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猫咪嘻游记——冬游包头古城

TK老猫咪

时间:2021年11月21日<br>  两天前朋友们约好出行日期,正逢小雪节气的前一天。出游地点:包头古城。天气预报称当天降温,风伴随着沙尘。无妨,到时见机而行。今晨起,移步窗前遥望,晴天朗日。还好!心情不错,风冷无阻,走起!<br>  早8:30分朋友们“苏雅拉游园”门口集合,“洪文”与车已静候,一行五人上车,出发!<br>  9:30分抵达古城。天气预报可真准,这风刮的呼呼的,气温也够低,在这空旷之地更加感到寒冷。古城城门是砖质建筑,城门两侧大红条幅“厚重城门,跨域千年岁月。古今史迹,传承百年文明”,正上方四个大字“包头古城”。两侧是土夯城墙,城墙上有骑高头大马的将士和彩色令旗。旗帜呼啦啦急速摆动,风声夹杂着清脆的风铃声回荡耳边。驻守古城的战马将士们在寒风中更显威武,亏得是雕塑,不然也得冻僵啊!猛然发现城门紧闭,老猫咪急忙冲到售票厅。正常营业,没有白来,只是我们是这里的第一批游客。购票,进城。 包头古城位于包头市石拐区喜桂图新区,建设于2018年。包头古城以“西北民俗风情、重现老包头文化”为主题,结合乡村舞台,民俗美食街,蒙元文化,田园生活等原汁原味的黄土地文化,以穿越时空的姿态,再现了塞外农耕文化的风土人情,体现了塞北包头最原始质朴的一面。<br>  进入古城,一台轿子和人力车吸引游友们的脚步。有坐轿的,有抬轿的,也有看热闹的。冬日的古城中,立即充满生机,这几人上演了一场“大花轿”迎亲。介绍一下游友们:左起:洪文、梅子(轿内)、小燕、随缘。 城门左侧“龙飞梦茶道”。 红色门头一个茶饼造型,上书“龙飞梦”。这里是一个展区,里面有万里茶道的壁画图解,也有茶饼、茶台等展品和休息区。 万里茶道是古代中国、蒙古、俄国之间以茶叶为大宗商品的长距离贸易线路,是继丝绸之路衰落后在欧亚大陆兴起的又一条重要的国际商道。中国是茶叶的原产国,早在公元16世纪,中国已有茶叶出口的历史,祁县作为晋商文化中心区,是万里茶道的开拓者,以其雄厚的财力,多变的经营之道,勇于冒险的创业精神,货行天下,汇通天下。这条商道南起闽、赣、鄂,经祁县,北达包头、归化、西伯利亚、莫斯科、圣彼得堡。 往日大屏播放茶马古道上晋商的艰辛,今日只是亮屏。坐下聊聊,感受一下氛围。 “洪文”稳坐茶桌前,静候上茶。这寒冷天气,如果有一杯冒着热气,清香飘逸的香茶入口,那该是什么意境?微品一口,顿时唇齿留香。一股暖流辐射全身,寒意全消。思想的野马驰骋,海阔天空,谈古论今,境界也在谈吐中提升。只可惜啊,这大冷天的古城只有一卖门票工作人员,想想得啦! 出门发现门口雕塑,应该是晋商人背马驮茶叶的艰辛写照。“小燕”来了个古今对比,幸福啊! 美食街。“古城古街古色古香,老酒老醋老情老韵”。老街两边店铺门前挂着红色的灯笼和仿古的小旗。 钟楼。老包头“和平路”牌坊,游玩从这里开始! 古砖旧瓦、民俗风情,走进包头古城你会发现,原滋原味的塞外古城风光。高耸威严的城门,栩栩如生的雕塑,黄土青砖茅屋,大量的包头老物件,满满的回忆杀,一秒穿越到古代,带着一份神秘的色彩。这样的景色久违的感觉,内心深受震撼,感到语言的苍白无力,不多言语了,请跟随我们的脚步浏览一下吧。 农具展示区 药铺 自信满满望、闻、问、切的老郎中;满面痛苦,勾腰驼背的病患,生动形象。 里面的雕塑和真人一样高矮,神态逼真。掌柜的头戴瓜皮缎子帽,小圆墨镜架在鼻梁上,大辫子缠绕脖子一周,显得很利落。扶柜站在“悬壶济世”的牌匾前认真地算着帐,无视进来的客人。 小伙计面带微笑,认真地撵着中药材。 