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纪实摄影中的组照

許基山【山言两拍】

<p class="ql-block">一,中国组照溯源</p><p class="ql-block">中国摄影师拍摄的存世最早的组照,是在诞生光绪皇帝的“潜龙邸”——醇亲王奕譞府邸。</p><p class="ql-block">拍摄时间:1888年</p><p class="ql-block">拍摄者:清末著名摄影师梁时泰。</p><p class="ql-block">梁时泰拍摄制作的《醇亲王奕譞及其府邸》相册,共收入照片六十张,其中人物照七张,建筑景观花卉照五十三张(含有蜀葵花的照片15张)。这组蜀葵照片,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蜀葵照片,和世界上最早的花卉组照之一。</p><p class="ql-block">梁时泰,又名梁科,广东人,清朝同治年间先后在香港、广州、上海和天津开设照相馆,因经常入宫擅长拍摄而成为“皇家摄影师”。他是第一个为李鸿章拍照,也是第一个为醇亲王制作私家相册的中国摄影师。</p> <p class="ql-block">梁时泰拍摄的传奇人物醇亲王爱新觉罗•奕譞。<span style="font-size: 18px;">奕譞</span>权高位重,一生没有当过皇上,但与清王朝的五代皇帝有关联:其父道光帝,其兄咸丰帝,其侄同治帝,其子光绪帝,还有其孙末代皇帝溥仪。他<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还是慈禧太后的小叔和妹夫。奕譞平时谨慎低调,院子里遍地种植耐湿耐寒暑的蜀葵,以此警示自己如何应对宫廷里的步步惊心。</span></p> <p class="ql-block">梁时泰所拍醇亲王府邸的蜀葵。之后下图是梁时泰拍摄的李鸿章。</p> <p class="ql-block">新中国成立后,陆续有电影连环画出现,可谓是组照的雏形。编排出现了组照的结构与方式,但篇幅都显得很多。</p> <p class="ql-block">1980年代有摄影小说出现,有演员有故事,还有编导摄制人员。就表现形式来看和组照更接近了。</p> <p class="ql-block">1957年首届至20届国展都没有组照入选过。直至2004年8月,在河北廊坊,中国摄影家协会举办了第21届全国摄影艺术展,来稿作品五万余幅,入选作品约五百幅(组)。这是建国以来首次有组照入选的国展。至最近落幕的28届国展,有299件作品入选,其中组照已占据约四分之一的比例。纪实类组照占了大多数。</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红色古镇》</span></p> <p class="ql-block">二,为什么要有组照</p><p class="ql-block">拿我们现在对组照的定义来说,组照通常是由4到12张之间的一组照片组成。拍摄组照,就是用一组照片来表现一个主题、或一个中心思想。它是针对以一张照片无法表现的主题,而用几张照片组配起来表现,在内容上能突出主题中心的画面。同样的主题,按时间的推移排列而成,而且具有故事性。主题虽然相同,但不能构成故事情节的只能称之为系列创作。</p><p class="ql-block">组照是运用一种或多种表现手法(如微距、广角、长焦、俯拍、仰拍、特写、人物、风景、小景等)来拍摄一个主题,选择多幅照片集中一组,从多角度来反映主题的表现形式。</p><p class="ql-block">《打卡令人崇敬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有人认为,组照就是把差不多同时拍的照片归归拢就是了。这是错误的。</p><p class="ql-block">组照绝不是简单的拼凑相加,而是强调对一个事件描述呈现出相对的完整性。通过组照,将观者带入到故事与主题中去。</p><p class="ql-block">摄影大展为啥日益青睐组照?单幅作品和组照的差异还是比较大的。人们对作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很多展览和比赛中,主办者都会要求以组照的形式来参与。这是基于什么原因呢?</p><p class="ql-block">《梦圆新居中》</p> <p class="ql-block">现在一片成名的概率越来越低,战争,贫困,重大灾难等大片,并不是任何人都能轻易拍到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单幅作品相对来说存在比较大的“偶然性”,摄影在这个时代已经非常普及,各种摄影器材甚至手机都能成为摄影利器,我们每个人随时随地都可能抓到一张不错的照片。</p><p class="ql-block">我们拿这种“偶然巧遇”的优秀作品去参赛,也可以获奖。