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问哆妈,「我家孩子指读总是推三阻四,到了指读的时间不是想吃东西,就是说要看一会儿动画片,好不容易各种协商坐下来开始读了,没一会儿又开始走神,各种不愿意读,最后还得靠吼,威慑住他才能好好读完,但是吼完自己心里又觉得很后悔,靠吼才能进行指读也不是长久之计啊,这种情况要怎么改善呢?」孩子为什么会拖延呢?其实原因有很多,需要家长自己去细心观察,自己的孩子到底属于哪一类或者哪几个类型,然后针对性的进行改善。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下常见的几种类型以及应对方法。<strong> ▎ </strong><strong>磨蹭的类型和应对方法</strong><strong>一、注意力分散型</strong>这种类型的孩子思想跳跃非常快,一会儿一个点子,一件事情还没有做完就去做另外一件事情,很难专注下来把一件事情完成。对于这样的孩子,最好将那些充满诱惑的事物从孩子的视线中移开,同时在学习环境中换上与任务相关的东西,通过这种高度连结的事物,促使孩子保持足够的专注力。<strong>二、自我能力怀疑型</strong>这种类型的孩子迟迟拖延任务不开始的原因是自我信心不足,任务难度越大,行为动机水平越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畏难躺平型。对于这样的孩子,最好将长期目标划分成若干短期目标,不妨将任务分成若干阶段,每一阶段又分成若干环节,将一个终极时间截点分成若干时间截点,降低任务难度,减轻畏难心理。同时,每一个小阶段任务的完成要给予及时的奖励,比如:可以在两个任务之间看1集动画片或者吃点好吃的,等等。<strong>三、内在动力不足型</strong>这种类型的孩子目标感不强,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件事,缺少内在动力,缺乏意义感,内心不愿意做,表现在家长面前就是故意拖延型。对于这样的孩子,需要将任务与内在动机挂钩,让孩子感到真正的价值感,把任务当成通关游戏一样,每一次都尽可能更好、更快、更高效的完成,在一次次的过关中,他们会逐渐找到成就感和价值感。<strong>四、完美主义型</strong>这种类型的孩子做事情要求自己做的尽善尽美,每一个细节都苛求完美,无形中延长了任务时间。对于这样的孩子,需要帮助孩子降低自我期许,告诉他先完成更重要,告诉他只是现在暂时做不好,以后慢慢会好起来的,但如果想以后越来越好,现在就要开始动手做,不动手做先完成一个,永远看不到更好的可能。<strong>▎ 用奖励机制提高行为动机</strong>哆咪最近指读海尼曼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拖延情况,我和哆爸对哆咪进行分析后一致认为哆咪主要是「内在动力不足型」次要的「注意力分散型」和「自我能力怀疑型」,于是我们为哆咪量身打造了一套奖励机制,来给哆咪设置不同的阶段目标和奖励,帮助哆咪建立努力的目标,我们称之为盲袋激励法。一开始执行的时候并不是很顺利,虽然哆爸强调了打卡的规则,因为都是口头说明的,所以执行过程中两个人经常会因为盲袋奖励数量产生分歧,终于有一次,两个人因为盲盒是多久给一次产生了分歧,哆爸强调之前就说过了,盲盒是一周给一个,但是哆咪就强调说爸爸说了每天给一个,结果两人因为这个分歧都生气了。<br></br>我顺势把哆咪抱在怀里一边安慰她,一边给她画图,说明这个规则,画完图她就完全理解这个规则了,当她想通过撒娇的方式打破这个规则的时候,我会让她自己看一下这个规则图,按照规则来做,我总结,与孩子做约定的时候一定不能口头解释,需要用可视化的方式让孩子足够理解规则,并且在孩子想违反规则的时候,用可视化的方式去提醒孩子。<br></br><h3> <h3>为了方便大家看清楚这个打卡的规则,我重新用Xmind梳理了一下。<br></br></h3></br><h3> <h3>其实这个奖励机制的成本非常低,而且利用了盲盒盲袋的这种随机性,也是把整个的奖励时间线延长了。<br></br></h3></br><h3> <h3>哆咪现阶段的梦想就是成为仙蒂瑞拉一样的公主,所以能驱动她的奖励就是公主相关的盲盒盲袋,PDD上面有很多选择。</h3></br><h3> <h3>目前这个激励机制运行效果非常好,但是就像镜子一样凡是都有两面性,有作用的招数必然会不足之处。<br></br></h3></br><strong> ▎ </strong><strong>盲袋激励法属于外部动机驱动</strong>心理学上的动机是指为了满足自己心理或者生理上的需要,会针对性的进行一系列行动,这个需要就叫动机。动机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比较常见的动机分类为:【外部动机】指的是一个人做出一个行为,是因为这个行为会得到和这个人本身分离的结果。