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陕北,酒宴接近尾声,请客的主人有时征求客人的意见:再来点什么?有时则十分自信,干脆自作主张,给服务员下达指令:“给客人每人来一碗酸汤杂面”。</p><p class="ql-block"> 如果第二天是某人的生日,头一天下午,讲究吃“长寿面”,陕北人就阖家老小吃一顿“羊肉臊子杂面”</p> <p class="ql-block"> 杂面,我虽然只会吃不会做,完全是纸上谈兵,但是仍然觉得有必要把家乡的好东西推荐给大家。</p><p class="ql-block"> 正如“臭豆腐”和“叫花鸡”后来成为名吃一样,杂面的起源也是出于无奈。“杂面”的本意就是“杂粮面”。</p><p class="ql-block"> 陕北地处黄土高原,干山硬梁,十年九旱。不是小麦的丰产区。过去交通闭塞,贸易困难,即使地主老财,有钱的大户,要经常吃白面馍或白面条,也是很难的。所以人们为了节约小麦,才想出把豆类、黍类等杂粮搅拌在小麦里磨成面粉,来解决小麦不足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随着岁月的推移,人们不断地调整杂面的原料,最后得出豌豆与小麦按一定比例混合,磨出的杂面最有味道,口感最好,豆面的那股清香和白面的劲道爽滑在“杂面”这里得到完美的结合。于是成为陕北人固定下来的一种拿手待客食材。</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擀得好的杂面,又黄又亮,薄如纸,细如线。杂面以其清香可口,余味悠长,可荤可素,当之无愧地上了陕北人的食谱。</p><p class="ql-block"> 我们这里,“擀的一手好杂面”和“做的一手好针线”都是褒奖女人有本事的评语。农村家里有大姑娘的,母亲们一般早早就像教针线活一样,给女儿传授擀杂面的方法,省得嫁给男方后,遭婆婆的白眼。</p> <p class="ql-block"> 擀杂面与擀白面条在工艺要求上有很大的区别。要擀出“薄如纸”,切出“细如线”,除了长期练就的手上功夫外,从选料,磨面,箩子粗细,和面,兑蒿,面铺质量等等每一道工序都要精益求精。</p><p class="ql-block"> 其中很关键的一项就是和面时兑沙蒿面。</p><p class="ql-block"> 为了增加杂面的柔韧性,耐煮,耐嚼,口感好,杂面里要兑一定量的蒿籽粉(榆阳北部叫蒿籽)。我们横山人叫“沙蒿面”。沙蒿面兑的多与少完全靠主妇们长期的经验积累。</p><p class="ql-block"> 沙蒿面放得多了,面条会变得顽滑难煮,嚼不动,味道不好,还难消化。吃客就会说:蒿大了,杂面擀得像驴皮线子一样。</p><p class="ql-block"> 蒿小了,面条刚刚进锅,断成短个节节,煮的时间稍大就成糊糊了,彻底失败。</p> <p class="ql-block"> 要把拳头般大小的一块面用擀杖擀成像纸一样薄,有被面那么大,必须要不断地撒上一些干面粉,防止黏在一起,主妇们叫做面铺。擀白面时,人们一般就撒一把白面粉作为面铺,而杂面要擀得那么大那么薄,黏住的概率就更大,聪明的主妇们就用玉米面或者淀粉作为面铺。因为玉米面颗粒较大,容易剥离,淀粉光滑干燥。(我们老家把这个面铺叫做“粉剥”,我认为更形象)</p><p class="ql-block"> 擀的一手好杂面。没有好汤水和臊子也是白瞎。陕北的羊肉丁丁,土豆丁丁,再加一点冻豆腐丁丁精心搭配做成臊子。另外用油炸老酱、黄花等调成酸汤。</p><p class="ql-block"> 往碗里捞面的时候,面适当的少一点,酸汤宽一点,这样吃起来爽利。上面浇臊子。</p> <p class="ql-block"> 腌透了的洋蔓菁、红萝卜、白萝卜、或单一或混合,切成细条作为小菜。芝麻盐,葱花,香菜末,韭菜屑,油泼辣子,番茄酱,分别放在小碟子里。陈醋、生抽倾在小油碗里,碗里分别放一把小汤匙。把这些通通摆在一个大盘子里。</p><p class="ql-block"> 看一看这一大盘五彩斑斓的调料,你便食欲大增。</p><p class="ql-block"> 擀杂面在中国没有包饺子那么普遍,但它是北方人在饮食文化方面粗中有细的典型代表,也是很有仪式感的一种饮食文化。</p> <p class="ql-block"> 我们家乡传统婚嫁的步骤里有一个环节叫“看婆姨”。当女方释放出愿意许亲的信号后,媒人会带着小伙子,来到女方家。虽然号称“看婆姨”,实则很大程度是女方对小伙子一次严格的面试。未来的丈母娘对未来的女婿面试的打分,就看她给你准备了什么饭。</p><p class="ql-block"> 男方人如果看到女孩的母亲开始和面,切臊子时,心里就有七八成的把握了,双方男人以及媒人之间的谈话就会进一步展开,有说有笑,烟雾缭绕。主妇不断地续着茶水,开始擀杂面。</p> <p class="ql-block"> 主妇开始擀杂面,意味着这桩婚事向好的方向发展。</p><p class="ql-block"> 我们这里的人说,杂面又细又长,是把女婿拴住的意思。如果第一眼就没瞧上,或者各种条件不满意的话,主妇就一般不会给客人做杂面这样的复杂饭,而是给客人来一碗荷包蛋,这是最快捷的招待,礼貌地让你快走。后来人们穿凿附会说:“滚滚地喝一碗荷包蛋”就是让你滚蛋的意思。</p><p class="ql-block"> 很自然,如果大姑娘第一次去未来的婆家“看家”,未来的公婆比较满意的话,很有可能也用这又细又长的杂面招待新媳妇和她的娘家人,以便拴住未来的儿媳。</p><p class="ql-block"> 随着交通条件不断改善,人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家乡的“擀杂面”势必和“兰州牛肉拉面”,“岐山臊子面”,等名吃并驾齐驱,香飘四海,誉满九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