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苏州

宜临山水

<p class="ql-block"> 印象苏州</p><p class="ql-block"> 自古吴地多才俊,江南富饶的土地与丰富的物产成就了百姓的仓廪实与衣食足;江南灵秀的山水和富饶的风物激发了文人士子的诗情雅趣。苏州文化带着百姓的烟火气,也弥漫着文人的墨香。</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跟着苏州大学文学院杨旭辉教授的《苏州诗咏与吴文化》,一起感受了文化苏州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审美情趣。</p><p class="ql-block"> 杨旭辉教授凭借深厚的古典文学素养与对苏州这片故土的热爱,将苏州给我们娓娓道来。全程三个小时,杨教授始终激情满怀,用一首首诗词,深情解读苏州文化。</p><p class="ql-block"> 如果没有扎实的文学功底,他是不可能如此酣畅淋漓地出深入浅出;如果没有对苏州文化的研究,他是不可能从近二十首诗文中追寻苏州的成长足迹;如果没有对故土的热爱,他是不可能向我们鲜活地再现卖花老人街头亲切的叫卖声;如果……</p><p class="ql-block"> 从张继的《枫桥夜泊》拉开帷幕,杨教授从古典诗词中解读苏州文化元素。青砖黛瓦,园林小巷,昆曲评弹,丝绸刺绣,书画美食,文人碑帖……苏州文化浸润在街头小巷的日常生活中,也倾注在文人墨客的笔墨纸砚里。</p><p class="ql-block"> 从范成大的《田园杂兴》中感受这座城市的原生态的自然景观,从《竹枝词》去回味几百年前淳朴的民风民俗,从“沧浪亭”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感受丰富的人文历史和文化积淀,从范仲淹的高义园感受这个城市的文化精神。杨教授给我们展现的是一个深沉而博大的苏州,一个鲜活而丰富的苏州,一个自信与多元的苏州。苏州已不仅仅是一座城市的象征,已经是一种文化的象征。</p><p class="ql-block"> 这座有250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以他的内敛,儒雅,崇文,包容形成有独特的魅力,杨教授就像是这座城市的文化使者,诠释并宣传着这座城市的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