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时光跌跌撞撞,季节来来往往。</p><p> 伴着寒冬的飘雪,蓦然回首,细细追忆,与同伴携手同行的日子里,一年级研修组的成员,用自己的行动,把平淡的日子过成抑扬顿挫的诗行,用自己的努力,诠释着为人师的勤奋与追求,用自己的课堂教学,把主题研修变成灯火阑珊处。</p> <p> 作为一名教者,我们应该做一个浪漫的人,去追寻教学中的诗意。</p><p> 一年部研修团队,从挑选研修主题,日常研修工作,我的主题我的课,三个方面,进行了分享。</p> <p> <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76, 79, 187);">三挑三选——十里桃花</b></p><p> 作为一名默默耕耘的教师,我们都期待收获桃李满园香。那我们如何灌溉好这十里桃花源呢?主题研修给我们提供了最好的时机,让我们有方向,有目标,有选择地确定研修的主题。</p><p> </p> <p> 在大环境下,“双减”政策的出台,一二年级取消考试,而小学阶段比起成绩,更应该重视的是孩子习惯的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或许不能让孩子一飞冲天,但是却能为孩子学习的路上提供不竭的动力。</p><p> 因此,研究低年级学生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必要的,而且是有价值的。</p> <p> <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2px;">三研三磨——素日留芳</b></p><p> 集体是力量的源泉,众人是智慧的摇篮。一年部研修组从准备工作、确定个人研修主题、工作部署、集体研讨、合作研修、集体备课......大家集思广益,毫无保留地智慧共享,我们以最好的状态进行研修工作,念起研修时光里的点点滴滴......百转千回,丰富充实。</p> <p> 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合作研修和集体备课,是最快乐的时光,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却如同饮茶,无限回甘。我们彼此欣赏,取长补短,是背后的智囊团;我们相互融合,五人研一题,一人研五题,共同进步……</p> <p> <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76, 79, 187);">三探三疑——盈盈秋实</b></p><p> 回首一学期的研修工作,如苏轼在诗中写的那般,“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 </p><p> 一学期的默默耕耘,一学期的执着研究,一学期的携手同行,收获的是学生的进步,课堂的精彩,自身的提升,前行的动力……</p><p> 一年部的五节教研课,展示的不仅仅是教师一节课的精彩,而是常态教学的基本功,是学生平日习惯养成的体现,是教师一学期研修成果的展示。</p> <p> 贺蒋南老师执教的一节《习题讲评》,教师从整理文具引出整理的技能不仅用在生活中,更应该用在学习中。借机出示课题,随后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再根据学生的质疑提出本节课学生的学习目标,目标制定简洁恰当,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整个导入环节,设计巧妙,水到渠成。后面的自主学习,同桌合作学习,教师精讲点拨,设计层层递进,学生亮点频出。教师通过游戏,强调好的书写是锦上添花。最后教师结合板书,对学习方法进行了梳理,鼓励学生做一个爱学习,会整理的好孩子。整节课,不仅引导学生养成质疑的习惯,并在课堂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p><p> </p> <p> 毕崇香老师执教的一节新授课《9加几》。教师通过巧妙的复习找到打开本节新知大门的三把金钥匙,送给孩子,孩子利用它们学习新知识——9加几。教师利用讨论,算式对比观察发现计算规律,得到第四把金钥匙——凑十法。再利用金钥匙解决练习巩固。教师紧紧的抓住孩子兴奋点,设计一系列的游戏活动来完成新知的巩固,达到本节知识烂熟于心的效果。同时,在授课中,融合了听觉,视觉,身体知觉的专注力训练,关注细节,培养了孩子的专心听讲的习惯。</p> <p> 丁彩云老师执教的一节复习课《数学乐园》。教师通过复习回顾学过的知识,激趣导入游戏--数学乐园。教师引导学生明白玩游戏就需要规则,在讲解规则后,找学生来示范,从而更加清楚游戏的玩法。在游戏过程中,学生对数的认识、位置和图形这三部分内容进行复习。为了更好的巩固知识,教师又设计了第二个游戏,抢答剩下的习题。然后归纳整理,形成知识网。在整节课中,教师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把23道习题进行汇报,从而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习惯的养成。</p> <p> 张宝旭老师执教的《认识钟表》一课,能根据学生的认知和年龄特点选择教法,创设教学情境,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节课上,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观察、操作、探索,让学生自己发现知识、掌握知识。在教学整时这个新知识时,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几个钟面的共同特点,进而总结出认读的方法。学生在观察中比较,在交流中发现。整堂课的教学环节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突破了重难点。为了使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进行运用,张老师还设计了同桌互拨钟表的练习,学生在操作中学会了方法,掌握了知识。</p> <p> 秦彩娜老师执教的是一节练习课《认识时钟》。教师精心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后引导学生复习了有关整时的知识,接着引导学生观察实物钟表上时针和分针的位置,演示出新知识大约几时,再设计活动让学生动手拨一拨,明确了时间的顺序。学生对新知识能较好的掌握。整节课中教师能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分层次地完成教材中的习题,达到了本节课的目标,同时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能关注学生听和说能力的培养,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p> <p> 行而有思,思而行远。</p><p> 教后反思,评课议课,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需环节。殷校长和两位教务处主任,对我们的“四种课型”的五节教研课,进行了评课,肯定了优点,指出了不足,更指明了方向:</p><p> 一、低年级学生更应该注重习惯的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是高效课堂的根本。</p><p> 二、教师要钻研教材教法,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研修能力,把研修真正落实到课堂,真正让学生受益,老师受益,双项的奔赴,才会产生更好的结果。