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双减”,促教研提质量——玉林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到北流市隆盛中心小学调研指导工作

向阳而生,向美而行

<p class="ql-block">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有关“双减”工作的部署要求,指导学校切实落实“双减”措施,提高课堂实效,促教研增质量,2021年11月24日上午,玉林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小学室主任杨明锐、副主任黄伟、德育室主任林梅梅、小学语文教研员丘素玲 、艺术教研员罗欢一行5人,在北流市教研室陈文江主任、<span style="font-size:18px;">廖瑞芳副主任、</span>陆聪杰教研员、梁爱坤教研员陪同下,到北流市隆盛镇中心小学对“双减”工作进行调研指导。 隆盛镇各小学的85名骨干教师到校观摩。</p> <p class="ql-block">  调研组分成几个小组,深入我校课堂听取推门课,听课学科嚢括了语文、数学、英语、艺术等。</p> <p class="ql-block"> 调研小组深入课堂听课</p> <p class="ql-block"> 教师常态课</p> <p class="ql-block">  课后,调研组成员与执教教师、听课教师就不同的观课角度,进行了多角度的交流,他们首先肯定了我校教师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培育阳光学子的教学理念,但也从教师对教材把控、教学技能、学生能力的培养等方面的不足之处进行了专业的点评。</p> <p class="ql-block">  玉林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小学室主任杨明锐在听取低年级数学课后指出:教师备课要深入,正确把握教材的定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中要以多种形式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分层次布置作业,落实“双减”政策。</p> <p class="ql-block">  黄伟副主任就中年级数学教学提出:在课堂中要善于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形成数学思维,多关注学生思考的过程,而不仅仅是关注计算的结果。</p> <p class="ql-block">  丘素玲教研员在听取四年级习作单元的精读课后明确强调:统编版的习作单元是特殊单元,我们要根据其特殊性,正确定位教学目标,解决“怎么写”的问题,以习作例文为阶梯,逐步提高学生习作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  林梅梅教研员针对低年级识字课指出:“低年级教学的两大任务一是识字写字,二是读书,我们要处理好它们的关系。写字教学不能平均用力,要抓住易错字,难写字,重点笔画指导”。</p> <p class="ql-block">  罗欢教研员就艺术课提出了建议:艺术课是一个快乐的课堂,学生通过听、学、唱等活动,习得乐感、乐理知识,活动是载体,因此我们要有目的地设置多样性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有所得。</p> <p class="ql-block">  各与会老师聆听调研小组的专业点评后,纷纷表示:“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知己不足而后进,望山远岐而前行。”</p> <p class="ql-block">  调研活动最后一个环节是召开“双减”背景下教研工作研讨会,陈文江主任主持了会议。</p> <p class="ql-block">  研讨会上,隆盛镇中心小学刘桂杏副校长从“聚焦教师成长、聚焦学生素养、聚焦社团活动、聚焦课后服务”这几个方面,汇报了我校在“双减”政策下有效提升教育质量的探索,并阐述了我校以"向阳"文化为主题,培育阳光学子,创建有担当有温度的学校办学理念。</p> <p class="ql-block">  隆盛镇中心学校陈亮校长也就我镇的“骨干教师培养、创新教研、书香活动”等方面,汇报了我镇教育教学工作情况。</p> <p class="ql-block">  小学室黄伟副主任对本次调研活动做了发言。他感叹于隆盛镇中心小学的深厚底蕴,并对我校积极推进“双减”工作取得的成效表示赞许,他希望我校教师能转变传统思维:从知识的传播转化为人才的培养,<span style="font-size:18px;">希望大家继续紧紧围绕“提质增效”这一目标,探索可操作性强的做法,使“双减”政策在乡村教育的沃土上生根开花。</span></p> <p class="ql-block">  此次调研活动,为促进我校办学质量,为我校切实践行“双减”政策指明了方向,进一步推动了我校“双减”工作落地见效,我们将以此为契机,秉承“培育阳光学子,创建有担当、有温度的学校”办学理念,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p> <p class="ql-block">文字编辑:陈敏 </p><p class="ql-block">图片来源:隆盛镇中心小学</p><p class="ql-block">初审:刘桂杏</p><p class="ql-block">终审:吴甲良</p>

双减

我校

教研员

隆盛

教师

课堂

中心小学

学生

教学

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