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一史的美篇

一山一史

<p class="ql-block">兰溪老故事 </p><p class="ql-block"> 诸葛村的父子贡元</p><p class="ql-block"> 故事来源于百岁老人诸葛瑛保存的一本家谱,以及二代百岁老人的口口相传。家谱记述了清朝诸葛村“隆中仲四房”及后世各代的家族大事。</p> <p class="ql-block">  故事开始前,先看一段2016年11月12日央视《我有传家宝》节目有关诸葛八卦村介绍清代贡生诸葛枚的视频和截图。</p> <p class="ql-block">  这里面提到的贡生诸葛枚,《光绪兰溪县志》中有记载。而在县志中诸葛枚旁边的这位贡生诸葛桢,正是百岁老人诸葛瑛的爷爷。</p> <p class="ql-block">  和诸葛枚一样,诸葛桢也是咸丰九年(1859年)的贡生,诸葛枚是拔贡,他是恩贡。</p><p class="ql-block"> 诸葛亮后代对周易有极深的造诣。他们祖传的八卦,是文王八卦,与伏羲八卦方位不同。诸葛亮二十七代孙诸葛大狮建村之时,将村庄布局建成“八卦阵”,对保卫村庄起了很大作用。</p> <p class="ql-block">  诸葛桢的祖屋在上塘北边。这地方叫“马头颈”,处于高隆岗,太公选址造屋之时,按八卦方位选中这属乾卦位的风水宝地,为的是世世代代元亨利贞。当时这地方是一个偏僻的角落,地势高,是诸葛村的西北角村口。上塘周边没有商铺。并不像现在一样是商业区。</p> <p class="ql-block">  祖屋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失火焚毁。现在仅留一个门脸。</p> <p class="ql-block">  诸葛大狮来这里建村之时,这里原本是一个山坞,天宝塘、上塘、下塘、弘毅塘、聚禄塘、北漏塘这一串塘是小溪截流形成的储水塘。当时村落小,建在小溪西南面的盆地之中,四周都是山。</p> <p class="ql-block">  诸葛村清代咸丰朝以前的热闹街市在村庄的西面。</p><p class="ql-block"> 这里有一条从长乐通往游埠的古驿道。明代,驿道两边逐渐有了商铺,驿道成了街道。</p><p class="ql-block"> 徽州人识宝,诸葛人识草。</p><p class="ql-block"> 这里是兰溪一带最大的药材市场,诸葛亮后代遵循祖训“不为良相,即为良医”,在这里收购加工药材,丸散膏丹,无一不精。引来全国各地客商,除本村人外,外来商户就达数百户。</p><p class="ql-block"> 诸葛药商数代奋斗,在这里淘到第一桶金,逐步积累财富,才逐渐将八卦村改造得今天这样漂亮,才出了那么多读书人。</p><p class="ql-block"> 诸葛药商从这里走向宁波、上海、广州。</p><p class="ql-block"> 这些,现在已然成历史,自咸同兵燹之后,这里热闹不再,门庭冷落。</p> <p class="ql-block">  贡元,是对贡生的尊称。贡生,是各地经考试,可以上“国子监”读书的秀才。类似现在考中了大学。去了国子监读过书的称“太学生”,即使未去国子监读书,也能在各地任个“教谕”、“学正”、“训导”、“教授”。也就是公办教师和各地分管教育的办事人员,吃皇粮啦。</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诸葛桢,号幹亭,字赞周。道光十一年(1831年)生,从小与哥哥一起,在父亲诸葛琯办的私塾读书。由于大房无子嗣,父亲娶了二房。哥哥诸葛鏦比诸葛桢大四岁。</p> <p class="ql-block">  父亲诸葛琯也是贡生。一直在村里教书。而且“襄理祠事”,管了二十多年祠堂簿,登录族人生逝娶嫁,人员进出。兼理宗族祭祀、庆典。“矢公矢慎,极备辛勤”,深受族人爱戴。</p><p class="ql-block"> 诸葛琯在咸丰年间,年纪已达六十多岁,处理祠事有些力不从心,故将祠堂簿交给大儿子登录。诸葛琯在族中是德高望重的长辈,参与祠堂大事决断。</p><p class="ql-block"> 诸葛村大部分是诸葛后裔。