体现。 爸爸妈妈都是从苦难中走过来的人,正是这艰苦生活的磨练铸就了他们身上这么多的美德。</p><p class="ql-block">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共产党把他们从苦难中解救出来,所以他们一辈子都有一颗感恩的心,坚定不移跟共产党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无论碰到什么样的艰难曲折都动摇不了他们跟党干革命的决心。这是他们一生中最可宝贵的品质,也是我们子孙后代要向他们学习的最重要的一点。</p><p class="ql-block"> 我们今天不管用哪一种形式纪念他们,目的之一就是要永远记住他们的养育之恩,二是要永远向他们学习,要有一颗感恩的心,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为子孙后代作榜样,同时希望能把父母倡导的这种家风一代一代传下去。</p><p class="ql-block"> 在此篇的撰写完稿过程中,老严同志提供了有关父母亲的不少素材,也得到了老同学晓地和老同事奇齐的无私帮助,使本篇增色不少,借此机会向他们表示真诚的感谢和敬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目 录</p><p class="ql-block">前 言</p><p class="ql-block">一.一枚入党50年纪念章</p><p class="ql-block">二.我心目中的爸爸</p><p class="ql-block">三.追寻父亲三十多年的足迹(王建忠)</p><p class="ql-block">四.一张珍贵的奖状</p><p class="ql-block">五.一件中山装</p><p class="ql-block">六.曹杨村集体经济的开拓者和带头人</p><p class="ql-block">七.八张存单的故事</p><p class="ql-block">八.迎着朝阳前进的六十年</p><p class="ql-block">九.旗 帜</p><p class="ql-block">十.光荣妈妈的人生路</p><p class="ql-block">十一.在妈妈追悼会上的答谢词</p><p class="ql-block">十二.在三年自然灾害的艰苦日子里</p><p class="ql-block">十三.在妈妈病卧床上的日子里</p><p class="ql-block">十四.回忆我们的父母亲(王惠华、王建新、王惠芳)</p><p class="ql-block">十五.深切的怀念(王建忠)</p><p class="ql-block">十六.永远的思念(王建萍)</p><p class="ql-block">十七.骨肉同胞 情深如海</p><p class="ql-block">附 记.芝 巷 村 的 人 们</p><p class="ql-block">后 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爸爸,我好想好想你!</p><p class="ql-block"> ——写在父亲十周年忌日前</p><p class="ql-block"> 敬爱的爸爸,离你十周年的忌日愈来愈近了,对您的思念也是与日俱增,在这些日子里,我才真正理解了“魂牵梦绕”这个词的含义,您的音容笑貌常常浮现在我的眼前,有时在睡梦中也时常会出现一些你们陪伴在我们身边的往事,可能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养育之恩不会忘记的缘故吧!</p><p class="ql-block"> 有时拿起《永远的思念》看着看着,看到您和妈妈及善良弟的照片,泪水就会不知不觉的流出来,我好想好想你们——敬爱的爸爸妈妈,还有我的骨肉同胞善良弟弟!</p><p class="ql-block"> 爸爸,在我七十多年的人生岁月中,在我无数相识相知的人群中,在我的心目中的,您永远是我这辈子最敬佩的一个人。这不仅仅是因为您是我们的爸爸,更重要的是因为在您的身上有一种无法抗拒的力量深深的吸引着我、感染着我。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坚定不移,勇往直前;无私无畏,宁折不屈;两袖清风,一身正气;家国情怀,无私奉献;勤劳俭朴,严于律己。这些精神、美德在爸爸您的身上隐隐约约都有体现。在我的脑海里,您永远是屹立在</p><p class="ql-block">朝阳河畔一棵松,根植长征情意浓。</p><p class="ql-block">风吹雨打数十载,跟党革命志不移。</p><p class="ql-block">不忘初心永向前,心系集体为大众。</p><p class="ql-block">家国情怀满胸膛,毕生精力献给党。</p><p class="ql-block"> 我们王家是一个大家庭,和你们在一起的日子里,尽管我们的物质生活并不富裕,但是我们还是感到很幸福的,一大家子人相处在一起,其乐融融,在你们的光环下,我们王家是小区里受众人羡慕的一个大家庭,我们也常常为此而感到骄傲。你们的晚年生活也可以说是幸福的,在你们失去生活自理能力时,子女们尽心尽力的照顾你们,特别是妈妈病卧床上的六年时间二千多个日日夜夜里,子女们更是无微不至的照顾好妈妈,这一切本来是子女报答父母养育之恩完全应该的,不必多说。</p><p class="ql-block"> 爸爸,我对你来说,谈不上是一个孝子。一九六一年我从曹杨二中初中毕业后进入了上海中学,众所周知这是一所全上海闻名的百年名校,是许许多多人都想进而进不了的学校,而你的儿子进去了,这对你来说是多么开心的事啊!开学那一天你亲自骑着自行车送我到学校报到,从你的言行举止中,你是多希望我通过上中三年的学习能进入大学进一步深造,成为我们王家第一个大学生,为王家争光啊!可是我辜负了你的期望。一九六四年我从上海中学毕业后,一方面看到压在你们身上沉重的经济负担,加上当时全国各地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热潮的影响,我放弃了考大学的机会,毅然决然回乡务农,当了一个新时代的有文化知识的农民,当时你虽然没有说什么,但是从你的眼神申你是对我失望的,你期望王家出大学生的希望落空了。为了弥补你对我的失望,我到长征中学当了教师后边努力工作,又刻苦参加业余进修,通过了四年半时间的艰苦努力,终于拿到了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圆了我的大学梦,也实现了你的王家出大学生的愿望。</p><p class="ql-block"> 爸爸妈妈,你们的养育之恩做儿子的是永远牢记在心里的,你们在我的身上付出的心血我是永远不会忘记的。退休前由于工作繁忙,又要养育自己的孩子,因此无叚顾及你们。退休以后总想弥补过去的缺憾,尽力想为你们做点什么?爸爸,你还记得吗?我们曾经一起在小区里溜达、在村工业园区里参观,在长风公园里游览------你虽然腿脚不方便,坐在轮椅上,每次出去你都显得很兴奋。你还得吗?2007年6月27日社区党总支组织党员去常熟沙家浜活动,你是唯一一个坐在轮椅上一起去的党员,由我推着轮椅带你一起参观游览,那一天虽然天气很热,大家都玩得很累,但是我却不觉得累,反而在大家的注目下,我觉得能带着你一起参加这样的活动感到很自豪,那天你也显得特别兴奋,在家睡午觉的习惯也没有了。爸爸,你还记得吗?我们一家四代十个人曾经一起游览过上海动物园、上海植物园的情景吗?在公园里我们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天伦之乐?在公园里你们布满岁月汽桑的脸上始终洋溢着喜悦的笑容。</p><p class="ql-block"> 爸爸,我和你一样,是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以前的我不相信人死后有什么灵魂,可现在我却坚信爸爸您的在天之灵在黙黙的关注着我们兄弟姐妹,我也相信我们的心和爸爸您的心始终是相通的,我们的思念从来也不曾停止过的,不然为何我会这么痛苦的思念您老人家呢?十年前您临终时的那一刻我会记得那么清楚?我们兄弟姐妹围在您的床沿边,不断的呼唤您,可是您始终紧闭双目,不理睬我们------三天以后您老人家就这样永远的离开我们了!</p><p class="ql-block">爸爸,我想您了,真的好想好想您,如果不是病魔夺走了您的生命,明年的12月15日我们就刻为您庆百岁大寿了,可您却在十年前就永远的离开了我们,爸爸我真的好恨好恨那可恶的死神,让我们还没有很好的回报您的养育之恩,就在2010年12月6日为您的人生划上了可恶的句号。</p><p class="ql-block"> 爸爸,我想您了!您能看到儿女们悲泣的面容,听到儿女们呼唤您的声音吗?您在遥远的天堂好吗?我深信,远在天国的您依然会深情地关注着您的儿戈们的平安、健康、快乐、和谐、幸福,这是您永远不了的心愿。愿您的在天之灵永远保佑我们这个大家庭生生不息、繁衍昌盛!</p><p class="ql-block"> 爸爸,夜已经很深了,您的儿子要睡觉了,眼角依然挂着思念您的泪珠,但为了能让爸爸您址另一个天堂里睡得安然,我会擦汗泪水的,我知道如果我每一次的哭泣,爸爸您的在天之灵都会感应到的,我相信今晚你依然会走进我的梦中的,那么就让我们相会在梦中吧,我亲爱的爸爸!</p><p class="ql-block"> 我想您,真的好想好想您——我厂亲爱的爸爸!</p><p class="ql-block"> 您 的 儿 子</p><p class="ql-block"> 2020年11月1日</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爸爸妈妈这辈子的经历离不开一个"难"字,他们都是在苦难中出生成长,在磨难中步向晚年,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把我们兄弟姐妹八个扶养长大,帮我们成家立业,最后在病床上安静的离开了这个世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p><p> 二. 我心目中的爸爸 </p><p> 爸爸王林祥是在2010年12月6日(农历十一月初一)去世的,至今已经整整十年了。他老人家虽然永远离我们远去了,但他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仍然时时浮现在我眼前,常常引起我无尽的回忆,在我七十多年的人生岁月中,在无数相识相知的人中,爸爸在我的心目中永远是我最敬佩的一个人。这不仅仅是因为他是我的爸爸,更重要的是因为在他身上有一种无法抗拒的力量深深吸引着我、感染着我。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坚定不移,勇往直前;无私无畏,宁折不曲;两袖清风,一身正气;家国情怀,无私奉献;勤劳俭朴,严于律己。这些精神、美德在爸爸的身上隐隐约约都有体现。在我的脑海里,</p><p> 爸 爸 永 远 是 屹 立 在 </p><p> 朝阳河畔一棵松,根植长征情意浓。</p><p> 风吹雨打数十载,跟党革命志不移。</p><p> 不忘初心永向前,心系集体为大众。</p><p> 家国情怀满胸怀,毕生精力献给党。</p><p><br></p><p> </p><p><br></p><p> </p><p><br></p><p><br></p><p> </p><p> </p><p><br></p><p><br></p><p> </p> <p> 这么多优秀的品质集中在爸爸身上绝不是偶然的,是与他青少年时期所遭受的苦难和磨练分不开的。</p><p> 爸爸生于1922年12月15日,上海市普陀区人。出生贫苦农民家庭的父亲青少年时期,经历坎坷受尽磨难。12岁跟随父亲卖葱,肩挑手提一直走到老城隍庙十六铺小东门一带;14岁到闸北共和新路小菜场靠贩卖蔬菜贴补家用;15/6岁先后到新闸路忻康里、虹口金洲路培开尔路灯泡厂当学徒。八•一三日本人攻打上海,爸爸跟随家人四处奔波、到处逃难,住难民所、吃救济米、做小商贩,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到南京去贩米,一直到抗战胜利后,在真如东面的石路上租了4亩薄田,才开始过上了较为安定但仍很清苦的生活。这样的苦日子既磨练了爸爸的意志,又铸就了他一颗感恩的心。</p><p><br></p><p> </p><p><br></p><p> </p><p><br></p><p><br></p><p> </p><p><br></p><p><br></p><p> </p> <p> 受尽了旧社会苦难的人最能体会到新社会新生活的幸福,翻身以后的爸爸最听共产党的话,一心一意跟着共产党干革命。解放初,他加入了农会积极参加农村的土地改革,成为当时土地改革工作依靠的积极分子,后来又成为党组织的重点培养对象。1952年3月,爸爸又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联合村里的其他3户农户走互助合作的道路,组织了当时真如地区的第一个互助组,也是当时上海郊区的首批互助组。由于爸爸的积极发动努力工作,互助合作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很快成燎原之势,由最初的4户发展到8户、28户、42户,很快全村绝大部分农户都参加到了爸爸一手创办的合作社, 由于爸爸的出色表现,党组织终于在1952年11月批准他为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p><p><br></p><p> </p><p><br></p><p> </p><p><br></p><p><br></p><p> </p> <p> 入党以后的爸爸,更是忘我的工作,为长征地区全面建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乃至建立长征人民公社作出了重要贡献。在爸爸的一生中,他先后担任了芝巷农业生产合作社主任,曹杨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党支部书记、主任,曹杨大队党支部书记,长征人民公社党委委员、副社长、管委会副主任,文革时期担任革委会副主任、公社贫下中农协会主任。由于爸爸的出色工作,受到了党和人民的信任,他多次被选为区县的人大代表,并从1954年上海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起连续5届当选为市人大代表。由于爸爸的工作成绩突出,他于1954年、1956年两次被評为上海市劳动模范,并于1958年12月代表长征人民公社十大队四中队出席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授奖大会,亲手接受了由周恩来总理签字的国务院奖状。1959年9月底应邀去北京参加国庆十周年庆典活动,出席了国庆前夜由国务院举办的国庆招待会,受到了毛泽东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10月1日参加了天安门广场庆祝活动的观礼。</p><p><br></p><p> </p><p><br></p><p> </p><p><br></p><p><br></p><p><br></p><p> </p> <p> 这里想着重谈一下关于曹杨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事,因为在爸爸一生所经历过的事件中,土地改革、互助组、初级社、人民公社都相继消失,唯独曹杨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中的曹杨这个名词从一九五六年开始一直沿用至今,整整六十多年了,况且这一阶段也是他一生中最辉煌的时期。曹杨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是在全国互助合作迅猛发展的形势中建立起来的。一九五五年七月,毛泽东同志在中央召开的会议上作了《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为中国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指明了方向 ,在全国范围内很快就掀起了合作化运动的高潮。当时由爸爸亲手创办的芝巷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于一九五六年四月六日联合了周围十多个自然村的互助组、初级社组成了曹杨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爸爸任社主任兼党支部书记。在曹杨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成立以后的二年多时间里,在爸爸等干部的领导下,带领广大群众艰苦奋斗、战天斗地、科学种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集体经济越来越巩固, 社员群众的生活越过越美好。几十年来,不管是平坦,还是险峻,也不管是曲折还是顺利,爸爸和曹杨村的人们始终在社会主义集体化的道路上坚定不移义无反顾不断前进。</p><p><br></p><p> </p><p><br></p><p> </p><p><br></p><p><br></p><p> </p> <p> 1984年8月退休以后,爸爸依然保持着旺盛的革命斗志,用自己的行动实现入党时候的誓言——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为党的老龄事业发挥余热,他关心老年人,热爱老龄工作,曾任曹杨村老龄协会会长,竭尽全力为村里的老年人服务,被評为上海市开拓老年事业先进工作者。生命不息,战斗不止,这就是爸爸一生的最大特点。</p><p><br></p><p> </p><p><br></p><p> </p><p><br></p><p><br></p><p> </p><p><br></p><p><br></p> <p> 爸爸一生的第二个特点就是党指向哪里,他就奔向那里,坚定不移,勇往直前,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从不向党讨价还价。从1958年长征人民公社成立之日起,一直到他退休为止的短短26年时间里,他的足迹踏遍了长征的每一个村落,特别是一些穷村或者干部力量薄弱,工作难以开展的地方,党组织总是首先想到他,派他到那里去,培养当地干部,打开工作局面。