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河南卫辉吕祖阁:</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卫辉吕祖阁又称白云阁,始建于盛唐,重建于清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4年),饱经自然灾害与人世沧桑,曾多次修建,据传是吕洞宾脱凡升仙之宝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现存建筑为清代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所建,具有典型的清代早期建筑风格,总面积3万平方米。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河南有座小北京,面积仅有一百余平,却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卫辉小北京位于顿坊店乡黄土岗村,从比干大道上拐进黄土岗村直行在路的右侧,是一座二层的阁楼。它与很多地方的古建不同,采用的是红色的漆墙和黄红色的瓦片,看起来更古老一些。</span></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传说明万历藩王朱翊镠从京城来到卫辉以后,太过于思念自己的母亲。登高望远则成为了自己的首要任务,随后变开始修建望京楼,但是依靠当时的技术根本无法望见北京,然而因为修建望京楼当地的百姓怨言不断。就有官员在黄土岗上修建了一间仿古建筑,从望京楼上开到以后就停止修建,所以就称作小北京。</span></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u style="color:rgb(237, 35, 8);">如果是遇到万里晴空的天气,站在小北京上可以望见位于卫辉古城东部的镇国塔,也可以见到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望京楼。面积仅有一百余平米的小北京,现在就像村宝一样被世世代代的人守护着o</u></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望京楼又名崇本书楼,位于河南省卫辉市东北隅卫辉古城内,望京楼以其独特的建筑艺术,成为全国保存完整、规模最大、价值最高的建筑之一。[1]1986年,被汲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05月25日,作为全国最大的石构无梁殿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万历十九年(1591)冬动工修建。|</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1925年,华新纱厂党小组依靠一批中坚力量,在党、团员的影响带动下,于4月份在三圣庙街的娄家大院,宣告了华新纱厂工会成立。会长是张永成,副会长王士相。工会成立之初就有近百人入会,平民夜校开办后,党的负责人高风等亲自讲课,更激发了工人的革命热情。短短几个月时间,报名参加工会的多达1700余人,占全厂工人总数的十分之九。6月初,上海"五卅"惨案的消息传来,工会举行集会游行以示声援,并促使资方捐助一千元交豫北国民救亡会,代为汇沪接济惨案中失业的工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华新纱厂解放前的老厂址大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徐世昌家祠疫情期间暂停开放</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祠堂简介</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民国十年(1921年)由第五任大总统徐世昌所建。</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徐世昌家祠,坐北向南,主体建筑占地面积5250平方米,加上后花园,东部停车场总面积达10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760平方米。宗祠祭典代表着中国祖先信仰的优秀文化形式,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历史价值。</b></p><p class="ql-block">地理位置</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位于卫辉古城贡院街西段。</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孔子击磬处位于河南省卫辉市市区卫辉古城南关附近的击磬路上,《论语·宪问》记载“子击磬于卫”,孔子周游列国著书讲学,曾在此击磬讲学,也在卫辉(古卫国)这片古老土地上留下了清脆的古磬余韵。</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历史记载,卫辉地区的孔子击磬处北魏时期就有纪念性建筑,明朝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卫辉知府周思宸建“余韵亭后废,清朝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知府王祖晋,知县吴溶敬修分亭,据说,1923年华新纱厂经理吴潘也曾修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铁道游击队作者刘知侠:刘知侠(1918年—1991年9月3日),河南省卫辉人,我国著名作家。他一生中给后人留下了400万字的文学作品,其中风靡了整整一代人的《铁道游击队》一直不衰。该小说曾改编成电影文学剧本,搬上银幕、电视荧屏和舞台,还有连环画等,曾成为小学6年级3单元的一个教材 。据统计,《铁道游击队》的原本加上各种节编本、缩写本共出版了300余万册,并译成英、俄、法、德、朝、越等8国文字在国内外发行。