有一个“丞相祠堂”。村务大部分是族内事务。</p> <p class="ql-block">  一场战争,彻底改变了诸葛桢的命运。</p><p class="ql-block"> 诸葛桢兄弟两人的生母陈氏在诸葛桢16岁时病故。咸丰年间,家中大娘也已六十多岁。</p><p class="ql-block"> 1853年,太平军攻占南京。县衙组建各乡民团,以防太平军袭扰,各村予以自保。</p><p class="ql-block"> 县衙将各村民团联合成一个统一组织,叫做安勇军。其中诸葛民团也在其内。</p><p class="ql-block"> 诸葛民团的带队人是诸葛寿焘,是优贡生。如无战事,只在村中训练,年轻人都参与其中。如有战事,听命于官府。</p><p class="ql-block"> 诸葛桢当时二十多岁,娶妻姜氏,有了一个儿子叫诸葛奎光。因要参加省里的乡试大比,诸葛桢在家安心苦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1858年四月,太平军石达开部四万人占了龙游,寿昌。</p><p class="ql-block"> 当时翼王石达开脱离洪秀全,另起炉灶。从安庆大本营经江西、福建进丽水,再从丽水攻打衢州,不顺,退至龙游、寿昌,应该是等待经新安江用船运过来的给养和攻城器械,准备再次攻打衢州。</p><p class="ql-block"> 那时信息不通畅。兰溪官府得知龙游至白沙都是太平军,不晓得太平军真实意图。只防备他们进攻兰溪,各乡民团开始集结。并向朝廷请派援兵。</p><p class="ql-block"> 浙江巡抚派来的援兵是从江苏调来的。只有区区五百人。叫做江苏定勇军。</p><p class="ql-block"> 定勇军的头目叫徐炳奎,是兰溪大路口人。</p><p class="ql-block"> 定勇军风尘仆仆,五月十三日到兰溪。官府安排与安勇军一起前往西乡隘口小番岭防守。号称兵力五千人。</p><p class="ql-block"> 小番岭有条寿昌通兰溪的官道,两边有山。易守难攻。安勇军、定勇军在诸葛集结,近千人吃饭,忙坏诸葛的管事人。</p><p class="ql-block"> 诸葛寿焘兵分二路,一路守村,年轻的跟随诸葛寿焘去守小番岭。</p><p class="ql-block"> 民团头头们深知,五千乌合之众以锄头草耙对付四万身经百战的太平军,当葱。分析起来,太平军之所以屯兵寿昌月余而不进军兰溪,因为有兰江阻隔,不利于大军行进。东进可能性小,南下可能性大,官府只派民团守小番岭,是起个监视作用。所以,民团头目严令只坚守,不出战。</p><p class="ql-block"> 那定勇军的教头徐炳奎原本是个镖师,牛气哄哄,立功心切,他们穿清兵服装,手拿刀枪,看不起这帮农民。</p><p class="ql-block"> 十四日夜定勇军的一个小队居然违令,去端了太平军设在杭岭背的哨所,声称大㨗。</p><p class="ql-block"> 此举惹怒了石达开。十五日报复降临。</p><p class="ql-block"> 万余太平军分数路扑向兰溪方向。</p><p class="ql-block"> 小番岭官道上,数不清的太平军马队,见人就砍。如入无人之境,团民四散奔逃。</p><p class="ql-block"> 除了官道,西边的两条山垅,穿黄军装的太平军铺天盖地,直杀到排塘。</p><p class="ql-block"> 太平军在排塘过夜,第二天洗劫了檀村(今唐村)一带。</p><p class="ql-block"> 檀村离诸葛一步之遥。</p> <p class="ql-block">  诸葛村建在高隆岗上,全体村民在诸葛琯等族中首领号令下在村庄周围垒石以待。</p><p class="ql-block"> 太平军马军斥侯进到高隆岗下,看到高隆岗下挖了壕沟,岗上垒石挡路的阵势,他们居然撤军了,退回寿昌。后来石达开再打衢州不克,经福建去了广西。他们确实没有进攻兰溪的意图。</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兰溪历史上的“小番岭之战”。