大夫坐诊小桌前静候患者,有点守株待兔的感觉。似乎不太合情理的血压仪置于桌上,清末应该也有这现代化的设备了吧。 梅子用小秤自己秤二两去火草药,还挺认真。老猫咪小声弱弱地问一句:这秤你会看吗? <p class="ql-block">改自助买药了。配一副“开心顺气”汤药,给大家免费喝喝。</p> <p class="ql-block">进药铺当一回顾客</p> 行政长官总署 会议区 长官工作区 看看咱这几位呼啦啦涌进来,有找当长官感觉的,正襟而坐;有寻物猎奇的,眼观手拿。 <p class="ql-block">感受一下,寻觅一番。</p> 复盛公,是包头最古老的商号之一,历有“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的说法。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有山西祁县和徐沟的乔姓、秦姓二人到萨拉齐老官村谋生。他们二人后来迁到包头村,含辛茹苦经营草料、豆芽等,赚得一份产业。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正式开设了广盛公货铺,经营粮食、杂货等。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广盛公买卖因变欠债为盈余,从而把铺名改为复盛公。<br>当铺。 当铺的柜台特别高,站在柜台前一般看不见柜台上的物件,需翘着脚仰头和掌柜的说话。这是为让典当者产生敬畏感,不敢和当铺争价。店堂里面高大,窗户却又高又小,光线晦暗,墙壁上贴着一些红纸条,上面写着“失票无中保不能取赎”、“虫蛀鼠咬各听天命”、“古玩玉器周年为满”、“神枪戏衣一概不当”……掌柜的满脸透着精明,这小眼镜戴的,让人感觉是睁一眼闭一眼。干这行头脑绝对精明到极限,麻痹典当物者而已。 典当店铺石库门面,柜台外影壁上写上一个大“当”字,大到几乎占了整个墙面,旁边是“民品典当”细则,下面柜台陈列一些物品。 银元、元宝,居然有三寸金莲穿的鞋子;另一个柜台中是长杆烟袋锅等。 <p class="ql-block">五元钱就把新买的手机当了,掌柜的乐了。</p> 晋商镖局。镖局的兴起,其实是晋商繁荣发展,经济发达之后产业链延伸的产物。有了晋商,有了层出不穷的武林高手,一代宗师,江湖上相应地规模化的出现一个行当——镖局。 作为中国最早的保安公司和快递行业,镖局最初由是皇家的驿站、情报传递和物资押运逐渐演变成民间押运而来。 在几百年前的万里茶道上,山西人要从武夷山运茶,不走上三个月根本到不了家。元末明初,权力中心北移,黄河以北的贸易日渐发达,内蒙边贸繁荣,晋商崛起,镖局逐渐成为晋商们的护身符。做为中国镖局的发祥地,晋中人创办的有影响力的镖局就有好几家,有些虽然不在晋中本地,但大多由晋中人担任名镇江湖的总镖头。 从镖局出来,街上依旧没有游人。 供销社。 琳琅满目的老旧物件,让思绪回到七八十年代。 当年很牛的职业:售货员。算盘珠子噼啪乱响的同时,那份自信也悠然而生。 那个年代嘎嘎有范的“一脚踹”摩托车 <p class="ql-block">几毛钱就可买物品的年代。</p> 供销社外弹弦儿、说书人,映射着古街当年的繁荣。艺人借古喻今, 契合生活。声音洪亮,余音绕梁,回味悠远。 阳光洒向街景,宁静而祥和。 刘家大院。大门左侧悬挂:古城西口学堂。左侧依门静坐手摇蒲扇,戴着眼镜一妇女,应该是学堂老师,坐候学生光临。 大门左侧是酒坊和小动物活动区,天暖时能看到开屏的美丽孔雀和艳丽外表的山鸡等。 <p class="ql-block">大门右侧一口辘轳井。