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们的万里长城有十三关,他们是分别是山海关、黄崖关、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平型关、偏头关、雁门关、娘子关、杀虎口关、嘉峪关、 阳关以及玉门关。</p> <p class="ql-block">今天我就带领大家走进长城十三关之一的倒马关,这是我第七次来倒马关了!时隔多年,许多美景都已经看不到了。对于那些看不到的美景,我只能用我七年前的图片了!</p> <p class="ql-block">倒马关位于河北省我县西北约70公里处的保涞线上,属唐县。四周群山环抱,湍急的唐河从西、北、东三面向东南流去,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倒马关与居庸关、紫荆关并称为明代“内三关”,是内长城沿线的指挥中心。 </p><p class="ql-block">关于倒马关地名的来历,说法不一。一说此地山势险要,兵强城固,敌兵至此,必人倒马翻,因此而得名“倒马关”;一说北宋名将杨六郎在此领兵御敌,战马被山石夹住而倒地,由此得名“倒马关”。</p><p class="ql-block"> 倒马关在历史上很早就置关派兵戍守,有专家认为战国时期赵国的"鸱之塞"即在此。汉代又名鸿上关、常山关。北魏末年,北方六镇起义,杜洛周率兵围攻定州。定州刺史杨津请求柔然主阿那发兵解救。柔然兵至此,因杜洛周已在此派兵扼守,无路可行,只得退兵。北宋名将杨六郎曾据守此关。明初设巡检司,始建关城。景泰二年(1452年)又新修下城(即今“倒马关”城)。嘉靖年间设路置分守参将,属真保镇,下辖插箭岭等处关防。清初设副将镇守。清顺治十年(1653年)改设都司佥书,仍为重要关隘之一。几经战乱和人为践踏,倒马关遭到一定程度的毁坏,但四面关城城墙及城内街道、衙署民居等大致保持原貌。</p> <p class="ql-block">倒马关城依山势而建,一半在河谷,一半在山梁,基本上呈圆角方型。城墙周长2.5公里,墙体内为夯筑的三台土,除东墙内外两面都垒砌蛮石外,其他三面城墙均为外包砖、内砌蛮石。墙底宽约6米,顶宽4米,现高2米——10米。关城旧有三门,东、西二门外原有瓮城,东瓮城有南北二门,西瓮城有南门。关城墙体上有骑墙墩台7座,北侧、东侧隔河而望的山峰顶部有石砌烽火台5座。出西门100米,唐河南岸建有一座条石砌筑的城门,扼守关城通往上关的道路。</p><p class="ql-block"> 倒马关西1.5公里为上关岭,今残存部分城墙、房屋基础和敌台基址,并有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杨业、杨延昭父子忠节庙碑”等碑刻。关门南侧山崖上有明隆庆年间摩崖石刻“雄关石壁”四个大字。笔力遒劲,有很高的书法艺术价值。城北马圈梁上有正德十五年(1520年)“宋将杨六郎拒守之处”碑刻一通。</p><p class="ql-block"> 街道、衙署、营房、寺庙、民居构成倒马关城的基本框架。东门至西门有一条12米宽的石板路,南北一条4米宽的石板路直抵北门,形成十字街格局,交汇处建有玉皇阁(又称阅兵楼),底部有十字通道。以玉皇间为中心,东北有衙署大堂、二堂、三堂,是守城参将处理公务、居住的场所。北街两侧设兵器库、营房、厨房,城南宽阔平坦之地为演武厅、校军场。城内民居多为蛮石虎皮墙,硬山式灰布瓦顶,表现出简朴、粗扩的乡野风俗。院内地面多用各色鹅卵石铺漫成钱币形、桃形、同心圆形及其它不规则图案,称“插花石”,美观大方。</p> <p class="ql-block">从倒马关的选址可以看出传统堪舆风水术的影响。关城位于圈椅形的山凹里,坐北朝南,背后有“祖山”高大巍峨,东西两侧有连绵起伏的几层山峦。称“左辅右强”;而前面的“案山”则相对低矮;唐河三面环绕,称“腰带水”。整体环境相对闭合,“山起西北。水归东南,为天地之势也”。“祖山”有五座较大的山尖并列,形如笔架,主文运;山脚下的唐河较宽阔,象征“砚池”。城址同时也体现了先民对生存环境的重视。北面高山阻挡了冬季寒冷的西北风;东南面的唐河谷又可使夏季的东南湿气流进入,带来丰沛的降水。四周山峰林木葱郁,自然植被状况良好。河谷地带开垦为整齐的良田,颇有几分江南韵味。