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杭州今年的秋天超短,比兔子的尾巴还要短。从气象学上来说,十月十七号入秋,到了十一月初,随着一股寒潮南侵,气温断崖式下跌,瞬即入冬。满打满算,整个秋天不到二十天时间。</p><p class="ql-block"> 现在无论是气象学上的秋天,还是季节上的秋天,都已经过去了,但秋的程序一样都没有落下。</p> 秋韵 <p class="ql-block"> 秋的气息随糖炒栗子的香味而来。</p><p class="ql-block"> 有一个谜语:“小刺猬,毛外套,脱去外套露红袍,红袍裹着毛绒袄,袄里睡个白宝宝。” 打一植物。猜到了吗?是栗子!秋的气息是从糖炒栗子开始的。说是糖炒,其实是沙炒,并没加糖,就是选大小适中,颗粒均匀的沙子先在大铁锅里炒热到一定的温度,再放入栗子。栗子在放入前,得先把栗子的外壳要划穿,否则栗子会因膨胀而爆裂。这里要说明一下糖炒栗子这名称的由来,栗子本身含有一定的糖分,不管是生吃还是熟吃,都是甜甜的,所以尽管炒的时候没有加糖,出锅后它总是甜津津的,为了招睐顾客,就取了这个名字——这就是糖炒栗子称呼的由来。随着铁锅温度不断升高,铁锨翻炒的速度也不断加快,飘出来的香味也越来越浓,不久热腾腾、香喷喷,甜蜜蜜,软糯糯的糖炒栗子就出锅了。我这人口窝子浅,无论是那香气还是热气都使我垂涎三尺,那就买吧买吧,<span style="font-size:18px;">别委屈自已。</span></p><p class="ql-block"> 糖炒栗子分为两种,一种是有扁的有半圆形的,个头较大;一种是锥形的,略小。据老板说,锥形是野生的,所以较另一种贵。我是农村出来的,知道其中的奥妙,所以任凭老板不断推荐贵的,我不为所动,老板见状也只得作摆。</p><p class="ql-block"> 像我这样的“贪吃虫”还真不少,顺着扑鼻香气而来的人,不一会就将滩位里三层、外三层围了起来,老板见生意好,立马炒起下一锅来,人也陡然来了精神,“糖炒栗子——,高山的野生栗子——。”随着这清脆而悠长的吆喝声,秋的气息也围绕在我们身边。</p><p class="ql-block"><br></p> 秋意 <p class="ql-block"> 柿子红了,秋的气息浓了。</p><p class="ql-block"> 当你看到树上挂着红彤彤的小灯笼时,别惊讶,那也是秋天的果实,对了是柿子。老话说柿子要打霜后才甜,随着全球变暖,老话也成了老黄历——不准了。</p><p class="ql-block"> 柿子不像板栗那样包着刺猬一样的铠甲,它的表皮圆润光滑,不伤人,我小时候有一段与柿子有关的趣事。</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与村支部书记为邻,他的儿子与我同年,两人从小就玩在一起,与他一起玩最大的好处就是,即使做错了事,大人也不会有过多的责怪。都说小孩顽皮,这话一点都不假。某个夏天中午,乘大人们休息,我俩偷偷的跑到田野里的柿树下,一个爬上去摘一个在树下捡,一般都是他摘我捡。他爸是书记,就算有人看到了,也不会有事,只要及时下来就行,如果别人看到我在摘,事情就大了。那时候不懂事,以为小柿子也是甜的,结果是又麻又涩,麻到嘴巴丢掉都不知道,只得急急忙忙跑到溪里掬起水漱口,漱了好长时间才觉得好受些。一次听一个比我俩大几岁的人说,将柿子在淤泥里埋几天,就能吃的。我们听了如获至宝,并将之奉为圭臬。于是还是中午时分,还是乘大人们休息的时候,我俩出去了一趟,这次多摘了几个,找个偏僻而有淤泥的地方,将柿子埋好并做好记号,约定三天后去挖。</p><p class="ql-block"> 三天后柿子的口感果真好了许多,尽管还是麻涩,但已在可以忍受范围了,于是我俩第二次约定三天后再去。