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丹一幼】共生探究课程:我和蜗牛的奇妙之旅——大五班

萌奇奇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大自然千变万化,社会生活丰富多彩,在幼儿的眼里形成了一个充满疑问的世界,就是在这些大大小小的探索行为中,他们逐渐获得关于世界的经验,理解周围的世界。正如杜威所说:“儿童有调查和探究的本能,好奇、好问、好探究是儿童与生俱来的特点,也是使他们的认识活动得以维持和获得成功的首要前提。”</b></p> 🐌 课程缘起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通过《冬眠的动物》引发了关于蜗牛🐌的主题活动。冬天到了,外面活动的小动物越来越少,他们到哪里去了?南北极的动物为什么不怕冷?鸟儿为何飞到南方过冬?在探究的过程中,当我们讨论蜗牛的过冬方式时,孩子们兴奋地告诉我:“老师,我见到过蜗牛,在政府广场后面;老师我也见到过,下过雨后,在我家院子的草地上有蜗牛,它爬的很慢;老师,我在书上见到过,它的身体是软软的。”各种好奇不正是探究的方向吗?于是我们紧紧追随孩子兴趣的脚步,一起走进蜗牛的世界,去开启探寻蜗牛的秘密之旅……</span></p> <p class="ql-block"><b>  基于幼儿兴趣和探索欲望—生成主题课程网络图</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这几只蜗牛的到来让孩子们很兴奋,在观察蜗牛的过程中孩子们纷纷问着猜着:“这些蜗牛怎么这么大?”“它们喜欢吃什么?”于是我把大家都关注的“蜗牛喜欢吃什么”作为第一个探究点。对于蜗牛到底喜欢吃什么?我们没有直接告诉孩子,而是给孩子探究的空间,让幼儿通过自己的猜想、实践、验证,而得到答案。</span></p><p class="ql-block"><br></p> 🐌 养蜗日记 蜗牛喜欢吃什么 <p class="ql-block">  关于蜗牛喜欢吃什么,孩子们产生了大胆的猜想。</p> <p class="ql-block">  小朋友们各抒己见,我们引导孩子把蜗牛喜欢吃的食物用绘画的方式进行表征。</p> <p class="ql-block">师:怎样才能知道蜗牛到底喜不喜欢吃这些食物呢?小朋友们讨论商量后决定回家去找,然后把食物带来班里喂给蜗牛,看它吃不吃</p><p class="ql-block">师:我们班的所有小朋友都把食物带来喂给蜗牛吃吗?我们应该怎么办?</p> <p class="ql-block">  通过讨论,大家都同意分组轮流从家里带食物,第一天是草莓组的小朋友给蜗牛带食物。她们带了西红柿和白菜,切一切喂给小蜗牛看它吃不吃?</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打瓜组小朋友</p> <p class="ql-block">  榴莲组小朋友</p> <p class="ql-block">  给小蜗牛喂完食物后,小朋友们总是迫不及待的去观察、讨论着小蜗牛喜欢吃的食物和不喜欢吃的食物。</p> <p class="ql-block">  观察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结果记录下来</p> <p class="ql-block">  经过几天的喂食、观察和记录,我们统计了蜗牛喜欢吃的食物和蜗牛不喜欢吃的食物。</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我们的发现:</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蜗牛喜欢吃的食物:白菜 西红柿 胡萝卜 黄瓜 红枣 杂草 树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蜗牛不喜欢吃的食物:肉 香菜 核桃 海草</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老师的话:</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关于蜗牛喜欢吃什么,幼儿通过观察、比较、与同伴交流讨论和实际操作的方法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知道了蜗牛是杂食性动物,喜欢吃各种各样的水果、蔬菜、瓜果等,蜗牛吃的食物都是素的天然食物;蜗牛害怕盐和咸类食物。</span></p> 我来照顾蜗牛 <p class="ql-block">  经过几天的喂养,蜗牛就像班里的新朋友,引发了大家的关心和爱护。孩子们决定两人一组担任起照顾蜗牛的任务。</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喂养过程中,我们鼓励小朋友自己去厨房给蜗牛要食物,孩子们懂得了怎样求助、怎样与厨房阿姨交流表达。</p> <p class="ql-block">  在照顾蜗牛时小朋友惊喜的发现蜗牛的便便</p> <p class="ql-block">  通过观察蜗牛的便便颜色,知道了蜗牛排出来的粪便颜色跟它所吃的食物的颜色直接相关。</p> 🐌 蜗牛的故事 <p class="ql-block">  在继续探究的日子里 ,小朋友每天都和蜗牛亲密接触 ,一个周一,佳冉小朋友从家里带来了一本关于蜗牛的书 《看!蜗牛》孩子们迫不及待的围坐在一起说着关于蜗牛的那些事儿</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佳冉:我知道 海豚有200颗牙齿&nbsp;</p><p class="ql-block">子涵:我知道这是鳄鱼的牙齿&nbsp;</p><p class="ql-block">师:你是怎样知道的?