比如从事某个活动的行为是为了取得外部奖励与回报,源于个体的外部。常见的外在动机如奖赏、分数、强迫、惩罚等。【内部动机】指的是一个人做出一个行为,是因为这个行为本身是有趣的,有挑战的,指存在于个体内部而非依赖于外部力量的驱动。内在动机是个体发自内心对该项事物感到好奇,感到有兴趣,并认为能借由做这件事达成满足感与获得刺激。按照动机的定义,这种盲袋激励法很明显是外部动机,在实施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新鲜感边际递减的效应,如果家长只是把物质奖励和良好的品质和学习兴趣关联在一起,就会发现,外部动机的这招很快就会不好用了,导致该项学习活动很难长久坚持。这就要求我们做家长的,要通过各种方式推动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转化。<strong>▎ 将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strong>心理学的自我决定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认为:所有的人包括孩子都有三个基本心理需要:归属感(relatedness)、自主感(autonomy)、胜任感(competence)<br></br><strong>一、归属感(relatedness)</strong><br></br>归属感(relatedness):孩子感受到爱、尊重和接纳其实一切教育的前提都是亲子关系和家庭关系,这是孩子强大内驱力的基础,如果亲子关系和家庭关系都没有理顺的话,孩子很难专心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良好的亲子关系可以帮助孩子建立归属感,这是安全感的前提。<br></br>我们家是一个从不吝啬说爱的家庭,哆咪有时候做了不好的行为我们也会批评她,但是我们说话会很谨慎,会强调我们不喜欢你当下做的这个行为,这个行为会给爸爸妈妈什么感受,会对别人造成什么影响,但是爸爸妈妈并不会因为你的某个不好的行为,就不爱你了,行为错了可以改正,爸爸妈妈的爱不会因为你行为不好而减少,我们爱的是你这个人。<br></br>另外值得反复强调的是,都是第一次做父母,摸着石头过河,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向孩子发脾气或者说错话,天不会塌下来了,孩子不会从此就出现心理障碍了,关键是要做好「灾后重建」工作,和孩子坦诚布公的聊一聊,自己为什么会生气,为什么会说错话惹孩子伤心了,不要吝啬道歉,做错事道歉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不要因为是父母就觉得基本的社交规则不需要遵守了,我经常在家看哆爸和哆咪像一对小情侣一样,刚还如胶似漆,不一会儿俩人就因为一点儿小事儿吵起来了,然后就是哆爸各种道歉各种哄,俩人转眼就雨过天晴了。在社交方面,要让孩子明白友谊的含义,有一次哆咪又拖延不肯读书,于是我就问她是否要和Leo哥哥will哥哥和moon妹妹一起玩,一起参加夏令营,一起出国玩啊?什么是好朋友啊,好朋友就是一起成长一起进步,有共同话题的人,现在哥哥妹妹都在学习,你不读书的话,将来在一起的玩的时候你发现大家聊的你已经听不懂了,你们没有了共同话题,那你就会和大家渐行渐远,逐渐掉队了。最后她自己非常积极快速的去读书了,效率非常高,想到她的好朋友们,立刻就激起了她学习的热情。<br></br><strong>二、自主感(autonomy)</strong>自主感(autonomy):孩子感到自己的行为在一定范围内可以由自己掌控目前从效果来看,和孩子一起制定当日计划,并且约定好具体的时间,辅助用番茄钟是效率最高的方式。比如之前最让我头疼的就是刷牙拖拉的问题,叫了一遍又一遍,大道理换着花样儿讲都没用,索性,我就不叫了,定一个5分钟的番茄钟,告诉她这5分钟里面你需要自己洗脸刷牙,收拾好。结果哆咪不但自觉的洗脸刷牙还抹好了面霜,效率非常高。<br></br>约定好游戏时间和学习时间,将游戏时间前置对年龄小一点的孩子效果更好,一般孩子玩够了自己的内心得到满足之后,学习的效率会提升很多。<h3>晚上8点之前是哆咪自己的游戏时间,她想干什么干什么,没有人会去干涉,这个时间她有时搭积木,有时看杜丫丫,或者让哆爸陪她一起玩公主嫁给王子的游戏,到了8点就准时开始双语工程的游戏了。<br></br></h3></br>另外从哆咪背古诗背三字经的经验来看,不做打断式的纠正,事后纠正效果会更好。比如哆咪背古诗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咬字不清楚,她背古诗的时候我会帮她录下来,然后我们一起看回放,她自己就会发现自己哪里读的不对。