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溪路上的瞿真人你住在哪里

世上和平

<p class="ql-block">考察了国货路东西两头,转过身来再看看海潮路。</p><p class="ql-block">海潮路南头曾是个五叉路口。南浦大桥建成后,占了车站前路当引桥,其他四条路被分隔在两边。其中瞿溪路和海潮路隔在引桥西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瞿溪路最早是在民国三年(1914年)修筑的,当时叫瞿真人路。</p><p class="ql-block">瞿真人路来自于瞿真人庙。庙中供奉的瞿真人真有其人。现在瞿真人庙没了,但是瞿真人还被信众供奉着。</p> <p class="ql-block">瞿真人原是个湖南的道人,羽化后成了道教的神仙。在上海他是个祛病消灾的神灵,在台湾他专治不孕不育。</p> <p class="ql-block">瞿真人长这样,据说还挺灵验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关于瞿真人的来历,有多种说法,都带有一定的神话色彩。比较早的资料是清朝嘉庆十五年(1810年)的《长沙县志》,里面记载:</p><p class="ql-block">瞿真人是湖南人,原名瞿飡苓,明朝万历年间出生。他七岁到华山寺出家修道,后来在集云山修成真人。瞿真人于清朝顺治八年(1651年)七月十三日,在一条叫白沙河的河边为自己沐了浴,然后堆了一堆柴火,端坐于柴上,一边诵经,一边点着了柴火。一时风雷大作,须臾间化作一缕青烟升天了。羽化后,徒子徒孙们把他的肖像摆放在集云山的寺庙中进行祈祀。每每遇到天气干旱,百姓们祈求瞿真人,总会得到响应(“每遇旱年祈祷辄应”)。</p><p class="ql-block">根据这个传说,清朝初年瞿真人在诸多神仙中的工作分工基本就是降雨保收成的职能。</p> <p class="ql-block">专司降雨保收成</p> <p class="ql-block">另有一种说法是,瞿真人为长沙东乡人,又名参灵(参灵和飡苓同音)。他幼年出家做了个小沙弥,喜爱奇事异闻,后曾于西蜀学习密宗。回到长沙后,隐居于集龙山四十余年,不修边幅,见到他的人都以为遇到了神仙。最后于白沙河边自焚羽化。这个说法见于成书民国的《新续高僧传》。</p><p class="ql-block">还有民间故事的传说,瞿真人乃是孝子成神。瞿真人原为明朝天启年间四川仁寿县的一个孝子,父亲早殁,只身奉养母亲。母亲去世后,他因过度哀伤自焚而卒。他的事迹感动了天帝,所以封他为神。</p><p class="ql-block">以上几种说法各有不同,其中一致的是,瞿真人是明末清初时期的人,最终羽化是用自焚飞升的方式实现的。有部分相似的信息是,他是湖南长沙地区的人,名叫瞿飡苓(参灵),到过四川,在集云山(集龙山)修道成仙。</p><p class="ql-block">自焚是中国古代原始宗教笃信的祈雨术之一,这种以自残方式向上天示好的原始宗教信仰可以一直向前追踪到商朝之前。也许正因为如此,瞿真人最初的基本神职是降雨保收。</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是后来,瞿真人的在神仙中的工作分工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民间逐渐认为瞿真人生前是位医德医术都很高超的医生。每当地方上发生疾病流行,瞿真人都能以他的高超医术治好染疫的百姓。因此,后代百姓逐渐将他奉为保佑一方民众健康无恙的药王,一位能在疫情肆虐时拯救民众的专家神医。</p> <p class="ql-block">本仙转业看专家门诊了</p> <p class="ql-block">早先,瞿真人还只是在湖南地方上受到膜拜。到了同治四年(1865年),江南制造总局在上海创立,1867年从虹口迁到南市的高昌庙。江南制造总局雇用了大量的中国工人,这些人经培训后都能拥有制造和操作机器方面的一技之长,薪水可达到一般城市中苦力的4~8倍。当时在制造局当道的督办们都是从湘军将领中任命的,他们便从湖南招聘了大量老乡到上海来做这个“肥差”,形成了一波湖南人赴沪的“打工潮”。</p> <p class="ql-block">湖南人一多,就建起了湖南会馆。据光绪年间刊印的《上海县续志》记载:“湖南会馆,在斜桥南。光绪十二年(1886年),湖南省人公建”。斜桥位于江南制造总局附近高昌庙北4里,当时属高昌庙镇地界。