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身经历,当兵你坐过“闷罐车”吗?……

孤独剑

<p class="ql-block">  社会经济发展了,现在去当兵的地位、待遇、条件等越来越提高了,环境也越来越好了。</p><p class="ql-block"> 不仅进入到军营就开始拿工资,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入伍当兵的只发“津贴”每月只有几元钱(内地6元,边疆9元);入伍当兵退伍回家就是乘坐火车的档次,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比如,进藏的新兵可以乘坐飞机到军营;自从高铁的开通,进入到军营的新兵不在坐普通列车了。</p><p class="ql-block"> 新兵所到达的城市,只要有高铁、动车组的列车,就首先安排入伍的新兵们乘坐。新兵们都是乘坐高铁、动车组踏入军营。</p><p class="ql-block"> 新兵们乘坐列车档次的提高,感受到了经济的发展,时代的变化,也足以证明我们的党、国家、铁路企业,对国防建设越来越高度重视和支持、帮助和关爱。</p> <p class="ql-block">  记得上世纪那时新疆与其它省份好像还是两个割裂开来的世界,虽然新疆与青海甘肃陆地壤,进出新疆的陆路交通,只有一条兰新铁路才能转达全国其它省份,人们的心里距离相当遙远。一进出新疆就象似现在的“出国”,出新疆到内地人们口头禅是:到“口里”去;从内地到新疆去,路途遥远就叫到边疆去,真是“西出阳关无故人”,铁路只有一条兰新线到乌鲁木齐 ,根本就沒有什么高铁、动车。铁路开行的是普通火车,时速象“蜗牛”每小时不到百公里,几乎是开行几个站就停一下,真是“路漫漫其修远兮”……虽民航飞机,老百姓根本就不敢奢望……。</p><p class="ql-block"> 在那个年代,新疆,尤其是南疆人要坐上火车,首先要坐三四天汽车才能到达火车站,那时能够坐上“火车”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近几年,铁路建设腾飞发展,全国许多城市间修建了高铁,老百姓出行不在乘坐普通火车了。许多城市高铁、动车组已经实现了“1小时经济圈”、“2小时经济圈”、“4小时经济圈”、乃自省会城市之间都可一日到达……</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那时我们当兵坐火车的记忆是:</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80年代以前,入伍到新疆的退役军人都应记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那时坐的火车,是“闷罐车”</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闷罐车”车厢,就是铁路用来装运货物的棚车,当用来载人时人们就叫它是“闷罐车”。</p><p class="ql-block"> 当兵到部队,那时的“军列”多是由“棚车——闷罐车”编成。要想坐上铁路旅客列车,只有探家时才有机会,或者到退伍时才能坐坐旅客列车。</p><p class="ql-block"> 那时从内地省份应征入伍的青年,到新疆乘坐的都是“闷罐车”。就是装运货物、牲口的那一种。车厢里不但有一股骚臭味,角落里还残留着马粪蛋蛋。</p><p class="ql-block"> 这种车,据后来得知:每节车厢内长约16米、宽2.8米、高2.7米。中部两边是大拉铁门,车厢两边各有两个通风口,车厢内沒有水、电,厕所的密封厢体。说是“军列”编组10多辆在一起,车厢与车厢间又不能互通,每一节车厢是一个独立空间。在车厢内人可以站立行走,上下车门外沒有车梯,离地约有一米多高,只能搭上备用的“木梯”才能上下。车门一关,沿途及停靠站如果不拉开中间的铁门,谁也不知道车厢内是坐的“新兵”……。</p><p class="ql-block"> 当时用这种车来运送新兵,既有有“军事保密”的因素,也是限于当时社会经济状况及“国力”有限,铁路运输能力、设备落后(陇海线到新疆铁路就一条,旅客列车稀少运力严重不足)。</p><p class="ql-block"> 记得我们当兵入伍时正是冬季,车厢中部有一烧煤的炉子用来取暖。那时铁路牵引机车,是烧煤的“内燃机车”,列车遇到过遂道山洞,这种车厢内漆黑一片,煤烟粉尘呛人,人人都会灰头土脸……</p><p class="ql-block"> 其实这种车也有好处,宽敞、安全。一节车厢可容纳五六十号人,车厢地面铺有草席(或稻、麦草)睡觉,新兵两人一组合睡一个被窝。一人的被子作铺垫,另一人的被子拿来合盖。