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红枫似火,艳阳高照。城关小学为响应国家号召,落实双减政策。一如既往坚持走高效课堂之路,注重营造浓厚的教研氛围,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于11月22日至11月26日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听评课活动。五六年级7位语文老师精心准备,给大家呈现了一堂堂精彩纷呈的语文课。</p> <p class="ql-block"> 王久玉老师执教文言文《古人谈读书》的第一课时,首先是通过谈话导入,用学生们熟知的名言引入课文,拉近了学生与课文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师范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把握重点字的读音,并指导画出朗读的节奏,然后指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朗读,在提升朗读层次感的同时了解课文内容,达到对内容的熟悉和对整体的把握。并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了解内容要点,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加强记忆,达到熟读成诵,落实教学目标。并进一步探讨这部分所蕴含的学习上的方法和态度,使学生在尽快掌握主要内容的同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课文那些精典名句所带来的启示。最后通过拓展延伸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提升孩子们阅读能力。</p> <p class="ql-block"> 肖爱玲老师执教《父爱之舟》的第一课时。她用充满情感、优美精炼的语言带领着学生和作者吴冠中一起回忆深沉的、细腻的、伟大的父爱,给学生创造了很好学习的意境。课堂上她以句带篇,注重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从第二自然段入手,概括出第一个场景是“添桑叶、卖茧子、买枇杷”,引导学生总结“抓事件概括场景”的方法,并运用这个方法概括其他场景。然后抓第三段场景中的细节“心疼极了、动心”体会隐藏的父爱,用习得方法找其他场景中细节里隐藏的父爱。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归纳能力,又有效地突破了教学中的难点。教师在课堂上起到了引领、导航的作用,学习氛围轻松愉快,是扎实高效的课堂。</p> <p class="ql-block"> 李昱涵老师执教的是《父爱之舟》的第一课时,课堂结构完整,层次分明,安排了四大板块内容。第一大板块,首先是引导学生回顾单元主题和语文要素,紧接着带领孩子欣赏两幅画,感受画作者对江南水乡里船的独特感受,从而引出画作者,感受船在他们生活中的作用,联系题目理解父亲对作者的重要作用。第二大板块,检查预习,通过查工具书、联系生活实际、感知图片等多种方式扫清字词障碍,同时用搭支架的形式初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为后文聚焦场景做好铺垫。第三大板块,梳理“我”梦中出现的难忘场景,用自己的话概括,并用小标题的形式归纳。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先提出要求,给予方向指引,放手学生,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成为课堂主人,进行大胆交流,最终由小组长汇报,生生对接落实了教学目标。第四大板块,教师小结,课文通过一个个场景描写,让我们感受到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爱,这些爱就像一条小船载着作者奔向美好的人生。至此,首尾连接,浑然一体。</p> <p class="ql-block"> 柯尊珍老师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紧扣单元训练要点和略读课文的教学方法,深挖教材,大胆放手,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中,抓住场景和细节,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父母不同方式的爱;通过交流评价,表达自己对父母不同爱的看法,做到了略读课文“用学法”的要求,进一步强化了本单元的学习重点,为后面学习口语交际和习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合作有效,平等讨论,相互补充,课堂气氛轻松活跃,教学效果好。</p> <p class="ql-block"> 魏华老师执教的是第六单元口语交际《父母之爱》。本课的教学流程是清晰流畅的。从谈话猜成语导入到结题都是围绕“舐犊情深”这一主题来安排的。首先把第一个事例以视频的形式呈现,视频范例指引,逐步引出交际要素“在交流与沟通中能选择恰当的材料支持自己的观点;学生在交际活动中能尊重别人的观点,对别人的发言给予积极的回应。”然后利用交际要素,小组合作交流其他两个事例中父母的做法,再走进生活实际感受父母之爱,正确看待父母之爱,回报父母之爱,最后布置作业“回家用恰当的方式与父母谈谈对父母之爱的看法”。整节课采用了启发引导法、情景教学法、点拨法和引导示范法,由教到扶再到放,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参与,有层次,有方法,逐步进行了落实,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p> <p class="ql-block"> 张敏老师执教的是六年级第六单元的19课《只有一个地球》的第一课时,她根据本班孩子的实际 ,注重基础知识的扎实训练。开头导入时,张老师利用图片唤起学生内心的情感 ,让学生通过多种朗读读课题,体会到声音是传情达意的工具 ,让我们明白朗读是学好语文的一个关键点。在检查预习的环节 ,同音字、形近字、 多音字区别到位,夯实了学生的基础 。张老师还引导学生回顾单元要素 ,在默读课文后,结合关键句说说课文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方法引导到位 ,先圈画每一段的关键句 ,然后再合并相关段落, 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最后留有悬念 ,让学生观察四个方面, 主要观点是哪一方面,主观点与分论点之间是什么关系 ,留待下节课再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 热情高涨。而张老师朴实自然的教学风格 ,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 胡舒婷老师执教的也是六年级第六单元第19课《只有一个地球》第一课时 ,但与张敏老师的教学风格完全不同。她首先出示宇航员拍摄的地球视频,引出课题以及宇航员发出的赞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 ,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在词句积累初步感受的环节,精心分类出示了三组词组 ,第一组词组用于完成情境填空 ,初步感受"地球太可爱了";第二 组词组用于认识新名词"再生资源","移民基地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第三组词语读后问学生仿佛看到了怎样的人类和怎样的地球妈妈,让学生感受"地球太容易破碎了" ,从而引出作者的呼吁 ––"精心保护地球, 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整个环节比较流畅自然 。在再读课文提取观点的环节,根据单元要素,训练学生抓关键句提取主要观点,通过问答游戏和关联词连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整节课教学目标基本达成 。</p> <p class="ql-block"> 通过一周公开课的展示,听评课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和归纳:</p><p class="ql-block"> 第一、 教学要有单元整体意识。教师备课之前要对单元主题、语文要素、每一篇课文、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有一个总体认识,全面了解与研究,合理安排,运用恰当方法,进行帮、扶、放的有效教学,有梯度的安排学习,从而促使学生掌握知识。</p><p class="ql-block"> 第二、要准确把握单元语文要素。单元语文要素就是单元的教学重点,教学设计一定要紧紧围绕语文要素进行设计。五年级第六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品读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从而深入体会作者的感情。教学时,要鼓励学生进行整体感知,能够联系多个场景、细节来体会人物情感,不能割裂只抓只言片语进行细碎分析。</p><p class="ql-block"> 第三、要深抓人文主题,进行情感教育。本单元的教学要注重和学生的生活建立紧密联系。教学时,要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发现和感受生活小事中蕴含的父母之爱,设身处地的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舐犊情深”。任何单元都要抓住人文主题,进行教学,把孩子培养成情感饱满的人,达到语文育人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争艳春满园。本次活动得到了听评课领导的高度肯定,同时也要求城小这片沃土的小语人继续发扬“求实,求真,求精”的精神,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落实集体备课,提高业务水平,更好的服务于课堂。听评课教师们也深深感叹,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同时公开课也是一面镜子,也能照见自己的不足,促使自己反思,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样的教研活动是真正的教学相长。我们将紧紧携手同行,让城小教研的春天永葆勃勃生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