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回首往事,感悟人生!分享感动。此刻开始,回忆一个全然不一样的自己。</h3> <p class="ql-block"> 孙子上幼儿园后,我在家里待着无聊,脑子却没有闲着,我的思绪又回到了香日德农场十字路口的商业街。十字路口东南面是邮局,东北面是香农的商店,西南面是香日德农场的露天电影院和大礼堂,西北方向是香日德农场的加工厂,十字路口是香日德农场最热闹的地方之一,因儿时经常在加工厂附近的大礼堂,招侍所,基建队,供应站,农机科附近玩耍,所以对加工厂比较熟悉,今天我要讲述的就是儿时记忆中的香日德农场加工厂。 </p><p class="ql-block"> 香日德农场加工厂在香日德农场十字路口商业街西北方向的一个很大很大的院子里,原先院子里都是一些很大破旧的土坯厂房,上世纪六十年未,农场为了发展需要拆除了一些老式建筑,在加工厂院内新建了几栋砖瓦土胚厂房,在临街的西北角新建了一栋半圆型的门市部。新建的门市部正对着十字路口,门市部一进门是一个用砖砌起来的柜台,主要经营加工厂自制的醋,酱油,粉条,挂面等物品,上世纪七十年代,是一个物资比较匮乏的年代,但是农场人的生活相比之下还是比较好的,最起码当时面粉,食用油,猪肉还是能按照定量供应,农场附近上柴开、下柴开、柴源、沱海、中庄、新源村的村民生活就差了很多,这几个村的村民经常会步行来香日德农场,他们手拿着一个铁壶,直奔加工厂门市部购买两角钱一斤的醋。 </p><p class="ql-block"> 门市部左右两边各有几个隔间,隔间有量裁衣服的柜台,量裁衣服的地方顾客很多,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场人的衣服98%以上都是通过这个柜台量裁制作完成的,也有一些人拿上自己购买布料,到门市部花上几块钱让裁剪衣服的师傅裁剪一下,拿回家后自己用缝纫机缝制)。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香农是没有卖成品衣服的,二三千人的衣服98%以上都是出自加工厂,七十年代的时候农场新建造了两三栋制衣厂房,有几十名就业职工在缝制衣服的车间工作,这些就业职工大多数是上海,江苏和浙江人,一九八一年我为了赶时髦就在加工厂订制了五六条劳动布料和涤卡布料的喇叭裤,因为裁剪,缝制的技术有限,我定制的喇叭裤,其中有两条前后返工了好几次……。 </p><p class="ql-block"> 在裁剪柜台旁边是一个补鞋专柜,柜台里堆放了很多拿来修补的鞋子,除少量黑皮鞋外大部分都是一些翻毛皮鞋,各种球鞋和布鞋。那个时候加工厂补鞋匠没有现在那种缝补鞋子的机器,都是补鞋师傅一针一针的把需要缝补地方用皮子修好,那时的人们生活非常艰苦,穿黑皮鞋的人很少,更别说其他颜色的皮鞋了,一双翻毛皮鞋,穿上七,八年那是常事,就是皮鞋坏了,也不舍得把鞋扔掉,会拿到加工厂修鞋师傅那里修一修补一补继续穿。八十年代以后香日德农场前后来过一两个外地补鞋匠,他们带着现在市面上随处可见的补鞋机器为农场人服务了几年,随后这种机器和补鞋技术就留在了香日德农场。加工厂的修鞋业务被私人补鞋匠接手。 </p><p class="ql-block"> 从大门进入加工厂院内,正对着大门的是一栋很旧专门制作挂面的厂房,我小时候,经常会跟着母亲去工厂换面条,加工面条的厂房很大,除了靠门口的窗户以外,厂房的其他窗户都被堵了一半,据说这样是为了更好的晾晒挂面,厂房里挂满了半成品的挂面,南面放了很多成品挂面,厂房有一台人工摇动的压面机,每当压面条的时候,就会有两三个人轮流摇动压面机,靠门口的地方摆放了一个切割,包装挂面用的大桌子,地上放了几个和面用的大盆,还有七八个端面条用的木制托盘,厂房西北角的地方有两口装水的大缸,大缸旁边放了几个坛子,坛子里面装着制作面条时用的碱水,靠墙的地方摆放了几十捆晾晒挂面用的竹竿,每天有七八名工人在厂房里忙碌着,厂房里不是每天都在压面条,他们是把厂房里的挂面处理的差不多了以后才开始压面条,我们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拿上面粉再拿上几个鸡蛋到加工厂,交上一两毛的加工费就可以把面粉加工成面条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制作酱油和醋的厂房在挂面厂房旁边,厂房里外摆放了几十个酿造酱油醋的大缸和坛子,农场人食用的酱油和醋都是出自这个地方。