</p><p class="ql-block"> 睡觉起来,接兵干部要求“整理内务”,把被子卷叠起来靠在一侧,车厢内一下活动空间就很宽敞了。接兵干部办法点子多,从不让大家呆坐着。白天严格按时间安排各种学习训练,组织教育学习,训练捆绑背包,学唱歌曲、讲故事做游戏等等,说是下车吃饭时“新兵连”各车厢的“新兵”集合在一起要开展竞赛,……一路上,大家学唱会了《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歌曲,新兵们不知不觉就忘了思念故乡,欢声笑语倒还开心愉快。</p><p class="ql-block"> 在这种车厢,几十个人在一起生活,睡觉都没问题,只是“上厕所”排泄、喝水成问题。</p><p class="ql-block"> 小便时,在车厢门口挂有铁链(害怕人员掉下去”只能拉开个小缝,还必须由一人在身后拽着,一不小心如遇逆风、进山洞时,尿就撒在裤腿上。接兵干部反复要求,千万不能把头伸出去,防止伤害和“丢帽子”,可仍有人的帽子被风吹落。</p><p class="ql-block"> “大解”靠停站,火车停靠时才允许人员下车时,人人心急火燎地上厕所,对不能按点“解决”的,只能在运行中车上,大拉门拉开些,由另俩人拽着,各拉一只手,屁股撅在车厢外,火车不住地摇晃,操作肯定难以顺畅,加之寒风冰凉,有的半天也拉不出来。往往一人拉屎,全车观光,构成一道不雅的风景。车厢内尽管全是男性,开始有的人还害羞,一天后就谁也不笑话谁了。</p><p class="ql-block"> 从“闷罐车”下来,到军供站才能洗漱、 吃饭。停靠站下了闷罐火车,排队走路到“军供站”去洗漱、吃饭。成百上千新兵到一个车站,无论做什么都是“一窝蜂”。“一窝蜂”地上厕所,“一窝蜂”地吃饭加水,干什么都怕拉下了自己,但还是有掉队和走错队的。</p><p class="ql-block"> 南方兵到北方,沒记住接兵干部的提醒,进入西北已是天寒地冻时,洗脸时毛巾不能醮水,结果有的新兵洗脸后,毛巾就成了“冰疙瘩”。</p><p class="ql-block"> 到军供站吃第一顿饭很有趣,军供站饭堂很多地方沒有桌椅,一个宽敞的大厅,新兵个头都差不多,大家又穿一样衣服,面孔都差不多,相互谁都不认识谁,接兵干部也很难分辨“哪些是自己带的兵”!好几百人在偌大的饭堂里一起吃饭,一个班(10人)围一圈蹲着,好几百人在饭堂里围成一圈一圈的场面壮观。军供站工作人员把菜盆送来,一个班一盆菜,再分到每人碗里。大家围着菜盆子吃饭,开始还算有序,要求不准讲话,大家小心叽咕你一言他一语叽叽喳喳又形成了共鸣声……后来添加主食“米饭、馒头”要自取,又是一阵猛挤。刚撂下“瓜菜代”的碗,吃起大锅饭米饭、白馍……热热闹闹,前呼后拥,有的连帽子都挤进了汤锅盆里……</p><p class="ql-block"> 我们是从川北入伍的,好像是坐了两天汽车到重庆火车站,天黑才上火车……离家四、五天还沒到达军营。</p><p class="ql-block"> 火车一路西行,穿越河西走廊,进入甘肃腹地,一天一夜也沒走出甘肃。只见满目荒凉,一望无垠,戈壁连着戈壁,荒漠接着荒漠,走不到头,望不见边,对我们这些从未出川的青年,生在四川看到的是青山绿水,真的没有想到,天外有天,世上还有这样的“鬼”地方——黄土地——戈壁滩——荒芜人迹,看不“绿”色。一腔热血在降温,恋家的思绪在上升。</p><p class="ql-block"> 我们究竟到什么地方去?接兵干部不告诉,说是“军事秘密”。听着火车有节奏的“哐当、哐当”声,我们默念着“向西、向西”。“西”有多远?“西”在哪里?有的在用线头、火柴把量地图,计算着……</p><p class="ql-block"> 哪时的“军列”就是一趟临时编组加开的比慢车还慢的列车。大站大停,小站小停,无站也停,处处避让,使我们本就难耐的心绪更加无奈。</p><p class="ql-block"> 盼到站,盼下车,盼啊盼,好不容易盼到下一停靠火车站,说这里有军供站,下车排队去吃饭……</p><p class="ql-block"> 就这样走走停停,停停走走,一天过了又一天。因为要避让其它运行的列车和货运车,所以走的很慢。好不容易,在列车上颠簸了5~6昼夜,才盼到到了新疆大河沿。</p><p class="ql-block"> 在大河沿,全体人员“三包一身绿”带上所有物品下了火车。每人领了新皮大衣和毛皮鞋,大家认为马上就到军营了。</p><p class="ql-block"> 在军供站吃了饭,说是接到“命令”通知在此地休息一晚,大家又自解“背包”住了下来,在这安静的夜晚躺下伸伸展展、美美地睡了一晚。</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早上,又换坐上有篷布遮盖的军用大卡车。一个排的人员坐一辆车。