他先后在当时交通极其不便,号称西伯利亚的新宅大队和北大荒的灯塔大队长期蹲点, 他用自己的汗水感染了当地的群众,培养了本地干部,改变了穷村的面貌。1960年3月,爸爸又奉命到江桥公社农业部门工作,帮助当地改变蔬菜生产的落后面貌,他二话没说骑着老坦克,在通往江桥的泥路上,不管刮风下雨,严寒酷暑,奔波在江桥公社的村村队队,在二年多时间八百多个日日夜夜里,爸爸从来不喊苦叫冤,一心为江桥地区的蔬菜生产面貌的改变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p><p><br></p><p> </p><p><br></p><p> </p><p><br></p><p><br></p><p> </p> <p> 家国情怀,无私奉献是爸爸身上的又一个特点。他深深的懂得,只有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他不但懂得这个道理,而且也是努力这样去做了。他是我们心目中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关系的楷模,无论是在个人前途一帆风顺的人生辉煌时期,还是在他遭受迫害打击的人生低谷时期,他想到的总是先国家集体后个人家庭。</p><p><br></p><p> </p><p><br></p><p> </p><p><br></p><p><br></p><p> </p> <p> 1960年当时我作为家里的老大还在曹杨二中读初二,小妹还刚刚达到现在上幼儿园的年龄,家里兄弟姐妹八个都是需要花钱需要照顾的时候,可就在这时国家连续三年遭受到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国民经济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工厂因原料不足停工停产,为了减少损失,市委市政府组织部分工厂富余劳动力到崇明围海造田,以扩大上海的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减轻国家负担。妈妈所在的国棉25厂(原达丰一厂)也分配到了指标,按照我家当时的家庭实际情况,妈妈是完全有理由不去崇明,更何况妈妈从小就没有接触过锄头铁鐽,根本不会干农活,当时两位共产党员商量后,还是作出了先国家后个人的决定,妈妈报名参加了去围垦崇明岛的战斗。</p><p><br></p><p> </p><p><br></p><p> </p><p><br></p><p><br></p><p> </p> <p> 1961年国家经济发展陷入了更困难的时期,不得不作出了下放部分家在农村工人的决定,为了分担国家的困难,妈妈在爸爸的支持下,放弃了月薪80多元的优厚待遇,回到了农村当了一个普通的农民。自己也放弃了拿国家工资的江桥人民公社副社长的公职,回乡担任了曹杨大队党支部书记。</p><p><br></p><p> </p><p><br></p><p><br></p><p> </p> <p> 1964年国家三线建设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爸爸又急国家所急,把年近14岁的大弟善良送到远在千里之外的四川江油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文化大革命后期,国家云南边疆建设也需要人,内地建设也需要人,爸爸又先后把二妹红妹、四弟建新送往云南、江西参加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为了保卫祖国领土的安全,保卫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爸爸又一次把小弟送往部队。爸爸这种把自己养育的亲骨肉一个一个送往国家需要的地方去的行动,在他周围的同志中、在乡亲们之间产生了良好的影响,也深深的教育着我们,作为子女,我们为有这样的好爸爸而感到骄傲。</p><p><br></p><p> </p><p><br></p><p> </p><p><br></p><p><br></p><p> </p> <p> 爸爸之所以有这种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与他在几十年的干部生涯中无私的品格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爸爸做人始终坚持一个原则,就是清清白白做人,认认真真做事。五、六十年代,我们家小孩多,压在爸爸身上的经济负担很重, 但尽管如此,在他几十年的干部生涯中,从来没有多拿集体一分钱。正因为如此,他才能一身正气,面对四清工作队的无端指责和造反派的威胁恐吓无所畏惧。</p><p><br></p><p> </p><p><br></p><p> </p><p><br></p><p><br></p><p> </p> <p> 我们敬爱的爸爸在工作中是一个好干部、好党员;在家庭生活中,他是我们的好爸爸。在我们兄弟姐妹的眼中,他永远是一位慈父,他一生东奔西忙、勤勤恳恳、忙忙碌碌、省吃俭用,过着苦行僧般的生活,为集体、为家庭贡献着自己毕生的精力。爸爸为了养育我们兄弟姐妹八个, 对自己的生活,苛刻得不能再苛刻了,他一生不喝酒不吸烟,甚至不喝茶,也舍不得买新衣服穿在自己身上,这种习惯一直保持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在我们子女们的记忆中,爸爸一生唯一做的一件新衣服还是六十多年前到北京去参加全国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集体授奖大会时做的一件中山装。而他对子女的关心却是令我们终身难忘。一九六一年,爸爸亲自骑着老坦克送我到十几公里远的上海中学去报到读书;爸爸曾多次骑着老坦克带妈妈到嘉定朱桥的小妹奶妈家看望小妹;小弟六岁那年,患重病住进了医院,在病危期间又是他没日没夜焦急的陪伴在他身边。在他们的眼中,子女永远是他们的心头肉,恨不得把自己全部的爱倾注在我们身上。对于父母对我们的爱,我们将永远铭记在心中。</p><p> </p><p><br></p><p> </p><p><br></p><p><br></p><p> </p> <p> 敬爱的爸爸妈妈六十七年风雨相伴,同舟共济走过的人生路,六十七年相濡以沫、携手搀扶结下的夫妻情,永远留在我们子女们的脑海里。在他们夫妻共同生活长达24000多个日日夜夜里,虽然时时面临着家庭生活重担压力的烦恼,也有过单位工作不顺利的影响,但他们相互之间从无怨言,也没有红过一次脸,更无争吵,始终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敬如宾,白头到老。特别是作为丈夫的爸爸,对妈妈更是关怀备至,童年时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不管他工作多么疲劳,也不管天气如何恶劣,都是他用老坦克把在纺织厂上中班的妈妈接回家。步入晚年,他们更是情深如海、恩爱有加、相互体贴、相互照顾。</p><p> 爸爸他老人家虽然离我们远去了,但他的音容笑貌永远镌刻在我们子女们的脑海里,他在我们子女们的心中永远是我们最敬爱的人。他几十年铸就的高尚人格,坚强的意志,无私的情怀 ,俭朴的美德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p><p> 安息吧,爸爸!祝你在天堂里永远幸福快乐!</p><p><br></p><p> </p><p><br></p><p> </p><p><br></p><p> </p><p><br></p><p><br></p><p> </p> <p> 追寻父亲三十多年的足迹</p><p> 王 建 忠</p><p> 父亲解放以后在党组织的引导培养教育下,逐渐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党的事业努力奋斗,在他三十多年的革命生涯中,克己奉公,东奔西忙,无私无畏,鞠躬尽瘁。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追寻一下父亲三十多年来留下的革命足迹,看看我们的父亲是怎样的一个人?</p><p> 1952年3月联合村里的王世根、王德泉、张金祥4户农户共8人,成立了真如区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p><p> 195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p><p> 1954年1月15日组织成立了真如区第一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新江乡芝巷农业生产合作社,为真如区第一个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生产合作社,时任社主任,副主任王德泉,入社农户28户,劳动力57个,耕地148亩。</p><p> 1954年当选为上海市第一届人民代表。</p><p> 1954年4月被評为上海市劳动模范。</p><p> 1956年4月6日曹杨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宣布成立,父亲任社主任。曹杨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由十多个自然村组成,入社总户数460多户,总人口2332人,劳动力857人,耕地2172亩,是当时长征地区规模最大的一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p><p> 1956年当选为上海市第二届人民代表。</p><p> 1957年3月被評为1956年上海市农业劳动模范。</p><p> 1958年当选为上海市第三届人民代表。</p><p> 1958年12月长征人民公社十大队四中队(曹杨大队)被評为全国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奖状见下图),父亲代表四中队去北京参加授奖大会,受到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p><p> 1958年9月27日长征人民公社成立,父亲为中共长征人民公社党委委员兼任副社长。</p><p> 1959年5月任长征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副主任。</p><p> 1959年9月时任长征人民公社副主任、中共十大队总支书记的父亲应邀去北京参加国庆十周年庆典活动,9月30日晚参加由国务院举办的国庆晚宴,受到毛泽东主席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0月1日上午参加首都人民庆祝国庆观礼活动。</p><p> 1960年任曹杨管理区主任, 管理区撤掉后又任江桥人民公社副社长。</p><p> 1961年当选为上海市第四届人民代表。</p><p> 1962年12月9日长征人民公社召开第二次党代会,父亲再次成为新一届党委委员。</p><p> 1964年8月父亲当选为曹杨大队党支部书记。</p><p> 1964年当选为上海市第五届人民代表。</p><p> 父亲在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中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和残酷迫害,经受了考验,成了一个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1970年1月13日恢复党的组织生活,父亲再次担任曹杨大队党支部书记。同年6月,长征人民公社党的核心小组制定了机关整党和准备建立新党委的工作打算,成立了公社机关整党领导小组,父亲是小组成员之一。同年7月在长征人民公社召开的第四次党代会上被选为党委委员。</p><p> 1973年6月22日在长征人民公社第五次党代会上再次当选为党委委员</p><p> 1974年3月31日当选为长征人民公社贫下中农协会主任。</p><p> 1978年10月~1981年4月任长征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副主任。 </p><p> 1984年父亲光荣退休,担任曹杨村老年协会会长,继续为社会的老年事业发挥余热,曾被評为上海市开拓老年事业先进工作者。</p><p> 父亲的一生,是为党的事业奋斗的一生,是为发展集体经济勤奋工作的一生,是为乡亲们过上美好生活热情服务的一生。</p><p> </p><p> </p><p><br></p><p> </p><p><br></p><p><br></p><p><br></p> <p> 三. 一张珍贵的奖状</p><p> 在新曹杨集团公司的荣誉室里,珍藏着一张由国务院颁发的奖状,上面工整的书写着:</p><p>奖给全国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上海市嘉定县长征人民公社十大队四中队。</p><p>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周恩来</p><p> 一九五八年十二月</p><p> 这张奖状的获奖对象是十大队四中队,也就是三个月前的(长征人民公社成立于一九五八年九月二十七日)曹杨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当年,十大队四中队被評为全国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担任十大队总支书记的王林祥同志(此前是曹杨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党支部书记兼社主任)代表四中队去北京参加授奖大会,受到毛泽东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从而领回了这张奖状。这是全体曹杨村村民的光荣。这不是一张普通的奖状,它是党和政府对曹杨村村民在五十年代中期工作的肯定,它是曹杨村前辈们智慧和汗水的结晶,它是曹杨村人民战天斗地艰苦奋斗的结果,它更是曹杨人民几十年来发展集体经济、改变家乡面貌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每当我想起它,脑海里就会浮现起当年曹杨村前辈们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每当我看到它,就会情不自禁回想起曹杨村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上走过的不平凡的战斗历程。</p><p><br></p><p> </p><p><br></p><p> </p><p><br></p><p><br></p><p> </p> <p> 六十年前的四月六日,曹杨地区的十多个自然村开始有了一个统一的名称——曹杨。曹杨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在这一天正式宣告成立了。成立之初的曹杨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全体社员在社主任王林祥等同志的带领下,继续发扬互助合作初期创立的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与天斗、与地斗,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科学种田,在短短的二年多时间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p><p><br></p><p> </p><p><br></p><p> </p><p><br></p><p><br></p><p> </p> <p> 曹杨农业生产高级合作社成立的第一年,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年头。初夏黄梅季节,由于雨水多,气温高,菜田里杂草疯长,好多田里只见杂草不见菜。社员们在干部的带领下,顶着烈日、冒着高温,忙于锄草。那时候,乡亲们经济条件还比较差,买不起雨靴,只能穿着草鞋,有的社员为了节省家庭开支,干脆光着脚,在刚下过雨的菜田里除草,谁知一不小心就染上了"粪触脚",这是一种细菌性皮肤病,刚刚开始时皮肤其痒难忍,抓破了就会溃烂,使社员再也不能下田干活了,所以这一段时间,各生产队劳动力很紧张,为了保证蔬菜生产不受影响,大家只好早出晚归,抓紧时间和老天爷斗。进入夏天,从七月十二日一直到九月初,又接连四次遭遇强台风、龙卷风的袭击,农业生产、农民的积极性遭到了一次比一次更严重的打击,房屋倒坍、棺材翻身,大田农作物一次又一次被淹没在一片汪洋之中,刚刚建立起来的集体经济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然而,正是在这大灾之年,充分显示了集体经济强大的生命力。在严重的自然灾害面前,在党组织和上级有关部门的领导关心支持下,广大干部群众面对狂风暴雨的袭击,团结一心,发扬了不怕苦不怕累连续作战的精神,与天斗、与地斗、与风斗、与水斗。在一次又一次灾害发生的过程中,大家冒着风雨抢收,尽量减少即将到手的劳动果实的损失。灾害过后 又忙着抢种。功夫不负曹杨人,高级社成立后的第一年,曹杨人民在与自然灾害的斗争中,终于迎来了一个丰收年。</p><p><br></p><p> </p><p><br></p><p> </p><p><br></p><p><br></p><p> </p> <p> 冬去春来又一年。夺得了大灾之年丰收以后的曹杨人更是信心满满,他们要在新的一年里,夺取新的更大的胜利。这一年曹杨人民在郊区农业技术推广站同志的协助下,认真学习贯彻农业八字宪法。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这一点对于遭受大灾之后的曹杨人感受尤其深刻。他们抓紧农闲季节,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经过了一个冬春的连续苦干,所有的农田都做到了田间有小沟,小沟通大沟,大沟通河流,河流通江海,真正做到了田里雨停水就干,确保农作物生长不受雨水的影响。结合水利建设,在疏浚河道的同时,社员们还把河底的污泥挖起来挑到农田里去作为来年庄稼生长的肥料。