</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2019年9月23日,刘知侠长篇小说《铁道游击队》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b></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卫辉陀罗尼经幢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陀罗尼经幢位于卫辉市卫辉宾馆大厅内,该处原为宁境寺所在地。宁境寺早已毁坏,而建于五代后晋开运二年(945年)的经幢,历经千余年风雨仍然巍然不动。</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陀罗尼经幢用青石雕刻对接而成,由座、身、刹三部分组成,八楼七级,通高6米,壮若石塔;基部刻有舞狮,柱顶八角盘上刻有伎乐人;第四节龙柱上刻有楼台和侍女等。陀罗尼经幢刀法娴熟,刻工精湛,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后晋在中国历史上是个短命的封建王朝,其石刻艺术存世极少,故此幢十分珍贵。1963年,陀罗尼经幢被定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幢原立于室外,后来卫辉宾馆在其原处建造大厅,使其置于大厅之内,方才避免了日晒风吹带来的损伤。</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2013年5月,卫辉陀罗尼经幢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p> <p class="ql-block">王家大楼日军驻卫司令部旧址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王家大楼日军驻卫司令部旧址为卫辉近代民族实业家王锡彤(字莜忊,号悔斋,晚号抑斋)家私宅,解放后曾作为市委办公楼使用,位于城内道西街丽湖花园内,民国初年建,现为卫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王筱汀</p><p class="ql-block">王筱汀(1866年—1938年),名锡彤,河南汲县(今卫辉)人。1897年丁酉科拔贡。曾任河南禹州实业学堂主讲,河南高等学教堂教务长。禹州三峰煤矿公司、洛(阳)潼(关)铁路主办人之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主要成就故居介绍</p><p class="ql-block">人物生平</p><p class="ql-block">作为袁世凯兴办实业的重要助手,袁委其为开滦矿务局、启新洋灰公司副总办。1911年袁世凯再起,委其帮办军务,延为幕府。</p><p class="ql-block">1916年袁世凯死后,以全部私产分配相托。凡袁世凯经营的实业,如开滦矿务局、启新洋灰公司、耀华玻璃厂、北京自来水公司等,均以王筱汀分任董事及总办等职。他没有做过官,但可称为是一个优秀的实业家。</p><p class="ql-block">1909年,袁世凯罢职寓居河南卫辉,王筱汀经同乡王肖庭(祖同)介绍,认识了袁世凯。此时,周学熙所主持的北洋实业,如开滦煤矿、启新洋灰和北京自来水公司等,急需经营人才,于是,王肖庭便向袁世凯推荐了王筱汀。此时袁世凯以退为进,一面遥控他的嫡系队伍,一面网罗河南的知名人士,为其所用。王筱汀向袁世凯直言:一是汉臣事满君,迟早要遭杀身之祸,不如取而代之;二是列强入侵,船坚炮利,应大办实业以救国。袁赏识王的才华,从此在办实业方面倚重于他。进京后王筱汀居袁府,并且与袁克定结为异姓兄弟。王筱汀先后参与了北京自来水公司、启新洋灰公司和开滦矿务局的实业,并一直担任周学熙的副手。1913年,袁世凯酝酿总统制,王筱汀力谏,认为仍应采取责任内阁制,袁不允。1914年总统制实施后,袁世凯嘱咐王筱汀今后不要过问政治。此后,袁不再听王的任何建议,热衷于当皇帝。王筱汀认为袁称帝,家天下而私之,不仁不义。因此他始终没有参加为袁复辟称帝的“筹安会”。1916年,只做了81天洪宪皇帝的袁世凯在举国讨袁声中病倒,他自知来日无多,在临终前一天找来王筱汀,将袁家全部财产账册交给他,托照料袁氏后人,并为其析产。</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8px;">镇国塔位于河南省卫辉市东南隅,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镇国塔又名灵应塔,明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卫辉知府周思宸所建。据传此塔所在位置为中国版图——雄鸡的心脏,是一处风水宝地,故该塔又叫护国灵应塔。</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结构</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镇国塔为七层六角楼阁式砖塔,高约34.5米,由下向上逐渐收缩成锥状形,塔身通体由长42厘米,宽19厘米,厚9厘米的青砖垒砌,每层檐下有砖雕仿木结构的额枋、斗拱等装饰,并砌出线条柔和的腰檐,每层有望窗、塔心室,塔心室内设有佛龛共21个,佛龛与望窗相交,形成塔道。每一层南北各辟一券门,在门楣上镶嵌有石碣一方,正北面石碣上书"护国保民",正南面石碣上书"灵应塔",均为篆刻,上款为"卫辉知府周思宸",下款为"大明万历十三年"。</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从第一层塔门入室,登102个台阶踏道盘旋而上,便到达第七层。在塔顶内部砌有八卦图,中部有柏木刹杆,顶部用孔雀蓝色琉璃瓦覆盖。塔的每层六个角上都悬挂着一个风铃,风吹起的时候叮当作响,悦耳动听。在塔顶内部砌有八卦图(乾、坎、艮、震、巽、离、坤、兑),中部有柏木刹杆,顶部用孔雀蓝色琉璃瓦覆盖</b></p> <p class="ql-block">谢谢大家浏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