光绪十七年(1891年),连接斜桥和江南制造局的斜桥南路辟通,后来改名叫制造局路。湖南会馆为制造局路30号。</p> <p class="ql-block">晚清画报上斜桥湖南会馆建筑</p> <p class="ql-block">没有找见到确信为上海湖南会馆的照片,这张湖南会馆照片不知道是哪个城市的</p> <p class="ql-block">斜桥湖南会馆位置</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话分两头。同治五年(1866年),淮军名将刘铭传率军在河南和捻军作战时,军中突然感染瘟疫。疫情来势猖獗,十分危急。医官束手无策之际,刘铭传在睡梦中见到有一位自称叫瞿真人的神仙现身,向他指示治疫良方。醒来后询问附近父老,果然有座瞿真人庙。刘前往参拜,见塑像和梦中所见一模一样。当下便对瞿真人深信不疑,依方制药,分送官兵服用,疫情果然好转了。</p> <p class="ql-block">刘铭传</p> <p class="ql-block">淮军军制脱胎于湘军,湘淮两军从来就结缘,文化上一脉相承。这一次淮军得到了湖南地方上神仙的帮助,自然增加了两军的友好关系。从此,在刘铭传所率的队伍中,瞿真人的神像就一直被安奉祈祀。军队行军到哪里,瞿真人的神像就搬到哪里。第二年(1867年),朝廷了解到瞿真人的神力和他对军中的帮助,敕封瞿真人为“溥护真人”。</p><p class="ql-block">这个过程颇为传奇:原来在湖南的乡土神仙怎么在河南有了庙,让刘铭传得以拜见;又,一位湘人崇拜的神仙怎么又为淮军指示良方。诸事甚为值得质疑,颇有淮军将领拍湘人马屁之嫌。但瞿真人受到敕封肯定是真的。从此瞿真人由一个湖南地方上的乡土之神,成为了官方承认的祀典之神,和湘军、淮军结下不解之缘。两军驻防到哪里,瞿真人都随军奉祀。</p><p class="ql-block">大约是光绪十五年(1889年)左右的时候,湘军在沪驻扎,军士们开始把瞿真人的神像带入了上海。一开始,那些军人只是把带来的瞿真人像在军中供奉,祈望他救灾、祛病。后来不断有灵验,香火越来越更盛。</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于是,那些军士们就租了个民房来张挂瞿真人的画像(获愈者尤相踵于时。香火虽繁无庙也,赁民房居之)。这种没有固定庙宇,让神仙住出租屋的状况维持了一段时间之后,瞿真人被奉祀到了湖南会馆之内。</p> <p class="ql-block">上海各会馆公所供奉神像汇总,来自上海会馆史陈列馆(三山会馆内)</p> <p class="ql-block">到了光绪十八年(1892年),湖南会馆为给瞿真人建庙购进了会馆南面的一片土地。次年(1893年),瞿真人庙建成,成为湖南会馆的附属机构。瞿真人终于有了自己的专属庙宇。这段事迹被记录在《敕封溥护昭应真人碑》上,现藏于上海市社会局档案馆。</p><p class="ql-block">瞿真人庙的位置大约是现在的局门路427号。<span style="font-size:18px;">瞿真人庙占地5.6亩,黄色围墙,三扇大门。内有楼台、大殿、东西花楼。</span></p> <p class="ql-block">到民国二年(1913年),湖南会馆又在瞿真人庙的西面购地,建起了湖南旅沪公学。</p><p class="ql-block">1913年2月17日,上海的《申报》有一篇关于瞿真人显灵的报道:“旅居制造局附近之湘、粤、甬三处军士、工匠人等素信瞿真人庙,颇有灵验。并以瞿真人生前精明医理,故遇有疾病大都往求方药。昨日,该处三人忽然盛传,谓二月十五号晚间,瞿真人于座前所供之沙盘内降书训谕,众皆信以为真,争相抄录”。云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辛亥革命后,追崇瞿真人的信众逐渐从在沪的湖南人扩展到了上海本地市民。</p><p class="ql-block">1913年“二次革命”中,斜桥一带成为上海的主战场,周边破坏严重,湖南会馆和瞿真人庙也遭到波及。湖南会馆主体受到破坏,瞿真人庙就此不再受湖南会馆控制,而是被道士掌管。继而开始对社会开放。</p><p class="ql-block">虽然上海人并不清楚瞿真人其实是湖南人信奉的神道,听得湖南人讲这个真人十分灵验,也就加入膜拜。于是瞿真人从起先只是来沪湖南人的崇拜偶像,逐渐辐射到上海本地人群也对其信奉,在社会上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信众群体。