在进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同时,还进行了大规模的土地平整工作,为以后的机械化种田创造条件。这是一项涉及到每家每户大规模的相当艰巨的任务。千百年来,土地历来是中国农民赖以生存的命根子,现在虽然加入了合作社, 但他们对自己原先的土地还是很有感情的,一旦土地平整了,原来自家的土地再也認不出来了,你说这种感情农民能一下子割舍得了吗?再说田里的坟墓并不是一堆土泥墩,它是自家的祖坟,老祖宗的坟墓是能随便动的吗?这些思想都要做通做好谈何容易。</p><p> 然而社干部们在统一思想的基础上,硬是挨家挨户逐一做通了所有社员的思想,使广大群众毫无抵触的全身心的投入到平整土地的劳动中去。事后干部群众站在一片片平平整整的土地面前时,好像是在欣赏一幅最新最美的图画,情不自禁的喜上眉梢,感叹的说:"今后我们曹杨合作社的农业生产发展可大有前途了!"为了为蔬菜生产提供更多更好的有机肥料,合作社还大力发展副业生产,养猪、养羊、养鸡鸭 ,种蘑菇,不但为城市居民提供了大量的肉蛋食品,还为蔬菜生产提供了大量的优质的有机肥料,大大降低了蔬菜生产成本,提高了集体的经济收入。这一年曹杨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在农业技术推广站技术人员的指导帮助下,掌握了科学种田的方法,农业生产水平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整个曹杨大地,在这块充满生机的土地上,猪满圈,羊满棚,鸡鸭成群菇满床,田野里遍地长满着五颜六色的各种蔬菜,碧绿的青菜、荠菜、菠菜、草头铺满大地,紫色的茄子、红色的番茄、绿色的青椒挂满枝头,到处是一派六畜兴旺、百菜争妍、欣欣向荣、莺歌燕舞的景象。曹杨人民高唱着丰收的赞歌,在社会主义集体化的大道上,昂首阔步,不断前进!</p><p><br></p><p> </p><p><br></p><p> </p><p> </p><p><br></p><p><br></p><p> </p> <p> 曹杨人民仅仅经过了二年多时间的辛勤劳动和汗水的付出,彻底改变了曹杨大地的面貌,锤炼了曹杨人民不屈不饶顽强拼搏的意志和毅力,形成了曹杨老一代人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赢得了党和政府的赞誉和肯定。这就是本文开头提到的那张奖状的来历。尽管经过了六十年的风雨变迁,这张奖状的纸张颜色也逐渐由白泛黄,珍藏的地方和保管的人也几经变化,然而它始终珍藏在曹杨村人民心里,几十年来它一直激励着曹杨人民在集体化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迎着朝阳前进。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曹杨村的人们在集体化的道路上,继续发扬前辈们战天斗地的英勇气概,不断改革创新,集体化的道路越走越宽广,集体经济越来越发展壮大,村民们的生活也越过越开心。</p><p><br></p><p> </p><p> </p><p><br></p><p> </p><p><br></p><p><br></p><p> </p> <p> 四. 一 件 中 山 装</p><p> 爸爸于2010年12月6日与世长辞至今已四个多月了。他老人家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仍然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特别是他临终前那低沉又断断续续的遗言:‘中……山……装……时时叩击着我的心灵。</p><p> 爸爸从小出生在贫苦农民的家庭,青少年时期贫困艰辛的生活不仅磨练了他一付钢筋铁骨,也使他养成了一生勤劳俭朴的生活习惯。他一生不喝酒不吸烟, 也很少有新衣服穿在他身上。这件中山装在我的记忆中是他唯一要求妈妈给他做的新衣服,也是他一生中最珍惜的一件衣服。</p><p> 那是1959年9月份的事情。一天他接到上级通知,北京要他去参加国庆十周年观礼,还要出席9月30日晚上由国务院举办的国庆招待宴会,并将受到毛泽东主席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这在当时对一个普通老百姓来说是多么大的喜讯啊!爸爸听到这个喜讯后,激动得一连好几个晚上都没有好好入睡。为了能象象样样去北京见毛主席和国家领导人,一向俭朴的爸爸决心要做一件新衣服,穿着去北京。这样在爸爸身上就有了一件中山装的故事。</p><p><br></p><p> </p><p><br></p><p> </p><p><br></p><p><br></p><p> </p> <p> 爸爸是受尽了旧社会苦难的人,解放后翻身当了国家的主人,享受到了新社会的幸福生活,翻身以后朴素的感恩心情,使他最听党的话,坚定不移的跟党走。无论是在土地改革、互助合作时期,还是在人民公社化时期,爸爸始终对党怀着深厚的阶级感情,毫不动摇的跟着党干革命,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为此党和国家也没有忘记他,给了他很多荣誉,参加国庆十周年庆典活动只是其中之一。</p><p><br></p><p> </p><p><br></p><p> </p><p><br></p><p><br></p><p> </p> <p> 爸爸临终前的遗言,不仅仅是对一件中山装的眷恋之情,也表达了他一生对共产党、对毛主席无比深厚的阶级感情,更是寄托着他对我们子女们的殷切期望。爸爸,您老人家安息吧!我们一定会象您一样,永远听党话、跟党走,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p><p><br></p><p> </p><p><br></p><p> </p><p><br></p><p> </p><p><br></p><p><br></p><p> </p> <p> 五.曹杨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开拓者和带头人</p><p>——记原曹杨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王林祥同志</p><p> 王林祥(1922年12年15日~2010年12月6日)曹杨村芝巷生产队人。家境清贫,小学未毕业即跟随父亲种田卖葱。</p><p> 1952年率先带领本村农户成立真如区第一个互助组,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4年1月,任芝巷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主任。1954年4月荣获上海市劳动模范。1956年任曹杨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主任,带领农民挖河泥肥田。是年,种植番茄10亩,亩产70余担(每担合50公斤);大白菜20亩,亩产110担;塔菜10亩,亩产110担。以上这些均高出一般亩产50%~60%。同年,再次被評为上海市劳动模范。1958年12月代表长征人民公社十大队四中队出席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授奖大会。1959年9月30日应邀去北京参加国庆10周年观礼,并出席国宴,受到毛泽东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p><p> 王林祥自1954年上海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起连续五届当选为上海市人民代表。历任长征人民公社副主任、十大队党总支书记、曹杨大队党支部书记、公社革委会副主任等职,1984年退休。</p><p> ——摘自《长征乡志》</p><p> 说到曹杨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不能不提到一个人,他就是王林祥同志,他是曹杨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开拓者和带头人。</p><p> 王林祥同志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里,青少年时期经历坎坷受尽磨难,12岁开始跟随父亲做小商贩,稍微大一点就进了工厂当学徒工,八•一三、一•二八二次日本人攻打上海,跟随家人四处奔波,到处逃难,吃救济米,住难民所,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到南京去贩米。抗战胜利后,租了人家的4亩地种,虽然生活相对稳定了,但仍很清苦。一直到解放以后,经过了土地改革,有了自己的土地,才真正过上了象样的生活。</p><p><br></p><p> </p><p><br></p><p> </p><p><br></p><p><br></p><p> </p> <p> 受尽了旧社会苦难的人最能体会到新社会新生活的幸福。翻身以后的王林祥同志最听共产党的话,一心一意跟着共产党干革命。解放初,他加入了农会,积极参加农村的土地改革,成为当时土改工作依靠的积极分子,后来又成为党组织的重点培养对象。这时候的王林祥同志,在党的培养教育下,怀着对中国共产党和新社会的深厚感情,以及对当时党的政策方针的理解,凭借自己的思维和土生土长了解实际情况的优势,认真思索得出了结论:只有把土地、农具和劳动力归互助组所有,并有互助组统一管理、统一安排、统一使用,才能真正摆脱小农经济的私心杂念,才能解放生产力,发挥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目标认定以后,他就找了四户人家,其中二户贫农,二户中农,共六个劳动力,一起探讨,大家一致认为他的想法有道理,就这样在1952年3月,由四户人家组成的全村第一个互助组悄悄的成立了,由王林祥担任组长 ,这也是当时真如地区的第一个互助组。</p><p><br></p><p> </p><p><br></p><p> </p><p><br></p><p><br></p><p> </p> <p> 新生事物的成长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在互助合作的道路上,芝巷村的人们同样经历曲折。王林祥的互助组成立后,起先有些人曾产生思想动摇。因为千百年来残留在人们头脑中的封建意识还很严重,一直把土地和农具看作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命根子,把命根子都交出去了,这怎么行呢?再加上村里当时流传的一些风言风语:兄弟之间、爷和儿子之间都要分清家当,出娘生世没有听到过把命根子交给人家的。当时王林祥同志在党和地方干部的指导帮助下,组织大家学习讨论,统一思想 ,排除了各种讽刺、嘲笑、挖苦的干扰,用坚定的信念在互助合作的金光大道上毫不动摇地迈开大步勇往直前。</p><p><br></p><p><br></p><p> </p><p><br></p><p><br></p><p><br></p><p><br></p><p><br></p><p> </p><p><br></p><p><br></p><p> </p> <p> 在互助合作的道路上,他们意识到光靠日复一日早出晚归的耕作,即使从鸡叫做到鬼叫也是不行的。要想能使互助组得到巩固发展,要想自己的生活得到提高,只有提高生产率,提高单位亩产量,减少成本支出,才能增加收入。为了增加产量,他们就增加复种次数并进行插种,合理密植等;为了节约开支,他们就用杂草柴灰堆肥改良土壤,合理施肥;为了减少外购肥料,他们在八字桥头还搭了几间毛竹结构的猪棚,养了六头老母猪和一些肉猪。养猪业的发展,不仅大大减少了农业生产所需要的外购肥料,还为城市居民提供了猪肉,增加了集体收入,有力的促进了互助合作的巩固发展。</p><p><br></p><p> </p><p><br></p><p> </p><p><br></p><p><br></p><p> </p> <p> 当年农历十月,正逢北方强冷空气南下,北风怒号,气温直线下降,大地顷刻之间冻得硬挷挷的,全村绝大部分农作物遭受冰冻颗粒无收,单家独户的个体农户和其他互助组怎么经得起这样严重的自然灾害的打击,生活顿时陷入了困境,唯独王林祥同志的互助组,在面临强大的自然灾害中大显神威,在他的带领下,全体组员把家里的柴草、棉被等凡能抗寒的东西都搬到了田里覆盖农作物,使他们的农作物逃过一劫,这充分显示了组织起来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集体经济的优势力量,成了当时四邻八村人们茶余饭后的一段佳话。</p><p> 经历了这场自然灾害的考验后,他们的互助组也随之扩大,到五三年秋天发展到八户有十三个劳动力。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他们的互助组越办越好,消息传开,不仅使周围农户很羡慕,同时惊动了上级,并得到了上级的重视,被上级确定为"明组暗社"的试点。由于王林祥同志的积极发动,努力工作,互助合作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很快成燎原之火,到一九五四年九月八日合作社发展到了四十六户,全村绝大部分农户都参加到了王林祥同志一手创办的合作社中去了。芝巷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也在这一天由社主任王林祥同志正式对外宣告成立了。这是真如地区第一个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p><p> 芝巷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成立后,劳动力大大增加,人多热气高,社员们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蔬菜产量进一步提高。合作社在社主任王林祥同志的带领下,越办越好,在上海郊区名列前茅,成为其他合作社学习的榜样。</p><p><br></p><p> </p><p><br></p><p> </p><p><br></p><p><br></p><p> </p> <p>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互助合作的发展势不可挡。一九五五年七月,毛泽东同志在中央召开的会议上作了《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为中国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指明了方向,在全国范围内很快就掀起了合作化运动的高潮。芝巷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于一九五六年四月六日联合了周围十多个自然村的互助组、初级社组成了曹杨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王林祥同志任社主任。高级社完成了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的改造,克服了初级社所存在的统一经营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能合理利用土地、劳动力和其它生产资料 ,有利于大规模集体劳动和规模化生产,从而进一步解放农业生产力,有利于农村落后面貌的迅速改变。</p><p> 曹杨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成立以后的二年多时间里,在社主任王林祥同志等干部的领导下,带领广大群众,发扬初级社时形成的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战天斗地,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科学种田,在短短的二年多时间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合作社刚成立的第一年,就碰到了接二连三的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这一年从初夏黄梅季节开始一直到九月初三个多月的时间里, 多雨高温、洪水台风接连不断,广大干部群众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的连续战斗中。最紧张的时候,王林祥等一些干部连续几天几夜都没有好好的睡过一宿安稳觉,始终坚守在抗灾第一线。功夫不负曹杨人,高级社成立以后的第一年,终于在大灾之年迎来了一个丰收年。</p><p><br></p><p> </p><p> </p><p><br></p><p><br></p><p> </p> <p> 曹杨人民在大灾之年夺得大丰收以后,更是豪情满怀,决心要在新的一年里夺取更大的胜利。</p><p> 王林祥同志由于经常有机会外出开会学习参观,接触新事物的机会比较多,懂得科学种田的重要性,所以他积极争取郊区农业技术推广站的同志来帮助指导。在农技站同志的指导帮助下,曹杨农民改变了传统的生产经营管理方式,采用科学的方法来进行管理、进行生产,他们紧紧围绕着农业八字宪法(水、土、肥、种、密、保、工、管)大做文章。认识到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就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认识到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就大搞土地平整改良工作;认识到‘’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就广泛开展积肥运动,大力发展畜牧业生产;此外,在选好种子、合理密植、搞好蔬菜生产的保护、合理使用人工、搞好田间管理等方面也讲究科学化。由于这一年,曹杨农民掌握了科学种田的方法,他们种植的好多蔬菜品种的产量产值在上海郊区都名列前茅,番茄、大白菜、塔菜的亩产均高出一般亩产的 50%~60%,尤其是小百叶塔菜,更是声名远扬,当年不仅新民晚报的名菜谱报道过它,还将它送到首都北京参加优良品种评比,受到首都人民的喜爱。