</p><p class="ql-block">小朋友:因为牙齿周围的纹路是一样的。</p><p class="ql-block">李灏:我知道 这个牙齿是鳄鱼的 因为它们颜色是一样的&nbsp;</p><p class="ql-block">孙炣:我知道 这个是狗的牙齿 ,因为纹路是一样的。</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老师的话:</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b><span style="font-size: 18px;">幼儿喜欢与同伴一起讨论看过的图书,分享书中有趣的事。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幼儿在与同伴交流和讨论的过程中体验了交往的乐趣,使阅读变得非常愉快。也能带给孩子温暖和感动,体验“微”幸福。</span></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围坐在一起交流着、讨论着关于蜗牛的那些事,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拓展了学习经验。于是,我们鼓励幼儿把更多关于蜗牛的书带到班级投放到阅读区,让幼儿随时可以看书、分享书中有趣的故事。同时也向幼儿分享了绘本《爬上瓜秧的蜗牛》</p> <p class="ql-block">  通过绘本<span style="font-size: 18px;">小朋友</span>懂得了学会认可别人、接纳别人的想法;不嫉妒他人的成果,就会收获意想不到的快乐。我们又鼓励小朋友根据故事的结束部分猜想故事情节的发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大胆创编或续编故事。</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老师的话:</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我们要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为幼儿提供适宜的图书,和幼儿一起看书、讲故事、丰富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拓展学习经验。你就会发现原来孩子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惊喜。</span></p> 🐌 命名记 <p class="ql-block">  通过绘本《爬上瓜秧的蜗牛》孩子们认识了故事里的蜗牛丹、本和乔。于是我也激励小朋友:“故事里的小蜗牛都有自己的名字,我们班级的小蜗牛还没有名字?我们应该怎么办?”</p><p class="ql-block">小朋友们都纷纷举手说:“我给它取个名字吧”</p><p class="ql-block">师:“每个小朋友都想取名字,怎么办?” </p> <p class="ql-block">  关于起名字我们有话说:</p> <p class="ql-block">  为了让所有小朋友都参与其中,感受为蜗牛起名字的乐趣,我们鼓励孩子把想要给蜗牛起的名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出来。</p> <p class="ql-block">  名字画好后,小朋友都很兴奋,也迫不及待的向旁边的小伙伴分享。于是我让每位小朋友说一说自己给小蜗牛起的名字,并把它们记录下来。最后大家通过举手投票的方式选出票数最多的四个名字。</p> <p class="ql-block">  名字起好后,再次出现新问题:</p> <p class="ql-block">  经过小朋友的讨论,蜗牛的名字和标记诞生了。</p> <p class="ql-block">  将标记和颜色涂在蜗牛身上</p> 🐌 蜗牛大发现 观察蜗牛 <p class="ql-block">  在和蜗牛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孩子们和蜗牛的感情越来越深厚。在近距离观察的过程中,靠着自己明亮的眼睛,总能够发现许多。</p> 蜗牛的秘密 <p class="ql-block">  一天,在观察蜗牛时,赫洋小朋友发现蜗牛的房子里放了很多绿色的像海草一样的植物。他很好奇是什么?</p><p class="ql-block">师:这是苔藓</p><p class="ql-block">赫洋:老师为什么小蜗牛的房子里要放苔藓?对于这个问题我没有直接回答他,而是以此为契机,和孩子们展开了讨论。请小朋友们想一想、猜一猜、说一说:为什么蜗牛的房子里要放苔藓?</p>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猜测👇</p> <p class="ql-block">  根据赫洋小朋友提出的问题,并让孩子们猜想。我们找出距离这个问题最近的一个生发点:什么是苔藓?苔藓有什么作用?发放了调查表,鼓励幼儿和家长一起借助书籍、网络等途径寻找问题的答案,来园后和小朋友分享。</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通过调查,孩子们知道了什么是苔藓以及苔藓的作用。“苔藓是绿色的植物,有药物价值;”“苔藓可以吸收不好的空气;”“苔藓可以保温保湿。”