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江南东梓关

明光

<p class="ql-block">最美的水墨江南在哪里?</p><p class="ql-block">在吴冠中的笔下。</p><p class="ql-block">吴冠中笔下的水墨江南,历史的悠远、乡情的祥和、生活的美满与自然的生机扑面而来。</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是我们对江南古村的印象记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听说富春江东岸的东梓关村已</span>将吴冠中笔下的江南粉墙黛瓦的水墨画卷“实体化”。</p><p class="ql-block">吸引了我们前来。</p> <p class="ql-block">在吴冠中的笔下,江南古村白屋连绵成片,黛瓦参差错落,曾经是寻常巷陌,多年后却是很多人记忆中永远回不去的故乡。</p><p class="ql-block">出现在我们眼前的东梓关,让这份执着有了寄托。隔着墨绿的田野和鲜艳的花草,一片白色建筑如画卷立在其间。吴冠中笔下的水墨江南,竟真的走进了现实。</p> <p class="ql-block">东梓关村面临富春江,背靠小山群,它环境优美、位置独特,自古以来就是富春江水路过富春下钱塘的必经之地。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在东梓关村口,一面灰瓦覆盖的大白墙上,书写着东梓关的来历:“宋咸淳临安志载,在县西南五十一里,东入浙江,旧名青草浦。宋将军孙瑶葬于此,坟上梓木枝皆东靡,故以名。清光绪三十二年富阳县志载,明洪武十九年于东梓塞设立巡检司,领逻卒为戍,因名东梓关。”</p> <p class="ql-block">“西下严陵滩,东流第一关。”东梓关古时曾为著名水上关隘,历史悠久,多处古迹保存完好。</p><p class="ql-block">现存近百座清末民国初的古建筑,许家大院、安雅堂、朱家三房堂楼等都是留存下来比较知名的传统民居古建。村庄史有1500年之久。</p><p class="ql-block">近年来,又建造了一些富有吴冠中笔下水墨江南神韵的杭派建筑,使这里成了最美的江南村落。</p> <p class="ql-block">东梓关村,曾受到作家郁达夫的喜爱:“这是一个恬静、悠闲、安然、自足的江边小镇……”临江可见“碧天,澄水,红树以及两岸相对的青山、隔江的山影”。</p> <p class="ql-block">“东梓关在富春江的东岸,钱塘江到富阳而一折,自此以上,为富春江,已经将东西的江流变成了南北的向道。轮船在途中停了一二处,就到了东梓关的埠头。”</p><p class="ql-block">“东梓关的全村,大约也有百数家人家,但那些乡下的居民似乎个个都很熟识似的”</p><p class="ql-block">“东梓关本来是叫作‘东指关’的,吴越行军,到此暂驻,顺流直下,东去就是富阳山嘴,是一个天然的关险,是以行人到此,无不东望指关,因而有了这一个名字。”</p><p class="ql-block">这是郁达夫在一九三二年九月写的小说《东梓关》中,对东梓关村的描述。</p> <p class="ql-block">郁达夫描述的东梓关,充斥着纯朴温暖的民风,岸边有轮船码头,传统和现代在这里交融......</p><p class="ql-block">航运曾给小镇带来小小的繁华,池塘边的青石板小街,一度店铺林立。据说鼎盛时期除了分门别类的油盐柴米酱醋茶之外,还有供外地人购买的一些本地特产,糕点和中药。</p><p class="ql-block">如今,长长的弄堂,光滑的青石板路,让我们仍然能依稀感受到,当年来来往往的时光过客。</p><p class="ql-block">一座座沧桑的老屋,一颗颗参天的古树,都是前人留下的印记。</p><p class="ql-block">郁达夫用一个古村落的真实名字作为小说的题目,可以想象村庄给予作家的美好回忆。除了恍若隔世的乡村生活,触碰了乱世游子内心的温情和隐痛外,乡村的美丽风光肯定也起了重要作用。</p> <p class="ql-block">近百年时光流逝,东梓关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p><p class="ql-block">但曾经熙熙攘攘的古码头仍在,郁达夫为着治病曾来小住过的许家大院仍在,伤科名医张绍富治病救人的安雅堂也在。</p> <p class="ql-block">东梓关的一些老建筑,基本分布在村子中央的一口长塘边。说是长塘,其实就是在村子中央挖出的一口长方形池塘,边上用青石板扣成。</p><p class="ql-block">“村子里的小路很多,有些是石砌的,有些是黄泥的,只有一条石板砌成的大道,曲折横穿在村里的人家和那池塘的中间,这大约就是官道了。”这是郁达夫在《东梓关》小说中对东梓关村长塘及附近景物的描写,显得十分细致和熟悉。</p><p class="ql-block">东梓关最负盛名的古建筑,就是在长塘两边最为宏伟的两座古民居,安雅堂和许家大院。</p> <p class="ql-block">安雅堂墙高院深,外观十分气派,建筑面积500多平米,两边马头墙高耸,前面一院落,左右各建厢房。