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宁武关与雁门关、偏头关合称外三关。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曾在此置楼烦关,秦汉为楼烦县地,北魏时广宁、神武二郡先后治此,合称宁武。唐置宁武郡,始用之称。宁武关在今宁武县城,始建成于明成化三年(1467年),为万里长城重要关隘。处于三关中路,具有北屏大同,南扼太原,西应偏关,东援雁门的战略作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宁武关城具有非常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在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长期征战中,宁武关成为主要战场,经历了更多的战争。1644年,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曾经鏖战七昼夜,才攻下宁武关。抗日战争时期,在宁武展开破击战,有力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这说明宁武关的重要地位和其坚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宁武关城中还有一座鼓楼,位于县城中心人民大街,坐东朝西,内设十字拱券穿心洞。通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寓意威震四方。东西洞门额均嵌石匾,西刻“仪凤”,意为凤凰之仪态,东刻“含阳”,意为迎接早晨的太阳。二、三重檐下东西两面均悬匾,东书“楼烦重镇”、“毓秀钟灵”,西书“奎光普照”、“层霄耸翠”。据记载,鼓楼曾在光绪年间重修,1986年大修,2007年又修葺彩绘。在鼓楼下也立着宁武关石碑。</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偏头关与宁武关、雁门关合称外三关,因其地势东仰西伏,故名偏头关。偏头关位于偏头县城中,其历史悠久,为历代兵家争夺重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就是战场。“雄关鼎宁雁,山连紫塞长,地控黄河北,金城巩晋强。”这是对偏头关的赞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现存关城为明洪武13年(1380年)所建,明宣德、天顺、弘治元年、嘉靖六年、隆庆年间都有修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宁武关和偏头关拍照时,看到在这个三个古迹的周围,紧紧的傍着商业楼房或经营的门面,各种线路缠绕左右,影响着古迹的美观。(据微友好消息,偏头关右面一侧的商业楼已被拆除),期待下次再去拍一次美观漂亮的关城。</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