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玉女庵随笔</p><p class="ql-block"> 武夷山的冬至已过,阳光还是暖和暖和的,在间隔不到2周的时间里二次登玉女庵,武夷山水,就算走过无数遍,仍然特别的喜爱和眷念,刚刚结束西面的大安之行,还在回来的路途中,闺蜜就电话来了,相约玉女庵。</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同行的有我父亲的同事,有我先生的同事,第二次同行的是学院的老师,这个武夷山市就是很精致小巧,随时随处可遇。</p><p class="ql-block"> 相对其他户外的登山,这个登山是最容易了,约莫半小时行程,我们很快就到玉女峰,玉女庵就在玉女峰脚下,星转斗移,玉女庵只留下遗址,遗址上残存几小段岩土夯筑的墙体,墙体上有一个长方形窗口,临崖而立的土墙,雨水常年侵蚀,长满了苔藓,太阳光下,酱黄酱黄,可以不夸张地说是大自然最大的窗户。</p><p class="ql-block"> 从墙体窗口望九曲溪,碧波如镜的九曲溪由西向东,溪面上竹排绕山成行,竹排感觉中变宽大了,遗憾的是已经不是竹制的排了,据说是一种塑料制品,记得在竹筏码头我见过工人在用工具制作竹排,很壮观,恐怕再也见不到那壮观的场景了,有些科技的进步和产品的替代其实是对匠人精神的抑制和抹杀,是对财富的无止境的掠夺,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悲哀。</p><p class="ql-block"> 武夷山上有仙灵,山下寒流曲水清;欲识个中奇绝处,棹歌闲听两三声。“曲曲山回转,峰峰水抱流”,<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九曲溪最真实的写照,忘了谁写的,也就不百度了,本来就是自娱自乐的美篇。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临走时,再次望望那大自然窗户边的那堵墙,使我想起了在洋庄大安之行时,笑笑小朋友教我们的一首诗《赠汪伦》可能很应景:李</span>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不是吗?年复一年,周而复始,窗户边那堵墙(形状非常像一个人),都在目送九曲溪上每位过往的客人。</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我最想借美篇陈述的是:可能是要保护好现存的墙体了。风吹日晒,雨淋脚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以下内容复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玉女庵位于三十六峰之一的玉女峰正面半腰裙摆处。从玉女峰背后右穿行约二百米就到。创建年代及创建人失考。玉女峰东北壁斜覆成洞,上依绝壁,下临香浴潭。玉女庵占地约500平方米。建筑华丽,用材多以条石构砌门墙,凿石为池,建筑艺术独特,已废很久了。遗址大致可分两级,一级稍低,沿洞口砌墙,石墙基,夯土墙,外临深渊,尚存墙基和部分残墙,断砖碎瓦随处可见。岩壁上石人工打凿的方形圆形的孔槽。墙北端有一石留门与岩壁相连,好像后门,门内有一石凿水池,前部成方形,长2米有余,宽约0.9米,装满水,石蛙成群,水池尾部上方右侧岩壁上有一对凹孔,形似一双脚印,高约20cm,宽约8cm,应是自然形成。南侧稍高一级地势平坦。已荒芜。除临渊一侧有石基和岩壁上的架木孔槽外,其余遗迹不明显,地上树木竞生。</span></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