随缘上手操作,表演打水过程。现实版的“辘轳,女人和井”。</p> 入院三间正房,左边是学堂,每张桌上放着珠算算盘;其他是住房,充满生活气息。 激荡心绪的红歌回荡上空,铿锵有力的歌声不由自主把人拉回到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知青大院。历史不是只写给帝王将相的,尤其是有千百万人参与和经历过的历史,更应当让他们在参与和经历之后,留下曾经参与和经历的印迹。也应当让更多的虽未参与和经历过的后人,能从历史的印迹中看到时代的风云和人性的光辉。 1968年12月22日,毛泽东最新指示公布:"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一场迁移运动开始了。在之后的十年,一千六百万知识青年离家,去到农村和山区。知青一代是失落的一代,也是思考的一代。知青大院,可以回顾这段历史。 知青住所。土打墙,木椽檩,报纸糊墙,竹席铺炕,十足的年代感。坐在狗皮褥子上,即使不烧炕也不会感到冰凉。小桌一放,啥事都忘。大碗喝酒,忧愁无有。酒到酣处,唯我独尊。往昔:我是包头的。而今:包头是我的。 广播站。权利与地位的象征。 挑水的扁担和水桶,家庭用水的必备工具。 广播站大喇叭正在播放革命歌曲 煤油灯。夜晚黑暗中一盏豆粒大小的火苗,伴随多少孩子写完作业,为多少母亲照补衣服,制作鞋子带来光明。 墙上军用水壶是那个年代的奢侈品。地上大大小小的坛子,是多少家庭中日常生活必备家什。 样样家具中都透着浓浓的西北风情 院中灶台。饸烙床、大蒸屉、粗瓷盆、小水缸逗留着当年的印记。 纸糊窗棂下鸡窝若干,粮食加工设备“谷壳分离机”上面放置手编柳条筐。 <p class="ql-block">告别知青大院,继续浏览。</p> 街上依旧冷清,不见其他游客。 被编成电视剧《安居》原型的“北梁”标志映入眼帘。包头文化,根在东河,魂在北梁。据当地老人们讲,北梁曾经是包头经济文化中心,当年老包头十大晋商大多汇聚在此。北梁是商贾云集,文、商同聚的重要据点。 “财神庙前九江口,吃喝玩乐全都有”。这句民谣说的是曾经车水马龙的老北梁商贾云集的繁华景象。 “大算盘”下方入口为繁华街道,里面布满商铺。老包头是最早的水旱码头,一条古街黄土垫道,清水澄街。两侧商铺窗明几净,门脸面貌各具特色。街头巷尾、店铺门前都有特色小吃等。如:哑子的凉粉、死马行的咸肉、魏家的卤肉、老回回的粉汤,还有拉洋片的、算卦的、耍杂技的......宛如一幅幅和谐祥瑞的风俗画。 胜利路中的老字号“德铭号”、“兴华楼” 蓝街 绣楼 眼前的情景让时光逆转—— 城墙角楼上旗帜飘扬,风已减小,阳光很足,没有那么寒冷。大门洞旁为客人提供喝茶歇脚棚子,里面放置木质桌凳。从大门洞出去是碰碰车娱乐区,为游览古城的游客增加一份娱乐。 女拖拉机手<br> 非遗物品展示区。里面陈列一些非遗物品,工作人员还没有开门,不能进去参观。 “西北第一堡”。城堡下方的桥边有军事堡垒和摩托车、敞篷卡车和吉普车。 城堡就是一网红桥起点。进城堡,上去看看。 从瞭望口观望,地面物品渺小。 通往对面的网红桥。这冒险者游戏还是留给勇敢者吧,下去玩别的。 荡秋千。秋千荡起来的时候,仿佛回到童年。 <p class="ql-block">从“古城入口”进入,场景发生变化。</p> 墙垛上立匾“乔致庸儿时玩耍处”。老猫咪才疏学浅,看到这匾糊涂了。曾经去山西乔家大院游玩时听导游讲解,乔致庸儿时应该是在祁县老家度过。这里怎么会有他儿时玩耍处呢?如果说是“儿子玩耍处”还勉强可以。管他谁玩耍处,无需考证,老猫咪先上去玩耍一下。 