农业八字宪法的落实,科学种田方法的推广, 使曹杨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生产在这一年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农民的收入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p><p> 在党和各级领导干部的关心支持下,曹杨农业生产合作社在社主任王林祥同志的带领下,全体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这块充满希望的田野上越走越红火。他们顺利地完成了从带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农业生产互助组到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社,再到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过渡,集体化的道路越走越宽广,集体经济越来越巩固,社员群众的生活越过越美好。</p><p><br></p><p> </p><p><br></p><p> </p><p><br></p><p> </p><p><br></p><p><br></p><p> </p> <p> 六. 八 张 存 单 的 故 事</p><p> 在我所有的银行存单中,其中有一张是我特别珍惜特别看重的,这么多年来,它从经我手存入银行以后从没有变过。储蓄的银行没有变过,一直在长风农商银行里;储蓄的金额除了利息以外也没有动过。我一直把它看作这是一笔特别的财富珍藏着。</p><p><br></p><p> </p><p><br></p><p> </p><p><br></p><p><br></p><p> </p> <p> 事情发生在2009年的除夕夜,我们一大家子聚集在成事园饭店里吃饭,外面虽然寒气袭人,餐桌上却是欢声笑语,其乐融融,洋溢着除夕夜的节日气氛,一大家子人围坐在父母的身边,享受着难得的天伦之乐。吃罢年夜饭,爸爸郑重其事的从贴身衣袋里掏出一个小布包,对我们说:"我们都是近九十岁的人了,行动也不便,在这个世界上的日子也不会太多了,今天我把我们俩这一辈子的积蓄都分给你们,你们自己去作安排吧!不多,一共二十一万,儿子三万,女儿二万。"说罢,他把存折一张一张的分给了我们兄弟姐妹八个人。我们从爸爸手中接过这一张张带有体温余热的存折时,一股暖流从心底升腾而起,深深感受到父母亲对子女浓浓的爱意。</p><p><br></p><p> </p><p><br></p><p> </p><p><br></p><p><br></p><p> </p> <p> 说起这二十一万,对寻常人来说并不算多,尤其对我们今天的人来说更是一个小数,但是对我们父母来说,已经竭尽他们之全力了。爸爸妈妈都是出生在贫苦农民家庭里,没有什么底子,婚后生育了我们兄弟姐妹八个人,把我们一个个扶养长大,供我们吃穿上学读书,又一次次造房帮助我们成家立业,其中的辛劳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对我们这一辈人来说也不可理解,父母亲这辈子是怎么过来的?要知道,父母亲那一辈人长期处于低工资低收入年代,五十年代妈妈在纺织厂工作,月收入80多元已经算是高工资了,爸爸是农民,收入更是少得可怜,六十年代初妈妈下放回家务农后,家里的经济条件更差了,就是靠这一点点微薄的收入来维持一家人的日常生活,唯一的办法就是节约、节约、再节约,舍此别无其他办法。爸爸是一个节俭出名的人,他对自己的私生活苛刻得不能再苛刻了,老人家除了一天三顿粗茶淡饭,烟酒不沾、茶水不喝,他把每一分钱都要仔细算着用。五六十年代,老百姓家里都很穷,一年当中难得有几顿鱼肉荤腥吃,我们家尤其如此,连新鲜蔬菜也不是能一年吃到头,为了保证每顿都有下饭的菜,每到冬天,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就把自家田里种的大青菜、雪里蕻放在太阳底下晒一晒,然后加工成咸菜,这样就能保证一家人在青黄不接的时候吃到菜了。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们兄弟姐妹八个人相继成家立业了,爸爸妈妈也先后退休了,虽然有了固定的退休金,照道理说,父母亲负担没有了,不愁吃不愁穿,生活可以改善一点了,但他们仍然省吃俭用,恨不得一分钱扳着两半用,隔夜的哪怕是一点点蔬菜也舍不得倒掉,要留着明天吃早饭,在他们心里总好像留着一点点什么遗憾。直到他们把一张张存折交到我们手上,我们才体会到了父母亲的一番良苦用心。有一次,我无意间走到爸爸的房间里,看到爸爸正在粘贴一张破碎的一分钱,我急忙说:"这张破破烂烂的一分钱扔掉算了!"爸爸急忙说:"再加二分钱可以买只大饼吃了。"爸爸虽然没有多少文化, 可他却懂得"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不积小流,何以成江海"的道理,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他总是能省就省,节约每一分钱为了我们子女。父母亲这种浓浓的添犊之情深深的感动着我们。</p><p><br></p><p> </p><p><br></p><p> </p><p><br></p><p><br></p><p> </p> <p> 我要永远珍藏着这张存折,因为它不是一张普通的存折,它是爸爸妈妈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透过这张存折,使我们看到了在父母亲身上保留着中国劳动人民特有的那种吃苦耐劳、勤俭节约、勤劳俭朴的传统美德;透过这张存折,可以感受到爸爸妈妈对我们深深的爱意。</p><p><br></p><p> </p><p> </p><p> </p><p><br></p><p> </p><p><br></p><p><br></p><p> </p> <p> 七. 迎 着 朝 阳 前 进 的 六 十 年</p><p> 1956年4月6日是我们曹杨村村民不能忘记的日子。正是六十年前的这一天,在我们世代居住的这块土地上,第一次出现了曹杨这个名字——曹杨村的前身,曹杨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正式宣告成立了。从此以后,曹杨这块土地走上了巨变的道路。尽管岁月蹉跎,世事变迁,但曹杨这个名字始终没有变,一直沿用至今。</p><p><br></p><p> </p><p><br></p><p> </p><p><br></p><p><br></p><p> </p> <p> 当年的曹杨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包括当时的桂巷、梅园、杜家宅、介浜、庄家桥、李家桥、钱家宅、虬江、芝巷(包括新江、陆家湾、严家、金家、张家宅、东王、西王、西庙八个自然村)、王家车(包括潘家宅,东陈、西陈、季家厍、沿浦浜、墙里、戴家头)等十多个自然村组成,入社总户数460多户,总人口2332人,劳动力857人,耕地2172亩,是当时长征地区规模最大的一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是一个以种植蔬菜为主,兼搞多种经营的合作社。当时的曹杨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在与自然灾害的斗争中、在科学种田的道路上、在改天换地的斗争中、在多种经营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为国家为人民作出了贡献,村民们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步提高,受到了四邻八乡乡亲们的刮目相看,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充分肯定,一九五八年被評为全国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p><p><br></p><p> </p><p><br></p><p> </p><p><br></p><p><br></p><p> </p> <p> 几十年来,曹杨村民在党和各级政府的领导关怀支持下,在以曹杨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社主任王林祥同志为代表的一代代干部带领下,全体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这块充满希望的田野上越走越红火,他们顺利完成了从带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农业互助组到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社,再到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过渡,一直到人民公社,尤其是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中,曹杨人民大胆改革努力创新 ,集体化的道路越走越宽广,集体经济越来越巩固壮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越过越美好。</p><p><br></p><p> </p><p><br></p><p> </p><p><br></p><p><br></p><p> </p> <p> 如今昔日的自然村一个个相继消失,一幢幢简陋低矮的瓦房茅房相继消失,一片片农田也相继消失,曹杨村在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过程中,迅速由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飞速过渡发展。在曹杨这块土地上,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柏油马路纵横交错,公共交通车辆通到了家门口 ,甚至地铁车站也造到了家门口 ,曹杨村民已彻底摆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繁重的农业劳动,村民们身穿西装,頸系领带,犹如高级白领,服务于一幢幢商务楼里。随着集体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退休农民的生活也有了充分的保障,不但月月有退休金可领,生病还有医疗保障,逢年过节有礼品,到了年底还发双薪,还能定期到国内外各地去游山玩水,曹杨村村民的生活真是越过越幸福。店有百年老店、厂有百年老厂。我们愿曹杨这块牌子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也能闯出自己的特色、自己的辉煌,把前辈们树起的这块牌子越擦越亮,把前辈们创立的曹杨精神世世代代传承下去。</p><p><br></p><p> </p><p> </p><p><br></p><p> </p><p><br></p><p><br></p><p> </p> <p> 八. 旗 帜</p><p> 从我记事起,太爷爷在我的记忆中一直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人,走路、吃饭、脱衣服上床睡觉,永远是一幅颤颤巍巍的样子。在去年十二月八日太爷爷去世的追悼会上,听了爷爷致的悼词后,才使我真正认识到了太爷爷。 </p><p> 太爷爷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里,青少年时期经历坎坷,受尽磨难。他做过小贩、当过学徒,在抗日战争时期,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到南京去贩过米,受尽了旧社会的苦难。解放以后,共产党帮助他过上了幸福的新生活。翻身以后的太爷爷最听共产党的话,一心一意跟着共产党干革命。解放初,他加入了农会,积极参加农村的土地改革,成为当时土改工作的积极分子。1952年3月,太爷爷又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联合村里的其他三户农民,走互助合作的道路,组织了真如地区第一个互助组。在互助合作的道路上,由于太爷爷的努力工作,出色表现,党组织终于满足了他的要求,实现了他的愿望,在1952年11月批准他为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入党以后的太爷爷,更是忘我的工作,为长征地区全面建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人民公社作出了重要贡献,受到了党和人民的信任,他多次被选为区县的人大代表,从1954年上海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起连续五届当选为市人大代表。由于太爷爷的工作成绩突出,他于1954年、1956年两次被評为上海市劳动模范,并于1958年12月代表长征人民公社十大队四中队出席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授奖大会 ,亲手接受了由周恩来总理签名的国务院奖状,1959年9月底又应邀去北京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十周年庆典观礼活动,受到了毛泽东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84年太爷爷退休以后,继续为党的老龄事业发挥余热,竭尽全力为村里的老年人服务,被評为上海市开拓老年事业先进工作者。</p><p> 太爷爷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却象一面旗帜,带领着我们全家,永远听党的话、跟党走,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p><p> 玄孙 王宸易</p><p><br></p><p> </p><p> </p><p><br></p><p> </p><p><br></p><p><br></p><p> </p> <p> 九. 光荣妈妈的人生路</p><p> 妈妈唐侯珍,生于1921年5月12日,卒于2019年 11 月22日(农历十月二十六),享年99岁。妈妈走了,到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去了,虽然我们永远不可能再见到她了,但是与许许多多的家庭相比我们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一家人,因为有妈妈陪伴我们走过了大半辈子的人生路。在我们相继步入花甲之年、古稀之年时才成为一群没妈的孩子,痛苦更加刻骨铭心。山高海深,都没法与半个多世纪的母子情相比,这几天经常浮现在我们眼帘的是妈妈近一个世纪走过的人生路。</p><p><br></p><p> </p><p><br></p><p> </p><p><br></p><p><br></p><p> </p> <p> 我妈这一生</p><p> (一)</p><p>风雨如盘人生路,艰难跋涉情益苦。</p><p>爱国爱党分担忧,养儿育女母爱抒。</p><p>恩爱有加夫妻情,相濡以沫互照顾。</p><p>年近百寿世纪人,家族兴旺子孙多。</p><p> (二)</p><p>历尽沧桑不畏难,千斤重担只等闲。</p><p>为国分忧迎难上,爱党爱国意志坚。</p><p>养儿育女抒母爱,夫唱妇随品格贤。</p><p>年近百岁乘鹤去,绵绵留芳年复年。</p><p><br></p><p> </p><p><br></p><p> </p><p><br></p><p><br></p><p><br></p><p><br></p><p> </p> <p> 从2013年12月7日妈妈摔倒后躺在床上整整有6个年头,在这二千多个日日夜夜里,不要说病痛的折磨,就是对生性好动的她来说已经够受了,但这又有什么办法呢?作为我们子女只有尽心服侍罢了,除此以外,只能陪她聊聊天,拉拉家常,从和妈妈闲谈的只言片语中,我们不仅了解了妈妈含辛茹苦生养了我们兄弟姐妹八个的艰辛,而且也了解了妈妈平凡而又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生历程。</p><p> 妈妈是一个在苦难中长大,在磨难中成长起来的普通而又伟大的女性,她的一生极其富有传奇色彩。</p><p><br></p><p> </p><p><br></p><p> </p><p><br></p><p><br></p><p> </p> <p> 妈妈生于1921年5月12日,上海市长宁区人。出生贫苦农民家庭的妈妈青少年时期,经历坎坷受尽苦难。八岁那年,就死去了我外公。妈妈从小失去了父爱,家里就靠外婆一个女人耕种二亩薄田勉强维持一家四口人的生计,日子过得非常艰难,常常吃了上顿不知道下顿在哪里,为了一家人能活下去,妈妈九岁那年不得不到小沙渡纱厂去当童工。</p><p><br></p><p> </p><p><br></p><p> </p><p><br></p><p><br></p><p> </p> <p> 童工的生活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是不可想象的,妈妈每天从鸡叫离家到厂里一直做到天墨墨黒才能回到家里,整整十二个小时两只脚一刻不停的围着机器转,一天下来腰酸背痛手瘫脚软,回到家里什么也不想做,倒在床上不想起来。天底下的母亲都是一样疼爱自己子女的,看到妈妈劳累的样子,外婆只能暗自叹气,但又有什么办法呢?为了一家人能活下去,每天清晨又不得不强迫妈妈赶到厂里去继续受罪。漫漫长夜无天明,妈妈小时候就是这样一天又一天过着牛马一样的生活。</p><p><br></p><p> </p><p><br></p><p> </p><p><br></p><p><br></p><p> </p> <p> 在战乱頻发的年代,就是这样的苦日子也不让你太太平平的过,1932年1月28日和1937年8月13日日本帝国主义二次攻打上海,枪炮声扰乱了人们平静的生活,老百姓为了躲避战火的威胁,纷纷扶老携幼四处逃难。妈妈两次中断了在纱厂的童工生活,和全家人一起逃到租界去避难,吃救济粮,住难民所,过着颠沛流离提心吊胆的日子。直到1944年妈妈和爸爸结婚以后,经人介绍又到了位于曹家渡的达丰一厂(后改为国棉二十五厂)重新又当上了一名纺织工人,从此才开始过上了一段较为安定但仍很清苦的生活。