此庙一度是沪南地区香火特旺的庙宇之一。经常有居民让自家新出生的小孩“过继”给瞿真人,认瞿真人做“过房爷”,希望瞿真人保佑“干儿子”一生平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瞿真人庙受到追捧的同时,湖南会馆继续履行着为湖南老乡服务的功效。1913年,宋教仁(湖南桃源县香冲人)在上海遇刺,宋的遗体从医院移出后,便是在湖南会馆停放,至到举行葬礼(葬礼由孙中山亲自出席主持)。</p> <p class="ql-block">宋教仁遇刺身亡后,遗体移送湖南会馆暂为停放</p> <p class="ql-block">1914年二次革命失败后,上海制造局1000余名湘籍工人因同情革命被开除,湖南会馆雇佣轮船,将这些失业工人护送回湖南家乡。</p><p class="ql-block">那段时间,凡有湖南人初来上海或路经上海,生活困难时,会馆能提供无偿暂住、介绍职业等服务。</p><p class="ql-block">1916年后,湖南人在瞿真人庙中另辟了一个“三公祠”,专祀黄兴(湖南善化县高塘乡人,1916年10月31日病逝)、宋教仁(1913年3月22日被暗杀)和蔡锷(湖南邵阳人,1916年11月8日病逝)三位湖南籍的共和功臣。</p> <p class="ql-block">1919年前后,准备赴法留学的湖南籍人员,在途径上海、等待远洋轮船船期的过程中,湖南会馆为他们提供食宿服务。</p><p class="ql-block">有资料大胆地指称:那位“近代最有名的湖南人,也曾经在湖南会馆留下许多足迹”。“1919年3月他第一次来沪,就经常跑到湖南会馆看望准备赴法勤工俭学的湖南学生,关心他们的思想和生活,互相切磋鼓励”(见薛理勇《老上海.会馆公所》。目前这一说法尚不见于公开出版的党史。</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14年,在庙南辟通了一条道路,路名就叫做“瞿真人庙路”,又叫“瞿真人路”,现在叫瞿溪路。</p><p class="ql-block">瞿溪路起自海潮路的南口,向西北方向200米许与普育东路相交,然后稍一拐向西,曲曲直直通到茶陵路。</p><p class="ql-block">瞿溪路不是一次筑成的。</p> <p class="ql-block">瞿真人路未修筑前的南市,1902年</p> <p class="ql-block">老地图显示,早期的瞿真人路只有从制造局路开始到日晖港的那一段</p> <p class="ql-block">后来,在1930年左右,制造局路到南车站路之间,又出现了一段标注成虚线的瞿真人路,在南火车站的北侧和当时的车站后路对接</p> <p class="ql-block">后建的那段瞿真人路在与制造局路交汇的路口,与早先修筑的那段瞿真人路出现了一个明显的错开,在新老地图上很好辨认。这个错开位置至今仍保持着,在制造局路东侧正对瞿溪路西段路口的位置是第九人民医院住院部。</p> <p class="ql-block">瞿真人庙大致就在最早修筑的一段瞿真人路北侧这个位置</p> <p class="ql-block">东段瞿真人路修筑后,在南车站路与车站后路对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关于瞿真人庙的位置,除了认为在局门路427号这一说法,网上还有人认为是在瞿溪路447弄1号位置,即现在瞿溪路靠西藏南路交叉口的西北角。这种说法经不起推敲。既然最初瞿真人路还没有修筑制造局路往东的路段,自然那地方也不可能有“在瞿真人庙南修筑路,取名叫瞿真人路”一说的成立。所以这一地点似乎可以排除。</p><p class="ql-block">民国《上海县志》卷八有“瞿真人庙”条目,指出“瞿真人庙,在斜桥南迤西十五图。前清光绪十九年,旅沪湘人集赀建,为祀神集会之所,盖庙而兼会馆者”。可见瞿真人庙在斜桥南路(制造局路)以西方向,比较符合的是在现局门路一带,而不是在斜桥以东方向的现西藏南路一带。</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后来,<span style="font-size:18px;">1937年南火车站被日军炸毁,南火车站周边区域成了一片废墟。</span>从海潮路到南车站路的原先叫车站后路(不是现在叫车站后路的那条路,见地图)的那段路,也破败不堪,路之不路。最后路名被瞿真人路收编。瞿真人路于是一直延伸到了海潮路。