</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民团伤亡惨重,统计死212人,其中江苏定勇军死92人,占四成多。团民总伤二千多。</p><p class="ql-block"> 诸葛村成了战场善后集结地,全县各乡团民战死的家属都赶来了,诸葛村村口搭粥棚,处理后事,忙了大半月。县衙在城北郊三清殿旁(现和平路北端)造了个“彰义祠”,祭奠此战亡灵。</p> <p class="ql-block">  太平军占领兰溪,是三年以后的事了。</p><p class="ql-block"> 诸葛村近三千人,本地人大部分姓诸葛,宗族势力大。村里的事诸葛祠堂说了算。处理完小番岭败局所遗之事,各处乡勇陆续散去。诸葛村恢复了平静。</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当年秋天诸葛桢赴杭州赶考。第二年,也就是咸丰九年,中了个恩贡,那年他二十九岁。授了个“教谕”头衔,由于时局不稳,却“候选儒学”,他在父亲的小学校教书,等待分配。</p><p class="ql-block"> 他中贡生的第二年3月,太平军攻下杭州,打下江南大营。</p><p class="ql-block"> 也就是第二年,北京遭英法联军围攻,火烧圆明园。</p><p class="ql-block"> 他这一候选,等了三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县衙送来牌匾,上书“父子贡元”。张灯结彩,一片喜气。</p> <p class="ql-block">  他中贡生一年后,又要守小番岭了。</p><p class="ql-block"> 诸葛民团成了守小番岭的主力。</p><p class="ql-block"> 1861年清明时节,太平军侍王李世贤部从金华出发,从大云山和白鲞滩二处攻破城墙,占领县城。</p><p class="ql-block"> 巧不巧,太平军正准备攻城,城里民团与清兵打起来了。</p><p class="ql-block"> 清兵提督张玉良是来守城的,却纵兵抢了火腿店,被民团赶出县城,驻扎在黄湓。正在此时,太平军攻入,民团势单力薄,无法抵抗,退往溪西,过浮桥后拆了浮桥。</p><p class="ql-block"> 太平军占了县城,张玉良清兵不去攻城,反而退往三河方向,一路上对手无寸铁的百姓烧杀虏掠。</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太平军李秀成部寿昌方向从小番岭,龙游方向从界址岭杀入,诸葛民团自知不敌,撤退转移。诸葛一带已经被太平军占领,只得退往双牌。</p><p class="ql-block"> 诸葛鏦随诸葛民团行动。家中诸葛桢和老父首先想到的是宗谱,得找个安全的地方藏起来。他们连夜将宗谱转移至外村一个安全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太平军沿大路攻往白露山方向,他们将西岩寺占了,通过当地农民,得知附近有个岩洞,可容驻兵万余。这个岩洞从前是个釆石场。于是就把这里当作大部队驻扎之地,这个地方离诸葛仅六里路。诸葛是个大镇,战略要冲,太平军派一个“两”进驻诸葛,住在丞相祠堂。“两”是太平军编制,相当于现在的排。</p><p class="ql-block"> 参加诸葛民团的乡民陆续返回家中,村里太平军推行《天朝田亩制度》,按户派粮,推行他们的货币。</p><p class="ql-block"> 七月二十,诸葛桢的老母正患病,经不起折腾,病逝。上辈只剩下七十二岁老父诸葛琯。</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占领兰溪的太平军是侍王李世贤部。李世贤主力驻金华,兰溪只是部将谭星占领。李世贤与攻入西乡的忠王李秀成是堂兄弟。他们都是太平天国后期起用的年轻将领,有勇有谋。很快在兰溪得到一些乡民支持,有不少人参加了太平军。光绪志记载,忠王李秀成去攻打严州,兰溪有十万乡民跟随。诸葛村宗族势力强,很少有人参与。</p><p class="ql-block"> 诸葛桢属于“清妖”,逃离诸葛,颠沛流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第二年(1862年),才是诸葛血腥战斗的开始。