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雅言之道 养成君子之风(教师篇)——《所见》吟诵赏析 胜利路小学张妮

Re

<p class="ql-block">  大家好,我是胜利路小学的张妮,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清代诗人袁枚的古诗《所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作者简介 </p><p class="ql-block"> 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选庶吉士;曾外放江南地区任县令,先后于江苏历任溧水、江宁、江浦、沭阳任县令七年,为官政治勤政颇有名声,奈仕途不顺,无意吏禄;于乾隆十四年(1749)辞官隐居于南京小仓山随园,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与赵翼、蒋士铨合称“江右三大家”。代表作品有《小仓山房诗文集》、《随园诗话》、《随园随笔》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写作背景</p><p class="ql-block"> 诗人在旅途的路上看见一个牧童骑着牛,唱着歌,忽然听到蝉的叫声,于是停住歌声跳下牛背,准备捕捉蝉。这一幕触发了诗人的诗兴,就写下了这一首“所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古诗释意</p><p class="ql-block">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古诗主旨</p><p class="ql-block"> 全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描写,直接抒发生活的感受,看似闲情逸致,实则寄托情思。同时此诗不顾及格律,活泼自由,语言浅显明了,形象自然生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吟诵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学生作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