</p><p><br></p><p> </p><p><br></p><p> </p><p><br></p><p><br></p><p> </p> <p> 受尽了旧社会苦难的人最能体会到新社会新生活的幸福,在爸爸的影响下,翻身以后的妈妈最听共产党的话,一心一意跟着共产党干革命。她这一辈子真正做到了党叫干啥就干啥,而且做一样都能做好一样。</p><p><br></p><p> </p><p><br></p><p> </p><p><br></p><p><br></p><p> </p> <p> 解放初,共产党夺取政权以后,为了尽快恢复因战争而破坏了的社会秩序,一手抓政治斗争,进行镇压反革命、土地改革、抗美援朝,一手抓恢复发展生产,特别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工农业生产,而妈妈所在的纺织厂正是关系到老百姓穿衣的重要部门。为了发展生产,稳定市场,解决全国人民的穿衣问题,党号召纺织工人发扬国家主人翁的精神,积极工作,发展生产,多纺纱多织布。在那段时间里,妈妈积极工作常常超额完成任务,多次被評为厂先进工作者,也因此受到了工厂党组织的重视培养,于1960年被发展加入了中国共产党。</p><p><br></p><p> </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 </p><p><br></p><p><br></p><p> </p> <p> 妈妈一生经历曲折,富有传奇色彩。她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国家,献给了集体,她听党的话,服从组织安排,哪里需要她,她就会到那里去。妈妈一生工农商学兵,除了她没进过校门当过学生,没有到过部队当过兵,其他三条战线她都经历过。她不喜欢吃猪肉却当过养猪场的饲养员,她不识字没有文化不会加减乘除,工作需要又让她当上了商店的营业员。妈妈无论在哪个岗位上,她都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尽其所能把工作做好。</p><p> 妈妈是正确处理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楷模,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她和父亲想到的总是先国家集体后个人家庭。</p><p><br></p><p> </p><p><br></p><p> </p><p><br></p><p><br></p><p> </p> <p> 1961年,国家进入了三年自然灾害最困难的一年,农业生产连年歉收,工厂因原材料不足大规模压缩生产。为了度过难关,安排多余劳动力,市政府组织了大批工人轮流到崇明围垦滩涂 ,也就是围海造田,扩大耕地面积。从来没有种过地,拿过锄头铁撘挑过担的妈妈也参加了声势浩大的围垦战斗。在崇明围垦的日日夜夜里,工作是异常辛苦的,生活是非常艰苦的,她们住的是临时搭建的芦苇棚,睡的是芦苇铺,吃的是缺盐少油的菜饭,而干的却是开沟挖泥挑担的重体力劳动,而且是挑着重担要在泥泞不堪的滩涂上一脚高一脚低的行走。俗话说,做一样生活换一副骨头,对于一个从来没有干过农活的瘦弱的女性来说,要闯过这一难关是需要多大的毅力和勇气啊!然而,妈妈没有退缩,没有做逃兵,硬是闯了过去,经过了三个月海风海水的洗礼,妈妈虽然黒瘦了许多,但却比过去在工厂里三班倒工作时精神了不少。</p><p><br></p><p> </p><p><br></p><p> </p><p><br></p><p><br></p><p> </p> <p> 参加崇明围垦后回到厂里,已是隆冬季节,工厂里的生产任务仍然不足,妈妈她们有时到厂里去上班,有时被派到附近的菜场里去帮忙搬运整理大白菜,天寒地冻,那时条件又很差,根本没有什么手套可以戴,双手冻得通红,二手生满了冻疮,奇痒难忍,工人们就这样两边轮流上班,断断续续一直延续到1962年的春天。</p><p><br></p><p> </p><p><br></p><p> </p><p><br></p><p><br></p><p> </p> <p> 这一年春天,市政府为了减少各条战线的支出,不得不采取措施,压缩人员,动员家在农村的部分工人回乡务农。那时农民的收入要远远低于工人,而且农民要靠天吃饭,没有保障,工人退休以后还有退休金,农民老了只能靠子女来扶养。所以,当时动员工人回乡务农这是一项很艰巨的工作。按当时的政策来说,我们家小孩多,生活负担重,妈妈是完全可以不回乡的,但是那时爸爸妈妈都是共产党员,那时的共产党员觉悟都比较高,他们首先考虑的不是自己,而是国家,为了减轻国家的负担,为了使组织上能顺利做好这项工作,爸爸妈妈商量后,还是决定走上回乡务农这条路。</p><p><br></p><p> </p><p><br></p><p> </p><p><br></p><p><br></p><p> </p> <p> 回到农村以后,妈妈起先参加大田劳动,风里来雨里去,和生产队的妇女干一样的活做一样的工作,这样干了几个月差不多习惯了农田的各项工作,这时生产队里为了加强养猪场的工作,又把妈妈抽调到养猪场去养猪,这对瘦弱的妈妈来说又是一次考验,第一,妈妈本身胆子就小,平时连小狗小猫都怕,更不要说体壮力大的猪猡了。第二,妈妈力气不大,要把一桶桶猪饲料拎过猪栅栏倒进猪食槽里,这是一项很吃力的重体力活,但是工作需要不容她讨价还价,她二话不说就爽快的接受了养猪这项工作,在饲养场一干就是二年多。</p><p><br></p><p> </p><p><br></p><p> </p><p><br></p><p><br></p><p> </p> <p> 1964年大队和南京肉类联合加工厂接上了关系,把那里的猪油渣等下脚料收集运回上海作为猪饲料给猪吃,组织上又把妈妈派到南京去负责这项工作,这对于妈妈来说又是一次考验,那时作为家里老大的我高中还没有毕业,弟弟妹妹除了大妹妹和大弟弟刚参加工作外,其余五个弟弟妹妹都还在学校读书,父亲又常年在外忙于工作,作为妈妈一大家子都离不开她,但是妈妈是一个识大体顾大局的人,为了工作需要,她还是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下来。</p><p><br></p><p> </p><p><br></p><p> </p><p><br></p><p><br></p><p> </p> <p> 在那段时间里,是年迈的奶奶陪伴照顾着我们,使我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在这里我要真诚的感谢长眠于九泉之下的奶奶对我们的关心爱护。</p><p><br></p><p> </p><p><br></p><p> </p><p><br></p><p><br></p><p> </p> <p> 就这样妈妈在南京一待就是二年多,直到在南京工作时不小心滑了一跤骨折后才回到家里。受伤后的妈妈再也不能干重体力活了,组织上为了照顾她,把她安排到大队商店里做营业员工作。虽说是照顾,但却难为了她,要知道她连一天学校的门也没有进去过,自己的名字也不知道怎么写,更不要说加减乘除怎么算了。但妈妈硬是把这份工作接了下来, 而且尽心尽力把它干好了,一直干到1981年5月退休。</p><p><br></p><p> </p><p><br></p><p> </p><p><br></p><p><br></p><p> </p> <p> 妈妈把她的一生奉献给了王家、奉献给了我们兄弟姐妹,在这里使我不由自主的想起了数年前离开我们的敬爱的爸爸,还有数十年前离开我们的爷爷奶奶,是他们齐心协力、呕心沥血、不辞辛劳撑起了我们这个大家庭,把我们兄弟姐妹八个扶养长大,成家立业,在这里我代表我的弟妹们深深的感谢他们的养育之恩,并永远铭记在我们心里,永世不忘。</p><p><br></p><p> </p><p><br></p><p> </p><p><br></p><p> </p><p><br></p><p><br></p><p> </p> <p> 有人说,天底下最伟大的是母爱,我深深的体会到了这一点,她一次次十月怀胎生下了我们兄弟姐妹八个,又一个个把我们拉扯扶养长大,帮助我们成家立业。 幼年时的我曾多次听爷爷奶奶说:你这条命来之不易。在我未满周岁的那一年春节前夕,我得了在当时来说莫名其妙的怪病,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四处奔波,为挽救我的小生命求医问药,但都无济于事,眼看着奄奄一息的我,家里人只得无奈的为我这个刚刚来到人世间的小生命准备办后事了,香烛已经点燃,锡箔正要焚烧,可是妈妈无论如何也不相信她孕育的第一个小生命会这样离开她,她一边流着眼泪哭喊着我的名字,一边拍打着我瘦弱的身体,突然一口浓痰从我嘴角边淌了出来,随即哇的一声哭了出来,我终于被妈妈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从祖父母的嘴里我深深的体会到母爱的力量的确是伟大的,是妈妈把我从死神边上拉了回来,我永远不会忘记,是妈妈给了我二次生命。我能活到今天,真的要感谢生我救我养我的妈妈。爸爸妈妈,我是永生永世也不会忘记你们的养育之恩的。</p><p><br></p><p> </p><p><br></p><p> </p><p><br></p><p><br></p><p> </p> <p> 天底下的母爱是最无私的,她们不求回报 ,不要索取。妈妈一次次十月怀胎生下了我们,又用乳汁一个个把我们扶养成人,却从来不向我们子女提什么要求,心里想着永远是她的儿孙们。</p><p><br></p><p> </p><p><br></p><p> </p><p><br></p><p><br></p><p> </p> <p> 父亲去世后,妈妈已九十高龄,她的日常生活由我们子女轮流照顾服侍,为了履行我们对父亲的承诺,使妈妈的晚年生活过得幸福,大家经常问她想吃点啥,可她总是说,你们吃啥我就吃啥 ,不要为我多费心思。晚上大家不放心她一个人睡,就安排媳妇女儿们轮流陪她睡觉,开始时她经常说,我一个人睏不会有啥事体的,你们回去好了,久而久之,她见我们不听她的,也不说什么了。逢年过节儿孙们给她买点东西,或送个红包给她,她总是说,你们买点啥,不要浪费钞票,钞票我自己有得用,你们自己留着好了。平时 ,我们抽空去看看她,她总是说,你们忙来些,来点啥,我蛮好啦,你们放心好了。我们屁股还没有坐热,她又催着我们回去,你们忙来会,早点回去吧!妈妈是一个不善言语的人,但她那朴素简单的言词里,字字句句都充满着她对儿孙们的关怀。</p><p><br></p><p> </p><p><br></p><p> </p><p><br></p><p><br></p><p> </p> <p>王家第四代在给病床上的老太太喂饭。</p><p><br></p><p> </p><p><br></p><p> </p><p><br></p><p><br></p><p> </p> <p> 敬爱的爸爸和妈妈六十七年风雨相伴、同舟共济走过的人生路,六十七年相濡以沫、携手搀扶结下的夫妻情,永远留在我们子女们的脑海里。在他们夫妻共同生活的长达24000多个日日夜夜里,虽然时时面对着家庭生活重担压力的烦恼,也有过单位工作不顺利的影响,但他们之间从无怨言,也没有红过一次脸,更无争吵,始终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敬如宾,白头到老。爸爸从土地改革开始,一直担任着村里、管理区、公社的干部,工作繁忙,常年奔波在外 ,很少有时间顾及家庭,妈妈从不拖后腿,也不发牢骚,总是默默的支持爸爸的工作,主动承担起家庭生活的重担。步入晚年,他们更是情深如海,相互帮助, 相互体贴,相互照顾。</p><p> 妈妈这一辈子走过的近一个世纪的人生路 ,可以简单概括为二句话:</p><p> 养五子育三女含辛茹苦一辈子,</p><p> 从童工到主人真情回馈数十年。</p><p><br></p><p> </p><p><br></p><p> </p><p><br></p><p><br></p><p> </p> <p> 妈妈和我们一起参加社区党组织活动</p><p>妈妈的一生是饱受苦难历经磨难的一生。</p><p>妈妈的一生是艰苦朴素勤劳俭朴的一生。</p><p>妈妈的一生是爱国爱家无私奉献的一生。</p><p>妈妈的一生是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一生。</p><p><br></p><p> </p><p><br></p><p> </p><p><br></p><p><br></p><p> </p> <p> 妈妈离我们远去了,永远的去了,我们将永远不可能再见到她老人家了,令我们做儿女的悲痛万分,肝肠寸断,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悲哀和思念。</p><p><br></p><p> </p><p><br></p><p> </p><p><br></p><p> </p><p><br></p><p><br></p><p> </p> <p> 十. 在妈妈追悼会上的答谢词</p><p>各位领导、亲朋好友:</p><p> 今天我们怀着极其悲痛的心情沉痛掉念我们敬爱的妈妈唐侯珍大人仙逝。妈妈是2019年11月22日8:36分在病床上安静的离开我们的,享年99岁,结束了她近一个世纪的人生历程。在这个悲痛的时刻,,首先让我代表我们大家庭的全体成员衷心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抽空前来参加我们送别妈妈的追悼会,借此机会也对曾经关心帮助过我们妈妈的各级领导、亲朋好友表示衷心的感谢!</p><p> 妈妈走了,到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去了,虽然我们以后永远也不可能再见到她了,但是与许许多多的家庭相比我们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一家人,因为有妈妈陪伴我们走过了大半辈子的人生路。在我们相继步入花甲之年、古稀之年时才成为一群没妈的孩子。山高海深,都没法与半个多世纪的母子情相比,这几天经常浮现在我们眼帘的是妈妈近一个世纪走过的人生路。</p><p><br></p><p> </p><p><br></p><p> </p><p><br></p><p><br></p><p> </p> <p> 妈妈是一个在苦难中长大,磨难中成长起来的普通而又伟大的女性,她的一生极其富有传奇色彩。</p><p> 妈妈1921年5月12日生于上海市长宁区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里,从小失去了父爱,九岁那年就进了纱厂当童工,饱受了贫困生活和战乱的折磨。受尽了旧社会苦难的妈妈最能体会到新社会新生活的幸福,翻身以后的妈妈最听共产党的话,一辈子做到了党叫干啥就干啥,而且干一样就做好一样。在工厂里,她是一个好工人,多次被評为先进工作者,受到了工厂党组织的关心培养,并于1960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她又是一个好社员,无条件的服从组织分配,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看似力所不能及的工作。在社会上,她是一个好公民,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劳俭朴,自强自立,敬业奉献。</p><p><br></p><p> </p><p><br></p><p> </p><p><br></p><p><br></p><p> </p> <p> 妈妈一生经历曲折,富有传奇色彩,工农商学兵除了没有到部队当过兵,没有进过学校的大门当过学生,其它三条战线她都经历过。她从小胆子小又不喜欢吃猪肉却当过养猪场的伺养员;她不识字没有文化不会加减乘除,工作需要又当上了商店的营业员。无论在哪个工作岗位上,她都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踏踏实实、尽其所能把工作做好。</p><p><br></p><p> </p><p><br></p><p> </p><p><br></p><p><br></p><p> </p> <p> 妈妈是正确处理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楷模,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她和父亲想到的总是先国家集体后个人家庭。1960年在家里八个子女都需要照顾的情况下,她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报名参加了围垦崇明岛的战斗;1962年妈妈为了分担三年自然灾害给国家造成的困难,在家庭生活极其需要妈妈工资支撑的情况下,放弃了月薪80多元的优厚待遇,回到农村当了一个没有保障的农民;在农村工作的短短的十多年时间里,妈妈为了集体工作的需要,先后种过地、养过猪、到南京肉类联合加工厂收集过猪饲料、还当过商店的营业员。为了国家的需要,她又把自己养育的三个子女先后送到了四川、云南、江西支援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又把最小的儿子送入军营,加入保卫国家的战斗行列。</p><p><br></p><p> </p><p><br></p><p> </p><p><br></p><p><br></p><p> </p> <p> 天底下最伟大的是母爱,在妈妈的身上,我深深的体会到了这一点。她一次次的十月怀胎生下了我们兄弟姐妹八个,又一个个把我们拉扯扶养长大,帮助我们成家立业;天底下的母亲是最无私的,我们的妈妈尤其如此,她不求回报,不要索取,用自己的乳汁把我们扶养成人,却从来不向我们子女提什么要求,心里想着的永远是她的儿孙们。</p><p> 妈妈的一生是饱受苦难历经磨难的一生。</p><p> 妈妈的一生是艰苦朴素勤劳俭朴的一生。</p><p> 妈妈的一生是爱国爱家无私奉献的一生。</p><p> 妈妈的一生是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一生。 妈妈这一辈子走过的近一个世纪的人生路可以简单概括为二句话:</p><p> 养五子育三女含辛茹苦一辈子,</p><p> 从童工到主人真情回馈数十年。</p><p><br></p><p> </p><p><br></p><p> </p><p><br></p><p><br></p><p> </p> <p> 妈妈离我们远去了,永远地去了,我们将永远也不可能再见到她老人家一面了,令我们做儿女的悲痛万分肝肠寸断,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悲哀和思念。