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大前天,在去西安西咸新区沣河入渭口生态景观区一日游时,在景观区湿地地埂野地里发现一种生长的郁郁葱葱,非常茂盛,鲜绿的色彩与湿地枯黄的芦苇花形成带有冲击力的色差美的野生植物,当时极大的吸引了我的注意力,询问同游的当地朋友们后,才得知该植物被他们称之为《土大黄》,并且可被当地人们做为野菜食用。</p> <p class="ql-block"> 长的生机勃勃的土大黄,格外吸人眼球!</p> <p class="ql-block"> 听说能够食用,我的老伴怀着好奇心和几位“过日子好手”纷纷採摘了一些,准备带回家一探究竟,试用一下!</p> <p class="ql-block">真乃:不知是不知,知之是知之!</p><p class="ql-block"> 按图索骥,发现在我们唐园小区楼前屋后的绿化带里,竟然也生长着和景观区里同样的该种植物——土大黄,而且左一丛右一丛,还不少!</p> <p class="ql-block"> 原来,这土大黄不仅能够上老百姓的歺桌,它强大的根部药用功效也令人不可小觑,它的名字也是非常的多,有的地方叫它酸酸菜,有的地方也叫它野菠菜、水菠菜、牛舌菜、秃菜、土大黄等等。</p><p class="ql-block"> 这土大黄是酸模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叶片从根部长出,叶片非常的长,呈长椭圆形,卵状,摸上去膜质边缘全缘,耳略带弯曲,颜色绿色中带点淡紫。它的根长得很深,想要拔起来是不可能的,想把它的根全部挖出来,一定要带锄头,它的根非常的粗壮,而且比较肥厚,懒省事的挖掘工具,看看已经挖断了黄色土大黄!</p> <p class="ql-block"> 就像大自然恩赐给我们的宝藏一样,很早以前就被我们的老祖先发觉。在本草纲目中,李时珍称土大黄的根为羊蹄。他这样描述羊蹄,近水及湿地极多。叶长似牛舌之形,不似波棱。入夏起苔开花结子,花叶一色,夏至即枯,秋深即生,凌冬不死,长根近尺,赤黄色如大黄、胡萝卜形。土大黄虽然其貌不扬,但却被称为田野里的金子。在中医药书的浩瀚书卷中赫赫有名,有着金不换的名号。</p> <p class="ql-block"> 土大黄的根即可以鲜用,也可以洗净切片晒干备用。晒干后的土大黄在网上能卖到20几元一斤,没想到吧,它的价值这么高。大部分人都喜欢吃它的茎梗部分,可以用来炒肉丝,炒辣椒,还可以蒸肉饼,烫火锅等等。</p> <p class="ql-block"> 看看,认识了土大黄是不是对我们非常的有意义,否则你不认识它的厉害用途,长到了农民的庄稼地里,农民就非常的讨厌它,会把它当杂草害草一样的除掉。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吃过这种野菜,叫它什么名字?</p> <p class="ql-block">查阅有关资料,对土大黄的有了进一步的了解:</p><p class="ql-block"> 土大黄,中药名。为蓼科酸模属植物钝叶酸模Rumex obtusifolius L.的根。植物钝叶酸模,分布于我国河北、山东、陕西、甘肃、江苏、浙江、江西、安徽、湖南、湖北及四川,日本、欧洲、非洲也有。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祛瘀消肿,通便,杀虫之功效。主治肺痨咳血,肺痈,吐血,瘀滞腹痛,跌打损伤,大便秘结,痄腮,痈疮肿毒,烫伤,疥癣,湿疹。</p><p class="ql-block"> 这正是: </p><p class="ql-block"> 中华大地处处宝 </p><p class="ql-block"> 野游识得中医药</p><p class="ql-block">《本草》称之金不换 </p><p class="ql-block"> 莫把宝物作野草</p><p class="ql-block">2023.5.2.修改于西安唐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