大家穿着皮大衣毛皮鞋登上卡车车厢坐在背包上,又开始新的征程:</p><p class="ql-block"> 第一天住库米什,</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住轮台,</p><p class="ql-block"> 第三天住库车,</p><p class="ql-block"> 第四天终于到达阿克苏国防团。</p> <p class="ql-block">  那时当兵的在部队的操行是学习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那时部队教育讲“七个农民养话一个当兵的”,农村出来的当了兵,知道“感恩”。在当兵时,处处想的是“为人民服务”做好事,不与人民群众争利益。出现了许多故事,战士探家时在汽车站、火车站购票排队,主动让人,结果自己沒有买上票,误了探亲休假的事真不少。</p><p class="ql-block"> 而老兵乘坐旅客列车返故乡,不仅见证了时代新变迁,感受到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变化,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同时第一次感受到沿线车站码头铁路人民为自已服务,光荣退伍返故乡乘坐旅客列车又好“自豪”。</p> <p class="ql-block">  1979年中越自卫反击战后,应该是从1980年以后新兵入伍开行“军列”就再不用“闷罐车”,而是利用普通旅客列车了。</p><p class="ql-block"> 旅客列车上设备设施齐全,车厢里宽敞明亮,每节车厢有洗脸间、厕所,保证一人一坐,列车上有歺车,在列车上“吃喝拉撒”都很方便,列车运行速度也不慢,从西安到乌鲁木齐也就40~50小时,在列车上生活两三天也不再寂寞了。</p><p class="ql-block"> 原来老兵退伍,允许单独自行购火车票回家,那时铁路运力紧张,购票相当困难,那时旅客列车硬坐票,还分有坐位号票和无坐位票(站票),列车超员严重,车厢内挤满了人。排队购票,有的几天也买不到火车票。……尤其是79年后农村“外出打工”人员涌动,铁路运输压力更大,“购火车票难”全社会对此都有意见,退伍老兵离开部队回乡,要跨越几省,离开部队时结算的中转住宿、车船费用都有限,几天买不上“火车票”百丈是苦不堪言。</p><p class="ql-block"> 新疆幅员大,退伍老兵返乡多是跨省长途乘车,于是1980年前后就开始开行“老兵专列”,<span style="font-size:18px;">不用老兵自已去火车站买火车票了。</span></p><p class="ql-block"> 各部队按军区命令安排退伍离队时间,集中护送。先用汽车送到登乘火车的“集结地”——乌鲁鲁——吐鲁番——库尔勒等火车站,再乘坐旅客列车“老兵专列”,沿途不上百姓旅客。</p><p class="ql-block"> 我们新疆部队的老兵,退伍时仍象新兵一样,“从哪里来回哪里去”,仍是“三包一身绿”回家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为了确保老兵迅速、顺利、安全地到达家乡,火车站、客运段等单位部门全程负责衔接和服务工作。</p><p class="ql-block"> 现在每年为营造新、老兵良好出行环境,车站在站内、站外电子显示屏上,在新兵出行期间滚动式播放“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立志从军终不悔,保家卫国守国门”等宣传口号。</p><p class="ql-block"> 在新、老兵候车期间车站还利用广播连续播放《咱当兵的人》、《战友之歌》、《十五的月亮》、《神圣使命》、《我是军人》、《军队节奏》等让新、老兵同志一边听振奋人心的军旅歌曲一边品尝铁路职工沏上的热茶,车站义务服务小分队,一次次循环上茶,铁路部门的真情服务,让在场的新、老兵和家属们共同感受到了,保家卫国的光荣使命。</p><p class="ql-block"> 乘坐高铁赴兵营,见证时代新变迁,幸福时代,美好的生活就在我们的眼前。</p><p class="ql-block"> 如何让我们的国家继续繁荣昌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国家的安宁、祖国的强大是至关重要的。而新兵们乘坐幸福的高铁奔赴军营,在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美好的过程中,肩上必然会挑起保家卫国的重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