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枕着院子里的阳光,散漫的眼神,铺在院子里的石榴树上,我想起了去年爷爷走的时候我写的那首诗:</p><p class="ql-block">且看石榴树犹在,不见当年插枝翁。</p><p class="ql-block">常叹时光驹过隙,从此轮椅载清风。 </p> <p class="ql-block">有人说,日子久了,其实什么都会习惯。在我看来,不是这样的,很多事可能只是因为你不够刻骨铭心而已。不敢否认,我时常脑海里会浮现出很多事情,很多画面,多少个夜深人静的时候,静静的睁开双眼,望着漆黑的房间,泪水止不住的在双眼里打转。或许,我一直对爷爷的离开处于难以接受的状态,又或许,是我永远都释怀不了。我总自己跟自己说,爷爷最后一年的生活状态,离开也是一种解脱而已,但感性上,我说服不了我自己。所有人的生活其实早就回到了正轨,唯独有点老年痴呆的奶奶每天都还在念叨着爷爷要吃饭,有时候家里人觉得烦了,跟她说,人早已经不在了。奶奶却双眼怀疑的看着我们,过一会还是颤颤悠悠的装饭去了。她永远都不会觉得爷爷早已经离开,而我,也跟她一样……</p> <p class="ql-block">父亲总说要清理家里的仓库,觉得很多东西该丢弃了,留着也是占空间。我没能阻止爷爷卧房被改造,但我希望能保留这个仓库,也算是爷爷存在这个家庭的痕迹吧。而对于这个仓库,我很想进去,我想在里面静静的待着,回忆过往的总总,我跟在爷爷身边近三十年了,太多的过往,太多的念想,我知道,人最痛苦的,是因为有了记忆,也正因为记忆,我们活着才有意义……</p> <p class="ql-block">人背着太重的包袱,太累了,就连呼吸,都是痛的……</p><p class="ql-block">我常想,一个人走了,料理完后事,也就这么结束了,若干年后,等到世上最后记得你的那个人也走了,就一点痕迹,也没有了,太多太多的人,就跟电脑清掉了内存一样,或许,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白活一辈子吧。</p> <p class="ql-block">爷爷没有白活,因为他很伟大,但伟大在于平凡,伟大在于普通,伟大也在于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情,当我走进仓库的那一刹那,其实还是很震撼的,他生性严谨,做事有讲究,讲究到仓库里几乎都分门别类,各种旧书籍、旧字帖叠放在一起,简单的翻阅了一些,都是他多年前用过的东西,我几乎忘了爷爷具体什么时候因为眼疾的问题而不再看书,但书上的各种用朱砂笔的批注,还是那么的鲜活。仿佛看到了简陋的房间,暗黄的灯下,爷爷伏案用功……。</p> <p class="ql-block">跟爷爷生活在一起的那么多年,有很多难忘的瞬间,我努力让自己回忆以前的一幕一幕,其实我跟他的生活没有那么多的交集,除了生活上的琐事,平常都是各顾各的,我有自己的世界,在孩子的世界里,我每天关注的是如何玩,很多人问我,是不是爷爷从小培养着我,有没有要求我从小就拿毛笔?没有,从来都没有,我只是记得我从小会去他那狭小的房间看他写字作画,我喜欢闻那种墨香,也喜欢看白色的宣纸上跳动的各种字体,而他,也根本没有打算教我写字作画,也根本不会给我讲解传统文化。长大以后,我才明白,最好的教育,其实就是言传身教,不说,只是做给你看,至于你能领悟多少,那就得看你自己的悟性了。我有没有悟性我不知道,但对艺术,后来渐渐的成了喜欢,每每看着爷爷的字画,我总觉得能在里面找到那个瘦弱的老头,能看见那个“秋麓一衰翁”,或者很多其他的东西,渐渐的我能体会到他捧着一本字帖沉醉其中的心情了,我也能一个人在房间里呆上好几天不出门,体会着艺术里的各种笔墨情趣,越是琢磨,越感觉传统文化的伟大,也越觉得这么多年,可能连艺术的大门都摸不到。</p> <p class="ql-block">“练打一年,走遍天下,练打三年,寸步难行”,这是爷爷在早年说过的一句话,我想,我现在真正的体会到了。爷爷生前也一直秉承着这句话,九十岁以后,还总想着时间的宝贵,总想着还要努力奋斗,晚年的作品,由于手抖动的原因,导致行笔不如以前流畅,曾今有人在公共场合说了句:“尹承志也不过如此。”他并不知道我是尹承志的后人,而我也只是笑笑,心里默默的跟自己说,其实纵观尹承志一生,他从来没说过自己很行,他永远挂在嘴边的是“我只是倒了人家的残汤剩饭,才取得这一丁点的成绩……”。</p> <p class="ql-block">我很喜欢爷爷的作品,因为他的东西里面,确实包涵了很深的文化,也有一种独有的气质和气场,年轻时的作品是那么潇洒不羁,是那么温文尔雅,功力之深,让我五体投地。每每拜读他的作品,还都能感觉到一个文人独有的书卷气和君子气。后期的作品,虽然力不从心,但也到达了另一个高度,人书俱老,那种对世俗的包容,那种对世界的认知,都全部跃然于纸,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国画作品更别具一格,那种突破颜色的障碍,随心所欲,返璞归真,用笔用色用水,不作,却格外有味道,无一不体现传统的道家文化,是真正的万法自然。他曾跟我说:“一丝不苟是大俗。”其实真正高深的艺术,就是天人合一,天道合一,要想到达这种高度,很难,天道在哪?天道就在我们身边,千字文里有云:“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其实这就是天道,理解它,顺应它,我想,顺天者昌,逆天者亡,也就是这个意思吧。</p> <p class="ql-block">附:感谢县委县政府,感谢县宣传部、文广新局、县文联,以及政协书画院、书协美协和欧洲城文化驿站共同举办的“尹承志先生书画艺术作品展”,感谢这几日到场的所有亲朋好友和到场嘉宾,谢谢大家,作为文化的传承,我们定会不遗余力。另外,本人也打造了一个工作室,用于交友和交流,欢迎大家光临!地址:永新县三湾广场锦绣天城大门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