我们再次去时,柿子略有麻涩,但也不甜,想吃的话是可以吃的。我们以为还得再放几天,于是将柿子再次用淤泥埋好,再次做上记号,期待着第三个三天后能给我们一个惊喜。然而事与愿违,三天后我们又一次来到时,柿子已烂了,也别提我们有多失望。</p><p class="ql-block"> 由于这次多摘了几个,有人就看出了树上的柿子少了,但他们并不知道是谁干的,就汇报给支部书记。汇报的时候,书记的儿子就在边上,他听了后立马跑出来告诉我,我忙问是否知道是我们干的?他说只知道树上的柿子少了,并不知道谁干的,我吁了口气。后来我们没有再干这样的事。</p><p class="ql-block"> 大人们摘柿子的时候,总要在树梢上留几个,有的说这是留给鸟儿过冬吃的,是为了感谢鸟儿们捉了害虫,才让我们有好的收获;也有的说柿子红彤彤地像灯笼,树梢上挂着红灯笼,象征着吉祥如意,预示着明年的收成会更好。二种说法都反映了人们期盼好年景的朴素而美好的愿望。</p><p class="ql-block"> 当柿子红了的时候,说明秋意渐浓了。</p> 深秋 <p class="ql-block"> 诗云:“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这是苏东坡第二次出任杭州太守时写的,也是我最喜欢的咏秋诗之一。</p><p class="ql-block"> 橙黄橘绿,深秋闪亮登场了。</p><p class="ql-block"> 那年晚秋,到雁荡山疗养,车子从慈城出发,沿甬温高速往南下,两边的田地上有许多成片成片的橙树林,树上掛着密密麻麻的果子,黄澄澄地分外耀眼。我们都在议论,城里的橙子那么贵,他们为什么不摘去卖?天再冷一些这橙子就要栏在地里了,难道他们就不痛惜?后来才了解到缘由,是由于价格太低了,一天采摘下来的橙子卖的钱还不夠付雇工费!这样做实属天奈之举。那时还没有电商,更没有直播带货之说,二道贩子为了自己多赚钱,拼命压低收购价格。“橙贱伤农啊!”我们不由感叹道。</p><p class="ql-block"> 那次疗养我们吃得最多的水果就是橙子。疗养结束后我们都十几斤十几斤的带回来,原因就两字:便宜。</p><p class="ql-block"> 现在的果农应该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吧?现在的销售手法多样化,加上可以通过电商,也可以直播带货等销售方法。当然也要会吆喝,讲信用,且价格公道,品质保证。</p><p class="ql-block"> 说到电商,我真佩服之前的一个女同事。之前我在单位的化验室工作,差不多与单位所有部门都有联糸,因工作需要,与这位女同事加了微信。不久这她辞职回家干起了电商。她是赣南人,老家盛产橙子,每年秋天是她最忙的时候,为了销售她时常在朋友圈发广告,几年下来她的广告少说也该有上百则吧?却没有一则是重复的。其中有二则我印象比较深刻,一则的图片是一个特写的橙子,图片上配着的文字是:约我吗?我很甜的,约了我就来。这则广告朦胧且略带暧昧;另一则是她模仿《红楼梦》中的护官符写道:“橙不假,赣南大地丰收了。汁多果饱满,味甜不酸牙!”所配的图片是一箱箱整装待发的橙子。这则广告诙谐幽默,实在是太有趣了,让我笑出了眼泪。正因为这样她的产品每年都能卖完。一次她曾半真半假地说:“我们一年的化费都要在这几个月中赚得。”销售靠这几个月,田间管理却贯穿于全年,话外之音大家都能听懂。</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秋天就是这样,不管气象学还是节气是否已入冬,她都会以自已的节奏走完属于自己的旅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