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各位家长朋友们,大家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是同心县第一幼儿园的余老师,欢迎大家来到我们的育儿小课堂。今天分享的是《关于“双减”减什么? 为什么减? 》</p> <p class="ql-block">一、为什么要制定“双减”实施方案?“双减”减什么?怎么减?</p><p class="ql-block">“双减”意见指出:各地在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双减”工作的同时,还要统筹做好面向3至6岁学龄前儿童和普通高中学生的校外培训治理工作,不得开展面向学龄前儿童的线上培训,严禁以学前班、幼小衔接班、思维训练班等名义面向学龄前儿童开展线下学科类(含外语)培训。</p> <p class="ql-block">二、“双减”意见的前世今生</p><p class="ql-block">2012年,教育部正式印发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提高广大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家长的科学育儿能力,防止和克服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p><p class="ql-block">“去小学化”的治理任务包括:严禁教授小学课程内容。对于提前教授汉语拼音、识字、计算、英语等小学课程内容的,要坚决予以禁止。</p><p class="ql-block">那么,幼儿园到底学什么、怎么学?</p> <p class="ql-block"> 许多家长认为只有“集体上课”才是学习,只有学会了多少汉字,会算多少加减法,会背多少古诗词,学习的成果也不只有分数。事实上,幼儿园的教育渗透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三、幼儿园阶段孩子要学习的六种能力:1、社会适应的能力</p><p class="ql-block">2、生活自理能力</p><p class="ql-block">3、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p><p class="ql-block">4、人际交往的能力</p><p class="ql-block">5、解决问题的能力</p><p class="ql-block">6、学会学习</p> <p class="ql-block">四、“双减”政策之下,家长要做到“双加”:</p><p class="ql-block"> 1 加强与孩子的沟通,营造和谐的亲子关系;</p><p class="ql-block"> 2 加强孩子“自力”能力的培养,培养孩子主动探究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 无论政策如何变,只要我们为孩子心中种下一颗梦想的种子,终有一天孩子会展翅高飞,冲向我们共同期望的蓝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