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全面贯彻“双减”政策,以赛促训,根据我校下发的《世纪城小学教师“每人一课”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学校于2021年10月13日至11月22日,举行数学教学大比武活动,全体教师参与,主管校长全程跟进。</p> <p class="ql-block"> 🌻一年级组</p> <p class="ql-block"> 刘帅印老师讲授的《11-20各数的认识》一课,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刘老师创设生动有趣的活动情境,在情境中认识了数。学习12的组成,刘老师并不是直接告诉学生如何机械地记忆,而让学生在重复猜小棒的游戏中感悟,在动手摆小棒中体会,初步产生了10个一可以变成一个十的观念,为教学10个一是一个十提供了表象支撑。使学生经历了数学知识的“再创造”的过程。</p> <p class="ql-block"> 王斯佳老师在《分与合》这一课中,把握本课的重点,将课堂交给学生,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己归纳出各数组成式,体会“合”的方法,学会6以内各数的组成。在老师的鼓励下,学生积极参加数学活动,达到了良好的课堂效果。</p> <p class="ql-block"> 崔敏娟老师带来了一节精彩的《认识图形》,根据一年级孩子的特点,崔老师精心设计,充分准备,采取游戏化、生活化的教学方式。通过物品分类、看一看、摸一摸来认识不同图形的特征,又通过小组游戏来巩固新知识。课上孩子们兴趣浓厚,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刚入学一个月的孩子守纪律,懂规则,让在场老师们刮目相看。整节课气氛欢乐,数学知识贯穿其中,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p> <p class="ql-block"> 🍀二年级组</p> <p class="ql-block"> 杨宝霞老师的《6的乘法口诀》一课,谜语导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整堂课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加强了小组合作,并且孩子们勇敢的登台讲解自己的思路,有条理的回答台下学生的提问,提出了重点,讲出了难点。不但掌握了乘法口诀的意义,还能熟练的运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p> <p class="ql-block"> 张婉迪老师根据《2、3的乘法口诀》这一课的内容设计了两个活动,一是通过摆圆片带领学生总结学习2的乘法口诀,二是给学生充足的时间,通过用小棒摆三角形自主探究3的乘法口诀。课上班级交流充分,教师适时引导,帮助学生理解了口诀的含义,初步体会了乘法算式和口诀之间的联系。</p> <p class="ql-block"> 杨柳老师带着孩子们在游乐场里认识了乘法。作为学习乘法的起始课,让孩子了解乘法的意义显得尤为重要。杨老师巧妙地利用了可以不断加长的小火车,随着老师的不断追问:“再增加一节车厢一共有多少人?”孩子们的加法算式越来越长,怎么办呢?乘法就这样自然而然地来了。孩子们初步感知:用乘法算式表示,真简便!</p> <p class="ql-block"> 🌼三年级组</p> <p class="ql-block"> 张娇老师所教的《有趣的剪纸》一课,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艺术,感受中国的非遗文化,在学会了轴对称图形的基础上,学会了如何用数学知识折纸并剪纸,整堂课氛围轻松愉快,同学们也收获颇多!</p> <p class="ql-block"> 樊佳莹老师讲授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一课,通过两个探究活动,对计算长方形的周长有各自的想法,在不同观点比对之后,学生能自主能判断选择出更优更简便的计算方法,同时运用知识的迁移自己得出如何计算正方形的周长。在难点提取周长公式环节中,樊老师通过移动磁贴的展示,让学生直观体会有这样的两组长和宽。使学生豁然开朗,突破难点,并把周长公式运用到实际问题中。</p> <p class="ql-block"> 《简单图形的周长》一课,邢晓杰老师带领着同学们,从生活中的公园平面图,抽象出数学中常见的五边形。进而探究、归纳出求不同图形周长的方法。在“我最喜欢图形”这一环节,孩子们动手描一描,说一说,什么是“封闭图形”这一概念迎刃而解。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孩子们获得了探索带来的快乐,也对数学来自于生活,学会数学,又可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有了更多的体会。</p> <p class="ql-block"> 🌸四年级组</p> <p class="ql-block"> 杲文娟老师带领四年级孩子一起学习《平均数的认识》。本节课属于概念课,学生不容易理解,杲老师从学生身边的篮球比赛导入新课,引导孩子自主发现当人数不相同时,比较总成绩不公平,从而体会学习平均数的必要性。杲老师注重训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同时真正地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p> <p class="ql-block"> 王伊彤老师的《画垂线》这节课属于数学中的“动手操作画图课”。