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风无形,却因为有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而富有无穷的力量;我们平凡,却因为有一颗教书育人牢记使命的初心而不断思索向前。不知何时紫罗桥小学的教研之风正温柔而有力的吹遍学校的每一个角落,吹进每一位教师的心里。</p> 制定方案 精彩纷呈的课堂 <p class="ql-block"> 鲁锋老师的习作课《寻找秋天的种子》</p> <p class="ql-block"> 秋天的美 ,在孩子们的眼睛里跃然纸上。 </p> <p class="ql-block">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打造高效课堂是我们的不懈追求!只有构建教学相长的长效机制,加强教研、加强交流与合作、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以研促教、提高教师的核心素养,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水平、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p> <p class="ql-block"> 蔡胜兰老师的习作课《这儿真美》</p> <p class="ql-block"> 唐静老师习作课《写观察日记》</p> <p class="ql-block"> 我们集思广益,各抒己见,不断研课磨课改课。</p> <p class="ql-block"> 蒋艳校长的习作课《把说不明白,说明白》</p> <p class="ql-block"> 龙璨媛老师的习作课《农具的变迁》</p> 课前的实践 <p class="ql-block"> 朱永新教授说:“把教育看得过于神圣,会忽视它的平凡,远离它的真实。把教育看得过于平凡,又会忘记它的神圣,丢弃它的使命,教育的神圣寓于平凡之中。”</p> 专家引领 校际交流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校际交流中,紫罗桥小学蔡胜兰老师跟大家分享了习作课《这儿真美》。</span> 同时新桥河镇中心学校曹志勇主任对校际交流活动给予了高度肯定。他认为,这样的教研活动意义重大。两校在浓厚的教研氛围中,让课改理念深入人心,教师的专业素质在不断提升。教师既研究了课堂、研究了学生,也研究了自己,真正实现教学相长。通过校际教研活动,打破了校际壁垒,不仅促进了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还为校与校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平台,实现了两所学校取长补短,优势互补,资源共享。</p> <p class="ql-block"> 如何提高作文的写作能力</p><p class="ql-block"> 观察是写作的基础。注意平时积累,做生活的有心人。生活的积累是写作的源泉,就像罗丹所说的“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缺少发现。”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到大自然中去实践,到社会生活中去发现美的事物。只有生活丰富多彩、热爱生活的人,敢于实践,乐于体验的孩子思想才会活跃,感情才会丰富,才可能写出感人的文章。留心观察,善于捕捉事物特征。</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平凡的岗位上通过不断地定时定点定主题的研讨,紫罗桥小学的老师们,开辟了“双减”习作新路径:实践活动——口头分享——指导写作方法——习作——批改修改——展示。</p> <p class="ql-block"> 教学研讨是我们老师们共同而又永恒的话题,不能停下的是我们实践的脚步。相信在追求的过程中,我们能看到更加美丽的教育风景,享受到更加有意义的教育幸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