</p><p> 三、精心设计学生的学习目标,不要为了出示目标而出示,而是真正让学生明确本节课要学什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考虑问题。</p><p> 结合听课领导的评课,研修组的成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在今后的教学中,认真上好每一节课。</p> <p> 三次探索,三次反思,三次困惑,在这三探三疑中,年部组的五位教师结合自己平日里的教学,五节教研课,和个人研修主题,进行了分享。 每位教师的分享都十分精彩,体现了自己的风格,展现了自己的研修成果。</p> <p> 贺蒋南老师分享的研修主题是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敢于质疑的习惯。</p><p> 贺老师分三个阶段,三次探究进行了分享。第一阶段是培养学生好问。课堂中鼓励孩子想问什么就勇敢的问,什么问题都可以问。通过一个阶段的培养,学生敢问了,敢说话了,敢表达了。第二阶段培养孩子提有价值的问题。课堂中引导孩子围绕课题提出问题,提出的问题和课堂教学联系起来。第三阶段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意识。通过课前的质疑,课堂中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最后解决了问题,让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意识。通过三个阶段循序渐进的培养,班里的孩子已经逐渐养成敢于质疑的好习惯。</p><p> </p> <p> 毕崇香老师分享的研修主题是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认真听课的习惯。 </p><p> 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育是什么,简单的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只有一条途径,这就是要形成、确立并且保持儿童的这样一种内心状态——即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状态,使儿童体验到自己在追求真理,进行脑力活动的自豪感。如果教师不去设法在学生身上形成这种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内部状态,那么知识只能引起一种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只会带来疲劳。”</p> <p> 秦彩娜老师分享的研修主题是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p><p> 东京大学研究生院教育学研究科教授、教育学博士佐藤学在《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提醒老师“不是听学生发言的内容,而是听其发言中所包含着的心情、想法,与他们心心相印。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的相互倾听的教室’”教师学会倾听,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全的成长氛围,自己的生命也在倾听中理解与丰富。</p><p> 学生学会倾听要五心:一要专心,要听清楚说话人的每一句话;二要耐心,不随便插嘴;三要细心,当别人发言有错误时,要求学生会评价同学的发言;四要虚心,和别人意见不统一时要虚心接受;五要用心,听取他人意见时不盲从。无论是课上课下,从细节入手,学生逐渐养成学会倾听的习惯。</p><p> </p> <p> 张宝旭老师分享的研修主题是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规范书写的习惯。</p><p> 一年级小学生,很多字还是刚刚认识,在临摹时常常看一笔写一笔,一个字写得东倒西歪,结构松散,甚至丢撇少捺,错误百出。因此,培养仔细观察的能力,养成先观察后动笔的习惯,就成了把字写好的前提条件之一。当然,小学生写字需要培养的好习惯还有很多。如,写前准备好纸笔等物品,养成做事调理的好习惯;等等。这些习惯的培养不仅仅利于写字,对学生的终身发展都是很重要的,所以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科学指导。写字教学是我们教育教学这座宝塔的基石,我们只有踏踏实实地扎好根基,才能让宝塔绽放光芒,才能让学生拥有一个灿烂辉煌的未来。</p><p><br></p> <p> 丁彩云老师分享的研修主题是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与人合作的习惯。</p><p> 新课程改革以来,一直明确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特别是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以来,就更要求丁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应以小组为单位餐桌式的学习,学习的组织形式也变成小组合作学习和小组展示学习。因此,从小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习惯就尤为重要。这样既能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又能关注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还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主要通过讨论、争辩、表达、倾听及参与实践等形式来展开的。为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必须重视合作技能的培养:学会倾听、学会讨论、学会表达、学会组织、学会评价等,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p> <p> 一年部的五位教师,每位都是积极向上的阳光师者,一年部研修组,更是踏实务实的努力型团队。今后我们将把本学期的研修主题,作为日后的教学常态,相信教学中每一处细小的坚持,都是日后学生回馈我们惊喜的铺垫。</p><p> </p> <p> 研讨结束后,耿校长和殷校长为本次研讨活动,做了点评。</p><p> 殷校长的话如同涓涓细流,校本主题研修犹如一只茶壶,将科研的点点滴滴装入,用教研的沸水冲泡,沉淀的是专业道成长的感悟,溢出的是教师个性魅力的清香。</p><p> 耿校长更是站在教育领导者的角度,提醒我们:作为教育者,要做唤醒教育,我们不光是教授知识,更应该做学生人生的导师,为学生终身发展考虑,我们的课堂,我们的教育都应该为学生终身奠基。</p><p><br></p><p> </p> <p> 主题研修,让我们在成长中变得从容,淡定,课堂实践让我们在经历中被磨炼得沉稳,厚重。 </p><p> “酿心作露,春繁夏丰桃李盛。”是我们的真实写照。</p><p> “燃岁为灯,秋华冬雪树人成。”是我们的职业理想。</p><p> 让我们努力研修当下,未来必然明朗。</p><p> </p> <p>文字撰稿:贺蒋南</p><p>图片编辑:秦彩娜 张宝旭 </p><p> 丁彩云 毕崇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