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攻毒(27)夜绩

屈松(松哥)

<p class="ql-block">夜绩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般认为,古代农耕社会生活模式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白天忙碌,天黑之后大家各自回家歇息。近日读到古籍记载:从春秋战国起,不少的民间妇女每天晚上都要聚集在一处公共场所里“会绩”——女人们聚在一起织布(丝或麻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汉书·食货志》有过专门的记载,说每年冬天,街坊邻居的女人们就会聚在一起夜绩,如果把白班和夜班的时间相加,就相当于一个月有45天。之所以干活要聚在一起,一是为了节约照明费用;二是为了让手巧的和手笨的彼此有个照应,成品的品质不至于太参差不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除此之外还有两个隐含的好处:一是大家经常在一起,可以边工作边唠家常,有助于邻里和谐,风俗习惯自然而然就会高度趋同,便于政府管理;二是单身男女有机会唱唱歌、调调情、没准儿就能玉成好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同样成书于汉朝的《韩诗外传》就有一段女人们边夜绩边聊天的记载。推想,古代女人们加班夜绩,更是勤检持家之的好传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夜绩多发生在冬天?原因很简单:冬天昼短夜长,白天的时间实在不够用,只能夜以继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夜绩还有个必要前提——一定要有烛光照明。女人们白天应该各在各家,阳光下劳作,晚上太阳落山了,就只能借助烛光。但买烛并不便宜,如果家家户户晚上都点烛的话,费用实在吃不消,所以大家聚集在一处公共场所里,共享烛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而“夜绩”既然是一种集体活动,烛的费用注定会被分摊下来,要么大家轮流,今天你带一根烛,明天我带一根烛;要么所有人凑份子钱去买。战国时代所谓“烛”,不是蜡烛,而是火炬。蜡烛要到汉朝才有,而且是作为外国进贡来的奢侈品出现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就出现了有些贫家女子参加夜绩既不带烛,也凑不出份子钱,时间一长,别人自然有意见——不愿意长期被她白蹭。所以贫家女只有表示:自己虽然出不起钱,但一直都在主动多出力干活(打扫卫生等等),给夜绩的同伴们提供了良好而持久的服务。如果你们不允许我参加,也没有因此就节约了什么,还享受不到我的服务。秦国落难甘茂总理给齐国苏秦特使讲的“江上处女”,说的就是这个故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再看两例,《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臣闻贫人女与富人女会绩,贫人女曰:我无以买烛,而子之烛光幸有余,子可分我余光,无损子明,而得一斯便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西汉文学家刘向的《列女传》也能读到贫女夜绩的故事,情节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主人公也都有了名字:贫家女叫徐吾,富家女叫李吾。地点也具体了,不是泛泛的“江上”,而是“齐东海上”,大约就是今天山东东部的滨海地带。交谈的辞令也更有文学性了,我们可以看一段徐吾自辩的原文:“夫一室之中,益一人,烛不为暗,损一人,烛不为明。何爱东壁之余光,不使贫妾得蒙见哀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此 “东壁余光”成为一个文化语码,相关的语码还有借光、惜光、分余光等等,“借光”一词今天还很常用,只是涵义已经发生了改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屈松2021年文集</p> <p class="ql-block">圣刘易斯航空港感恩节前</p> <p class="ql-block">提名连任美储联主席</p> <p class="ql-block">天津新港,低炭自动高科技</p> <p class="ql-block">在大学举办招聘现场</p> <p class="ql-block">初冬的公园</p> <p class="ql-block">北京的楼宇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