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奇炒

混天绫

老朋友段松龄夫妇又一次热情的发出了邀请,请我们去刚刚新装修过的旧宅炒奇炒,正如我一贯倡导的,事情的本身无所谓,过程很重要,因此我们一如既往地踊跃的积极前往参与——炒奇炒。<br> 奇炒是啥?是一种用白土干炒的面食。在长治地区叫奇炒,在临汾地区叫炒棋子,在其他地区不清楚叫啥。我查了好多资料,名字各异,不一而足。到底是不是这两个字也有待商榷。之所以我把它写成这两个字,是基于我一定的考虑:奇炒所以称谓奇,是因为炒的时候不用油,而用白土,真可谓奇也。叫炒棋子是因为做好的食品大如围棋棋子,所以称其为炒棋子。<br> 奇炒是山西的传统零食。用当地特有的白土来干炒,最后再用筛子、干布等把奇炒上的土搓干净。夹杂着面和土的清香,吃起来香酥干脆,有一种回归儿时和大自然感觉。<br>  奇炒一般零食。也用于到异地生活、工作远行的人食用,因为奇炒里含有家乡的水、土、面,据说能抑制水土不服。<br> 做法:1、将面粉、鸡蛋、油、盐、小苏打,加入适量清水,揉成光滑的面团。2、用擀面杖擀成厚约半厘米的面皮,改刀切成宽约半厘米的长条,再改刀切成小面丁。3、将白土用锤子捣碎,再用筛子过筛,弄成细土,放入大铁锅,锅下面烧火,直至土像水一样的滚开,将切好的小面丁倒入,用铁铲慢慢的搅动,随着面丁逐渐发硬发干,加快搅动的速度,直至面丁干透捞出。4、再用筛子、干布等把奇炒上的土搓洗干净即可食用。5、火候的掌握很关键,火大了要焦,火小了炒不熟。6、面的软硬也是关键,硬了发不起来,看见死板。软了容易变形,不利于搅拌。 我们两家、主家各自和自己的面,放自己的料,结果我家的最硬,老崔家次之,老段家最软。操铲人(掌勺人)是老段家兄弟媳妇,只有她有这种经历,其他人没有,所以这项最苦最累最脏的工作只能由她来完成。第一锅出来的是我家的,面没有发好,样子特别丑。第二锅出来的是老崔家的,还行,比我们家的好多了。第三锅第四锅最棒,样子最漂亮。<br> 大家吃着,说着,评判着。虽然我们家的样子最丑,可我们家的味美最好吃。老段家的虽然样子最漂亮,却略显味淡。倒是老崔家的居中,不好也不孬,正好。<br>  炒奇草期间,老段突发奇想,把红薯和土豆也放了进去,想看看是怎样的结果。大家都说老段在胡搞,可老段就要一意孤行。结果,炒出来的红薯和土豆味美绝伦——既有考的甘甜,又有蒸的绵软,为了继续品尝这种美味,索性吵了一大锅红薯,让大家尽了个兴,众人吃的津津有味,一脸无比享受的神情。自此,我越发觉得把这种食品叫做奇炒太贴切了。<br> 及至收锅的时候,尽管喜欢干净的女人们带着浴帽,捂着口罩,任然被土覆盖了一层,显得极其狼狈。尤其老段家兄弟媳妇,更是苦不堪言,捂着的地方略显干净,其他的地方简直成了土人,都分不清眉眼了。<br>共炒了8锅,整整折腾了5个小时。<br>要不是为了享受整个过程,要不是为了寻找儿时的记忆,要不是为了开心快乐,要不是为了愉悦心情,又何必造这种罪!<br>又一次享受了过程!品尝却成了不太重要的一环。<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