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构展风采 教研唤灵思——湛江市第三十七小学大语文组同课异构精彩回顾

香水百合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为了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不断地提高“双减”下的教学效率,努力打造高质量的精品课堂,最近我校大语文组在黄小锋校长、陈豪副校长和李向萍副校长的指导和带领下,顺利地举行了同课异构的教学教研活动。在活动中,语文老师齐聚一堂,同课同主题不同教学方式地进行课堂教学,大家沉稳中有厚度,大气中有深度,深情中有温度。一堂堂风格迥异而又精彩纷呈的课例,充分展现了我校语文老师的教学魅力,同时,也让学生在多彩的课堂中获得更多的生命体验。</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一花独放不是春</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百花齐放春满园</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课堂上,各科组语文教师结合自己的理解与思考,教学板块独特新颖,设计精妙,同一授课内容呈现出不同的个性化教学风格,精彩迭出,让同课异构如百花齐放,各美其美!</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u>一年级课题:《四季》</u></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张丹华老师执教的《四季》是一节体现“阅读教学是个性化行为”的语文课堂。因此,老师在教学中以学定教,把原本属于学生的权利还给学生:一是选择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然后再选择自己的伙伴进行合作学习,学习的结果也让学生自己汇报、补充,教师只是在中间起点拨作用。二是评价权。学生的朗读、发言尽量让他们去评价,从而培养学生分析、判断的能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钟媚媚老师执教的《四季》一课,能紧扣教学目标展开教学,教态亲切,尤其是对识字教学,她投入了大量时间,落实得比较到位,教学体现了年级特点,学生的积极性也被充分地调动起来。 识字教学是重点,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起点,这样有利于学生广泛地阅读。一年级的学生,主要活动刚开始由游戏逐渐向课堂学习过渡,其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还不强,注意力也不能长时间集中,要求的识字量大,而学生年龄小学习能力弱。在识字教学中,钟老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选用有趣味的教法,创造性地把枯燥乏味的识字教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采用了游戏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在巩固生字的过程中用多种练习题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教学扎实有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孙桂丽老师执教的《四季》一课,她以图片导入,通过复习旧知识导入新知识,导入自然。对识字采用的是随文识字的办法,节省时间。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通过图片欣赏的形式,让学生观察了解每个季节的基本特点,明白四季的不同,相机进行听说读写训练。教学设计合理,时间安排恰当,是一堂扎实有效的语文课。</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u>二年级课题:《寒号鸟》</u></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寒号鸟》是一则民间故事,教学过程中,林华秀老师通过动画视频和生动的描述把学生带入情境,以“寒号鸟不是鸟”这个话题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欣赏寒号鸟真实照片进行了背景介绍,引起了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林老师巧妙地利用了课题落实了本节课教学重点之一“号”这个多音词。整节课学生表现活跃,精彩的回答足见他们知识储备既丰富又扎实。</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u>三年级课题:《司马光》</u></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高媛媛老师整节课以“读”贯穿其中,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能够感受古文的音韵美。同时引导学生借助注释、扩词等方法,自主翻译课文。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讲司马光的故事,这样学生不仅能感受文言文与白话文的区别,也能够更好地把握司马光沉着冷静、机智勇敢这一人物形象。最后学生提笔挥墨,抒写对司马光的敬佩之情,情感进一步升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司马光》一课中,潘竞卿老师则引导学生通过借助注释、组双音节词、换常见词等方法了解古文意思。将白话文和古文进行对比,使学生感受古文语言的“言简义丰”的特点,并通过情境表演、抓住关键动词进行作品赏析,从而让学生感受到了司马光沉着冷静、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u>四年级课题:《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u></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周曼老师整节课较为连贯,重难点突出,在课堂上较好地体现出了本课的语文要素。上课前,周老师先以回顾内容导入新课,再让学生聚焦“中华不振”;然后创设不同的情景,让学生充分朗读了15和16自然段,在课文的字里行间感受到了“中华不振”;随后,学生通过交流和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再次升华情感,并带着自己的爱国之情,有感情地朗读周恩来写的爱国诗篇《大江歌罢掉头东》;最后,学生动笔写下自己的读书目的,让爱国之情达到高潮。不过,也有小小的缺点,创设的情景形式过于单一,导致学生的情感与作者没有达到最好的共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何菁菁老师执教的是第一课时。她课堂的流程主要是由人物简介—释题—字词学习—把握大意四大板块组成。在本课的重难点教学中,通过理清三件事的主要内容,再进行关系梳理,最后串联三件事的方法把握多件事的文章主要内容。不足之处在于字词的学习过于繁琐;集中识字比较多余,可选择随文识字,并就容易写错的字,如“肃”“赞”,进行单独指导,进而落实第一课时的识字写字任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黄河英老师执教的是第二课时。她认真钻研教材,细读文本,有准确明晰的课时目标和重难点,并结合学情,巧妙地设计教学过程。她紧紧围绕本课的两个语文要素“如何概括多件事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感悟中华不振”,环环相扣,层层推进,灵活地创设多种情景,恰到好处地补充相关的背景资料,以读悟情,以情传情,成功地把学生带入文本所描述的情境,让学生感作者之所感,悟作者之所悟。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与作者达到共情,很好地突破难点,深刻地理解了中华不振的含义,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语感和理解感悟能力。</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问渠那得清如许</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为有源头活水来</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水本无华,相荡乃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我校全体语文教师非常重视每周一次的集体教研活动。每一次活动,大家各抒己见,思维碰撞。三位校长也经常亲临现场,给予语文教师专业的指导。从备课、磨课到课堂教学,从新课标理念的解读到如何处理教与学的问题,大家积极研讨,互相交流心得,乐于实践,乐于分享。尤其是每一次观摩课后,大家相聚一起,进行评课、讨论、反思,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多向思维完美地撞击,让大家沉浸在暖意融融的教研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而科学有效的反思可以帮助我们减少遗憾。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纵观这次的同课异构,我们语文老师还需要在以下方面多下功夫:要准确把握好统编教材的理念和方向;深入分析教材编写的理念并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应加强学习和反思,随着新课标理念的落地,语文教师只有厚重的知识储备,才能承载统编教材的广度和深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天工挥豪染丹青,又于丛林施粉黛。本次教研活动,给语文教师之间搭建了交流学习的平台,让大家了解了统编教材与教学实际的结合,明确在统编教材中应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的实际教学问题。同时,也提升了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深刻解读文本以及精准教学落脚点的能力。 同课异构,同中求异,异中求同,不断创新,激活思维,让我们继续追寻教研路上这一道别样的风景。</span></p> <p class="ql-block">撰写:黄河英</p><p class="ql-block">校对:阮波</p><p class="ql-block">摄影:各语文科组长</p><p class="ql-block">审核:黄小锋、陈豪、李向萍</p>

学生

教学

语文

老师

学习

识字

教研

课堂

异构

同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