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由于新冠疫情,在家休整了两年,2021年9月29日终于出游,下了飞机,安排好旅馆,直奔第一个旅游景点———宽窄巷</p> 宽窄巷 <p class="ql-block"> 宽窄巷子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较大规模的清朝古街道,是成都市历史文化保护街区之一。它是由宽巷子、窄巷子、井巷子平行排列的老式街道及青黛砖瓦仿古四合院院群组成。</p><p class="ql-block"> 宽窄巷子面积为479亩,核心保护区108亩。</p> <p class="ql-block"> 宽窄巷子是成都市井生活的最佳体现。从清朝满城时期的八旗子弟提笼架鸟、莳花弄草,到民国时期达官贵人觥筹交错、大宴宾朋,再到如今人文游客一杯清茶、一把竹椅品味生活,宽窄巷子已经成为典型成都生活的写照。</p> <p class="ql-block"> 宽巷子是闲生活区,再现了老成都的风土和民俗。</p> <p class="ql-block"> 恺庐位于宽巷子11号,院名“恺庐”,该门头为宽窄巷子中最富标志性门头之一。院门用特制的青砖石砌成带有弧形兀起的拱形宅门,门洞上方嵌入中式传统石匾,匾上写有“恺庐”,二字写法革新,一反当时中国人从右向左读字的规矩。石匾上方砌出圆形图案,代表了高悬“辟邪镜”,意在镇退各路妖魔,永保全家平安。</p> <p class="ql-block"> 窄巷子是慢生活区,是以西式餐饮、酒吧、咖啡,艺术休闲、健康生活馆,特色文化为主题的精致生活品味区。游客、文青们聚在这里,闲散地度过整个下午,感受时光的美好。</p> <p class="ql-block"> 栓马石位于窄巷子32号门头的老墙上,离地约1.2米,已风化斑驳。百年前这里曾是北方满族八旗的居住地,有骑马出行的习惯,栓马石是北方文化在西川的符号性表现。</p> <p class="ql-block"> 看到与我昵称有相同两字的小酒馆,非常兴奋。</p><p class="ql-block"> 店堂布置得相当雅致。</p> <p class="ql-block"> 宽窄巷子是老成都“千年少城”城市格局和百年原真建筑格局的最后遗存,也是北京胡同文化和建筑风格在南方的“孤本”。</p><p class="ql-block"> 宽窄巷子里中餐、西餐各式小吃,小酒、咖啡、清茶,川剧变脸,古老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小资与市民都能体验享受成都慢节奏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宽窄巷,这条清代街区记录了老成都的沧桑历史,完整体现了清朝满城近300年的历史演变。</p> 悠闲自在的人民公园 <p class="ql-block"> 人民公园位于成都市祠堂街少城路,占地面积112639平方米,是一座集文物与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园林。始建于1911年,原名称“少城公园”。</p> <p class="ql-block"> 公园前耸立着“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 成都市人民公园是闻名全国的网红打卡地。</p><p class="ql-block"> 由于公园正在维修保养,很多历史文物,东西湖的美景都无法游览,留下遗憾。</p> <p class="ql-block"> 《百菊图》是采用成都市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漆画。正面描绘有成都人民公园特色品种“菊花”,背面是同样工艺摹写的历代书家所写“菊”字。前后两面“菊花”和“菊”字相加超过百数,故名“百菊图”,以优美的图文呈现菊香满园的意境。</p> <p class="ql-block"> 1960年12月10日,中国邮电部发行了一套“菊花”特种邮票,邮票标志号为“特44”,全套共计18枚。选用了18个中国菊花传统名品所绘菊花,形象传神,造型优美多姿,洋溢着大自然的无穷魅力和顽强生命力。这套邮票设计精美,曾被评为“建国三十周年最佳邮票”。