</p><p class="ql-block">1958年,瞿真人路改名为瞿溪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话再说回湖南会馆和瞿真人庙的下落。</p><p class="ql-block">民国以后,随着社会结构和治理模式的变化,会馆文化逐渐衰败。湖南会馆也不例外。1930年代,会馆原来的丙舍(湖南籍亡故者灵柩等待回乡安葬前暂时停厝的场所)改建为礼堂。会馆改做了“斜桥殡仪馆”,对社会提供殡葬服务。</p><p class="ql-block">这个殡仪馆一直用到1970年后,最后其业务并入漕溪北路的龙华殡仪馆。原址改作他用。在湖南会馆原址位置,曾经有过一个上海军供站招待所。现在,这里建起了“园景苑”住宅小区,还建有一个小宾馆。原来的湖南会馆已无痕迹可寻。</p><p class="ql-block">瞿真人庙在那时也经常被挪作他用。民国初年,庙内曾设广仁戒烟医院。民国二十年(1931年)夏,长江中游水灾,瞿真人庙曾作临时收容所,收容皖鄂难民。次年(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又辟为难民收容所。到了1956年,瞿真人庙庙址改归上海互感器厂。</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瞿真人庙被拆了,变成了工厂,瞿真人的神像也难逃厄运。</p><p class="ql-block">1960年代后期,在那场“战天斗地”的浩劫中,瞿真人神像最终被造反“小将”们扫地出门,不知所终。</p><p class="ql-block">现在,上海互感器厂在城市改造中也迁走了,那地块已经变成了住宅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87年,改革开放后落实宗教政策。一些信众要求重塑瞿真人像,再建瞿真人庙。这些信众中,不乏当年瞿真人的“过房儿子”。</p><p class="ql-block">但是,想让瞿真人原拆原回,或者在上海市中心再行选址独立建庙,似乎已经不太现实了。</p><p class="ql-block">于是退而求其次,众议在当时仍维持道教香火的白云观中新建一座瞿真人殿,来接纳瞿真人的神像。</p><p class="ql-block">2005年,白云观的迁址。瞿真人终于落实户口,由一位祖籍广东的商人出资重塑神像,入住了白云观搬迁后位于老城厢大境路259号的新址。</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现在,瞿真人在白云观被继续供奉着,信众还不少。</span></p> <p class="ql-block">大境路259号白云观现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白云观是座道教名观,全称“海上白云观”,为杭州道人王明真在清同治二年(1863年)始建。最初在上海老城大北门外的东新桥(洋泾浜上浙江路桥,现特指延安东路北侧浙江中路一带)附近建了雷祖殿。光绪八年(1882年)移至老西门外万生桥西南西林后路100弄8号位置,并扩建达到占地十四亩的规模。</p><p class="ql-block">光绪十四年(1888年)住持徐至诚改其名为“海上白云观”。民国16年(1927年)建藏经楼,1979年三清殿被拆除。</p> <p class="ql-block">西林后路100弄8号白云观旧址</p> <p class="ql-block">2004年旧城改造,观址移至老城厢小北门内大境阁边上的现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然而,设想在白云观中为瞿真人独立建殿的信众们还是低估了上海地方上住房紧张的严重性。瞿真人原来独门独户的庙宇被拆除了,现在想有一个独用的殿堂,竟然也是个奢侈。</p><p class="ql-block">白云观没有条件为瞿真人提供一人一间的待遇。白云观中的神仙都是三个合住一个房间,瞿真人入乡随俗,也只得和其他神仙同样待遇。</p><p class="ql-block">现白云观坐北朝南。门殿正中为道教首席护法神玉枢王灵官,左右四位天将。这4尊天将是明代留下来的铜像。在“文革”中千钧一发之际,4尊天将和另外5尊明清时期的神仙铜像被上海博物馆从打砸抢的危险境地中拯救下来,为今天的我们留下了这些全国罕见的珍贵文物。白云观原来还藏有明版《道藏》8000余卷,就是那个徐至诚道人从北京请回来的,现在由上海图书馆珍藏着。