根据孩子们获得的相关经验,教师再次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要在蜗牛的房子里放苔藓?”“可以让蜗牛家里的空气变湿。”教师根据孩子的回答:“原来蜗牛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最怕阳光直射。”</p><p class="ql-block"> 通过赫洋小朋友的发现和提出的疑问❓又引发了其他小朋友想要知道更多关于蜗牛的秘密。</p> <p class="ql-block">  关于蜗牛我想知道……</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标记进行投票,通过投票选出了最感兴趣的四个问题进行调查。</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当孩子们围着小蜗牛时,总是有很多很多的话题。在观察蜗牛的过程中幼儿善于发现问题、对周围的事物感兴趣并提出疑问时,我们要呵护他们的好奇心,抓住每一个教育契机,点燃孩子们不断探索新知的欲望。鼓励幼儿通过多种途径了解蜗牛,在探究蜗牛问题中,就是孩子经验的建构和主动学习的过程。</span></p> 认识蜗牛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通过直观的观察孩子们发现蜗牛有两对长长的触角,并不能很好的了解小蜗牛身上的各部分名称。为了满足全班孩子的发展需要,于是我们开展了一次集中教学活动,丰富、梳理孩子们对于蜗牛的认识。</span></p> <p class="ql-block">  在观察蜗牛时小朋友说:“老师这是非洲大蜗牛吗?”面对孩子们又一次的好奇、好问、好探究,我们利用家园共育的方式找到了答案。</p> <p class="ql-block">  基于幼儿对蜗牛的认知,我们又继续带领幼儿认识各种各样的蜗牛。</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老师的话:</b></p><p class="ql-block">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在集体活动中孩子们积极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在观察和探索中发现、认识了蜗牛的身体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了解蜗牛的种类。蜗牛的长触角上面是眼睛,短短的小触角是它的鼻子;蜗牛的嘴巴藏在最下面,它是世界上牙齿最多的动物;蜗牛有脚,长在它的肚子上,叫腹足,身上还有很多的粘液;蜗牛的壳就是它的家,不仅为它遮挡寒冷,还会保护它……</p> 🐌 和蜗牛的告别 <p class="ql-block">  周五早上发生了一件难过的事情。我们像往常一样去观察蜗牛的时候,发现蜗牛(小五)不动了,它的壳上破了一个洞,壳里的身体也萎缩了。于是我们把蜗牛(小五和福尔摩斯)拿出来让小朋友们观察、对比,看一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p><p class="ql-block">若曦:小五的壳上有个洞,它受伤了。</p><p class="ql-block">梓萌:我看到小五的壳里边有血</p><p class="ql-block">雅宁:小五的身体干了,它死了。</p><p class="ql-block">语诺:它的壳坏了内脏就会受损,它就死了。</p><p class="ql-block">师:“为什么其它的蜗牛都好好的,为什么这只蜗牛会死去?”</p> <p class="ql-block">  小朋友们纷纷猜测着小五的死因</p> <p class="ql-block">师:我们班的蜗牛(小五)死了,我们怎么安放它?</p><p class="ql-block">李灏:给它举办一个葬礼</p><p class="ql-block">师:什么是葬礼?</p><p class="ql-block">李灏:葬礼就是一个人死了,有很多人过来给他送祝福。</p><p class="ql-block">师:葬礼就是为逝去的人做最后的告别,那我们怎么给小五举办葬礼?</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都提议将这只死去的蜗牛埋在楼下的土地里。因为蜗牛的家就在土地上,死去的蜗牛应该回到大地。小朋友还想到,如果有人踩到它或把它挖出来怎么办?于是大家一起商量想办法,最后决定埋葬好蜗牛后,放上禁止踩、挖的标识牌。</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老师的话:</b></p><p class="ql-block">从饲养小蜗牛到它的离开,孩子们的感情越来越细腻,他们会为小蜗牛的离开而感到伤心,还记得在吃晚饭时语诺小朋友吃的特别少,她说:“小蜗牛死了,我很伤心,都没有食欲了”。孩子们能体会到动物和人类一样,会害怕分离和孤独,需要大家的关心和爱护,当孩子们体会到这样的感受后,便会对生活中各种事物产生莫大的同情和关爱。知道尊重和珍惜生命。</p> 🐌 蜗牛的创想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这句话充分说明,培养幼儿的创造力,离不开幼儿的动手动脑。孩子们在探索、认识了蜗牛的身体结构后,又对创作蜗牛升起了浓厚的兴趣。孩子们都说:“老师我想用彩泥捏蜗牛、我想用纸剪、我想用瓶盖”…于是我们根据孩子的需要,提供了各种丰富的材料让幼儿自主选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制作蜗牛。