湘军起兵入浙。左宗棠被朝廷封为浙江巡抚,带兵攻打兰溪太平军。</p><p class="ql-block"> 清兵提督张玉良也从金华打回来了,这个目不识丁的莽夫,把老百姓当太平军随意杀伐,兰江沿岸数万百姓投尸兰江,江水染红数十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太平军占领诸葛的第二年(1862年)七月,有一天,一个太平军士兵去老街买东西,与商户起争执,这个士兵年纪小,大约十四五岁,当时就他一个人,遭众商户追打致死。</p><p class="ql-block"> 太平军“两”司马带队赶来捉拿凶手,与百姓发生战斗。</p><p class="ql-block"> 诸葛民团迅速集结,七月十七日,太平军召来大队人马进攻诸葛村。</p><p class="ql-block"> 诸葛村按八卦阵布局,有不少死弄堂,村民站上房顶,拿着连弩,与太平军对峙。</p><p class="ql-block"> 巷战不光商业街,也在八卦阵区进行。</p><p class="ql-block"> 太平军在八卦阵区伤亡惨重,他们见识了八卦阵的威力。</p><p class="ql-block"> 诸葛亮后代建造八卦村,按八卦阵原理布局。卦有阳爻阴爻,弄堂有通的,不通的。转过一个拐,才发现是不通的,有的掉进陷阱,有的被村民堵住砍死。通的弄堂,对面是小山,小山上架着诸葛大连弩。</p><p class="ql-block"> 村民与太平军尸体交叠,3000村民死伤近半。</p><p class="ql-block"> 太平军在村中纵火,八卦阵区高墙起到隔火作用。东边几个大塘的水也派上了用场,而西边商业街区塘少,一片火海。被夷为平地。</p><p class="ql-block"> 太平军临走,烧了丞相祠堂。</p><p class="ql-block"> 诸葛桢哥哥诸葛鏦死于这场劫难。老父受不了丧子之痛,五天之后(1862年7月22日)老父诸葛琯病逝。</p><p class="ql-block"> 兵荒马乱,天天提心吊胆,诸葛桢逃难在外,八岁幼子奎光由于饥荒也病死。第三年,妻姜氏遭遇饥荒,染上瘟病也死了。留下诸葛桢孤苦一人。</p><p class="ql-block"> 诸葛桢径历了这场浩劫,已然变了一个人。孑然一身,沉默寡言。1863年正月太平军退后,一心扑在办学和整理宗谱之上。</p><p class="ql-block"> 朝廷委他寿昌教谕,可他由于几年逃难,风餐露宿,已然疾病缠身,无法赴任。</p><p class="ql-block"> 妻死四年之后,1868年,诸葛桢娶继室李氏。他已37岁。李氏比他小14岁。</p><p class="ql-block"> 1870年,儿子诸葛谨出世,给家庭带来欢乐。</p><p class="ql-block"> 终年劳累,诸葛桢在儿子出世二年之后病逝,终年四十二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诸葛桢在世之时,积极参与宗祠重建的筹备,可终未如愿。直到光绪年间,与他同年中贡生的绍兴教谕诸葛枚回乡主持,乡民踊跃捐助,更有诸葛籍上海富商,天一堂创始人诸葛棠斋捐银5000两,重建了除中庭外的诸葛丞相祠堂。</p> <p class="ql-block">诸葛村丞相祠堂</p> <p class="ql-block">  诸葛桢儿子诸葛谨,就是本文开头那百岁老人诸葛瑛的父亲。他活了67岁,在他母亲李氏守寡极力培养之下,发奋攻读,考取了太学生,成了诸葛村清末民初的小学校长。</p> <p class="ql-block">  祖上所遗家谱,几代人的详细记录,我整理了一张表。</p> <p class="ql-block">  诸葛瑛享寿102岁,2018年仙逝。</p> <p class="ql-block">  感谢诸葛同丹、诸葛坤元、诸葛仁等的大力帮助。感谢诸葛坤亨对本文的指正和提供素材。</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我的好友王小兵,原是20军60师(参加过长津湖战役的驻金华6297部队)的军官,对战术很有研究。几次来兰与我相晤,听了我的讲述,参观了诸葛八卦村,写了四篇有关诸葛村与太平天国的论文。