</span></p> <p class="ql-block"> 豆腐房在挂面厂房的西面,早先豆腐车同也是和挂面厂房一样,都是一些老式建筑,自从加工厂新建了一批厂房以后,豆腐房就搬进了新车间里了,豆腐坊门前不远处是一个大水坑,豆腐坊做豆腐时就从这个水坑里取水,豆腐坊门外的绳子上晾晒了很多做豆腐时用的白布,这间豆腐坊不大,也就三十来平米,从外面看就像是一个食堂,室内很简陋,没有吊顶,有一个石磨、两三口大锅、十几口大缸、几个水桶,房梁上绑着一根绳子,绳子下面挂了一个用纱布作成用来过滤豆浆的豆腐包,几盘豆腐模具,还有几个瓶瓶罐罐放在高处,装的是卤水,剩下就是盆、勺子、舀子等几件简单的炊具;做豆腐需要烧火,原先被刷的很白的墙面被烟熏的黑乎乎的。每当豆腐坊开始制作豆腐的时候,场部附近的居民会拿上一些黄豆,再交上几毛钱的加工费就可以按比例置换一些豆腐了。母亲在置换豆腐的时候也会向豆腐坊的人要一些豆腐渣,拿回家后,放点食用油,再加上葱姜蒜和咸盐,炒制半干当菜吃。</p> <p class="ql-block"> 豆腐坊北边是一间熟皮子的厂房,厂房前面堆放了很多牛羊皮子(膻味和腐肉的臭味很大)。工人们每天不是在检查皮张,就是将牛羊皮放入大缸内,加清水浸泡。还有的工人将皮张从水里捞出,里面朝上,横铺在木杆上,用刀刮除剥皮时带的残肉和油脂。然后加碱、肥皂、洗衣粉等洗涤剂搓洗皮毛,做完这些以后要把皮张再次放到缸里,加盐、芒硝、面粉和水,将皮张浸泡在缸中(加盐的作用是保护羊毛,加芒硝的作用是软化皮板,加面粉的作用是保护皮毛,并起吸附油污的作用)。还要进行第二次刮肉里 第二次刮肉里是为了使皮张柔软,须用钝刀,先横铲,后顺铲。铲完后晾干即可裁制衣物。 </p><p class="ql-block"> 我参加工作的时候,父母在加工厂给我订做了一件羊皮大衣,当时羊皮没有熟好,大衣很硬,膻味也很大,拿回加工厂重新处理了一下,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好,大衣穿了两年就被处理掉了。</p> <h3> 农场商店的东边,也就是煤场的地方,原来是加工厂的一个猪号,猪号前面有一个大水坑,不知是什么原因农场的人都叫它"劳教"坑,猪号的东墙边上有一条水渠,一直通向林业队,猪号里有七八排的猪舍,猪舍里饲养了一二百多头猪,也可能是猪的品种问题,农场各大队饲养的猪,一年也就一百多斤不到二百斤,供应站供应猪肉的时候瘦肉无人问津,而肥肉大家都抢着购买。</h3> <p class="ql-block"> 改革开放以后,农场来过几个裁剪师傅在农场做起了裁剪衣服的生意,市面上也能买到成品的衣服了,从那个时候开始去加工厂做衣服的人就少了。 香农面粉楼建成以前,供应站供应的都是各大队水磨坊磨的面粉,有85粉,也有一部分80粉,过年过节的时候还会供应一些75粉,香日德农场面粉楼建成以后,各大队的水磨坊就不再磨面了,统一有加工厂面粉楼加工面粉和食用油供应给大家。面粉楼前后调进和招收了很多工作人员,如赵荣庆,王洪明,展延安,齐树全,老丫,周莉,刘四海等等,面粉楼在最红火的时候有正式工和临时工有100多人,多年以后,加工厂因政策和人员的变动比较大,同时人才缺乏,技术,管理,设备老化等问题,挂面厂,豆腐,熟皮子,酱油和醋,猪号,粉条等部门都关门歇业了,到后来加工厂面粉楼还有基建大队合并整合成一个单位了。 </p><p class="ql-block"> 九二年以后加工厂制衣车间被改造成了监狱管教科和侦保科,门市部被私人承包,分别被改造成了多个小超市。 时间已过去有四十七八年的时间了,故乡已容不下我,我只记得张玲的父亲是加工厂的主任,还记得沈小平的父亲,同学王喜印的父亲在加工厂上过班,黄国志也在加工厂工作过,听说黄国志曾经在广州一个什么音乐学院上过学……。后来黄国志被调到香农学校当教师去了,我还记得加工厂有一个胖胖姓陈的干部,大家都叫他陈胖子,他好像负责加工厂的供销工作,经常出差,突然有一天他因心脏病死在了自己的宿舍里,四五天后才被人发现。其他的人就想不起来了。 </p><p class="ql-block"> 总之一切的一切都变成了模糊的影子,在儿时的路上,只留下回忆,故乡或许还有曾经的影子,但是已找不到曾经的自己了……!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5, 138, 0);"> 香巴佬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5, 138, 0);"> 2021年10月31日(西安)</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