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977年恢复高考,我考取了淮南师专。1979年9月,我们提前实习,实习时间为一学期(当时,淮南市中学教师奇缺,就把我们还没毕业的学生顶去上岗)。我被分配到淮南十四中,担任高一(6)班班主任,教授语文课。</p><p class="ql-block"> 全班50多名学生,说我是他们的老师,还不如说我是他们的头(我也还是学生),年龄相差也不大。初上讲台,我是胆颤心惊,如履薄冰。好在同学们都很能体谅我,班干部们也都积极支持我的工作,班长林淮中更是主动替我分担班级管理的事务。很快,我和同学们就打成了一片。学习上,我尽其所能教授他们(当然,知识很有限,有时候我明明是讲错了,大家也不起哄);生活上我也尽力帮助他们,特别是生活比较困难的同学,我就向学校争取助学金。班上学生大部分都是矿工子女,集中住在工人新村。在我实习的半年时间里,我去过了将近一半学生的家庭,进行家访;有些女同学闹别扭,我就像大哥哥一样进行调解,还让我们一起实习、教我们班数学的赵德英老师帮助调解……</p><p class="ql-block"> 实习很快就要结束了,分别的时候,我和同学们都是依依不舍。学校的大客车来接我们了,同学们都围在客车门口,有些女同学控制不住,竟然哭了起来,我的眼圈也红了。</p><p class="ql-block"> 分别之前,我和赵老师参加了班团支部的合影留念;班长林淮中用牙刷把给我刻了一枚私章,作为纪念——这孩子有书画天赋,后来他考取了山西大学美术系。</p> <p class="ql-block"> 虽然分开了,但我和他们一直都保持着联系。</p><p class="ql-block"> 1987年秋天的一个中午,我正在家吃午饭,突然有两个人——一男一女站在了门口。我一时没认出来。</p><p class="ql-block"> “邓老师,您让我们找得好苦啊!我是林淮中。”“啊?”我又惊又喜:“你们是怎么找来的?”</p><p class="ql-block"> “听说您调到了舒城中学,我们先是到舒城中学。学校的人说您下班回城里的家了。我们又一路打听才找到了这里。”</p><p class="ql-block"> “哎呀,真是难为你们了!”</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通讯就是靠书信,不像现在,一个电话、一条短信就解决问题。</p><p class="ql-block"> 师生相见,分外亲切。林淮中是和他的女朋友小李一起过来的。寒暄一番之后,就着我们的午餐一起吃了起来。下午,我带着他们去舒城中学,参观校园;晚上,我和林淮中就住在舒城中学的宿舍里,小李回到城里的家,和我的妻子女儿住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 他们给我带来了淮南产的搪瓷餐具,现在还在使用。</p> <p class="ql-block"> 1988年的冬天特别冷,寒假期间,我猜想林淮中可能要结婚了。我就去合肥百货大楼买了一床缎子大红被面,去了淮南。</p><p class="ql-block"> 林淮中家虽然去过,但时间长了,也就记不清楚了。我在九龙岗下了火车,朝林淮中家的方向走去。找了半天也找不到,向人打听都说不知道。我扫兴地往回走,心想:这回可是“狗熊跑白路”了。突然,前面有一个人朝我这边走来,那人一眼就认出了我,“邓老师,您怎么在这里?”我也认出了林淮中,“我就是来找你的呀!”</p><p class="ql-block"> 林淮中邀请了几个在九龙岗的同学来家中吃饭,师生畅叙友情。</p> <p class="ql-block">——我和林淮中在淮南龙湖公园留影</p><p class="ql-block"> 2004年,淮南十四中原高一(6)班同学聚会,我应邀参加。同学们从四面八方汇聚到淮南洞山宾馆,欢聚一堂,情谊浓浓。分别二十多年了,很多同学都是第一次见面,有说不完的话,诉不尽的情。我和他们情如兄弟姐妹,激动不已。</p><p class="ql-block"> 席间,我即兴赋诗一首:“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人生二十年,弹指一挥间!”</p><p class="ql-block"> 相聚是短暂的,情谊是不断的。有同学路过舒城或是在舒城开会,他们都会抽时间来看我。有一次,曹金良同学在舒城开会,晚上8点多了,打来电话,要我去帅旺大酒店一聚。我赶到了酒店,一起唱歌到深夜。</p><p class="ql-block"> 说来很巧呢:在安徽大学教书的李阿莉同学,竟然是舒城中学我的老前辈包先岑老师的儿媳妇。</p> <p class="ql-block"> 2015年,同学聚会——</p> <p class="ql-block"> 2016年,同学聚会——</p> <p class="ql-block"> 2019年,同学聚会。这次小聚,大家的心情都很沉重——有一位同学生病,不久前离世了。</p> <p class="ql-block"> 我想:为什么只有短短的半年时间,师生的情谊就这么深厚?我认为,关键是年龄。老师年轻是最大的优势:没有代沟,思想容易沟通。现在,这些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都已经退休或是将要退休了,我们师生又成了“同一个战壕的战友”了。</p><p class="ql-block"> 但愿时光不老,友情天长地久!希望同学们保重身体,珍惜余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