我选其中一篇附上。</p> <p class="ql-block">  究探兰溪之诸葛村自保之术</p><p class="ql-block"> 王小兵</p><p class="ql-block"> 祖先的庇荫不是每个姓都有的,像那姓赵的、姓朱的、还有那爱新觉罗氏的,改名换姓的不少。这姓诸葛的千年来名不改姓,是因为从先祖诸葛亮起就忠心辅佐历代君王,没有隐患。说起来从诸葛村建成起,至今七百年,历经多少战乱年代,河山几度变色,宫阙几度兴废,王朝几度兴替,偏有这诸葛村安然完好,当为奇迹。诸葛大狮始建诸葛村,使子孙后代有了安身立命之所。所以他的子孙后代一敬远祖诸葛亮,二敬迁浙先祖诸葛利,三敬诸葛村始祖诸葛大狮。历代诸葛村子孙学习先祖,恭事皇朝官府,遇事至少不造反,只自保。</p><p class="ql-block"> 诸葛村自保之术应该有三。一是遵旨,比如前面我说过诸葛子孙遵旨将八阵图原稿送给宋高宗皇上御览,原稿啊!放现在值几个亿刀辣。公元1439年,诸葛村中一个叫诸葛彦祥的富户捐谷一万多石以赈灾年,受到当时的明英宗嘉奖,并御赐了一块“敕旌尚义之门”的金匾。这可是全族的护身符。</p><p class="ql-block"> 二是培育英才,我们知道诸葛村自元、明、清至今,学风蔚盛,人才辈出。清《(光绪)兰溪县志》列传的诸葛氏裔孙有16人,其中在诗词、书法、史学方面留下著作的有8人。明、清两代,全村有进士5人,举人11人(其中含武进士、武举人各1人),分别占同期兰溪进士和举人总数的5%和4.8%;贡生(拔贡、岁贡、恩贡、优贡)35人,占同期兰溪四类贡生总数的9.8%。乾隆五十三年(1788)戊申科,兰溪举人3名,全是诸葛村人。此外,还有纪入县志仕籍(非科举入仕途为吏者)和人物传略者23人;受各种封赠(不包括女封)21人。</p><p class="ql-block"> 诸葛村历代科第不绝,人才辈出,和村里历来重视教育分不开。科举时代,私塾兴盛。清宣统元年(1909),办有高隆初等小学堂;1911年创办群英国民女子学校;民国初年,任香港浙江商会会长的诸葛韵笙率众在兰溪县城开办私立兰溪中医专门学校,次年任校长,至1937年共毕业556人,其中本科159人,学生分布苏、浙、皖、赣、闽、粤各省。前些年村里实行考上大学奖励1000元,考上中专奖励500元的奖学政策。由于学风蔚盛,村人文化素养较高。据不完全统计,现有诸葛籍教授和高级工程师19人。文人多,能人也多,对诸葛村只有好处没有坏处。</p><p class="ql-block"> 三是听命官府。诸葛大狮的两个孙子瑞二公、瑞三公都先后获罪并被充军,算时间应该在元初了。原因我不知,有待考证。但其家人没有搬离诸葛村避祸,也没有与官府作对,扯诸葛亮大旗造反。反之子孙后代听命官府,有令即行。到了清咸丰年间,太平天国起义,危及清廷统治。清廷令各省举办团练,协助官军设防自保。这对于诸葛村来说不是难事。有清一朝汉族是很难组织自己的武装力量的,如今远有湘军,近有淮军,全是汉人的团练乡兵武装。办团练的曾国藩、李鸿章都成为清政权的中兴大臣。在兰溪,办团练的事就由诸葛村挑头了。清时陈其元《庸闲斋笔记》说:“金华府属办团练者,推金、兰二县,金绅则朱驾部允成,生员方滋、李。贼至,皆与之角战,久乃败散。兰则诸葛一村,拔贡诸葛令、优贡诸葛寿焘为之主,各村皆附和之。”是说金华府办团练者,以金华兰溪为主。金华团练的战斗力不行,败了。兰溪团练由诸葛村拔贡诸葛令、优贡诸葛寿焘为团总,各村附和投奔。诸葛村由此有了名正言顺的团练武装民团或称乡兵。兰溪民团乡兵比金华的民团能打,打的事我们后面再说,先把听命官府的事说完。这兰溪团练听官府的话到了傻听傻从的地步,《庸闲斋笔记》又说兰溪团练后来乱杀无辜,不但杀贼,还杀民、杀官兵。“夫团练而至于为暴,此亦何异于作贼?是盖由前邑令某公遇逃散兵勇过境者,不问是非,概行杀戮,人皆视杀为固然,遂致尾大不掉,后来莫可如何。”说的是兰溪地方长官杀戮心起,兰溪团勇即开杀戒,终至不可收拾。我以为兰溪团练自恃势大,长官说杀就开杀戒,不想也会背黑锅的。</p><p class="ql-block"> 乡绅是中国社会一个特有的阶层,从明朝起,科举竞争激烈,进入仕途较难,当不了官的一部分读书人选择了仕途以外的道路,有些入仕者因罢黜、致仕等原因选择了回乡,当了乡绅。