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决定出路,市区学校也有劳动基地!

美友1793163

<h3>思路决定出路,市区学校也有劳动基地!</h3> <h3>  清清北蟒河畔,千年望春桥边,有一个孩子们成长的乐园——济源市济水东街学校。</h3> <h3>  近日学校被认定为“第二批河南省中小学劳动教育特色学校”。</h3> <h3>  济源市济水街道办事处东街学校始建于1964年,位于交通便利的文昌北路,校园占地面积5143平方米,建筑面积2627.52平方米。目前有1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60人,教职工24人,其中省级名师1人,省级骨干教师4人,市级骨干教师6人;中小学高级教师1人,中小学一级教师16人,中小学二级教师7人。同时学校还外聘了两名专业人员担任学校劳动实践指导教师,学校师生比为1:23,能够满足开展劳动教育课程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需要。 <br>  2016年以来学校以田园劳动教育为特色工作,通过开展田园文化建设,逐渐形成具有特色的田园劳动教育品牌,实现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了扎实推进田园劳动教育,学校开辟了有果树、各季蔬菜、观赏花木的劳动实验基地,把学校打造成了“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美丽“农耕园”。</h3> <h3>  学校围绕“家庭、学校、社会”三者有机结合,通过“亲自动手、亲近自然、亲身体验”等内容;走进生活、唤醒学生,以孩子的视角感受农作物的变化,听懂大自然母亲的语言,真正走出接地气的劳动教育。把劳动教育真正推到教育的场域中来,充分发挥劳动培养人、教育人的功能。</h3> <h3>  1.充分做好家校共育。家庭劳动以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实践为主,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家庭劳动,根据年龄特征,每年学会1-2项劳动技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h3> <h3>  2.校内劳动以体验过程为主,以劳动技术课、教室校园卫生打扫、绿化美化、垃圾分类等,进一步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必要的劳动技能;以学校劳动综合实践基地为依托,让学生积极参与蔬菜种植、泥塑手工制作、手工编织社团,让学生体会劳动最光荣、劳动最美丽。</h3> <h3>翻地</h3> <h3>育苗</h3> <h3>移栽</h3> <h3>施肥</h3> <h3>浇水</h3> <h3>收获</h3> <h3>趣味泥塑</h3> <h3>树叶贴画</h3> <h3>积极参与校园清洁卫生</h3> <h3>参与垃圾分类 共建美好家园</h3> <h3>  3.校外劳动以劳动锻炼为主,结合学校现有条件,每学期组织全体学生到学校附近的游园广场等地进行捡拾垃圾、清洁卫生等志愿服务活动;组织中高年级的学生到校外实践基地(济源市梨林镇北瑞村中的“俏花匠的花园”和济源市玉阳山核桃公园)等进行劳动体验教育。通过参加生产劳动使学生初步养成认真负责、吃苦耐劳的品质,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体认劳动不分贵贱,尊重普通劳动者,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h3> <h3>学生正在学习种花草种植知识</h3> <h3>学生在实践基地自己动手做饭</h3> <h3>学生正在认真聆听技术人员讲解劳动技巧</h3> <h3>认真学习点种技巧</h3> <h3>一起动手体验种田</h3> <h3>师生一起动手种植</h3> <h3>小志愿者在望春园捡拾垃圾</h3> <h3>小志愿者在一家亲广场捡拾垃圾</h3> <h3>  富兰克林说过:“劳动是幸福之父!”。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拥有一生幸福的能力,怎样拥有幸福,前提一定是热爱劳动,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实践中,已经走在积极尝试、勇敢探索的路上,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学校全体老师、学生、家长会潜心钻研,乐于实践,共同努力,探索出一套适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劳动教育!</h3> <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