</p> <p class="ql-block">四位铜铸的天将,是明朝的文物</p> <p class="ql-block">走过门殿进入中庭大院。正殿为凌霄宝殿,庭高通贯一、二层,供奉玉皇大帝。</p> <p class="ql-block">灵霄宝殿,大领导住的</p> <p class="ql-block">中庭左右两侧及门殿均为二层。一层左侧为法物流通处,右侧为三清殿兼法堂,供奉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太上老君(道德天尊)三位大佬,同时也是做法事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二层从右至左分别为娘娘殿、财神殿、雷祖殿、祖师殿、药王殿,另有藏经殿(资料室)也在二层。娘娘殿供奉西王母(王母娘娘)、慈航道人(观音)及天妃娘娘(妈祖);财神殿供奉关圣帝君、文昌帝君和赵公明;雷祖殿供奉雷祖、寿星(南极老人)、真武大帝;祖师殿供奉张天师、许真人、吕洞宾。药王殿供奉孙思邈、王大仙、瞿真人。瞿真人的神像在药王殿三圣中居右。</p> <p class="ql-block">白云观里药王殿三神像,瞿真人居右</p> <p class="ql-block">药王殿关于瞿真人的介绍</p> <p class="ql-block">祖师殿内所供奉之张天师、许真人也是铜铸神像,是5尊明清时期神仙铜像中的2尊,道教重要文物,艺术精品。</p> <p class="ql-block">张天师,许真人</p> <p class="ql-block">瞿真人在这里和其他渡尽劫波的一众神仙抱团取暖,门口还有明朝的天将守卫,享受着人间供奉的香火。除了常规的初一、十五特别旺盛外,每年的农历八月初九瞿真人生日那天,信众都会举行更大规模的祈祷活动。瞿真人的信众也有比较固定的群体,有的甚至是家中几代人延续下来的信仰者。对于瞿真人,他们也亲切地用家乡通俗的口吻称之为瞿大将军、瞿大老爷,有些信众干脆直接叫他药王菩萨。</p> <p class="ql-block">但从总体来说,祀奉瞿真人这种民间信仰已经相当小众。另一方面,作为信仰源头的湖南,是否还有瞿真人的偶像被祀奉,却没有找到明确的资料。湖南地方志亦无瞿真人之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倒是在海峡那边的台湾,瞿真人被认认真真地供奉着。此话又要回溯到一百年前的刘铭传。光绪十年(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清廷派刘铭传率军渡台抵抗防御,瞿真人的信仰也就在此时传入台湾。</p><p class="ql-block">中法战争谈谈打打。隔年,左宗棠率湘军水师渡海前往福建抵抗法国侵略者,途中遇到大风浪。左宗棠也是祈祷瞿真人,果然灵验,风浪逐渐平息。</p><p class="ql-block">瞿真人又立新功。班师回朝后,左宗棠上书奏请朝廷加封“昭应”二字,于是瞿真人成了“敕封溥护昭应真人”。</p> <p class="ql-block">左宗棠</p> <p class="ql-block">中法战争之后,刘铭传就任台湾巡抚,瞿真人的神像就安奉在巡抚衙门之内。再后来,在光绪十三年(1887年)湘军驻台,军中有很多信仰瞿真人的,便集资在台北的府前街建庙供奉。不久,府前街的庙被台风摧毁。信众又在西门街购民房(今台北衡阳路附近)摆设神像,虔心膜拜。</p><p class="ql-block">就在差不多相同时间,台湾板桥有一家姓林的富人林维源,他的儿子久婚不育,为此颇感困扰忧心。一日,林维源面见刘铭传,闲话中提及此事。刘铭传推荐他祈拜瞿真人,或有佳讯。果然,林子在次年生下一男。林家有感瞿真人的灵验,又听说真人无庙供奉,于是在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出资在得胜街建造新庙,次年竣工。</p> <p class="ql-block">台北瞿真人神像和神位</p> <p class="ql-block">当林家择定佳日准备迎接瞿真人乔迁新居时,原来把瞿真人供奉在西门街民房的军士却不愿意了。他们坚持认为这么灵验的神仙应该留在他自己原来住的地方。结果,神像依旧置于西门街,只是在每年瞿真人诞辰祭典时,才迎往新庙供奉一下,然后再复归原址。直到后来西门街的庙祝和军士返回大陆老家,才最终把真人的神像正式搬迁到得胜街的新庙。