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边吟咏,暮色可人——记倪雅丽老师的校内公开课《暮江吟》

八月十九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国古诗词把意境美、音韵美、哲理美融合一体,把家国情怀、个人修养贯穿始终,有着特殊的审美价值和教育意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双减”政策的实施,减轻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过度负担,然而,这也为我校语文组教师进一步打造“双减”后的高效课堂提出了新的思考和挑战:老师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教,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从中撷取精华,融会贯通,领悟灵动的古诗词呢?指导学生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学,才能激发其兴趣,启动其内驱力来主动探索,理性思考,扬弃地传承古诗词这一文化瑰宝呢?本次,让我们一同走进甘露小学语文组古诗词系列公开课——倪雅丽老师执教的《暮江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课堂伊始,倪雅丽老师热情地邀请同学们一起来玩“诗句接龙”的小游戏,几组耳熟能详的诗句来往间,同学们不仅很快地重识“老友”白居易,而且兴趣高涨,轻松愉快地进入本课的学习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语文教学,每篇课文可以切入的点太多,如何取合?教学中,倪雅丽老师敏锐地从关键字词入手,注重多元整合,适时地设计新旧知识的迁移及课内外知识的整合。如,先引导学生准确找出与诗题中的“暮”相照应的“残阳”,为“铺”这一动词作铺垫,并拓展积累系列词“残月”“残夜”“残年”,再至诗句“杨柳岸晓风残月”“海日生残夜”“与君诗酒度残年”;又如,在引导学生理解“可怜”这一古今异义词时,先出示“可怜新月似眉弯”“可怜三五月当阶”,再创设情境,由衷感慨道:“此情此景,怎能不让人心生怜爱呢?”随后出示“兔走触株” “却看妻子愁何在”,启发学生进行新旧知识对照,由旧知识引发思考,领会新知识,学会学习的方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课堂上,倪老师有想法,敢放手。解诗题,知诗人,读诗文,想画面,入诗情,悟诗境,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敢于去想象,愿意去表达。整堂课以古诗为依托,以语文要素为抓手,突破教学重难点,凸显了学生的主体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下午,语文教研组及时组织了集中评课。执教老师倪雅丽从教学设计以及重难点的突破,和大家共同分享了她的设计思路,并畅谈了自己在教学后的深深反思。随后,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纷纷指出了课堂教学中的亮点,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研讨氛围真挚而浓烈,达到了教而研的目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活动最后,语文教研组组长张友娥老师分亨了自己的几点思考:备课时,教师首先要和文本“素面相对”,获得对文本的直接认识,积累教学的“本我”资源,而不是先看参考书或是大量的收集资料;其次,提倡有创见的解读,博采众家之长而又不迷失自己,不断过滤、提炼自己的观点,形成独特的见解,以便游刃有余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最后强调,“双减”之下的课堂要浓缩高效,简洁明了,语言精练,发问精准,要求学生能当堂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凡是在课堂上能渗透的、能消化的知识,就不要让学生带回家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次教研活动的开展,大家共同探讨了“双减”政策下的古诗词教学策略,明确了甘露小学语文教研工作的方向。全体语文教师将努力践行“双减”政策,着力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引导学生自觉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p>

语文

古诗词

学生

双减

老师

雅丽

课堂

教学

知识

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