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春生,夏长,秋收,冬藏。</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岁冬万物善伏藏,只待惊蛰春雷响。</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没有冬藏,何来春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所有的潜藏与沉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都是为了来日的明亮与生长。</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我们走在教学的风景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每一片树叶、每一声风鸣,</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都是我们涵咏不尽的芳华!</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活动题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为充分发挥学科工作室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贯彻“双减”政策精神, 深化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搭建教师相互学习研讨的平台,2021 年 11 月 24 日,闽侯县小学语文学科工作室精教细学专题研讨暨送教下乡活动在上街实验学校 录播室举行。参加本次活动的有闽侯县小学语文学科工作室领衔名师张依芳老师及工作室部分成员、上街实验学校全体语文老师。</p> <p class="ql-block"> 活动在学科工作室协作组成员林莉丽老师的主持下拉开了序幕。本次活动先 由工作室核心成员陈秀辉老师和姚淑毅老师分别执教示范课《父爱之舟》第一二 课时,然后由工作室领衔人张依芳老师带来讲座《小学语文悟情策略的精教细学》。</p> <p class="ql-block"> 第一节由陈秀辉老师执教《父爱之舟》第一课时。在教学过程中,陈老师非常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概括场景时,先示范概括,提炼出“抓主要人物、主 要事件”的方法,再让学生运用这样的方法概括出课文的七个场景;在体会作者 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时,陈老师先捕捉描写父亲的细节,再通过师生 互读的形式,让学生置身于热闹的庙会这一场景中,在想象、朗读中体会父亲细 腻的爱,深沉的爱。课堂情理交融,学生不仅体会了作者的感情更学会了阅读文 章的方法。</p> <p class="ql-block"> 第二节由姚淑毅老师执教《父爱之舟》第二课时,姚老师紧扣单元语文要素, 引导学生在场景、细节里,在平白如话的语言里体会蕴含的深厚的父子之情。为 了让学生感悟这份有一定年代感的情感,姚老师采用“抓住细节、将细节置身于 场景中”的方法,引领学生一次次走进文本,品读、感悟吴冠中父亲风雪无阻、 倾其所有、无微不至的爱。师生们久久地沉浸在这只“父爱之舟”中。</p> <p class="ql-block"> 最后是张依芳老师带来的讲座《小学语文悟情策略的精细教学》,张老师分别从以 下三个方面介绍了阅读教学中悟情策略:1.落实单元要素,聚焦悟情策略。不要 面面俱到,要懂得取舍,牢牢抓住单元要素。2.挖掘文本密码,分解悟情策略。 文本解读时,要关注细节,才能深入挖掘文本密码,体会文章蕴含的感情。3. 统整单元策略,建构悟情策略。张老师结合教学课堂中遇到的典型课例,向老师 们讲解如何解读单元要素,并结合《父爱之舟》两个课时的教学,生动阐述了如 何将细节置于场景的悟情策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接地气的讲座获得了听课老师的阵阵掌声。</p> <p class="ql-block"> 讲座结束后,张老师为现场的老师们答疑解惑。她把场景与事件的区别做了 详细的区分,并提出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需要各学科专业素养的支撑,建议老师 们要锁定单元要素,补充专业知识,高度关注课后问题。张老师不仅将自己多年 来积累的专业知识毫无保留地与大家分享,还告诉老师们“教育是慢的艺术”“感 性的语文,理性的教学”,张老师的话让在座的老师醍醐灌顶。</p> <p class="ql-block"> 送教下乡,共进共赢。此次送教下乡活动,为老师们传播了前沿的教学理念, 搭建了小学语文教研共同体的平台,让我们感受到名师的魅力,启迪了教学思维, 对提升教师的专业成长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也为正在开展的“双减”活动, 注入了新的活力。</p> <p class="ql-block">文稿:王芳洲 陈秀辉 </p><p class="ql-block">图片:冯 珍</p><p class="ql-block">编辑:冯 珍 姚淑毅 </p><p class="ql-block">审核:张依芳 赵梅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