</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老师的话:</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指南》中教育建议提出:“创造机会和条件,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孩子们天马行空,大胆创作。通过多种工具、材料以及不同的表现手法,</span><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表达着他们对蜗牛的喜爱之情。</span></p> 🐌 蜗牛爬爬爬 <p class="ql-block">  午睡起床后,孩子们都在认真的整理行李。有两位小朋友整理好后把行李放在了对方的身体上,突然,一旁的小朋友说:“你们好像小蜗牛啊!”他们的对话让我有了想法,虽然天气冷了,孩子们不能到户外去。但在室内我们也可以学一学小蜗牛是怎么爬行的,一场“蜗牛”爬行比赛火热举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老师的话:</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幼儿在练习蜗牛爬行时,能以匍匐、膝盖悬空等多种方式向前爬。锻炼了幼儿的平衡能力、耐力以及合作能力,而且还能体验到爬行的乐趣,丰富了幼儿愉快的情感体验。同时也培养了幼儿坚持、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span></p> 🐌 区域联动 建构区一蜗牛的家 <p class="ql-block">  建构区来了四只蜗牛,为了让蜗牛们住进舒服又宽敞的房子。孩子们<span style="font-size: 18px;">共同商量制定计划、</span>材料数量、形状、房子结构等,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空间概念。蜗牛的家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p> <p class="ql-block">  蜗牛的家在孩子们共同合作、努力下完成了,在回顾环节孩子们迫不及待的向我讲述着他们为蜗牛搭建的楼房,“一楼是两只小蜗牛的房间,二楼是大蜗牛住。”在和孩子们讨论时新的问题出现了“二楼的蜗牛怎么出来?”</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想到了好办法,又开始对蜗牛的家进行调整。</p> <p class="ql-block">  在给蜗牛搭建第二个房子时,搭建的最后一步 封顶时孩子们又遇到了问题,两边的距离太宽了,纸板的长度不够。小朋友尝试用双面胶粘,但纸板的连接处不能粘在一起。之后孩子们又对自己的方法进行调整—白乳胶,还是不行。“那怎么办呢?”</p> <p class="ql-block">  小朋友想到用胶枪试一试,“这回成功啦”孩子们高兴的跑到我面前说。</p> 益智区一数的分解与组合 <p class="ql-block">  在益智区投放了“蜗牛分分看”的游戏材料,通过游戏,幼儿可以感知和理解10以内数的分解与组合。</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老师的话:</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纲要》中指出:我们要不断激发幼儿的内在动力 ,为幼儿创设宽松 、自由的环境 ,从兴趣和需要出发 ,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到游戏活动中,自主选择材料。在共同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协同学习、获得成功,并形成善于观察、主动思考、耐心专注、克服困难、团结协作等良好的学习品质。而适宜的材料也能够帮助幼儿实现经验上的提升 。</span></p> <p class="ql-block">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场关于探秘蜗牛的奇妙之旅告一段落。但孩子们和蜗牛的故事仍在延续,而作为教师的我们只需要做的就是关注幼儿的兴趣和发展需要,积极给予支持和帮助。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关注、发现、记录下这些属于孩子们的“魔法时刻”。</p> 收获与反思 <p class="ql-block">  整个活动的进行都是围绕幼儿发现、关注的问题、兴趣点层层展开,步步深入,幼儿通过观察、感知、思考、交流,进行探索和发现。在解决了问题的基础上,又发现了新的问题,在发现——解决——发现——解决的循环中,幼儿对蜗牛的了解越来越深入,解决问题的能力也逐渐增强,我们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勇于表达,从而不断激发幼儿的探索热情,在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自信心等都有较大的提高,他们体验到了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p>

蜗牛

幼儿

小朋友

孩子

喜欢

我们

食物

探究

苔藓

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