乡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乡村治安的管理、乡村基层教育的构建、官与民之间的对话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虽然乡绅具有中国社会其他阶层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古代社会多游离于官府边缘,处于官民之间。然而,太平天国运动时期,乡绅长期以来的社会地位开始发生变化。</p><p class="ql-block"> 自湘军淮军集团形成以后,各地儒生纷纷效仿,大办团练,以儒学维系各自武装。随着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乡绅举办团练的规模空前,不仅开启了中国近代地方武装的新模式,还使团练制度在地方社会确立,促进了地方军事化。当时已有“官不如绅”之言了。太平军定都天京后,咸丰皇帝下诏:“令各省督抚晓谕绅民,实行团练,自卫乡闾”。办团练、练乡兵使诸葛村为主的兰溪民团迅速成为兰溪以致金华的地方实力派。近代乡绅势力的崛起也表明中国延续几千年的传统社会正经历“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最威风的时期,兰溪团练根本不把太平军放在眼里,也不把官军放在眼里。可能把自己当作比官军还官军的官军了。</p> <p class="ql-block">  也确实,此时的清军与刚入关时的八旗兵相比,无论战斗意志、战斗技能亦或指挥管理,早就有天壤之别了。在兰溪乡兵面前都矮了一头。《庸闲斋笔记》接着说兰溪民团的变化了:“其初声势联络,甚为贼惮,后则村董内良萎不齐,于是施家滩等处,藉盘查奸细为名,杀人夺货,行旅视为畏途。诸葛二君亦不能禁止。王壮愍民丞委段臬使光清亲往查办,竟不能戢。大营兵勇非数十人连樯而行,即不得免。甚至本地差委各官过之,均遭掳掠,示以冠服,曰:‘伪也。’验以印文,亦曰:‘伪也。’几至无理可喻。余初以为传闻之过,嗣因严州粮台公事,舟经其地,即有数人登舟,口称‘盘查’,搬动箱笼什物,见余顶帽,则哗曰:‘此伪官也!’一时聚集至百许人,各持刀杖,势已汹汹。适有一武生郑姓者来,见之叱曰:‘此金华陈老师也,若等不可无礼!’乃皆散去。郑君来前慰藉,谓:“此辈业已豺狼成性,攘夺、戕杀,将来必致大祸。某行且避去矣。”</p><p class="ql-block"> 呵呵,根本不把官军和官员放在眼里,这也就种下了祸根。而替这些团练乡勇背祸的,是兰江沿岸的数万乡民。</p><p class="ql-block"> 编练民团乡兵要干哪些事呢?兰溪民团的资料我掌握不多,但大体上民团的事在清乾隆时出的书《洴澼百金方》里基本交代全了。该书详细叙述了民团乡兵的训练管理使用及作战运用,从制器、练兵、清野、积贮、预备、方略等不同方面阐述了作战准备的具体方法,如清野一章就说了清五谷、清水泉、清芻草、清竹木、清铅矿铅铁、清油腊、清屋宇、清杂物、清地面等法。坚壁清野的目的就是断敌粮草,断敌后援,并使敌无法利用一切可用资源。几百年之后,抗日战争初始,蒋中正大力推崇此书,下令将书名改为《自卫新知》颁发全国。希望“有军事与政治之责者,知所取法,而裨于攻守绥戢之前途。更名曰《自卫新知》,盖仍取医家营卫之旨,神明变化,依古法而不背于时宜耳。”抗战时期,他在给部下的讲演中也数次强调:“自卫新知这部书,不仅是练兵的要务,可说完全是教练民众讲求自卫切实有效的方法。如果我们能够使民众照这样做到,再因时因地加以改良,我们抵御外侮的力量,不知要增加多少倍!”还有文章说,新中国建立前后的共产党掌握的数以千百万计的武装民兵,正是脱胎于乡兵传统。这是题外话不说了。</p><p class="ql-block"> 兰溪团练后来打了几仗,与进攻诸葛村的太平军打过,与祸民的官军也打过。打完后兰溪民团解散,诸葛村又进入下一轮自保。</p><p class="ql-block"> 不管诸葛村用哪些办法全力自保,反正七百年前建起的诸葛村历经战火,完好地保存了那么多古建筑。如今游人倘佯在诸葛村的石板巷道上,观赏一幢幢古民居时,叹为观止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