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前那半亩池塘

若水(才苏)

<p class="ql-block">文:若水(原创)</p><p class="ql-block">图:部分网络(致谢)</p> <p class="ql-block">   “ 村前有池屋后有山”,这是中国农村村寨建设的基本讲究,我所生长的村寨不大,十几栋房屋,二十来户人家,却也是遵守着这一基本讲究的。</p><p class="ql-block">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山区农村的房子都是老旧建筑,正屋大都为砖木结构,即内架为木柱、方条和瓜柱支撑,木板隔墙和铺楼板,四周外墙为青砖垒砌;部分房屋则为纯木质结构,诸如横屋、仓库、牛栏、猪圈等等。砖木结构的房子自然地限制了高度,正柱梁高也就两丈多一点,或者还不到两丈,上到二层楼就得低着脑袋,尤其是靠近屋檐处。“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的说法,大抵就是这么引伸来的。</p> <p class="ql-block">  在我们村子靠中的位置有一大块空地没有人建房子,成了养猪、关牛的场所。一次去那地里挖洋姜(苗杆长得像向日葵,本地人叫附子),我问父亲:这么大块地怎么没建房子。父亲回答说:原来有的,解放前被火烧了,后来他们就搬到街上(马路边)去了;那场火很大,要不是有村前那口池塘,提水救火的人多,其它相邻的房子也可能会跟着遭殃。</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村前那半亩池塘的大作用我是见过的。七十年代,六叔住在村后靠东的位置,他家的厨房与牛栏在住房的东南侧,是连在一起的,冬天里厨房两侧堆满了柴火,牛栏楼上堆满了稻草,有一天傍晚,正在各自吃晚饭的时候,突然外面高声大喊了起来:救火呀,大家快点出来救火。听到这一号令,人们丢下碗筷,拿上水桶和木盆,第一时间跑到池塘边打上水,然后向着冒浓烟的方向跑去,好在人多势众,着火的厨房与牛栏是独立建筑,半小时后在池塘水还剩三分之一时,火被扑灭。灭火后,六叔望着那已经烧黑却还在冒烟的牛栏柱子,笑着拱手招呼大伙:千恩万谢,全靠大家帮忙,我家的两头牛放得快,正屋的墙壁浇水浇得多未过火,要不然我这个家就毁在今霄了,来日再请大家喝茶。众人皆说:自家兄弟、左邻右舍,应该的。自此,各家用火自然会更加小心!</p> <p class="ql-block">  这池塘的水是从山上的大圳里引来的活水,经年不断,常年积着大半池子,关键时候发挥大作用;平日里也没有闲着,开春后,生产队会买上200尾鱼苗放入池中,通常是鲢鱼和草鱼混养,然后安排一体弱能劳动的长者负责割草和看护,防止陇上稻田喷洒农药时污染水源。冬天里冰冻前将池水放干,将池塘里养的鱼不管大小尽数捉拿,大的送到集市卖钱分红,中的小的依各户工分数和人口数分配,离春节还有些日子,人们将分得到的鱼趁鲜煮上一尾尝鲜,多数用来做腊鱼,腊鱼存放到春节用来宴客,腊鱼的味道更香。</p><p class="ql-block"> 种双季稻的年份里,当一季稻扬花结籽的时候,各家各户喂养的鹅、鸭也差不多长大可以食用了,而这个时候的鹅和鸭就只能看养而不能放养,避免无人管理时搞坏庄稼。在没人看养时,这池塘就是它们最好的临时栖息地,池塘周边还要加上竹围栅栏。由此,也就有了“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的优雅景像。</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还有那耕田的黄牛,每当梆声响起,走出牛栏送到山里去放养、或者从山里食草归来时,总有那么几头会到池塘边报个到,对着池塘里的流水“牛饮”一番。</p> <p class="ql-block">  湖南山区的冬天是湿冷湿冷的,早些年下雪结冰是常态。小时候每当结冰天,便会约上几个伙伴,搬上两长条凳子,到村口的斜坡路段溜滑起来。有一年冬天,天气特别寒冷,这池塘水面也结了厚厚的冰,小伙伴们不约而同滑到了池塘的冰面上,有用凳子溜冰的,有在冰面上踩高跷的,还有在冰面上打陀螺的,不大的池塘面成了小伙伴们的游乐园,好不高兴和热闹。</p> <p class="ql-block">  进入现代社会,村民们逐渐拆掉旧屋,建成了别墅式的楼房。十年前,村民协力对历经200多年的池塘进行了整理修缮,加固了塘基,在临村路边修建了高约60公分的围栏,一方面防止幼童不填掉入池中,另一方面可在夜晚供儿童坐在那看月亮、数星星,供劳累后的成年人在那乘凉聊天,享受微凉山风吹拂的惬意。</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半亩池塘不大,却给村里人世世代代以护佑、以生息、以欢乐。我的祖屋在村庄的最前面,与池塘相照,上世纪80年代,两位爷爷辈的知识分子合谋在厅屋大门两侧题了付楹联:“一池碧兮鲈翔浅底,群峰秀哉凤鸣深荫”,生动描述了这半亩池塘和周边自然生态的优美环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