</p><p> 再见了,妈妈!愿您老人家和爸爸一起在地下安息吧!</p><p> 最后,请允许我再次代表我们全家对各位领导、亲朋好友参加今天我们妈妈的追悼会,送我们妈妈最后一程表示感谢,谢谢!</p><p> 2019年11月24日</p><p><br></p><p> </p><p><br></p><p> </p><p><br></p><p><br></p><p> </p> <p> 十一. 在三年自然灾害的艰苦日子里</p><p> 妈妈啊,妈妈!</p><p> 奔赴崇明党号召, 为国分忧觉悟高。</p><p> 芦苇围垦住窝棚, 蚯蚓螃蟹做友朋。</p><p> 荤腥不沾营养少, 光啃咸菜实难熬。</p><p> 挑担赤脚涉泥浆, 一路艰险一路闯。</p><p> 寒冬腊月下菜场, 整理白菜手冻僵。</p><p> 条件艰苦仍坚持, 不叫苦累不离岗。</p><p> 回乡务农战天地, 风霜雨雪视等闲。</p><p> 铁搭锄头使不惯, 晚上睡觉入眠难。</p><p> 困顿面前不后退, 磨练意志经考验。</p><p> 艰苦岁月难述尽, 母亲榜样牢记心。</p><p>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我们国家连续三年遭遇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国民经济、人民生活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在这三年时间里,我们的妈妈也吃了不少苦,经受了极其艰苦的磨练。她一生中变化最大、经历最复杂的也是在这一时期。她先后经历了崇明围垦、菜场买菜、回乡务农三个不同阶段,从一个拿固定工资的工人转变成了一个拿工分的农民。</p><p><br></p><p> </p><p><br></p><p> </p><p> </p><p><br></p><p><br></p><p> </p> <p> 崇 明 围 垦</p><p> 一九六0年至一九六二年,我们国家连续三年遭遇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农业生产连年歉收,老百姓的口粮严重缺乏,工厂因原材料不足而大规模压缩生产,面对粮食短缺,供给困难,工厂停工,工人待业的困难情况,党中央发出了‘’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号召,上海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意识到解决老百姓的吃饭、吃菜问题是当务之急,为此决心举全市之力,组织围垦崇明岛上的海滩荒地,建立上海副食品生产基地,在1960年秋至1961年春短短的半年多时间里,组织了全市三万多人分二批(每批三个月),渡过长江,浩浩荡荡奔赴崇明,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围海造田战斗, 共围得耕地十一万亩之多,为上海日后保障粮食、副食品的供应作出了宝贵的贡献。妈妈是这一场战斗的亲历者之一。</p><p><br></p><p> </p><p><br></p><p> </p><p><br></p><p><br></p><p> </p> <p> 当时,广大共产党员和积极分子本着国家有难,大家担当的主人翁精神,把为国围垦,多垦荒地,多种粮食,多作贡献作为自己的责任。身为共产党员的妈妈虽然从来也没有种过田拿过锄头铁鎝,家里还有一大群尚未成年需要照顾的子女,但她也毅然决然报名参加了这场战斗。</p><p> 1960年10月14日清晨5时许,妈妈和伙伴们搭乘着厂里欢送她们的卡车,背着铺盖,拎着装有脸盆热水瓶的网袋,跟着围垦大军从吴淞口码头登上驶往崇明南门港的轮船,下了轮船,又徒步走了5~6个小时才到达目的地。等待她们的是一大片海滩荒地,这里没有欢迎人群,没有马上能入住的房屋,没有能烧饭就餐的食堂,展现在她们眼前的是一望无际的芦苇,这里就是她们的宿营地,也是她们即将要投入战斗的战场。她们放下肩背手拎的行李,来不及休息,就要解决当晚的住宿吃饭问题。她们在领队的指挥下,就地取材,割滩涂上的芦苇先搭睡觉的窝棚,又在窝棚里铺上一层厚厚的芦苇,作为她们晚上睡觉的床铺。正象《芦荡火种》这部戏里唱的那样"天是屋</p><p>顶地是床,‘’妈妈她们就在这样艰苦的环境里开始了新的生活。这里没有电,因此也谈不上有什么电灯,晚上,四周漆黑一片,简直伸手不见五指,江风吹拂在近处的芦苇上,发出沙沙的凄凉响声,时不时夜空也会传来一声悦耳的鸟鸣声。芦苇棚不是砖瓦房,不是密不透风的,夜里,秋冬季节的海风吹进窝棚,寒冷刺骨,妈妈和她的伙伴们十几个人只好蒙着头,肩并肩的挤睡在一个窝棚里,互相壮胆,互相取暖,就这样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的不眠之夜。芦苇棚里还经常有螃蟹出没,妈妈本身胆子比较小,平时看见小蚯蚓都不敢碰一下,对于横行霸道的螃蟹对她来说又是一个考验。妈妈她们就是生活在这么一个艰苦的环境里,一直到围垦结束返沪。</p><p><br></p><p> </p><p><br></p><p> </p><p><br></p><p><br></p><p> </p><p><br></p><p><br></p><p> </p> <p> 在崇明围垦的日子里,除了住宿的考验外,还有吃的考验。崇明岛位于长江入海口处,围垦滩涂附近的水都是又咸又苦,根本不能饮用,也不能用来洗衣服。为了喝上用上淡水,大家轮流到几里路之外的地方去挑,一路上要休息好几次,来回一次要一个多小时,所以大家用水很节约。围海造田是重体力劳动,但是在那严重灾荒的年代,无论劳动强度多么大、工作多么辛苦,口粮是没有办法增加的,能够保证定量供应已经不错了,食用油的供应也是限量的,连蔬菜供应也很紧张。由于口粮不足,缺少油水,加上劳动强度很大,所以常常劳动到一半肚子就饿得咕咕叫。那时候蔬菜生产技术还很落后,完全是靠天种菜,冬天只有上海本地的青菜、卷心菜,北方来的大白菜,品种比较单调,更不用说鱼啊肉啊之类的副食品了,再说那时上海到崇明的交通非常不方便,完全靠轮船运输,碰到天气不好,或者风浪大一点就要停运,一下子要增加这么多人的副食品供应,确实也很困难,所以经常有吃不上蔬菜的时候,很多时候都是用咸菜下饭。艰苦的生活环境,繁重的体力劳动,没有吓到她们,她们不怨天尤人,不悲观失望,以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始终坚守在围海造田的第一线,直至完成任务回到家里。</p><p><br></p><p> </p><p><br></p><p> </p><p><br></p><p><br></p><p> </p> <p> 在崇明围垦的日子里,最大的考验还是修堤筑坝,把长江的水挡在堤坝的外面,然后把堤坝里面的滩涂开垦成农田。这真正是一场拼体力、比意志毅力的重体力劳动。当时,根本没有机械化操作,修堤筑坝完全靠的是人海战术,人人一根扁担,两个箩筐把泥一担一担挑到指定的地方。俗话说,做一样生活换一副骨头,长期以来,妈妈一直在纺织厂里工作,靠的就是一双手十个指头,两只脚围着机器不停的转。她从来没有干过农活,肩膀上没有压过担子,更不要说挑重担了,况且妈妈的身体又比较瘦弱,对她来说,要闯过这一难关是需要多么大的毅力和勇气啊!</p><p> 其实,困难还远不止这些,海滩上全是淤泥,在淤泥地里行走本来就比较困难,有些淤泥深的地方一不小心,人踩上去,整个人都会陷下去,所以,行走在淤泥地上,真的要千当心万当心,不比当年红军过草地那样的危险程度底。即使淤泥浅的地方,行走也很困难,更何况还要挑着重担在上面行走。刚开始,妈妈没有挑重担的经验,走在淤泥地上晃晃悠悠,常常会挑着担子,一不小心担子就翻落在地上,人也随即跌倒在淤泥里,弄得浑身上下都是泥浆,象泥鳅一样。当时参加崇明围垦的人大多数和妈妈一样,没有干过挑重担的活,大家都没有经验,所以象妈妈这样出洋相的人还不少,出了洋相,大家笑一笑,互相鼓励一下,爬起来继续前进。由于妈妈从来没有挑过重担走路,一天下来,肩膀被重担压得又红又肿,扁担一压上肩膀就疼痛难忍;脚底板也磨出了一个个水泡,脚一着地就会感到一阵阵钻心的疼痛。一天,二天……妈妈都是在与疼痛和疲劳的斗争中挺了过来,一直到一星期以后才渐渐适应这么艰苦的劳动。冬天里,冰天雪地,淤泥地里穿着鞋子没法行走,只好光着脚, 寒冷刺骨,直钻心窝,那才叫真正的艰难困苦。然而,妈妈和她的战友们没有退却,没有做逃兵,硬是坚持了下来。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我们现在到崇明岛去看到的那些种满水稻、种满柑橘的土地,很多都是当年围垦战士们用汗水从大海里捞出来的,围垦战士们的英雄壮举谱就了和平年代的一部英雄壮丽的诗史。</p><p><br></p><p> </p><p><br></p><p> </p><p><br></p><p><br></p><p> </p> <p> 回 乡 务 农</p><p> 崇明围垦结束回到厂里以后,由于棉花短缺,工厂里的生产情况仍然没有好转,工人们仍处于做做停停不死不活的状态,从种种迹象来看,这种情况一下子没有结束的希望,相反,形势的发展越来越严峻。一九六一年又是一个大灾之年,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困难,还不时传来外地因粮食供应不上而吃树皮草根,甚至出现了饿死人的消息。上海因为是全国的重要工业基地,中央要尽可能保证上海社会经济的正常,所以情况稍微好一点,至少粮食是保证供应的,其它生活必需品也都能凭票保证得到供应,但是为了能吃饱肚皮,老百姓家里(特别是象我们家这样的多子女家庭)也经常把老菜壳,甚至菜根都拿来烧菜饭吃。一直到一九六二年春天,市政府看看形势实在不妙,为了减少各条战线的支出,不得不采取措施,精简机构,压缩编制,动员机关、工厂等各条战线上的家在农村的部分人员回乡务农。那时,农民的收入要比工人低不少,而且农民要靠天吃饭,没有保障,工人退休以后还有退休金,农民老了以后做不动了只能靠子女扶养。所以,当时动员工人回乡务农这是一项很艰巨的任务。按当时的政策来说,我们家小孩多,生活负担重,妈妈是完全可以不回乡的,但是那时爸爸妈妈都是共产党员,他们首先考虑的不是自己,而是国家,为了减轻国家的负担,为了使组织上能顺利做好这项工作,爸爸妈妈商量后,还是走上了回乡务农这条路。从此以后,妈妈从一个拿国家固定工资的工人变成了一个拿工分的农民了,家庭的经济开支也愈加拮据了。</p><p><br></p><p> </p><p><br></p><p> </p><p><br></p><p><br></p><p> </p> <p> 回到农村以后,妈妈的工作方式、劳动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过去在工厂里,在车间里整天围着机器转,尽管是三班倒, 劳动强度也很大,但二十多年下来也习惯了,而且一年到头晒不到太阳,吹不到风,淋不到雨,到了农村以后,整天在田野里劳动,不是晒太阳,就是在风雪雨水中度过,夏天在烈日下晒脱一层皮,冬天在雨雪中常常冻得双手通红。劳动的姿势也各不相同,有时站立着、有时下蹲着、有时用双手、有时用肩膀……,对妈妈来说,无论干哪一样活都得从头开始学起,对她都是一种考验。</p><p> 刚到农村那会儿,生产队里照顾她,把她分在老人组里,整天蹲在田里用小铲刀耘耘草,别看这活没化多少力气,干过农活的人都知道,一直蹲着干这种活滋味也不是好受的,妈妈刚刚开始干这个活很不习惯,蹲的时间稍微长一点,两条腿就会又酸又麻,腰背也会感到很不舒服,真有点吃不消的感觉,想站起来伸伸腰活络活络腿脚,顿时感到头晕目眩。后来听有经验的老人说,蹲的时间长了,要慢慢站起来,不能一下子起来。老是跟老人们一起耘草干这种活真是又枯燥又乏味。再说,妈妈当时刚过四十岁,老是和一帮六七十岁的老人在一起干这种活,自己也不好意思,所以过了一段时间,她就主动提出来要离开老人组,和其他女同志一起干活。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要求,可是又使妈妈吃了不少苦。妇女组的活经常在变化,除了男同志开沟挑粪桶担这些活不干以外,其它样样都要干,对她来说样样都不轻松,用铁鎝坌地、用锄头脱草、种菜收割蔬菜……,就说坌地吧,两手握住铁鎝柄,一上一下上下不停的翻动,还要用力把泥土翻个身敲碎,妈妈第一次干这个活,一天下来两条胳膊又酸又胀,晚上睡觉连脱衣服的手都举不起来,幸亏第二天换了样工作,否则真不知道这一天会怎么过去。总之,对于初次干农活的人来说,无论干哪一样活都是一次新的考验。好在妈妈是一个坚强的女人,回到农村以后碰到的困难都被她一个一个都克服了,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以后,妈妈终于适应了农业劳动,变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了。</p><p><br></p><p> </p><p><br></p><p> </p><p><br></p><p><br></p><p> </p> <p> 帮助菜场整理大白菜</p><p> 从崇明围垦回来到回乡务农这中间还有一个小插曲:一九六一年底六二年初的隆冬季节里,天寒地冻,滴水成冰,上海本地种植的蔬菜大部分都冻死了,市民的蔬菜供应严重短缺,中央为了稳定上海的市场供应,从北方调运大批的大白菜支援上海,一时间小菜场里的职工来不及搬运整理,正好妈妈厂里的生产任务不足,工人们常常轮休在家里,附近菜场的领导和厂里的领导商量后,决定派妈妈她们一批工人去菜场帮忙搬运整理大白菜。</p><p> 那时条件很差,没有手套,也没有其他任何的防寒保暖的用品,只能赤露着双手,在寒风凛冽的菜场外工作,她们把大白菜从卡车上一棵一棵搬下来,整齐的堆放好,这项工作相对来说还算比较好,因为在搬运的过程中在来回不停的走动的,两个脚不觉得怎么冷。最难熬的还是整理大白菜,站立在原地,一手拿刀,一手捧着大白菜,手起刀落,再把老壳烂叶剔除掉,然后放入箩筐里,干了没多久,双脚就会冻得隐隐发痛,十个手指头冻得通红,有点不听使唤,没办法,只好干一会儿,跺跺脚,搓搓手活动活动筋骨,让身体暖和暖和,然后再干。几天下来,双手冻得通红,生满了冻疮,其痒难忍。这样一干大约干了半个来月,临近春节,也就结束了。</p><p> 妈妈自幼丧父,从小生活在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里,九岁就开始到纱厂里当童工,每天十二个小时在拿摩温的监督下围着机器不停的转,又经历一二•八、八•一三两次逃难的苦,可以这样说,在旧社会妈妈什么样的苦都吃过了。旧社会的苦难把她磨练成为一个坚强的女人,所以对于妈妈来说,在三年自然灾害的艰苦岁月里,无论是崇明围垦的苦,还是回乡务农的苦,都在她面前低下了头,被她一个一个都跨过去了。</p><p> 妈妈象爸爸一样,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会永远记住她们的。</p><p><br></p><p> </p><p><br></p><p> </p><p><br></p><p> </p><p><br></p><p><br></p><p> </p> <p> 十二. 妈妈在病卧床上的日子里</p><p> 妈妈从从2013年12月7日病卧床上到2019年11月22日离开我们的二千多个日日夜夜里,对她来说这是一段漫长而又无奈的日子,不能起床、不能活动,整日整夜躺卧在病床上;但她又是幸运的,她生养了一群孝顺的儿女。在她病卧床上的整整六年时间里,子女们轮流照顾着她的日常生活,吃喝拉屎洗脸擦身一切都由子女们服侍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大家无怨无悔,心甘情愿精心照顾着妈妈,大家都希望她长命百岁,让我们兄弟姐妹尽可能有多一点的时间感受到和妈妈在一起生活的幸福。</p><p><br></p><p> </p><p><br></p><p> </p><p> </p><p><br></p><p><br></p><p> </p> <p> 慈 母 心</p><p> 妈妈是一个不善于言语的人,平时她不多说话,即使説也很简洁明了,不会转弯抹角,但在每次简单直白的话语中,都会流露出一颗慈母对子女的爱心。</p><p> 爸爸活着的时候,她们相依为命,互相照顾,再说那时她们生活还能自理,无需我们操心,作为子女们平时只要经常过去看看问候问候,逢年过节买点东西表表心意就好了。爸爸去世以后,妈妈已九十高龄,虽然她手脚还算灵便,生活尚能自理,但是作为子女让她一个人独自生活总是有点不放心, 于是就叫她一日三餐不要烧了,轮流到我们几个儿子家吃一点算了, 晚上回到她自己家里由媳妇们轮流陪伴她睡觉。那时候,挂在她嘴巴上的就是那么几句话:不要为我多费心,你们吃什么我就吃什么好了!夜里我一个人能睡,你回去好了!妈妈就是这样,时时在替她的儿女们在着想。</p><p> 妈妈病卧床上以后,更是日夜需要有人陪伴在她身边,一日三餐需要有人喂她吃,拉屎撒尿需要随时有人伺候着。三个女儿看到这种情况以后,也主动提出来,要加入到照顾妈妈的行列中,就这样,从妈妈病卧床上的第一天起,媳妇和女儿们轮流服侍着妈妈,陪睡在妈妈身边,一直到她临终为止。刚开始一段时间给妈妈吃好晚饭帮她洗漱结束后,妈妈对陪伴她的人每天总是重复着同一句话:我不会有啥事体的,你回去睏好了!但是,作为子女谁也不忍心让年逾九旬的妈妈独自一个人睡,更何况天有不测风云,万一有什么意外怎么办?要知道,当年爸爸就是在半夜里离开人世的。</p><p><br></p><p> </p><p><br></p><p> </p><p><br></p><p><br></p><p> </p> <p> 九十多岁的妈妈病卧在床上以后,作为我们子女深知,我们和妈妈相处的日子将会越来越少,为了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和妈妈多见上几面,子女们千方百计尽量抽空多往妈妈这儿走走,多看看躺在病床上的妈妈,而这时妈妈总是会说:‘’你们又来看我了,我蛮好啦,你们放心好了!‘’不到半个小时,她又会说:"你们忙来些,早点回去吧!‘’寥寥数语,流露出了妈妈对子女们无比的关爱。</p><p> 每当逢年过节,孙儿辈们都会一个一个前来探望奶奶外婆,顺便带一些营养品之类的东西给她老人家吃,她每次都会说:‘’你们能来看看我已经蛮好了,买点啥格东西,我这里吃的东西有的是,以后不要再买了。‘’</p><p> 妈妈就是这样,心里想着的永远是她的儿孙们!</p><p><br></p><p> </p><p> </p><p><br></p><p> </p><p><br></p><p><br></p><p> </p> <p> 一 碗 百 合 汤</p><p> 妈妈今年已九十七岁高龄,病卧床上也已三年多时间,但身体依然尚好,面色红润,思维清晰,吃喝拉屎一切都很正常,臀部背部没有一处患过褥疮,这一切都归功于子女们的精心照顾护理。