嘉庆二十三年,乔致庸出生于山西祁县的一个商贾世家,父亲乔全美,幼年父母双亡,由兄长乔致广抚育长大。少年时期因兄长病故,乔致庸弃学从商,开始掌管乔氏家族生意。在他执掌家务时期,乔氏家族事业日益兴盛,成为山西富甲一方的商户。其下属复字号称雄包头,有“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的说法。另有大德通、大德恒两大票号遍布中国各地商埠、码头。乔致庸本人也被称为“亮财主”。19世纪末,由于连年战乱,清王朝逐渐走向衰落,大量白银外流。晚年的乔致庸一改以往不治家宅的传统,于同治初年(1862年)开始在家院附近购置地皮,大兴土木,修建了规模庞大的宅院,即著名的“乔家大院”,至今保存完好,是山西民居的代表建筑。乔致庸待人随和,讲究诚信为本、“以德经商”。乔致庸一生做出诸多善行,光绪三年天遭大旱,乔致庸开粮仓赈济灾民。光绪三十二年,乔致庸去世,终年89岁。<br>  尖顶建筑物门上对联:“传家有道唯存厚,处事无奇但平真。古堡轿车” 乔致庸的轿车。虽然被岁月侵蚀的斑驳,依旧可见当年的奢华。 俯视下方院落,规规矩矩四合院。典型山西建筑风格,屋顶为硬山坡顶,起隔热及排水作用。山墙多采用五花山墙式样,又叫防火墙,既美观又有防火。院落正中,一口盛满水的大缸。水为财,俗称“门前有大海,财源滚滚来。”另一作用就是预防火灾,取水方便。 顺着房顶行走,一个个板房以不同形状出现。里面是有木制大通铺,上面放置小桌,桌上有油灯和瓷器碗,墙上悬挂着农具。 一座小桥横亘空中,连接着房顶和对面“包头火车站”。 火车站高于地面很多,圆形屋顶建筑。内设木亭子售票处和各种形状秋千。小火车受疫情影响已经停运,车厢被塑料布包裹停靠其中。 圆形火车站中间是水池喷泉,已经干涸。不远处游乐场的巨大摩天轮特别抢眼。<br> 古城火车站<br> 长廊一侧一坛坛老酒,粮仓,马车;另一侧彩虹滑道、VR科技体验馆等,古老与新潮的碰撞,质朴清新。 身高九尺端坐赤兔马上,卧蚕眉、丹凤眼,颌下五缕长髯,威风凛凛。这应该是三国英雄关云长,只是不知他与包头何缘?为何立于古城土坡之上? 走出“月亮门”,阳光下的一切尽显国泰民安。 老醋坊。旅游旺季,这里每天都在做醋,酒糟晾晒在地上,香气散发在空气中,吸引游客进门买醋。 乡村大舞台。这里曾经是歌舞升平,气氛活跃的地方。左侧一土夯墙,从门洞出去是大型游乐场,一巨型金刚高高矗立,吸引孩子家长前往。沿路行走,与游乐场毗邻的是动物养殖基地,有牦牛、矮马、骆驼、鸵鸟、藏香猪等等,这个季节,恐怕都已转移了,就不去看了。 民俗街。旁边大片农田,春夏这里一片新绿,众多鸵鸟在期间自由散步,觅食。 各类农具大全 右侧房屋“大漠民俗博物馆”,游客少没有开门。 “胜利路”门楼进去,是一些七八十年代的拖拉机和农具。 “古代兵器展”。上台阶后,依旧是铁将军把门,进不去。 下来看到这里有碉堡大炮,军车,跨斗摩托车等战争时期的物品。玩一会儿! 一个多小时的游玩结束,虽然还有一些内容没有看到,每个人依旧很开心。留些悬念和惦记,待来年春暖花开时再故地重游。 <p class="ql-block">  包头古城的美,源于时光倒流的荒凉。今日游览包头古城,在空旷中感受宁静和超然。每一秒都是诗,每一帧都是画。热爱家乡今天的日新月异更加繁荣,也会静静品读这座古城的孤独静默。游览之余品味那真挚淳朴的西北民俗,脑海中烙印老包头的古城民风。</p><p class="ql-block">借用吾友才女“刺桐”语结束此行: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