在王老师一只粉笔、一个三角板的带领下,通过让学生说一说、动手做一做、动脑想一想,使整节课变得简洁却不简单。在学生的展示交流环节,是学生不同思想的碰撞,同学们分享着自己在画垂线中吸取的经验教训,并在老师的引导肯定中掌握了规范画垂线的方法。学生们不仅收获了关于这节课的知识内涵,更收获了知识的外延。</p> <p class="ql-block"> 武文杰老师的《认识自然数、奇数、偶数》一课,以学生们喜欢的数学绘本导入,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在数星星的过程中,充分认识了自然数。又通过自然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了奇数、偶数的概念。整堂课,学生们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总结出了自然数以及奇数、偶数的特征,高效的完成了本节课的课程目标。</p> <p class="ql-block"> 🍃五年级组</p> <p class="ql-block"> 刘佳丽老师讲授的是五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内容,学生积极动手、动脑,从不同角度思考,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并通过观察讨论,发现了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这样既充分张扬了学生的创造个性,也为概括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活动知识来学习,整堂课思路清晰,结构严谨,让孩子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理解的更透彻。</p> <p class="ql-block"> 徐枫老师执教的《平行四边形面积》这节课中,通过将一个长方形、两个平行四边形组合成一个视觉上的立方体,求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求长方形面积为开端,进而着重让学生通过剪、拼、摆等动手操作的活动来主动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在自主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同时,加强了图形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又培养了学生积极参与、团结合作,主动探索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 🌱六年级组</p> <p class="ql-block"> 闫冰秀老师讲授的是六年级上册《认识百分数》的内容,通过环环相扣的关键性问题将学生带入到探究如何比较多个对象投篮投中率的问题当中,激发学生深度思考,自然而然的理解百分数出现的现实意义。并通过一系列练习题,让学生在交流讨论当中,深刻理解百分数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王鹤琦老师带领着六年级的孩子们一起探索《找次品》中的奥秘。王老师引导学生当遇到很困难的事情时,要从简单的事情入手,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找到规律,发现方法,从而回过头来解决之前的问题。本堂课以老子的一句话贯穿了整堂课,层层深入,学生受益的不单单是探究出找次品的方法,更多的是面对困难时,应从容应对的心态,充分的展现了学科融合的重要性。</p> <p class="ql-block"> 十六位老师分别为大家呈现了各具特色的数学课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体验课堂,体会数学带来的乐趣。赵校长每节课全程跟踪,并且深入评课,肯定了每位教师的成长,鼓舞了年轻教师的教学热情。</p> <p class="ql-block"> 通过以上的公开课展示,引发出的许多问题引起了组内老师们对教学进行了更深入的思考,在评课环节上,老师们的无私分享与智慧碰撞,让我们的教研活动变得更加有意义。诚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但对教学的研讨与改进,我们一直在路上!</p> <p class="ql-block"> 王校长对老师们精彩的公开课进行了总结性的点评,并对教研活动提出了可行的建议,殷切希望全体数学教师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忘初心地不懈学习,精益求精,期待全体教师在教研的道路上越走越远。</p> <p class="ql-block"> 事预则立,其行必果,减负提质,教研先行。通过本次教学大比武,全校上下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最大限度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课堂效率,更好地为落实“双减”服务。路漫漫其修远兮,教研一直在路上,我们一直在努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