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招远张星镇丛家村有山名曰双目顶,山不高(海拔400多米),却险。双目顶上有个山岭叫作婆婆鼻子,因为山体中间耸立的巨大石块颇像鼻子。至于为什么称作“婆婆鼻子”而非“公公鼻子”,当地百姓也不知所以。婆婆鼻子山异常陡峭。曾多次看驴友爬婆婆鼻子的照片和视频,每次都是心惊肉跳。据说,当地人戏称婆婆鼻子山为“马克思山”,意思是要随时做好见马克思的准备。</p><p class="ql-block">蓬莱老驴行者游侠曾这样描述双目顶——</p><p class="ql-block">一座未经人工开发的天然山体,由两座独立的花岗岩基石形成的陡峭山峰。既有超过六十度角的超长坡道,也有几乎垂直的岩壁,还有需要侧身紧贴岩壁及依附岩隙才可勉强通行的险要之处。这里暗藏许多不可预料的诱惑和危险,是新驴们需要慎重抉择的难险之地,历来被胶东驴友视为练胆之地的户外考场,堪称胶东半岛登顶最为困难,山势最险峻的山体。这里曾发生过多起驴友坠崖的山难,尽管如此,依然没有阻挡众多喜欢挑战自我的驴友的脚步。</p><p class="ql-block">我多年前就想打卡此山寻求刺激,但心有余悸,一直没有成行。2021年11月20日,大季家户外组织双目顶登山活动,让我切身体验攀登婆婆鼻子山有惊无险的喜悦。</p> <p class="ql-block">婆婆鼻子山北,有座大虎头山。算是热身吧,群主等你的心先带领驴友攀爬了大虎头。大虎头上有一长一短两条大劈缝,从长的上,又从短的下。所以,虽然大虎头陡峭,但身体塞入大劈缝中,又驴友众多,劈缝中挤得满满的,远望就像一对蚂蚁循序渐进,有一个驴友爬不上去,后面有众驴在脚下挡着,没有坠崖之忧。我前面就有这样一位,几乎趴在石缝里,致使后面的人只能耐心等待上面强驴放下绳来,她攀援而上,后面才能继续攀爬。</p> <p class="ql-block">群驴如蚁循序渐进</p> <p class="ql-block">因弱驴挡路,又没有放绳之前,群驴在缝中等待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劈缝中有的地方几乎垂直,登上去确有难度</p> <p class="ql-block">大虎头上山石高悬,捷足先登的驴友抓紧时间体验“山高人为峰”的豪迈。</p> <p class="ql-block">下山走小劈缝之前,先放绳下了一处大石棚。这是在借绳下坡,还是在借坡下驴?说是借坡表演也未尝不可吧。</p> <p class="ql-block">小劈缝有多长?20米的绳子,只放到小劈缝的一半。那大劈缝呢?至少有百米吧!</p> <p class="ql-block">由于个别弱驴的迟滞,从大虎头下来已是11点多了。群主计划午饭后,攀爬婆婆鼻子山。可是兴致正盛的众驴一直要求登上婆婆鼻子再吃午饭。这正应了那句俗语:蹬鼻子上脸——得寸进尺。于是,群主集合队伍奔向婆婆鼻子山。</p><p class="ql-block">先从不同角度认识一下的婆婆鼻子山</p> <p class="ql-block">从西北方向看,婆婆鼻子山就像一头人面狮身兽,或者什么怪兽趴在那里?</p> <p class="ql-block">像攀大虎头一样,攀爬婆婆鼻子也要先爬一段大石坡。和户外群驴爬山的好处是,每遇石坡必放绳,正因为如此,才保证驴途的安全。</p> <p class="ql-block">婆婆鼻子下的山脊,是由一块一块的巨石组合而成的超长超陡大石坡,有六七十米,两边是悬崖峭壁,却并不像原来想象的那样险,只要小心谨慎,紧抓岩缝,每一脚都踏地稳稳当当,多数驴友都可以徒手攀爬到“鼻子”下面。但领队还是放绳协助,以防万一。</p> <p class="ql-block">在“鼻子”下面,仰望“鼻头”,极像一枚巨大的贝壳,仿佛一不小心,就会扣过来。相比之下,“鼻子”底下坐着的人小得就像贝壳里的刚刚成型的珍珠。</p> <p class="ql-block">婆婆鼻翼下留个影,俺来过了!</p> <p class="ql-block">群主原想在“鼻子”底下合影,结果驴友陆续在“鼻子”底下聚齐,小憩了一会儿之后,不等合影,又蹬鼻子上脸了。