一碗百合汤只是子女们精心照料妈妈的一个缩影。妈妈长期卧病在床,体质虚弱,每餐不能多食,子女们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不管轮到谁照料,都能给她少食多餐,基本上都能保证一天吃六顿,除了常规的一日三餐外,上午九点半左右吃一点水果,下午二点半左右吃一碗百合汤,晚饭以后休息一会儿再吃一杯酸奶,这个规矩一直坚持到她生命的最后一刻,除了一日正常的三餐和上午的水果常有变化外,有二样东西是始终不变的,那就是下午的百合汤和晚饭后的酸奶。</p><p><br></p><p> </p><p><br></p><p> </p><p><br></p><p><br></p><p> </p> <p> 妈妈出生家境贫寒,和爸爸结婚以后生活也不见得有多大的改善,特别是我们兄弟姐妹一个个降临人世后,生活重担的压迫,日子始终过得很清苦,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知道营养是什么东西,在她的心里只要能天天吃饱饭就心满意足了。直到我们兄弟姐妹一个个成家立业和她们分开过以后,她们的生活才稍稍有点改善,但仍然保持着简朴的生活习惯,一日三餐也只是一点粗茶淡饭而已。后来不知从那一年那一天开始,我发现妈妈在剥百合准备烧百合汤吃了,我当时就好奇的问妈妈"今天怎么想穿了,想到吃百合了?"她回答我说:"听人家说,百合是一个好东西、对肺、对胃都有好处,还能预防治疗咳嗽,这么好的东西,价钱又不贵,就吃一点吧!我们想补补身体,多活几年,多看看孙子孙女外甥他们一天天长大‘’。从此以后,每年夏天秋初,当百合大量上市价钱便宜时,百合也就成了爸爸妈妈一生中唯一的营养补品了。</p><p><br></p><p> </p><p><br></p><p><br></p><p><br></p><p><br></p><p> </p><p><br></p><p><br></p><p> </p> <p> 从2013年12月7日妈妈病卧床上以后,妈妈失去了生活的自理能力,一切都由我们兄弟姐妹陪护照料。我们曾在爸爸临终时向他老人家作过承诺:我们一定把你们的养育之恩报答在妈妈身上,照顾好妈妈的余生,让她的晚年生活永远幸福。"我们王家的儿女们谈不上有多么伟大,但都不会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当年,是妈妈十月怀胎生下了我们,是妈妈一把屎一把尿的把我们扶养长大,是他们含辛茹苦、节衣缩食帮我们成家立业。往事历历在目,如今妈妈卧病在床的时候,正是我们子女尽孝的时候,一碗百合汤正是我们子女对妈妈养育之恩的真情回报。百合汤是妈妈一生中唯一的营养补品,我们一定会让它陪伴妈妈走完她人生的最后一程。</p><p><br></p><p> </p><p><br></p><p> </p><p><br></p><p><br></p><p> </p> <p> 冬去春来,一年又一年,兄弟姐妹们一个月又一个月轮流照顾着病床上的妈妈。一碗百合汤牢记在每一个子女的心里。不论轮到谁照顾,都会把妈妈爱吃的百合汤准备好,而且都会在市场上挑最好的买。夏秋之际,市场上百合大量上市时是这样,冬春之际,市场上百合少时也一样,有时候附近菜场买不到,就想方设法在其它地方寻找,实在买不到,就用百合干来代替。总之,自妈妈卧床以来的二千多天里,这一碗百合汤从来没有间断过。</p><p> 一碗百合汤,是王家子女们在履行着对父亲临终时的庄严承诺;一碗百合汤,是王家子女们对妈妈养育之恩的真诚回报;一碗百合汤,是王家子女们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具体体现。。愿妈妈在百合汤汁的滋养下长命百岁!</p><p><br></p><p> </p><p> </p><p> </p><p><br></p><p> </p><p><br></p><p><br></p><p> </p> <p class="ql-block"> 回忆我们的爸爸妈妈二三事</p><p class="ql-block"> 王 惠 华</p><p class="ql-block"> 和爸爸妈妈朝夕相处的时候不觉得他们和人家的父母有什么特别的不同,而当他们离开我们以后常常会产生一种难以割舍的思念之情,特别是这几天,当我看了大哥和建忠弟写的回忆父母亲的文章以后,这种情感更加强烈,我深深的感到我们的父母亲特别了不起。在他们的一生中,虽然没有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就是从那些点点滴滴的不起眼的小事中,都可以看出他们的与众不同。</p><p class="ql-block"> 我记得1971年云南边疆建设需要人,江西内地建设也需要人,二个地方都到上海来要人。我们大队也分到了名额,当时父亲是大队的党支部书记,他知道当国家需要的时候,党员要带头,党员干部更要带头,要完成上面分下来的任务首先他这个当书记的要带头,否则这个工作要完成很困难。那天,父亲回家以后第一个见到我就对我说:"我们家有三个符合条件的人,你一个,还有善华、建新,我们家至少要去二个人,你看怎么办?"我知道他工作的难处,他是党员又是大队的主要干部,如果我们家没有人带头,那上面交给我们大队的任务就很难完成。当时我就毫不犹豫的说:"爸爸,你放心,云南还是我去吧!"后来建新弟报名去了江西。由于我带头报了名,爸爸的工作好做多了,那时我们芝巷生产队光是去云南,一下子就有十个人报了名。</p><p class="ql-block"> 谁知道,那时候云南边疆的条件相当艰苦,住的是简易房 ,吃的是无油菜,荤腥菜更是一年到头难得有一二回;云南离家又远,那时勐腊到昆明还没有通火车,光是从勐腊到昆明坐汽车就要好几天,加上从昆明到上海的火车,路上要一个多星期,那时回家一次真的是非常的不容易。后来父亲到云南来办理支疆青年的工伤事故,他看到我生活在云南实在不容易,就对我说:"如果有人要调,我愿意出一万元钱也要想办法把你调回去"。我对父亲笑笑说,这是不可能的事。但是就在这短短的一句话里面,我深深的体会到,在父亲的心里还是有我这个女儿的,他是舍不得我这个女儿在云南受苦啊!看到女儿在这里受罪,我知道父亲心里的苦,但是他有什么办法呢?由于工作的需要,他不得不带头把自己的亲骨肉一个一个送出去。在爸爸的身上,我看到了一个共产党干部无私奉献的精神!</p><p class="ql-block"> 在我的脑海里还有一件发生在爸爸身上印象很深刻很感人的事情。村里的杨爱珍不知道什么原因掉到我们家门前的新江浜里去了,只听见有人哇啦哇啦的在叫:"救命啊,有人掉到浜里去了!"当时爸爸正在吃饭,一听见救命的呼喊声,马上放下饭碗,急急忙忙的奔出门外 ,看到杨爱珍在水里拼命的挣扎,向浜中心飘去,生命危在旦夕,爸爸衣服也来不及脱,就跳入浜里,向杨爱珍游去,抓住了她的手,拼命的往岸边拉。事后,她们家里边为了报答爸爸的救命之恩,买了点水果来表示感谢,可是爸爸无论如何也不肯收,最后还是叫妈妈给他们家送回去了。</p><p class="ql-block"> 在我们儿女的眼中,父亲就是我们身边的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爸爸这种高尚的共产主义精神永远是我们兄弟姐妹学习的榜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王 建 新</p><p class="ql-block"> 回想起来, 爸爸妈妈养育我们兄弟姐妹八个人确实非常不容易。特别是在那个年代,国家经济形势不好,老百姓生活也非常困难,大多数人家吃不饱穿不暖,更何况我们这种多子女的家庭,爸爸妈妈要供我们兄弟姐妹吃穿还要读书,确实很辛苦。这种辛苦对于我们现在的人来说是体会不到的。我是在文化大革命年代读书的,实际上根本没有学到什么知识,15岁就参加了劳动,71年去江西工作。我在江西工作的时候,爸爸来过我生活的地方,那时江西确实很穷,但是我能吃苦 ,工作认真,没有给父母丟脸。感谢在爸爸帮助下,83年底我回到上海。爸爸妈妈的晚年生活确实不容易,生活上不能自理,都要靠晚辈照顾,但他们从来没一句怨言,有苦都是自己承受,对父母的晚年生活,儿女们都尽到责任,现在父母亲已离开我们了,我们兄弟姐妹永远怀念你们!祝愿父母亲在天堂一切安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王 惠 芳</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怀着无限思念的心情来简单回顾一下我们的爸爸妈妈一生是怎样过来的?爸爸妈妈都是苦出生,从小干活养家,结婚后养育了我们兄弟姐妹八个,在那物质生活极度贫乏的年代,他们真的是不容易,要给我们吃饭穿衣,长大了还要供我们上学,培养了三个高中生,二个初中生和三个小学生,子女们一个一个长大成人了,还要给我们成家立业,等到子女们一个一个独立生活了,二位老人又退休了,本该开开心心享受晚年幸福生活了,谁知道天有不测风云,老爸生病中风生活不能自理了,这样一来照顾爸爸生活的重担就落在了妈妈身上,那时妈妈已经80岁高龄了。有一次爸爸生病住院了,妈妈一个人在医院陪护,那时子女们都没有退休,大家的工作都很忙,妈妈为了不影响大家的工作,就独自承担了陪护爸爸的任务,她老人家不分白天黑夜吃住在医院里。那时爸爸住在仁济医院,路途很远乘车也不方便,我是上三班倒的,平时没有空去医院,轮到夜班出来就想去医院换妈回家休息二天,她总是说你上夜班辛苦,我吃得消的,你回去吧!可是我看到妈这么大年纪了,实在不忍心让她一个人陪爸爸,坚持让她回去。尽管仁济医院离我家路很远,要换乘好几辆车,路途很辛苦,我一直坚持了下来。后来建忠通过关系转到普陀医院,大家看望照顾就方便多了。</p><p class="ql-block"> 爸爸妈妈的性格脾气好,无论做什么事,妈妈总是听爸的,到敬老院妈是不想去的,但爸要去后来就跟随一起进了敬老院。他们俩都是党员,所以做啥事都带头在先,在乡亲们中间影响很好,我们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庭里感到很幸福,也为我们有这样的父母而感到骄傲。</p><p class="ql-block"> 有一段时间他俩在绿吉安做理疗,那时老爸已经中风行动不便了,每次做理疗都是老妈用轮椅推着老爸去的。有一次回家时碰到天下雨了,我想老娘要推老爸还要撑伞,怎么办?我就去接他们,想不到出来的时候老妈在下台阶的时候,一不小心摔了一跤。我从小到大从来没有见过爸爸妈妈吵过架,骂过人,一直是互相照顾,互相帮助,相互体贴,互敬互爱。可这次老妈骂了老爸一声。后来回到敬老院我就打电话给大哥,那时已经快十二点,大哥来了就帮她按摩,一连按了几次老娘就没事了。后来老大看到二位老人做理疗的兴趣蛮高,行动又不方便,就说:‘’还是买一台在敬老院做吧,你们这么大年纪了,又不缺钱,买了以后就不要跑来跑去了‘’。可是一台机器要一万二千多元,尽管老爸不缺钱,但他生来就是一个节俭的人,况且在当时来说,一万二千元也不是小数,对一贯讲究节约的老爸来说还真是有点舍不得,最后还是在大家的说服下,把机器买了回来。总得来讲爸爸妈妈的一生是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一生,二位可敬可爱的老人,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们。愿爸爸妈妈在天堂那边和在世的时候一样,相亲相爱、互相帮助、互相照顾、互相体贴。</p><p class="ql-block"> 安息吧,爸爸妈妈!</p><p class="ql-block"> 2 0 2 0 年 3 月 7 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深 切 的 怀 念</p><p class="ql-block"> 我们都含着眼泪看完了大哥写的《永远的思念》追思爸爸妈妈的长文。</p><p class="ql-block"> 爸爸离开我们已经十年了,妈妈离开我们也四个多月了,在清明节到来之际,又一次勾起了我们对他们的思念之情。我们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再次怀念我们亲爱的爸爸妈妈。</p><p class="ql-block"> 亲爱的爸爸妈妈,虽然你们带着对儿女亲情的无限牵挂,带着对父老乡亲的深切眷恋离开了我们,但在我们心里还有十万个不愿意承认你们已经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你们生前含辛茹苦,不屈不挠,不向困难低头的艰辛人生历程,我们记忆深刻。你们谦虚善良,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仍历历在目。爸爸妈妈你们夫妻相伴一甲子,恩恩爱爱,相濡以沫,携手相伴走过了六十多年的风雨同舟路是我们的楷模,你们一生辛苦奔波,含辛茹苦地养育了五儿三女,并且节衣缩食供我们上学,在那物质极度匮乏,经济十分拮据的年代,你们始终坚守一个信念,再穷再苦再累也要把我们八个兄弟姐妹养大成人,成家立业,今天你们膝下儿孙满堂,本该安享晚年,尽享天伦之乐,但是万分不幸的是你们先后离开了我们,与我们阴阳两隔,天各一方。</p><p class="ql-block"> 我是你们最小的儿子,家中排名老七。在我幼小的生命中,在我几乎生命夭折的生死关头,是你们四处奔波求医问药,坚持不抛弃不放弃,硬是把我从死神的手中抢了回来,我又一次回到了你们的怀抱,回到了我们兄弟姐妹之中,从此我在你的呵护下健康成长。</p><p class="ql-block"> 在我的记忆中,在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大家的生活都很困难,我们家兄弟姐妹多,日子更加难过,常常吃糠菜,吃无油菜饭,甚至连卷心菜的根也拿来充饥,但是我们不怕苦,从小就愿意跟着爸爸妈妈一起吃苦,我们割草养兔子、摘毛豆,帮助爸爸妈妈挣钱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p><p class="ql-block"> 在那特殊的年代,一场对华夏民族空前的灾难降临到爸爸的头上,也降临到我们这个家庭的每一个人身上,看着爸爸一个人在田里被造反派监督劳动,看着爸爸被造反派一次又一次的游街批斗,我们急在心里,恨在心头,但又无能为力,只能把心中的痛和恨深深的埋在心中。</p> <p class="ql-block"> 二代人的崇明情结</p> <p> 十三. 骨肉同胞,情深如海</p><p> 我们王家是一个有四十多人组成的大家庭,生活在这样一个大家庭里,我感到无比的荣幸。虽然我出生在远离大上海的马鞍山市,从小和我们这个大家庭的绝大部分成员相处的时间并不多,平日里和大家几乎没有什么往来,只有逢年过节才和父母一起回沪和大家相聚,但是就是这每次短暂的相逢,使我从小就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尤其是爸爸患病期间直至去世这一段时间,我更是深切感受到了这个大家庭里血浓于水的人间真情。</p><p><br></p><p> </p><p><br></p><p> </p><p><br></p><p><br></p><p> </p> <p> 爸爸12岁就参加了田间农业劳动,14岁为支援国家三线建设远赴四川江油,后又转战陕西华阴,最后落脚于安徽马鞍山市,和妈妈相识、相知、相爱,又结为夫妻,组成了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而后又生下了我,从此我们这个家庭充满了欢乐,在父母亲的呵护下,我从小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享受着父母关爱的我一直到我结婚成家乃至生下宝宝以后都不知道什么是忧愁、什么是痛苦。爸爸一生远离亲人,东奔西忙,为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贡献了毕生的精力,于2008年退休。退休以后的爸爸本该享受天伦之乐,享受幸福安逸的晚年生活,遗憾的是退休后不久,他的大脑患上了胶质瘤病。从发现病情,到寻医问诊,再到确定手术后的放疗、休养、复发、归根,乃至回马鞍山市入土为安,仅仅半年多时间。在这短短的200多天的时间里,爸爸大部分时间是在上海养病,作为爸爸的唯一女儿也日夜陪伴在左右,期间既经受了爸爸病痛的煎熬和去世的痛苦,也感受到了上海的亲人们无私的关爱和无微不至帮助的温暖。我深深的体会到了我是这个大家庭里的一员,我为自己能融入其中而感到自豪!</p><p>照片为上世纪八十年代王家兄弟姐妹在老屋前的合影。</p><p><br></p><p> </p><p><br></p><p> </p><p><br></p><p><br></p><p> </p> <p> 上海的亲人们得知爸爸生病的消息后,无不心急如焚,个个都伸出了温暖的手予以帮助。小阿叔交际广,人际关系多,知道爸爸的病情后,快速地通过各种关系寻医院找医生、办住院手续,把一切都打点好,使爸爸顺利住进了医院病房,及时接受医生的治疗。在爸爸住院的那段日子里,大家更是倾力相助,每天都由专人轮流做好新鲜可口的饭菜送到病房里,要知道那时候交通还很不方便,医院离各家都很远,乘公交转地铁路上要两个多小时,很麻烦,可就是这样,各位长辈们仍然天天坚持轮流照顾爸爸,虽然我们身处医院,离开了温馨的家,但仍然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随着治疗的深入,医生对爸爸的病进行伽玛刀放疗治疗,每次定位,爸爸都得在前后头骨旋上4个钢钉眼位,要戴近16个小时的钢圈,疼痛难忍,辗转反侧,爸爸吃了安眠药、乃至止痛药仍夜不能眠,看着爸爸的痛苦状作为女儿的我只能痛在心里,又有什么办法呢?这时我只有跟他聊聊各家的情况,谈谈外面听到的消息,分散他的注意力,他才暂时转移思想跟我搭上几句话,或许是自幼长期艰苦生活的磨练,铸就了他面对痛苦的顽强意志、或许是求生的欲望,或许是大家的鼓励期盼,他终于在和病痛的搏斗中咬牙挺了过来。</p><p> 手术似乎进行得很顺利,爸爸的身体恢复得也不错,出院后我们满怀希望地回到了马鞍山家里休养,谁知好景不长,爸爸的病情再次复发恶化,不得不再次来到上海治疗。全家人又一次热情接待我们,不厌其烦地继续给予我们细心的关爱和无私的帮助,使爸爸得到了很大的安慰。在爸爸卧床养病的这段日子里,也是最能体现兄弟姐妹手足之情的时候。大伯伯大妈妈多方打听带爸爸去看中医;俊俊的宝宝还小,亚芳婶婶为了照顾爸爸,一个月都没有到俊俊家去照顾宝宝,善华阿叔是老爸的开心果,除了聊天聊地,还会用招牌动作逗老爸开心"侬抽烟不?";红妹娘娘远在南汇也赶来了,一直陪伴在爸爸身边,二姑父还亲自动手给爸爸理发。