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时光荏苒,孩子们渐渐走“近”小学,幼儿园与小学是两个不同的教育阶段。在孩子的一生成长中,“幼小衔接”是一个非常特殊而且重要的阶段。</p> <p class="ql-block">为了扎实有效地从幼儿园到小学两个不同阶段教育平稳过渡做好准备,11月23日,开展了汶川一小与汶川一幼第二次联合教研活动。</p> <p class="ql-block">磨课的过程,是思想火花碰撞的过程,是教研组成员共同提高进步的过程。两位老师都进行了精心打磨与细致的准备。</p> <p class="ql-block">本次活动两位老师通过精心的课前准备,扎实的课堂教学,呈现出了一节节各具特色、精彩纷呈的课堂。</p> <p class="ql-block">邓成花老师执教的是《古人计数》,以绘本故事引入,激发了孩子们浓厚的兴趣。邓老师带我们一起走进数字的世界,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培养倾听习惯。根据一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认知水平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在情境中通过数一数、摆一摆、拨一拨、捆一捆的操作活动让孩子们习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素养。</p> <p class="ql-block">瞧!孩子们动手操作能力真棒!👍</p> <p class="ql-block">朱钰虹老师执教的是《整理房间》。自理能力是成为一名小学生的前提条件,对于刚入校两个多月的学生来说,他们对分类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p> <p class="ql-block">朱老师精心设计了小组合作活动,利用教具让学生积极参与</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教育,是一项有心人的事业。要想做好教育,就要用心去思考,思考每节课的得与失,思考每个环节的成败,这样教育教学水平才会提升。</p><p class="ql-block">11月23下午,小教室余兴怀主任、汶川一幼的老师及我校数学教研组全体教师进行了评课、议课活动。</p> <p class="ql-block">数学组邓成花老师进行说课</p> <p class="ql-block">数学组朱钰虹老师进行说课</p> <p class="ql-block">本次活动以年级为单位,采用“2+2模式”进行评议。两位老师课件精美,教学手段多样,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科学地开展幼小衔接,两堂课都展示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对课堂内容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得到发展。两堂课都得到了老师们的一致好评。</p> <p class="ql-block">余兴怀主任就教学情境导入、课堂组织、学生活动及练习设计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汶川一幼老师指出:幼小衔接应注重孩子学习的兴趣与能力,重生活与学习的习惯、任务、规则、意识等。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作息习惯,学习习惯以及阅读习惯很重要。有一个良好的习惯和生活能力,孩子们才能更好的适应小学环境。</p> <p class="ql-block">通过教研活动,两校教师认为所有的教育目标都在于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在良好习惯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应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更好地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两校教师将共同努力,共备一颗赏识之心,静待每一朵花开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