</p> <p class="ql-block">“婆婆”的脸上当然有“皱纹”,众驴友就沿着一上一下两条主要“皱纹”向上爬行。等爬到“耳根”的位置,更加陡峭起来,几乎直上直下,攀爬的危险系数陡然升高。此处每一步都需谨小慎微,手脚并用,找好抓点,绝不能以轻心,稍有不慎,就会去见马克思!</p> <p class="ql-block">到颈项相接处,有一条石缝,强驴缘缝而上,弱驴借绳攀援。</p> <p class="ql-block">陆续登上“婆婆”头顶,只见婆婆鼻子后面的山峰山势雄伟,山石嵯峨,壁立千仞。驴友们在感叹大自然造化神奇的同时,抑制不住登顶的畅快,忘记了攀爬的疲劳和辘辘饥肠,纷纷在山前留影,让身心舒展到极致……那是揽山入怀、融己于山的喜悦,是山人一体的情怀,是一种灵魂的净化与升华。那一刻,心儿徜徉,所有的艰难跋涉,所有的坚持执着都即刻融化,融化在绝美山色里……</p> <p class="ql-block">看,三羊开泰那悠然自得的神态,是不是有一种“惯看秋月春风”淡定和闲适!</p> <p class="ql-block">在婆婆的“头顶”下望,刚才经过的山脊,就像巨兽的脊背,两旁是悬崖绝壁,万丈深渊;北望,那大虎头就是一堆巨大的石头而已,毫无出彩之处。</p> <p class="ql-block">南望,可见尖尖顶。尖尖顶周围的山体,因过度开采,破坏得不堪入目!无法想象,亿万年而屹立不倒的尖尖山,在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还能存活多久!人们就是这样理解“金山银山”的啊!人在挖,山在泣!人与自然互为依存!等大自然咆哮了,就为时晚矣!</p> <p class="ql-block">午饭后,继续沿婆婆鼻子山脊上行。山脊上虽也有陡峭的石坡,但比起之前爬过的,那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平缓得多。但领队还是劝诫驴友戒骄戒躁,脚踏实地。</p> <p class="ql-block">没有了惊险的刺激,便享受奇石的情趣。</p> <p class="ql-block">看这块奇石,有人说像乌龟,换个角度呢?忍者?</p> <p class="ql-block">那这些又像什么?行走在山间,有幸能与你相遇——历经沧海桑田、鬼斧神工的天然奇石!</p> <p class="ql-block">到达双目顶主峰合影后,众驴还是意犹未尽,在主峰上流连许久,如同看了一部好书,但未参透其精华,于是沉浸书中……</p> <p class="ql-block">领队等你的心的风采:年轻帅气,热情阳光。户外的魅力在他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驴行路上原本陌生的人,遇见了,便熟识了。</p> <p class="ql-block">下山经过一处悬崖,众驴又放绳下撤。</p> <p class="ql-block">如果不是天色将晚,众驴一定会将南面的尖尖顶一起征服了。只能一路走,一路望了。</p><p class="ql-block">回望到的尖尖顶,直插苍天,陡峭耸直,雄壮挺拔。</p> <p class="ql-block">归途中不断回望到的婆婆鼻子山。</p> <p class="ql-block">婆婆鼻子与双目顶主峰一脉相连,就像一条巨大的恐龙匍匐在那里。</p> <p class="ql-block">哦,说明一下,婆婆鼻子与尖尖顶,合称双目顶。不用说,今天的双目顶之游是不完美的。不过,这也留下了念想。</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人生哦,时刻都在出发,时刻都在路上,时刻都在途经,说不定哪一天又会打卡尖尖顶。</span></p><p class="ql-block">而那时,那刻,抑或若干年后,再看此处、此景,是否会记忆犹新、刻骨铭心呢?</p><p class="ql-block">生命哦,并不在活了多少个日子,而在于垂垂年老之后还能记住了多少日子。不停行走的驴友,过的每一天,一定都是值得回忆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