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1年11月26日下午,在雷州市第十二小学七楼电教室举行了全体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p> <p class="ql-block">本次会议由政教处主任林小铭主持。</p> <p class="ql-block">参加会议的有陈培经校长,周何林副校长,周雄英副校长,黄贤钦书记,吴车金主席等领导以及全体教师。</p> <p class="ql-block">一年级班主任代表刘如珍老师就当前的双减政策谈到了如何给班主任的角色定位。她跟大家交流的主题是《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技巧》。她用自己的经验告诉我们:跟家长的交流和沟通要因人而异,面对不同的家长在不同的时期需要采取不同的策略和方法,建议根据不同类型的家长一定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沟通并且还举了自己班级当中的实例。班级管理方法很有实用性。特别是她谈到班主任给班级建群要遵循的四点原则,是值得我们在座的所有班主任借鉴的。</p> <p class="ql-block"> 二年级的班主任代表卓小英老师谈到了自己在班级管理中的“三重”:一、重在习惯的养成。她说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优秀成绩的保障,低年级段的学生正是养成习惯的最好时期;二、重在班干部的培养。榜样的力量很重要,树立班干的威信。班级管理不能是班主任一个人的独角戏,要培养一批能干的班干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而且要敢于放手,乐于放手。三、重在家校的沟通,学生的教育不仅仅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也是家长的责任,家长和老师的目标是一致的,只有家校形成合力,才能离我们的目标更近。</p> <p class="ql-block">三年级的班主任代表蔡娇文老师交流了她从教20多年来,担任20多年的班主任的很多刻骨铭心的事情。她以自己的感人事迹谈到了“四心”教育:爱心、责任心、耐心、恒心。她说:“作为班主任,也许我们不能保证每个学生出类拔萃,成为栋梁之才,但我们有种责任感,要让每个孩子都能安全快乐的在学校里学习生活,逐步学会做人,学会做事,懂得合作和感恩。她用自己的实践证明,只要用心去爱学生,就一定会创造出奇迹。</p> <p class="ql-block">四年级的班主任代表周怡老师,她的话题是《做一名智慧型的班主任》。她向我们分享了以下几点:1、做好班主任需“五心",这五心分别是:责任心、宽容心、公平心、细心、爱心。2.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底线。3.做好班主任需善于识人用人。4.班主任应立下的班规。她用一句话结束她的分享:教育的艺术不在传授,而在鼓舞和唤醒。这句话令人深思,催人奋进。</p> <p class="ql-block">五年级的班主任代表王霞景老师,也从自己的四点要求来总结她的班级管理经历:一、管理班级要有条理;二、时常唤醒自己的童心;三、要有自己的原则;四、要多多学习。她用自己的管理经历告诉我们`:怀着童心管理班级既轻松又快乐,也拯救了自己的健康。她还谈到:现在有了双减政策制度的保护,学生的主体地位更显突,家长们对我们老师的要求更高,所以为了保护好自己,给自己定下三个原则:1.超前性原则;2.激励原则;3.距离原则。</p> <p class="ql-block">六年级的班主任代表林金花老师,她交流的主题是《用真情呼唤春天》。她将自己24年的班主任工作中的酸甜苦辣、心得体会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她的事迹很感人,班主任工作很到位。她主要讲了以下几点:一.以爱换爱,用真情呼唤春天。她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情感,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二、以自己的实力来影响学生。在学生心目当中树立威信,让学生崇拜老师,喜欢上老师的课。三、与家长的沟通要体现真情。她特别提到家长会上自己的做法,以及家长会之前要做足功夫。四、要当一名自信的班主任。五、要洞察学生的内心。她的话语很有感召力,管理经验也很丰富。</p> <p class="ql-block">主持人林小铭主任很认真的对每个班主任代表的发言进行小结。点评中肯到位。</p> <p class="ql-block">交流会后,陈培经校长进行总结,他肯定了六位班主任代表的发言很有实用性,值得在座的所有班主任学习。他还给我们提出了宝贵的意见:一、作为班主任首先要有爱心;二、要以身作则。他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们作为一名合格教师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较高的文化水准外,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师应有良好的道德素质,教师的道德品质不仅是规范自己行为的需要,更重要的是,用于教育学生的需要,不仅通过自己的语言去传授知识,而且要用自己的灵魂去塑造学生的灵魂。要让学生敬畏老师,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他还要求我们老师要多看书,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为自己以后评优、评职称打下坚实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这次的班主任工作交流会时长近两节课,老师们收获颇丰,我们相信我校班主任有能力,有实力,能够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以严格健康教育为目标,以饱满的热情培养孩子,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创造,学会奋斗,用爱心,用真情培养出品德高尚,成绩优秀的高素质人才。</p> <p class="ql-block">图片拍摄:陈小荣 李晓翔</p><p class="ql-block">文字编辑:林金花</p><p class="ql-block">审核人:陈培经、林小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