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盐田话沧桑,摄影.文/李澎

闲隐.

<p class="ql-block">  西藏芒康县纳西民族乡加达村的盐田,在横断山脉中段,位于奔腾的澜沧江畔。据有关记载盐田有1300多年历史,誉为传统制盐工艺的活化石,古老而沧桑。</p><p class="ql-block"> 盐田,高低错落,重重叠叠。那一根根支撑盐田的柱子它坚实,就象不畏辛劳的盐农;它粗犷、粗糙、俨然如辛勤的盐农额头上饱经风霜的绉纹,而支架下方挂着盐滴形成的白色盐柱,仿佛记载着,千百年来盐农们的斑斑汗渍。</p><p class="ql-block"> 热情的藏族同胞格松江措介绍,由于可耕作地少而卤水资源丰富,加之雨水少、日照足、风力大的自然条件,自古以来当地居民就挖盐井、造盐田、晒盐卤、收盐粒。这里生产出的“桃花盐”(红盐)和“雪花盐”(白盐)沿着川藏和滇藏“茶马古道”跋山涉水,远销往藏、川、滇、青的广大农牧区。自古以来,盐业收入就是当地居民的主要生活来源。</p><p class="ql-block"> 格松江措还说,<span style="font-size:18px;">盐田上的劳作,很是辛苦。改革开放以前我们每天早上三四点就得到江边挑卤水,木桶装满卤水有几十斤重,一天要挑好几个小时,而且大多是由妇女来完成。这是因为过去,男人要去长途卖盐,如今男劳力也基本都会外出务工挣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走进格松江措家过去的住所(已保存),用人畜混住,空空四壁;环睹萧然,不蔽风日来描述和形容毫不为过。走进这旧居,想象着过去年代盐农的生活,那一个“穷”字,多少辛酸,多少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十八大以来国家的富民政策的春风,吹遍了中华大地,也吹绿了澜沧江畔。当地藏族同胞的生活发生了巨大改变。盐农家家盖起了新房,好多家庭办起了“农家乐”、“藏家乐”,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家庭收入不再依靠单一的盐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现在有了电,有了抽水机,再不用自己挑水了。</span> 抽水机可从地下直接抽出盐卤水,结束了这里的妇女们曾经背着水桶从盐井里打水、背水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正是依靠政府不断投入和优惠政策的引导,当地盐农更加积极地发展旅游业。近几年随着千年古盐田先后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晒盐古法技艺也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每年都吸引众多游客来到盐田。当地群众尝到旅游业发展“甜头”的同时,也意识到了保护古盐田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 怀念,格松江措家的“加加面”真的好吃,我吃了十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