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同学们,大家都知道胡歌版的《天外飞仙》,也知道黄圣依版的《天仙配》,还有那电视台放了一遍又一遍的《欢天喜地七仙女》,那你知道中国古典戏剧黄梅戏的《天仙配》《打猪草》吗?请欣赏:(附音频)刚才大家欣赏的是黄梅戏《打猪草》选段,今天就让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共享中华文化中又一璀璨的明珠———黄梅戏。</p> <p class="ql-block"> 黄梅戏,原称黄梅调、采茶调。起源于湖北黄梅县,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是中国特有的地方戏曲。尽管历史不长,但优美的唱腔、鲜活的人物、灵动的表演与通俗的故事情节享誉全国。与京剧、粤剧、评剧、豫剧并称“中国五大戏曲剧种”。2006年5月20日,黄梅戏经国务院批准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 传说清朝乾隆皇帝时期,湖北省与安徽省交界地带的黄梅县的劳动人民在采茶过程中非常喜欢大声哼唱一些歌曲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些歌调经过长期的流行传播和发展,逐渐形成一定形式的唱腔曲调,因产生于采茶的时候,因而这些曲调被形象地称为“采茶调”“黄梅调”,之后,不知经过多少山妹子一代又一代的传唱,如今已一跃成为风靡中华的国戏之一。</p><p class="ql-block"> 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可分为花腔、彩腔、主腔三大腔戏。与京剧的霸气不同,黄梅戏以抒情见长,韵味丰富,优美动听。黄梅戏的语言在表面看来似乎有些土气,很多唱词与念白都是平日里所说所讲的白话,不绕弯子不拽文,句句都是大实话,可细细品味其实内涵丰富,常常能恰到好处的点染情境,突出人物的矛盾冲突。所谓的“用意深、出口浅”就是这样的道理。因为歌词通俗易懂,贴近生活,被大众所熟知。安徽卫视《相约花戏楼》中就有很多黄梅戏的经典曲目登上舞台,赢得观众的喜爱。</p> <p class="ql-block"> 黄梅戏伴奏乐器为高胡,这是中国的一种民间拉弦乐器,它的外形和技巧与二胡相似,音色比二胡更高亢活泼,并且富于变化。黄梅戏的服装是汉民族传统服装的延续,不过是唐宋时期的为多,跟京剧戏服相比,少了浓墨重彩,多了清雅秀丽。</p> <p class="ql-block"> 黄梅戏的内容多取材于民间传说和民间生活,天仙配、牛郎织女、夫妻观灯、打猪草,均可入戏,充满乡野气息。占据舞台中心位置的往往是平民百姓、小人物;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或是对封建礼教的无情揭露;或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黄梅戏总是塑造了一种十分宁静的氛围,不像京剧那样锣鼓喧天,刀架着脖子似的嘶喊;也不像越剧和昆曲那样吱吱呀呀扭捏作态,文艺得不食人间烟火的样子;当然也不像陕北信天游那样粗犷,黄梅戏显得很自然,烟火味很浓。就像《牛郎织女》里的仙女们都喜欢人间的烟火一样,虽然被王母娘娘狠狠地拆散了,最后还是给了他们相见的机会,想必娘娘也懂得人间的世情吧。还有《夫妻观灯》更是生活中的写照,尽显男女的俏皮和活泼。请欣赏其中的一个片段:(附音频)</p><p class="ql-block"> 黄梅戏在剧目方面号称“大戏三十六本”,“小戏七十二折”。大戏主要表现的是当时人民对阶极压迫的不满和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小戏大都表现的是农村劳动者的生活片段。主要剧目有《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罗帕记》《慈母泪》等,其中以《天仙配》《女驸马》最为著名,先后改编成电视剧、电影。</p> <p class="ql-block"> 《天仙配》主要讲述了七仙女厌恶天宫岁月的冷清,不顾森严天规,下凡人间。七仙女槐荫树下遇到了董永,两人倾诉衷曲,于是结为夫妻。二人正向往未来,憧憬幸福,忽然接到玉帝旨意,令七仙女即刻回宫,否则祸及董永,七仙女不得不与董永分别……这段唯美的爱情完全的融入到了那优美动听的黄梅戏中,让观众赞叹不已,心旷神怡。</p><p class="ql-block"> 黄梅戏,演的是淳朴,唱的是淳朴,说的还是淳朴……一代又一代的农民,在戏中懂得了朴实,像泥土一样,毫无杂质。</p><p class="ql-block"> 安徽的黄梅戏是我们的骄傲和光荣,在老一辈艺术家如:严凤英、王少舫、张云风等一大批优秀表演人才的努力下,国内外的观众认识并接受了黄梅戏,使黄梅戏从乡村草台登上了都市的大雅之堂。如今的安徽黄梅戏又涌现出如马兰、韩再芬、黄兴德等为代表的众多新人。面对新世纪,我们更希望新一代黄梅戏传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用青春、美丽和智慧创造新的灿烂。黄梅戏之形,应得人欣赏,黄梅戏之神,应得人弘扬。愿黄梅戏得到弘扬,让真善美遍布天下…</p><p class="ql-block"> 同学们,听了老师的介绍,你是不是已经爱上了黄梅戏?那么还等什么呢?快点来吧!下面请聆听黄梅戏的艺术家韩再芬的天籁之音,欣赏小朋友们在舞台上的精彩表演吧。(附两段视频)</p> <p class="ql-block">初审:李道芳</p><p class="ql-block">复审:汪贝贝</p><p class="ql-block">终审:陆勤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