</p> <p class="ql-block"> 正直菊花开花季节,人民公园成了菊花的海洋,赏花者与画花者络绎不绝。</p> <p class="ql-block"> 近百年来,这里一直都是成都人有事没事就来逛逛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其中“鹤鸣茶社”要当属最热闹的地方。老成都人都有饮早茶的习惯,清晨起来,空气新鲜,喝碗早茶即可浣肠洗肚,神清气爽 。所以成都的老年人早饭可以不吃,而早茶不能不喝。</p><p class="ql-block"> “鹤鸣”茶社的横额是由书法家“王稼桢”题写。</p> <p class="ql-block"> 高约三尺的茶桌,大靠背竹茶椅,一杯盖碗茶,这就是成都人喝茶的传统标配了。</p><p class="ql-block"> 鹤鸣茶社如今已是成都为数不多的百年老茶社,晒着太阳,喝着小茶,半坐半躺在茶椅上,巴适得很。</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早就知道成都的茶馆不同寻常,“千桌茶社”在全国绝无仅有,让人震撼!喝茶处人头攒动,茶桌挨着茶桌,男女老少聚在一起,处处蔓延着成都人幸福的慢生活。 </p> 天府广场 <p class="ql-block"> 天府广场是成都的心脏,是政治、文化的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p> <p class="ql-block"> 广场正北方向耸立的是首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的汉白玉雕像。</p> <p class="ql-block"> 天府广场上有两座乡字图形,象征着水润天府,远看是蜿蜒曲折的“乡”字,近望却是二条高高昂着头的中国龙,故又称二龙戏珠。从高空俯瞰天府广场是一幅两个鱼眼喷泉的太极云图,能看到整个内圆外方太极图广场。西广场“乡”字是水景式,密布的水宛如瀑布,如水帘洞般。东边的龙形“乡”字从地下昂起头,眺望着三千年从未更名的成都新变化。</p> <p class="ql-block"> 由于没能从高空俯拍,为了让大家可以清楚地看明白天府广场的全貌,我从网络下载了俯瞰图。</p> <p class="ql-block"> “鱼眼龙腾喷泉”位于太阳神鸟图东西两侧。这两个鱼眼是巨大的两个喷泉,同时在鱼眼的柱体上,分别盘旋着一条金色的巨龙,它们象征着黄河文化龙和长江文化龙。</p><p class="ql-block"> 成都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因此西广场密布的绿岛和树陈中,融入了大量的水景。天府广场西侧是水景式“鱼眼龙腾喷泉”,鱼眼的柱体上盘旋着金色的巨龙,它象征黄河文化龙。</p> <p class="ql-block"> 天府广场东侧的“鱼眼龙腾喷泉”鱼眼的柱体上盘旋的金色巨龙象征着长江文化龙 ,寓意成都是上游古文明的起源中心。</p> <p class="ql-block"> 广场东侧是目前国内面积最大的下沉式广场,它是天府广场的标志性景观之一,也是天府广场地铁站的入口。</p><p class="ql-block"> 下沉式广场有长约20米宽5米的浮雕展现了川西的民居、老成都人的生活习俗以及九寨沟的叠瀑、黄龙水瀑等四川的优美山水。</p><p class="ql-block"> 西广场两个地铁口的玻璃遮阳棚,好似一本翻开的书,远看宛如天上飘下的天书,近看又似古时所用的香案;下沉式广场的浮雕犹如地画,描摹着地上的美景,这就是著名的“天书地画”,充满浓烈的书卷气和文化氛围。</p> <p class="ql-block"> 广场中央是一个金光闪闪的《太阳神鸟》图案,将天府广场自然地分成两部分,东广场是下沉式广场,西广场是一个喷泉景观。《太阳神鸟》是三千年前的古蜀金沙遗址中发现,它延续了五千年的古蜀文明。</p><p class="ql-block"> 《太阳神鸟》是追求光明、理想、智慧、开拓创新生机勃勃时代精神的象征,与广场东西两侧太极图中阴阳鱼眼相互协调,构建出一幅源头活水相涌太极云图,寓意天地人的自然和谐。</p><p class="ql-block"> 《太极神鸟》是中国文化遗产的标志。