</p> <p class="ql-block">台北瞿真人庙</p> <p class="ql-block">这样,原先作为医药神的瞿真人,又因为为林家祈嗣成功,在台湾变成了求子之神。每年农历八月初九日瞿真人之诞辰日举行庙会,久婚不孕想求嗣的夫妇和他们的家长云集瞿真人庙,深信只要心诚,必有灵验。台北的瞿真人庙一直由林家人居住在庙旁进行管理。</p><p class="ql-block">1999年台湾遭遇九二一大地震,瞿真人庙倾毁,信众在原址重建新庙,2008年落成。</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再把话题拉回到上海,追思一下瞿真人路的苦难历程。</p><p class="ql-block">八一三抗战后,上海南站被毁,附近区段沦为一片废墟。抗战胜利后,道路两边成了贫民窟棚户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1957年起,在上海南站站场的原址上陆续建造了一批四至六层楼的工人新村。</span>南车站路以西名为“市民新村”,以东称“瞿溪新村”。这一路段的市容得到了很大改观。</p><p class="ql-block">修建瞿溪新村时,出土了许多房基和铁路路基的大条石,都是南火车站的遗物。</p> <p class="ql-block">瞿溪新村建造后,这一段瞿溪路好像在原来车站后路的位置上北移了些许</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过,在初期建造瞿溪新村时,靠车站前路街面有一溜棚户建筑却没有迁走。一直到20年之后的1980年左右,车站前路拓宽,沿街面的棚户房才最终拆除,建成了六层单元住宅,并入瞿溪新村。</p><p class="ql-block">然而,瞿溪路在普育东路到海潮路之间的一段,即瞿溪新村靠海潮路端头的对面,还存在有一排沿街的棚户建筑,至今仍没有适当的时机予以拆除。成了南火车站废墟上所建贫民窟的一个残迹和活样本。</p> <p class="ql-block">瞿溪路东口近海潮路的路段,至今还有老破旧棚户区残迹</p> <p class="ql-block">回想幼时,这一带放眼望去好多类似的棚户区建筑。瞿溪路路首车站前路还有一个碉堡。小学的同学说,附近区域当时还有残存的铁轨,可以游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看来不仅是瞿真人住房逼仄,人间的住房改善也还任重道远。但愿瞿真人再显灵,得他广厦百十间,解决一下天上人间瞿字号的住房困难:</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苦命神仙别故乡,显灵赐梦祛灾殃。</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何时祭起平安咒,天界人间不缺房。</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95年,日晖港被填埋,拓为瑞金南路,瞿溪路向西延伸到茶陵路。</p><p class="ql-block">瞿溪路东段与普育东路交叉口附近,普育东路227号,有一座黄浦区工人文化宫,曾经叫南市区工人俱乐部、南市区工人文化宫等名字。内有一个剧场兼电影院,是周边一带重要的文化活动场所。</p> <p class="ql-block">黄浦区工人文化宫,现在已经门庭冷落</p> <p class="ql-block">瞿溪路南车站路的街角,曾经有个地段医院。</p> <p class="ql-block">就是在街角的这座房子里,曾经是陈家桥地段医院的所在</p> <p class="ql-block">从瞿溪路南车站路的街角看瞿溪新村</p> <p class="ql-block">瞿溪路西段的1198号,是始创于1936年的上海哈尔滨食品厂,算是旧时瞿溪路上排得上号的一家大单位了。</p> <p class="ql-block">这家厂现在也已经搬迁掉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好。瞿真人和瞿溪路的故事之后,关注一下半淞园路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资料图片无注明者均为网上、图书馆、博物馆、方志馆中公开资料或作者拍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