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当我决定第三次到河桥古镇的时候,有朋友很是诧异:这么一个偏僻的都没人听说过的小镇,你怎么还要去?</p><p class="ql-block"> 是啊!纵然河桥镇是一个很适合拍照的地方,也值得细细品味一下,但恐怕这不是我第三次想去的真正原因。</p> <p class="ql-block"> 杭州滨江的西兴古镇,绍兴柯桥的安昌古镇,还有老家上虞的丰惠古镇,都是没几个人会去第三次的,但我在近2年却去了不止2次。</p><p class="ql-block"> 乍一想,应是因为疫情当下不能跑远吧!记得2020年1月利用寒假时间第三次游历俄罗斯(第一次是工作),1月22日在莫斯科的街头跑到药店多买了几包口罩(在女儿和驻莫斯科好友的建议下),23日从北京回到杭州,紧接着又驱车回到婆家过年(感谢年年如此的习俗),第二天就是除夕,那一天杭州的城门“关闭”。随后的时光里,暑假去塞尔维亚看看的旅行计划泡汤了,又一个寒假想去潮州尝美食的口水也咽了回去,渐渐地,对远方的念想淡了,而近处变成了山水画、田园诗。又若以“他者”思维来观照的话,我们的近处正是别人的远方,那不正应该多了解自己的宝贵遗产嘛!</p> <p class="ql-block"> 这算不算妥协?暂且不论罢了。而当习惯成自然进而也能自得其乐的时候,也正是自己觉得在变老的时候。会比以前更多次地想到那些“偷得浮生半日闲““喜有宽闲为小隐”是多么多么珍贵啊!如果可以,就安安静静地多做一些力所能及而又有意义的事情,也尽量不要给别人添麻烦,如果能守在家乡有太阳的午后,那是多么多么幸福啊!这恐怕就是现在只要有机会也很想细品近处风光的真正原因了吧!</p> <p class="ql-block"> 河桥古镇离安徽有点近了,位于多山多水的临安西南边,有了山的近影,水的远流,比西湖那份“暮山好处,空翠烟霏”更显得空一些、旷一些,而小镇上无论是桥的样式还是屋瓦的风格都有点不同于乌镇、南浔等,但毕竟也是浙江的水土,那油纸伞的风韵、河埠头的实用以及吴方言的平仄都是我们所熟悉的。</p> <p class="ql-block"> 沿着水上杭徽古道的昌南溪,来到没有栏杆的白下木桥边,看到一块木制的解说牌写着:“木桥,走过达官贵人,走过风流才子,走过僧侣香客,走过贩夫走卒,桥上有过鱼龙灯舞的争雄,桥下有过牤牛相遇的角斗……”,木桥的松树板块有时会被汛水冲得脱节,但因为有铁索串系,不会散开流失,屡建屡垮,屡垮屡建,我们走得颤颤巍巍,村民们却骑着电动车悠然晃过……</p><p class="ql-block"> 想象着清末民初那段纷纷扰扰的岁月,这儿的百姓还能守得一方繁华,看商贾云集,听河水哗哗,当年“河桥有街,河边有船,河中有排”新安江航道的热闹景象,江南药王胡雪岩商船队伍的蔚为壮观,都成了导游解说词里的故事了。而今我们拿着手机拍就的照片,其底色或是水墨风格或似油画斑斓,似乎单调了点,但也显示了岁月静好吧!</p> <p class="ql-block"> 从前慢,从前慢,是近来大家所崇尚的,然而又有多少时间是自己可以真正慢下脚步来的呢!</p><p class="ql-block"> 可以多次徜徉在河桥是难得的破例(要感谢去年带我们来的老师和师母呢)。</p><p class="ql-block"> 走过木桥,踏上古街的石板路,再读一遍村民女儿婚礼的“执事单”,河桥排棚的对联“撑船不穿裤,背纤磨肩骨;上岸三日富,四十讨老婆”,不禁又一次莞尔一笑,好淳朴的风俗,好励志通俗的人生劝语啊!河埠头就在石板路下,村民要洗的时候就掀开遮板,多么便捷的市井生活啊!</p> <p class="ql-block"> 古街是很安静的,不少清代、民国的建筑还有待修缮,当年的裁缝铺、药铺、当铺、蚕茧铺等只以图片呈现,零零星星的油饼店、杂货店、照相馆以及乡村文化图书馆,添了些许活力。</p> <p class="ql-block"> 这样的感觉是好的,不逼仄,不熙攘,就连“耶稣教堂”前的解说牌上的错字也显得可爱了:河桥耶稣堂<b><i>与</i></b>1920年<b><i>有</i></b>美国人开立,为美式建筑风格,是中国乡村最早的基督教堂之一。透过窗栏杆看到被画在墙上的耶稣,不知道他会喜欢谁的灵魂,又会赦免谁的罪过。</p> <p class="ql-block"> 街上营生的店铺不多,所以几乎没什么叫嚷吆喝声,一路闲适地逛过,来到了另一头,有一个学校,如果是遇到上学放学时间,应该是热闹的吧。</p><p class="ql-block"> 出了街口牌坊,看到一些风味餐饮店,似乎飘过来笋肉和溪鱼的香味,到了该吃饭的时间了。曾经“百年商埠汇三江,千年古镇贯浙皖”的河桥古镇,经过世代变迁的人间烟火依然袅袅。</p> <p class="ql-block"> 而来时在柳溪江支流——昌南溪那边看到的石头屋、枯树藤、芦苇枯叶、旧红灯笼,还有古朴木桥以及桥上的人们,都幻成了童年记忆,留在了梦田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