</p> <p class="ql-block"> 由于没空中拍摄的设备,无法拍摄完整的《太阳神鸟》图形。它是个圆形,是太极图的中心眼。</p> <p class="ql-block"> 天府广场西边矗立着现代化的博物馆。从宝墩文化到成都十二桥,从西沙遗址至三星堆,体现了博大精深的古蜀文明。</p> <p class="ql-block"> 成都博物馆的后边是皇城清真寺,它始建于清代初期,已有数百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广场北边科技馆西边是四川省图书馆。创建于1912年,前称四川省立图书馆,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藏有书籍500余万册,其中古书籍65万册,民国文献22万册,数字资源达150TB。只有读好书,才能出人才。</p><p class="ql-block"> 四川省图书馆建筑顶层似博士帽,远眺如插上两个翅膀雄鹰,展翅高飞。</p> <p class="ql-block"> 成都是四川文化、科技中心。在毛泽东主席雕像后面是四川科技馆。四川科技馆拥有3000平方米的室内展厅,近5000平方米室外活动场地,四川科技馆于2020年被评为“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p> <p class="ql-block"> 天府广场南侧有左右两块“乌木立牌”,两块牌匾镌刻着《成都颂》和《天府广场记》。牌匾的基座都是金丝楠乌木,牌匾是红椿木乌木。资料显示两块乌木的历史均在5500年左右。</p><p class="ql-block"> 《成都颂》是谭继和撰写、遥远书。</p> <p class="ql-block"> 《天府广场记》牌匾是由谭继和撰写,描述了天府广场的内容,并附有广场的导游图。</p> <p class="ql-block"> 四川剧院座立在天府广场东北角,形态犹如川剧的变脸,极为吸睛。</p> <p class="ql-block"> 天府广场最为震撼的是在广场四周矗立着12根文化图腾柱和文化雕塑群。</p> <p class="ql-block"> 12根文化图腾柱,每根直径1.2米,高12米,顶部是LED激光演映球屏,太阳神鸟的暗纹隐饰于球体表面。主体采用金沙遗址出土的内圆外方形玉琮为主造型元素,三星堆出土的顶尊底座为图腾柱的基座造型。上下部两侧的装饰分别是金沙的眼型器纹和三星堆的云纹。</p><p class="ql-block"> 12根文化图腾柱分别展现了蜀文化的十二体系,同时还是指引游客的指示牌。</p> <p class="ql-block"> 天府广场东西两侧种植了许多高大的树木,许多草地与花卉从两边延伸至中间。疏林草地是现代绿化理念,广场以绿色为主,同时配有金色。生命的颜色是绿色,同时这也是青铜的颜色,体现了古蜀文化,体现了古蜀文明的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体现了现代人对绿色的追求。天府广场是一个生态的、富有生命力的绿色广场。</p> <p class="ql-block"> 在正方形中有一个“风”字形象图,它就是天府广场标志,像川、像水又像风,另外还像一个“上”字,代表着成都是上古之都、上游之都、上善之都。并且这一标志也是太极的一半,切合了天府广场和谐太极景观的主题。</p> <p class="ql-block"> 天府广场总设计师文元衍(笔名遥远),是民族英雄文天祥的第24代传人。他这样描述天府广场的主题:“天府之国,上善之都”</p><p class="ql-block"> 从历史看,成都是一个上古之都。拥有五千年历史,自建城以来,三千年的城址不变,两千多年的城名不改;从地理看,成都是上游之都。成都是长江上游的中心城市,巴蜀大地是长江文明的发源地,是长江、黄河两条文化龙的上游之地;而从城市品质而言,成都是一个上善之都。成都是一个包容的、创新上进的、和谐的城市,古蜀先民从开始就在寻找人与水和谐的关系,逐水而居、治水而利、因水而兴。</p><p class="ql-block"> 上古、上游都可归结于上善,天府之国,上善之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