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中提升,研中感悟一一2021年“品质教育.福田马山好课堂”林圩学区语文校本研修第二次活动

林中细雨

<p>  为了全面落实马山县2021年 “品质教育·福田马山好课堂” 校本研修大操练活动的有关通知精神,探索出一套科学、实用、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全面提升我们林圩学区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结合我林圩学区实际情况,2021年11月25日开展2021年“品质教育·福田马山好课堂”第二次语文校本研修大操练活动在林圩村小学拉开了序幕。</p> <p>  针对本次大操练组长石凤桃和农银铃制定了活动方案,确定了本次的活动主题,并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细致的分工安排。</p> <p>一周前,研课小组与邓红年老师在磨课。</p> <p>  林圩镇中心小学的李园老师教学的是四年级上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林圩村小学邓红年老师执教的是一年级《大小多少》,两个研课小组根据集体备课制定的教学设计初稿进行“研课”。以研课教师为“主角”,研课小组教师围绕磨课教师的说课进行交流,从教学目标的确立到教学重难点的体现,到教学过程每一个环节的落实都一一做出相应的预设及处理措施,帮助研课教师改进教学设计,落实好“学生学什么,学生怎么学,学生学得怎么样这三个维度。</p> <p>  为了能磨出简单高效的教学设计 ,一周来李园老师和研课小组老师几经易稿,修改后进行的试课。</p><p> </p> <p>  由于举办活动的林圩村小学每个年级只有一个教学班,所以我们采用了异课同构的方式进行授课。本次活动的担任授课老师是林圩中心小学的李园老师和林圩小学的邓红年老师。</p> <p>  今天阳光灿烂,久雨初晴的阳光犹如教师们参加教研的热情。</p> <p>  邓红年老师执教的是一年级《大小多少》,今天的展示课上,她利用小红旗,做游戏等激励手段,用开火车读生字,编儿歌背课文,动小手连量词等的检测方法把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起来,把课堂调动得生动活泼。</p> <p>  我会写,我会连!学生在认真完成学习任务单的填写。学生学得怎样这一维度有可检测。</p> <p>  李园老师执教的是四年级上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在课上,李老师循序渐进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找出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以读代讲,以读促悟,从国土被占,国人被欺两件事中引领学生去体会中华不振的愤怒和无奈,突出了课文重点,突破了难点,从而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p> <p>李园老师在上课中。</p> <p>我会写,我会说。学生在进行小练笔。</p> <p>  听课的老师们分成三小组,分别对“学生学什么”;学生怎么学:学生学得怎么样这三个维度进行观课,做笔记。</p> <p>观课表</p> <p>执教老师做教学反思。</p> <p>  课后,三个小组就各自观测的维度进行评课议课,大家畅所欲言,回顾课堂得失。根据执教老师的教学反思提出的课堂教学问题,进行研讨,寻求解决方法。</p> <p>  观课小组老师代表作评课发言。</p> <p>城西小学指导团队对本次观察“学生怎样学"第二维度进行点评。</p> <p>  组长石凤桃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并希望老师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多利用团队的力量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p> <p>  最后是林圩中心学校的李春明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点评:“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仍然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种甚至多于两种的思想”。磨课不仅仅只是追求完美的课堂,更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历练,是专业水平提升的一个抓手,是学校教师团体发展的主打平台。希望老师们在今后的研磨课中,“研”出教师把握教材的深度;“磨”出教师合作交流的默契;“磨”出学生主体求知的需求;“磨”出教师创新思维的火花。也只有这样,校本研修活动才会更有意义。</p> <p>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对击始发灵光。一堂好课的研磨打造是思想的碰撞,集体智慧的集结。参加教研活动就是希望老师们能达到这样的目的:一是借鉴和复制,二是质疑和解惑,三是看到别人的不足,避免以后自己在教学中出现这样的失误。四是一个教师要多学习多积累。玉不琢,不成器;师不学,不成名。文不研,不成型;课不磨,不成精。好课多“磨”,磨出的是细致与灵动;磨出的是把握教材的深度;磨出的是熠熠闪亮的自我。</p><p> 教研活动的意义在于:一个人在上课,两群人在成长,(磨课的成员、听课的老师)希望我们语文老师牢记自己教会学生语文能力和传承文化的使命,为林圩学区的明天更加美好,我们任重而道远!让我们带着这份磨砺和坚持继续前行!</p><p>文字编辑:余琦</p><p>图片收集:石凤桃 曾金梅</p><p>审核:石凤桃 农银玲</p>

老师

学生

教学

教师

研课

李园

活动

课堂

维度

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