我只在带她读的时候纠正读音,一旦她开始自主背诵了,我会引导她自己去发现错误并且纠正过来。<br></br><strong>三、胜任感(competence)</strong>胜任感(competence):孩子觉得自己能做到每天的10个单词卡,哆咪很容易出现畏难情绪,总是讨价还价,能不能只读3个,昨晚我改变了策略。在所有的单词卡里面先找到会的,把会的读出来,遇到不会读的没关系,可以到书上去找,哆咪会非常认真的到书上去找,找到之后她就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把不会的单词读了出来,这个过程让她很有成就感,不知不觉就读了十几个单词。最后数单词卡的过程是最有成就感的,她发现自己不止能读10个单词,甚至能读更多的时候,她会有意犹未尽的成就感。我们会约定好,今天就先读这么多了,要准备睡觉了,明天再读。<br></br><strong>总结▼</strong><h3>在孩子培养某项习惯初期或正在努力完成某些具有挑战的任务时,从外部动机着手,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和个人喜好,很容易找到短时见效的激励方式。</h3></br><h3>但是只着眼于外部动机的激励,必不能长久。</h3></br><h3>要从归属感、自主感、胜任感几个方面去思考如何将外部动机,转化成激发小朋友内在的愉悦感和满足感的内在动机,推动孩子在一个领域不断学习和钻研。<br></br></h3></br><h3> <h3><a data-itemshowtype="0" data-linktype="2" href="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5Nzg2ODgwMA==&mid=2247485684&idx=2&sn=89d0402c0d222fd02097a9ed83805f84&chksm=fe4da09bc93a298d130e9b47dd948973969d6a2e48f0546f3ac8c40c1f90f1a3f9f56e61f77e&scene=21#wechat_redirect" tab="innerlink" target="_blank">厉害人和普通人的思维方式差别在哪?六个思维层次,你在第几层?</a><br></br></h3></br><h3><a data-itemshowtype="0" data-linktype="2" href="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5Nzg2ODgwMA==&mid=2247484189&idx=2&sn=45c05011c928d7ff58c30645288157fa&chksm=fe4dab72c93a2264b10f0d4dcca95e2045f159a6ed9d97f03b73ea3946c6d641cf537afb1ed2&scene=21#wechat_redirect" tab="innerlink" target="_blank">培养一个自信的孩子要用加分法</a></h3></br><h3><a data-itemshowtype="0" data-linktype="2" href="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5Nzg2ODgwMA==&mid=2247485383&idx=2&sn=beee018ebdbb2f2868c234d80b546dd4&chksm=fe4dafa8c93a26be740473719bef9b4613df41c39357606a70bce60ec979406c57b5e2cde7bf&scene=21#wechat_redirect" tab="innerlink" target="_blank">为什么你立的flag完不成?</a><br></br></h3></br><h3><strong>家长社群</strong></h3></br><h3>关注“Domi成长计划”公众号</h3></br><h3>家长专区加哆爸微信,加入赋能式家长社群。</h3></br><h3>家长社群为终身学习环境,倡导的是“与谁同行比要去的远方更重要。”</h3></br><h3>我们提倡以身作则,家长首先成为终身学习型家长,自身不焦虑,有方法,有资源,能够通过最适合自己孩子的方式赋能孩子的成长,让家长回归家长应该有的样子。</h3></br><h3>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NJUX3oYkCrIKx4xlm6b5CA"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