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教育部——中国移动中西部中小学校长培训项目“送培进校”元江第四小学诊断式培训

頭頭

<p class="ql-block">  2021年11月24日,教育部——中国移动中小学培训项目“送培进校”诊断式培训正式开启。本次培训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以切实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重点,引导学校发现自身机遇与存在的问题,根据送培专家团队的建设性意见制定并实施学校改进方案,促进学校持续发展。</p> <p class="ql-block">  本次赴我校培训的专家团队成员有云南教育干部培训中心的办公室主任王珍,云南教育干部培训中心教授陈静,云南教育干部培训中心<span style="font-size: 18px;">教师王栋才,原昆</span>明高新一小校长金明华,高新一小副校长张小丽,高新一小教研主任谷艳春。</p> 模块一:参观校园,随堂听课 <p class="ql-block">  11月24日上午,在我校党支部书记、校长陈江海、副校长王记芸的陪同下,专家团队参观了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党建文化等。</p> <p class="ql-block">  专家们参观我校办公室文化建设</p> <p class="ql-block">   接着,专家们深入课堂,随堂听了四年级、六年级的语文课和三、五年级的数学课。并在课后针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上课的教师进行了亲切交流。</p> 模块二:听取汇报,反馈意见 <p class="ql-block">  随后,陈校长从学校的基本情况、办学理念、党建文化、校园文化、教学管理、育人特色等各个方面向专家们进行了汇报。他指出,在校园文化和教学教研工作方面,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是面临着教研氛围不够浓,教师热情不高,教研活动形式单一,课堂教学效益低,校园文化主题不明显等问题。希望得到各位专家的指导和帮助!</p> <p class="ql-block">  专家团队通过听取汇报、察看环境、查阅资料、问卷调查、随堂听课等一系列活动,就学校发展基本状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育教学水平、营造和谐美丽环境、打造特色校园文化等方面进行现场诊断。</p> 模块三:观摩语文课,指导教研 <p class="ql-block">  24日下午,专家们观摩了我校二年级语文教师夏婀的写话课《我喜欢的玩具》。夏老师围绕二年级主题教研的写话模式来展开教学活动,即“读一读,明要求;读范文,学方法;分步走,说完整;理一理,写一写;读一读,评一评”。她重点引导学生观察自己喜欢的玩具,从玩具的颜色、形状、材质等方面介绍玩具的样子,再说说玩具的好玩之处。</p> <p class="ql-block">  课后,年级组语文老师围绕模式展开教研活动,逐一反思自己在模式应用中的成功之处和不足,共同研讨今后要改进的地方,提出具体的可实施的改进方案。</p> <p class="ql-block">  专家们针对此次教研活动进行指导,提出建议。引导大家思考:模式发散思维要怎么平衡?评价要怎么评?(对照标准自评——互评——指导性评价)如何激发学生兴趣?怎么调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如何关注二年级同学的认知特点?以及如何进行课程构架,课堂表达能力等。</p> <p class="ql-block">  参观我校的部分校级社团和功能室。</p> 模块四:专题讲座,送培进校 <p class="ql-block">  11月25日上午,金明华校长和张小丽副校长在分别报告厅作了题为《学校文化建设和特色发展》和《研究:过幸福的教育生活》的专题报告。</p> <p class="ql-block">  金校长在讲座中给大家讲解了什么是学校文化?如何建设学校文化,打造学校特色,实现内涵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实现学生生命成长?并结合着高新一小“七彩教育”的办学特色进行了介绍,还提出学校文化如何内化于心、外显于行,落实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校长应该做什么?关注身心健康比关注学习知识重要等几点感悟。</p> <p class="ql-block">  张副校长的题为《研究:过幸福的教育生活》的专题讲座从提出问题——你想象中的幸福的教育生活是怎样的?展开,她指出教育的幸福生活源于你所改变的课程和对新课程的驾驭能力,幸福的可能在研究和创新实践,而研究始于反思。张副校长还结合自己一个个亲身的教学经历进行分享,课堂带给我们的思考?教书育人,我们应该传递什么?引导什么?落实什么?最后,与大家分享了深度研课的流程。</p> 模块五:观摩数学课,指导教学 <p class="ql-block">  下午,我校陈云娇老师讲授了四年级数学课《烙饼问题》,她用生活中常见的煮熟一个鸡蛋要用5分钟,煮熟3个鸡蛋要用多少分钟引入课题。从简入手,烙一张饼与两张饼时间对此,然后通过观察、合作讨论、优化方案等环节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三张饼如何烙”最省时,并归纳按怎样的顺序烙出更多张饼,让学生找出最佳方法,形成统筹优化意识。</p> <p class="ql-block">  在教学过程中陈老师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使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自主总结归纳得出结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也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使得整堂课紧紧有条,协调有序,学生们热烈讨论,气氛活跃。</p> <p class="ql-block">  陈云娇老师对自己这堂课授课也进行了反思,她提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语言重复不够精练,没有掌控好上课时间等问题,相信陈老师会在以后教学路上越来越优秀。</p> <p class="ql-block">  我校数学教师分成几个教研小组<span style="font-size: 18px;">从一、教学目标;二、教学程序;三、教学方法;四、教师教学基本功;五、教学效果这五个视角</span>对陈云娇老师的《烙饼问题》这节课进行了点评和交流。</p> <p class="ql-block">  影子学员因远中心小学校长李春跃也进行了精彩的点评,他从元江四小的评课模式和昆明高新一小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对比,深刻剖析了评课模式的重要性,指出优秀的团队培养优秀的教师,给了四小教师一个极大的肯定。</p> <p class="ql-block">  我校罗迎艳主任也从评课的五个视角和小老师成长模式进行了发言,提出学校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也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期望能提高双减模式下的课堂效率。</p> <p class="ql-block">  昆明高新一小骨干教师谷艳春老师对人教版教材进行解读,她指出,教师教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只有深刻解读教材内容,才是落实有效教学的关键。她从三个方面引领我们解读教材,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p> <p class="ql-block">  谷老师在解读小学数学文本时提出五个站位:站在编者角度,触摸文本宽度;站在知识立场,拓宽文本宽度;站在编者立场,触摸文本高度,站在教师的立场,挖掘文本的深度,站在学生立场,聚焦文本的精度。深刻帮助我们理解和把控数学教材里知识内在的逻辑联系和深刻内涵。</p> <p class="ql-block">  最后谷老师用一句话结束:千重要,万重要,教材解读最重要。</p> <p class="ql-block">  本次“送培进校”诊断式培训活动,专家们以我们当前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为中心,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总结了教育教学经验,探讨了有效课堂教学、教研的方式、方法,诠释了课堂教学的真谛,有效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素质,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全面助力我校发展。我校将专家们诊断提出的问题,制定整改方案,相信四小的明天会更好!</p> <p class="ql-block">图片:郑叶 高鸿民</p><p class="ql-block">文字:何玲 何艳 蒋开研</p><p class="ql-block">审核:陈云娇</p><p class="ql-block">初审:侯继红</p><p class="ql-block">终审:陈江海</p>

我校

教研

教学

教师

学生

学校

专家

教育

校园文化

送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