</p><p class="ql-block">整座安雅堂,檐角上翘,门窗别致,牛腿庄严。各种雕刻精美绝伦,或人物,或花鸟,或走兽,无一不是高超技术,设计巧妙,独具匠心。</p><p class="ql-block">安雅堂后来被骨医圣手张绍富,用来坐堂问诊,悬壶济世。</p><p class="ql-block">张绍富是现代骨科医师的传奇,他的接骨医术称得上是“医术高超”、“妙手回春”,接断骨根本不用打石膏,只要在断骨处贴上他们秘制的膏药,然后用几片树皮夹住断骨,绑上绷带固定就行了。一个星期换一次膏药,一个月后就不用树皮固定,以后换换膏药,让断骨慢慢生长就行了,三个月之后定能恢复如初。</p> <p class="ql-block">东梓关的另一处最著名的建筑是许家大院。许家在当时东梓关是名门望族,共有十个房头。许家大院是许家老三的家,建有170多年历史。</p><p class="ql-block">建筑临水,前屋设过道檐廊,院子两侧为厢房,门房前檐墙正中石库墙门,面阔七间,占地面积678平方米。</p><p class="ql-block">整座建筑结构巧妙,雕刻精细,回廊曲折。置身其中,心静如水,恍然若古。尤其是过道檐廊,临水而就,又因为那一汪池水,明镜如镜,三面都是古旧建筑,许家大院檐廊尽头有几颗嶙峋古树。</p><p class="ql-block">傍晚时,昏黄的灯光勾勒出的老屋,倒映在水中,如梦如幻,镜面般的那份古朴与静谧别有韵味。</p> <p class="ql-block">在村子里往西走,到头就是富春江边了。</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江边有一个越石庙,建于嘉庆十八年。庙前</span>的这棵古樟树已有八百年历史,长在石缝之中,濒江倒影,枝繁叶茂,是富春江上白鹭经常来歇息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现今的东梓关村,吸引人的还是新建的杭派民居。</p><p class="ql-block">白墙黛瓦的房子坐落在青翠田野边,曲面屋顶之间产生的连续感,神似吴冠中作品的屋檐线,恰如一幅江南水墨风情画。</p> <p class="ql-block">走在新杭派民居旁,就感觉它像是从吴冠中画中走出来的,极致的黑白对比,与天空蓝遥相呼应,不需要调色,光跟影的关系通过建筑被体现得淋漓尽致。</p> <p class="ql-block">一片简洁明了的纯白,黛色的单线条瓦顶曲线连绵,如同吴冠中勾勒的水墨江南,既有国画的丹青美,又富于抽象气息。在富春江沿岸山水的映衬下,两种美感奇妙地相融着。</p> <p class="ql-block">这里不仅有“杭派民居”大天井、小花园、高围墙、硬山顶、人字线、直屋脊、露檩架、戗板墙等特点,而是更有魅力的水墨雅致所散发的温婉气韵。</p><p class="ql-block">写意地表达江南意境,并巧妙结合传统民居人字屋面中微曲、起翘的做法,再通过抽象与重构策略将屋顶做成不对称坡和连续坡,几个单元相互连接,使得屋面关系相互呼应,深灰色屋顶与白色墙体相互映衬,实现传统意向的现代化转变。</p> <p class="ql-block">杭派建筑风格设计多以简练的色彩和冷静的基调为主,在强调理性冷静的同时又加入少许的出奇的创意加以配置,总体特征是轻盈、华丽、精致、细腻。</p><p class="ql-block">简洁的现代设计和江南传统民居在这里做到了最完美的结合,诞生了如诗如画般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东梓关“杭派民居”</span>的设计,于2017年获得了具有建筑界奥斯卡奖之称的Architizer最佳评审大奖。</p> <p class="ql-block">“一家一家的瓦上,都盖上了薄薄的层霜。枯树枝头,也有几处似金刚石般地在反射着刚离地平线不远的朝阳光线。村道上来往的人,并不见多,但四散着的人家烟突里,却已都在放出同天的颜色一样的炊烟来了。隔江的山影,因为日光还没有正射着的缘故,浓黑得可怕,但朝南的一面旷地里,却已经洒满了金黄的日色和长长的树影之类。”郁达夫在小说中这样描述东梓关初冬早晨的村景。</p> <p class="ql-block">晨晖将雪白的墙壁抹上了金色,空气中充满了甜醉的气息,微风、露水、花香、光影,在金色的梦幻中,将东梓关定格成了理想栖息地。</p><p class="ql-block">在郁达夫眼里的这个充满了宁静、安逸、悠闲的地方,或许正是人们内心所渴望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东梓关干净整洁,游人稀少,颇有一份清净和惬意。</p><p class="ql-block">东梓关外富春江,碧波荡漾,浩浩荡荡。我们在村里闲走,触动心灵的,是田园风光的恬静,是夕照江滩的灿烂,是郁达夫笔下的温情,是水墨江南般的意境。</p> <p class="ql-block">江风拂过,伴着淡淡的炊烟味道,将思绪从逸想中拉回。</p><p class="ql-block">还未离开,已在心底期待着与东梓关的下一次相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