建新阿叔虽然不怎么多说话,坐在旁边陪着也能让爸爸高兴,月娣婶婶也经常过来帮着收拾。惠芳娘娘和建萍娘娘的腰不好,她俩仍然每天过来给爸爸按摩脚、按摩头,陪他唠嗑吹牛;大姑父身体不好,还时常骑着自行车过来看爸爸,金荣姑父看爸爸时能陪他谈天说地侃大山;小阿叔单位事多不能天天来,但每天必定有几个电话嘘寒问暖,一有时间就过来看爸爸,陪聊寻开心,国英婶婶还到庙里请了主持给爸爸消灾解难……全家人齐心协力、千方百计竭尽全力想把爸爸的生命从病魔的手中夺过来。还有我同辈的兄弟姐妹们,也来看望爸爸,安慰他、鼓励他,还给他买各种好吃的,记得爸爸第一次吃莫斯利安时,连声说好吃,此后这酸奶就不曾断过……,这一切的一切,都深深的烙在我的心里,难以忘怀。</p><p><br></p><p> </p><p><br></p><p> </p><p><br></p><p><br></p><p><br></p><p> </p> <p>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只因为我们大家都是骨肉相连、血脉相通的同胞。我知道,世界上没有理所当然,没有应该如此,大家全是凭着同胞情深的无私爱心,不求回报的无条件付出,对此,我和妈妈一直铭记在心里,王家这个大家庭的亲人们对我们的关爱和帮助使我们此生难以忘怀,生活在这样的大家庭里,我们都应该要珍惜,我为是这个大家庭的一员而感到无比的自豪!</p><p> 王 芸</p><p> </p><p><br></p><p> </p><p><br></p><p> </p><p><br></p><p><br></p><p> </p> <p> 附记: 芝 巷 村 的 人 们</p><p> 前 言</p><p>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忘记了历史,就会失去未来;同样,一个集体、一个单位、一个家庭如果不了解过去,也不可能有美好的明天。《芝巷村的人们》这篇文章里提到的那些人,虽然他们都已先后离开了我们,但是我们不能忘记他们。正是由于他们这一代人孜孜不倦的探索、艰苦努力的奋斗、忘我勤奋的工作,激励带动了一代又一代他们的后代改变了芝巷村乃至整个曹杨村的面貌,使今天的曹杨村村民能享受到现在这样美好幸福的生活。</p><p><br></p><p> 作 者 原 文 </p><p> 我觉得我必须捎个讯给所有的人们,我必须告诉他们:芝巷村的人,现在是怎么忙,而又是怎么快乐的。</p><p> 那天早晨我来到郊外,走过几座独木桥,穿过一片竹林,绕开开满黄色花朵的丝瓜棚,停歇在芝巷村里。</p><p> 晴空万里的秋天,秋高气爽,气候宜人,温暖的阳光正拥抱着整个村庄。村里的白杨树比先前更高,村中的泥路比先前更整洁,村后的溪水比先前更清澈,村外的菜地里长满了番茄、辣椒、茄子、荠菜、豇豆、草头、菠菜……,芝巷村的村内村外充满着生气,到处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富有活力的村庄。</p><p> 这是收获的季节。</p><p> 芝巷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社员们正在有条不紊的各自忙碌着,这边男社员们正在给生长中的蔬菜浇水,那边女社员们正忙着采摘成熟的茄子辣椒,几个看上去很壮实的女社员正把一箩箩紫红的茄子和碧绿的辣椒,从菜地里抬上来。这时合作社主任王林祥,正忙着挑着一担水走到黄芽菜地里去,他见了我,就和我打招呼,他不说别的,他只是满面高兴的喊道:‘’老徐,好日子啊 ,好日子!‘’</p><p> 我必须向他表示感谢,因为他这简单的一句话,已回答了我所有的问题了。</p><p> 世界上哪有农民更懂得气候好坏的人?他们惯常一看见远处山边有一朵乌云他们就说:‘’天要下雨了。‘’就赶紧收拾农具,找个地方去躲雨。世界上哪有比他这个生产模范更懂得‘’年成好坏‘’这四个字的意义?他惯常在气候的怎样变化下,测知年成的好坏,而在他们还不曾组织合作社的时期,当阴雨绵绵和酷日晒得泥土龟裂时,他就会毫无办法,无可奈何地双手一摊说:‘’嘿,这样的日子!‘’</p><p> 世界上哪有比他这个受尽灾难困苦的人更知道生活的好坏?他是一个贫农的儿子,由于家里缺少土地,为了生活,他当过童工,做过小贩,住过难民所,吃过救济米,甚至冒着生命危险穿越日本鬼子的封锁线去贩米,在经受日伪统治,封建地主剥削的年月,他曾经是满身鞭痕,受尽磨难,甚至一家老小彻夜都躲在野地里。他常说:‘’想想那时,真不是人过的日子。‘’</p><p> 而现在,他说:‘’好日子啊,好日子!‘’我懂得这句话的意义。前一些日子,虽然雨水连绵,眼看着周围的农户的菜地里的蔬菜烂死在田里,可是他们社里人多,又有工人从城里下来帮他们防汛排涝,因此他们的农作物不受影响;目前晴空万里,終然感觉着要一些雨水,但抽水机站已经在动工兴建,因此他们是有备无患,而肥大的茄子,生气盎然的荠菜,更使他走几步路,就要俯下身去摸一摸,象抚摸着着自己孩子的头,感觉十分愉快了。</p><p> 然而这些还不是他所指的‘’好日子‘’的意义啊,我知道王林祥心底里有着比茄子荠菜更大的收获。一个最美的作物在他们的泥土里生根了,这就是他们走合作化道路的胜利。许多人已经争着向他们提出了入社的要求,他们显然已经把这些单干户从心底里征服了。</p><p> 但是这一个每一块土地都充满着生机的村庄,它在过去的日子却是多么艰苦啊!临到最后还背了一身债,没法还清。土地改革以后,农民分得了土地,当然好了许多,但是很多人还不相信走互助合作的道路,依然靠自己一副老骨头干活,结果生活还是改善不多。直到前年,他们四户人家组织起来,大家还奴着嘴,暗地里说着他们四户的闲话。</p><p> ‘’天底下亲兄弟且要分家,他们四个人算得了什么?今天好煞,明天打打拆拆!等着看好戏吧!‘’</p><p> 但是现在,整个村庄终于被王林祥合作社连年丰收这样的事实惊醒。现在全村六十多户人家,倒有四十六户入了社。 </p><p> 在村西的豇豆地里,我又找到了张年根。这个新任的合作社副主任,现在正带领着社里的第三小组的社员在收获豇豆。大家几乎忙成一团,好像谁也不肯向谁服输,谁也不愿停顿一下,一条条的把豇豆从藤上摘下来,又一捆捆的把豇豆装进箩筐里,准备运往市里去。</p><p> 可是张年根,他即使忙得一句话也来不及说,但我早知道他是那样一个人:他是一个不服输的庄稼汉,他为了要做一个‘’英雄‘’,他就曾经把他的互助组和王岳松互助组合并改组成一个农业合作社,他存心想要和王林祥的合作社比个高低,他从早到晚都不休息,他发奋的干,甚至拼命的干,从生产计划到组织分配,他都一个人包了下来,也不找领导,也不找群众,尽让一个人无休止的忙碌着。开始,他到底还是碰到了困难,他弄得很烦恼,群众对他意见很多。一方面虽然他们的劳动力强,土地肥美,但第二季度的生产收获却并不比王林祥合作社多;另一方面,他们的工分复評,工作始终搞不好,会开了又开,还是不行,群众意见很大。到最后还是请了王林祥他们去,从他们那里吸取了经验,把工作才给安排停当下来。</p><p> 生产上单干不行,搞工作单干也不行啊!他终于向领导提出要求把村里的两个合作社合并了。‘’过去我以为林祥逞英雄,我处处为难他,这次我们搞糟了工作,他却来帮助我,我为什么还要闹不团结呢?‘’他说得多诚恳多真切啊!</p><p> 这样,村里的两个合作社终于在八月里合并了,谁都说今儿个村里都是一家啦!</p><p> 现在,我又看到了住在芝巷村里工作的农业技术推广站里的人。技术推广站的工作人员都是拿国家工资的,他们怎么会到小小的芝巷村来,而且是长住在这儿?原来这又是和王林祥分不开的。王林祥组织的合作社(当时叫互助组)早在一九五二年春天就办起来了,这在当时是上海郊区第一批成立的互助组,而且王林祥的互助组办起来以后越办越好,规模也越来越大,在当时上海郊区名气越来越响。正在这时,市里派了一批农业科技人员到郊区来,而且指定要求长驻在基层,就这样,当时真如区在芝巷村设了这么一个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站,站长是楼世昌,他是一个热心的农业科学技术探索者,他陪伴我走在田间小路上,一路上不时俯下身去按摩秋番茄和黄芽菜秧,一路上又向我讲为什么要种这两个品种的理由。</p><p> 这是社里新近试种的两个品种。他说:‘’过去我们农村生产工作上有一个缺点,这就是死守着过去的老规矩。人家在这个季节种什么,我们也种什么,结果人家上市,我们也上市,弄得城市里蔬菜有时太多,有时太少。现在我们正在探索,使城市工人一年四季都能吃到各种各样的新鲜蔬菜。</p><p> 是的,他们正在探索,他们正在使城市工人一年四季都能吃到各种各样的新鲜蔬菜。但是我知道这并不容易,我记得去年,我来他们村里的时候,他们农业技术推广站里的四个同志,包括他在内,正在火辣辣的阳光下,沿着菜地东跑西走,正在不停地检查新下种的黄芽菜。他们满头大汗焦急的神情,正跟当时合作社某些社员们嘁嘁喳喳的风言风语成个对比。举个例吧,譬如刚入社的中农王岳松,他一看见黄芽菜的叶子在地里没有卷起来,直耸耸地不象个样子,就拉着别人的裤腰说:‘’我讲嘛,我们南方人,南方地,种什么黄芽菜!‘’</p><p> 原来那黄芽菜一向是在北方出产的,上海郊区很少种这种东西,现在为了使市区工人能够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新鲜蔬菜,郊区人民政府给农业技术推广站布置了一项任务,就是要在上海郊区农村推行种植新品种。过去在秋冬里吃不到的番茄、莴笋,现在要让大家吃得到;</p><p>过去不种黄芽菜和宁波萝卜,现在要试着种一种。</p><p> 但第一次黄芽菜播种后,正碰着天气热,刚出土的黄芽菜幼苗都枯萎了,这立即引起了许多闲言闲语,等到第二次播种栽培后,偏偏又是长起了叶子不卷起来,这就更难为他们农业技术推广站里的四个人了。</p><p> 他们四个人都是解放后的大学毕业生,除了楼世昌和王引华,另外二个人还是去年夏天由国家统一分配下来的,一个是山东农学院毕业的倪月荷,一个是浙江农学院毕业的糜学余。这四个人总共只有四个脑袋,八只手,有时候还要分一半人力到另一个典型试验区东王家宅农业生产合作社去,在这一段日子里,这就显得更紧张、更忙。</p><p> 但说什么他们都要坚持下去,他们不能让工作失败。他们想起了毛主席的教导:‘’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于是他们找来了合作社技术组里的几个农民一起聊天。其实,社里的这个技术组就是当初他们下来时,王林祥为了配合他们能够更好更方便的开展工作特地成立的,这个组里一共有五个人,都是在农业生产上有一定经验的人,农业技术推广站里的四个人和社里的五个农民每天晚上聚在一起,名为聊天,实际上是大家一起想办法,出主意。有一天晚上,大家聊呀聊的,就聊上了米丘林。</p><p> 米丘林是怎样一个人?他们就把从书本里和电影里看到的关于米丘林的事迹,详详细细的讲给大家听。五个农民听了后,呆了半响,忽然互相问道:‘’米丘林碰到那么大的困难都不灰心,我们哪能碰到一点挫折就恢了心?‘’其中王世根和张金发两人是共产党员,不约而同的互相发问:‘’会不会天旱缺水引起的叶子卷不起来?‘’这时两个人马上站起来说:‘’走吧!我们车水去!‘’经过他们这么一带动,社里就搞了几个日夜的车水工作,旱象虽不曾减轻,菜地里却已有了生气。</p><p> 领导上也给农业技术推广站支持。上海郊区工作办事处张文广同志和真如区胡副区长都亲自到站里来,帮助他们研究问题,还鼓励他们放大胆干。乡党委书记葛仁堂也给他们打气,替他们解决了许多困难。</p><p><br></p><p> </p><p><br></p><p> </p><p> </p><p> </p><p> </p> <p> 但偏巧当时下种的秋番茄,也十分不称心,长出来的果实一个个竟比青梅还小。于是有些社员就蹲在丝瓜棚里讲风凉话:‘’真是稀奇古怪,秋天哪能种番茄!‘’连年纪轻轻的合作社副主任张年根也泄了气,挑了一担水准备去浇,才浇了半瓢,看见番茄叶子长得不像样,竟就把一担水挑了回来,说:‘’这种东西还浇啥?索性挖脱给鸟吃算了。‘’</p><p> 于是他们只得找他们的老伙伴技术组里的农民商量。王世根、张金发想起了米丘林,</p><p>就拍了拍胸说:‘’他们不浇,我们去浇 ,将来他们会明白的。‘’</p><p> 光浇水还不行。他们四个大学生就在晚上围着油灯想办法。大家一边翻书,一边研究,找出了不少资料,还决定在第二天分赴各处去向有经验的人讨教。由于他们参加了市技术交流座谈会,访问了市郊办事处一个有经验的老先生,又到真杨乡、杨桥乡等地方去吸收老年菜农的经验,结合了自己过去学到的知识,以及新近从书本上找到的北方老农种植蔬菜的经验,终于决定了对黄芽菜和秋番茄的施肥办法。番茄经过了‘’过磷酸钙‘’、‘’二四滴‘’等喷洒后,没几天就长得跟春番茄一般儿大。先前主张把它们挖脱去喂鸟的张年根,这一下可就使自己的脸颊几乎变得跟番茄一样红,但他有一个优点,这就是他直爽得很,有话总是咽不下肚去,非得直通通地吐出来才痛快。有一天,趁着合作社开干部扩大会,他看见他们技术推广站里的大学生也来参加,就抓住这个机会说:‘’嗳,我说我这个人有保守思想!科学方法到底比我脑子里的老经验老办法好,今后要多多向技术员学习,采用科学方法种田。‘’</p><p> 黄芽菜经过浇水、施肥,菜叶子也卷了起来 。一到冬天,四亩多的黄芽菜,棵棵长得象足球一样大,大的每棵有十几斤重,小的也有五六斤。生长在北方的黄芽菜终于在处于南方的上海郊区试种成功了。面对着黄芽菜丰收的景象,芝巷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菜农们个个张着嘴儿笑着说‘’到底是北京品种,长得这么大!‘’</p><p> 今年他们社又播下了秋番茄和黄芽菜的种子,而且下得更多,更有把握。他们四个大学生每天吃着番茄、莴笋、黄芽菜和宁波萝卜等新鲜蔬菜,比在学校里吃鱼吃肉更有滋味。显然他们已经在这个村庄的土地里扎了根,他们现在一天到晚忙个不停,不是去看秧苗,就是去帮助照顾温床。他们过去在选读农学院时所幻想的看花、吃水果的‘’田园之乐‘’,现在已经成为他们所嘲笑的资料,因为他们自己已在实际斗争中得到了锻炼。</p><p> 现在我们还要去看一看谁呢?在村子的尽头,在右边是丝瓜棚,左边是菜地的大路上,我正赶上看见他……张金祥把当天社里的第二批蔬菜装上三辆大拖车准备送到区里的供销合作社去。</p><p> 他拖着车把,正在大喊大叫着上路。他是一个瘦小的快乐的人,在大路上他的喊声比谁都响。他早先是一个木工,地里的活原不是很熟悉,因此组织起来以前,自己活干得不好,生活也很困难,当初王林祥看到他家的难处后,就把他拉入到四户人家的合作社里来了。入了社以后,他的六十一岁的老娘再也不必愁米愁油,他自己呢?他每天早上赶运蔬菜上路, 人们说‘’他的样子,一天比一天快活‘’。</p><p> 人们说他的样子一天比一天快活是不完全的说法,,因为按实说来,一天比一天快活的,不只是他张金祥一个人。应该说,是芝巷村所有的人们。是芝巷村的人们在合作化的道路上越来越快活,生活越来越美好。</p><p> 徐 开 麟</p><p> 一 九五 四 年 九 月</p><p><br></p><p> </p><p><br></p><p> </p><p><br></p><p><br></p><p><br></p><p> </p><p> </p><p><br></p><p><br></p><p> </p> <p class="ql-block"> 后 记</p><p class="ql-block"> 回顾我们的人生,总是充满着大大小小的感动。感动象一位忠实的朋友,与我们相依相随,形影不离。感动既是对我们生命的一种爱护,也是对我们人生的一种珍惜。</p><p class="ql-block"> 老同学王善生化了大量的精力、时间写了许多真挚、感人的文章,回忆了父亲、母亲的一生。正如他在文中所说,可用一个‘’难‘’字来概括父母的一生:在苦难中出生成长,在磨难中步向晚年,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把我们兄弟姐妹扶养长大。</p><p class="ql-block"> 读了王善生父母的故事,我被深深的感动了。他嘱我看了以后写一篇后记,凭着这份感动,我也乐以为之。</p><p class="ql-block"> 善生父亲王林祥是一个1952年入党的老共产党员,他身上有着共产党人特有的优秀品质,完全可以说是一个由特殊材料制成的人。品质之一,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品质之二,坚定不移,勇往直前;品质之三,家国情怀,无私奉献;品质之四,无私无畏,宁折不屈。这些优秀品质,决定了他一生坚定地跟着党走,党指向哪里,就奔向那里,无怨无悔,贯其一生。</p><p class="ql-block"> 两件不算小的小事,特令我感动,由衷敬佩这位共产党员的宽广胸怀。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国家三年经济困难时期,部分工厂停工停产,上海市委市政府组织部分工厂富余劳动力到崇明围海造田,妻子所在的国棉二十五厂也分配到了指标。按照当时家庭情况,她完全有理由不去崇明,但两个党员商量后,作出了先国家后个人的决定,妻子毅然报名参加了围垦崇明岛的战斗,丈夫是她坚强的后盾。接着,1962年,共产党人王林祥又毫不犹豫地支持妻子为分担国家困难,放弃了月薪80多元的优厚待遇,回到农村当了一个普通的农民。 </p><p class="ql-block"> 是啊,在大家、小家需要选择的时刻,王林祥总是先国后家,作出了无私的奉献。家国情怀,是一种道德休养,也是一种崇高责任,惟有真正的共产党人才能义无反顾地做到,党员王林祥做到了。善生的母亲是一位普通而又伟大的女性,更是一位听党的话,服从组织安排的共产党员。读了他母亲的许多动人故事,在我心中树起了一位崇高而又伟大的女性形象,为之深表敬意!</p><p class="ql-block"> 在善生回忆母亲的文字中,充满了对母亲的敬重、疼爱,我读到了一个儿子对慈母的一颗大爱之心,他的心中充溢着对母亲一种难舍难分的情怀。</p><p class="ql-block"> 善生的父亲、母亲,两位光荣的共产党员,他们走完了既普通又不平凡的一生,给自己的子孙后代,也给我们读者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p><p class="ql-block"> 感动之余,为之作后记。</p><p class="ql-block"> 晓 地</p><p class="ql-block"> 2 0 2 0 年 2 月 9 日</p><p class="ql-block"> 王 善 生</p><p class="ql-block"> 全篇初稿于2020年2月新型冠状病毒隔离期间,定稿于2020年 清明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