关西的大石峪是一条绿色长廊,溪水清澈,有多处水潭和瀑布,怪石崎峋,古木参天,自然景色优美。</p> <p class="ql-block">山上长城为明代所建。山脊上,长城虽破坏严重,但烽火台、炮台、城墙等古迹仍清晰可见。对面的“马圈梁”上,有一石碑,上书:“宋将杨六郎据守此处”。“六郎庙”位于半山腰上,庙前,有一块“六郎碑”,为明正德十五年(公元1520年)所立,碑林为翰林院编修刘泉所撰,碑文中对杨延昭父子拒关抗辽、保家卫国之事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赞扬。碑文曰:“真宗时,契丹猖獗,延昭当之而有余”。宋朝真宗时,契丹屡犯边关,但有扬延昭在此阻挡,后方安如泰山。谈到杨业与杨延昭父子的英勇,碑文说:“当时是也,武夫健将不少于天下,兵革财用不困于曩(nang) 时,忠义之气不损于人心,而独无杨氏父子出于其间者。”意思是说,现在(明正德年间),兵多将广,天下无双,粮晌财务比那时不少,将士也不乏忠义之心,但却没有能超出杨延昭父子的。可以看出,明朝将杨六郎父子的忠义勇猛推上了极高的位置,甚至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明朝与北宋的处境相同,北面都有夷狄屡犯边界,之所以把杨六郎父子推上如此的高的位置,是在为边关将士树立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们以为,拒守边关的将士,就应该学习杨六郎父子的忠义勇猛。</p> <p class="ql-block">倒马关置关较早,《战国策》称其为鸿上关,汉称常山关。但目前可见到的关于修建倒马关城的记载,都是明朝的。</p><p class="ql-block"> 倒马关分上城下城,上城是明洪武初年修建的,后改名上城口;下城即今倒马关城。现倒马关乡政府院内,保存着一块已从中折断的汉白玉石碑,为《倒马关建城碑》。碑文记载了1465年修建倒马关的情况。由此可知,倒马关城始建于1452年,后又于1465年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修建。倒马关城,周长约2.5公里,城墙底宽6米,顶宽4米,高约10米,墙为黄土夯筑外砌砖石。关城东、西、北设有3个城门。关城建筑设计独特,它依峭壁,傍深涧,一半在沟谷,一半在山上,整座关城依地势而建,唐河水由西、北、东三面环绕关城而流。山、水、关城在这里相得益彰,互为险阻。古人谋略之深,设防之严,建筑之奇,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明朝马中锡《倒马关诗并序》中说:“关有两山对峙,其路极险,相传杨六郎到此马踣,故名。”后人为纪念杨延昭(六郎)镇守三关的功绩,于明正德十五年(公元1520年),在倒马关城西3公里的马圈山上修建了“六郎碑”。碑通体高1.8米,宽60厘米,为汉白玉雕凿而成,碑额抹角及两边雕云纹花边图案。碑文为:“宋将杨六郎拒守之处。”杨延昭是并州(今山西太原)人,宋真宗时为保州(今河北保定)缘边都巡检使,后因与辽兵作战有功升为保州防御使。杨延昭在边防镇守20余年,辽兵甚为畏惧,千百年来,许多文人学士到倒马关凭吊六郎碑,称颂吟怀杨六郎威镇边关的不朽业绩。</p> <p class="ql-block">站在南面山上的古长城上看今天的倒马关村!</p> <p class="ql-block">七年前来的时候还有这通残碑,我特别喜欢这两个字:瞻云。</p><p class="ql-block">据考证,“瞻云就日”典出《史记·五帝本纪》:“帝尧者,放勋。其仁如天,其智如神,就之如日, 望之如云,富而不骄,貴而不舒。”</p><p class="ql-block">在原句中,以“就之如日, 望之如云”颂扬君王尧,仁德齐天,接近他,如阳光照耀般温暖;远望他,便如天边的云彩一般高盛。表达了对圣尧的崇敬或仰慕,后“瞻云就日 ”成为一个成语。</p> <p class="ql-block">八路军抗日战争的第一枪从倒马关打响。</p><p class="ql-block">1937年9月23日为了保证平型关战斗的胜利,115师骑兵营奉命担任右翼在倒马关一带阻击日寇。与日军遭遇后,在这里打响了出师以来的抗战第一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