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一张照片的成功未必能衡量一个摄影师对整体摄影语言和题材的把握。还有,摄影对时代的关注,很多题材的深度与广度,远远不是单幅照片都能够道明白的了。这等情况下,如果你能以一组照片或一个系列来呈现某一主题的话,显然更能展现你对摄影语言、题材等的驾驭能力,至少可说明和排除掉偶然因素,证实你的摄影实力所在。</p><p class="ql-block">《早锻炼》</p> <p class="ql-block">所谓组照和系列作品,就是以不同的视角、形式、内容,聚焦于一个特定的主题或视觉范畴,通过多幅照片来集中展示作者对某一题材及某一表现形式的把握能力。</p><p class="ql-block">现在大学的摄影专业,要求学生毕业创作,必须有“系列组照”,数量不低于20张。这当然是有难度的,但通过这个实验,发现不少学生作者所交作业,简单重复的多。尽管要求明确重申了多次,系列照片之间既有整体关联,在形式和表现力上又要有所不同。但所见还是不理想,年轻学生的阅历、想像力、剧本的构思能力,以及现场拍摄条件反射的应变能力还远远不够。</p><p class="ql-block">这也可能是,为什么组照在摄影比赛和展览中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的原因。</p><p class="ql-block">《城乡新差别》</p> <p class="ql-block">三,如何来拍摄组照</p><p class="ql-block">组照虽然成组,但每一张都应该能够独立地表达与主题相关的形象信息。镜头有全景、中景、近景、特写,每种形式都能表达出特有的信息,全景表达气势、场面,中景表达动作,近景表达表情,特写表达细节等等。</p><p class="ql-block">构图要有变化,横竖画面要有适当配置。景物配置去雷同化,人物安排,方向感,画面的线条都要有变化。人的姿态、动作、表情要有不同的状态和内涵,要足以反映某一侧面的典型神态。</p><p class="ql-block">《听香蕉说点啥》</p> <p class="ql-block">用光要有侧重和不同,虽然组照摄影以内容为重,但光线的形式变化也是需要的。顺光、侧光、逆光、闪光灯、剪影等形式的变化,可带来艺术美感。</p><p class="ql-block">在拍摄时,画面类型要留有选择的余地,同一个镜头多拍摄几个角度,同一个内容多拍几个镜头,抓拍决定瞬间画面,使照片具有张力。同时注意细节(形体语言、背影、阴影)。</p><p class="ql-block">《乡村音乐节》</p> <p class="ql-block">组照中一定要注重拍好主题照片,主题照片要鲜明,这是“兴趣点”,质量一定要好。瞬间的典型气氛浓烈,构图严谨,用光独到,色彩、影调讲究,包括清晰度。</p><p class="ql-block">有人说,如果你想对某拍摄主体或对象作进一步的挖掘和剖析,就为他拍摄组照好了。</p><p class="ql-block">《东北毛皮》《植物四件》</p> <p class="ql-block">四,如何来编排组照</p><p class="ql-block">整体拍摄完成后,组照肯定要涉及相片顺序排列的问题。相比单张的摄影作品而言,组照在顺序的安排上也有着策略和方法。</p><p class="ql-block">我们可以参照媒体的编辑思路和编排新闻的方法,将组照模拟人体一般,细分为首片、颈片,胸部腰部胯部,和腿脚之间至最后尾片,可以采用并列式、递进式,和过渡式的方法加以组合。</p><p class="ql-block">《开花结果,网购走红》</p> <p class="ql-block">并列式:多幅照片平排并列,地位平等相当,内容上没有意义关联,但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编排一起。如果用线型表示,主题或主线与图片之间呈放射形直线。</p><p class="ql-block">递进式:多幅照片之间有主次,存在某种意义关联,有连带、引申,递进转折。如果用线型表示,主题或主线的延伸呈弧形线。将多幅图片层层联接,形成主题。</p><p class="ql-block">过渡式:组照中起着承上启下作用的图片叫过渡片。好的过渡片过渡自然、巧妙,使图片的意义前后连贯,层次清楚,结构严谨,浑然一体。通过过渡片连接上下片的叙事关系。</p><p class="ql-block">《2021古尔邦节》《舞龙接班人》</p> <p class="ql-block">组照是多幅照片组合起来进行表达的一种方式。它不是简单罗列或累赘叙述,而是对拍摄对象有更完整丰富的表现。就像我们写文章,有特写、白描、对话、情景描写等套路,写作方法有记叙文、议论文、散文诗歌、报告文学、小说等种种手法。不要张冠李戴,对路就行。</p><p class="ql-block">图片说明怎么写</p><p class="ql-block">1、图片说明要把新闻要素、背景材料介绍清楚。新闻摄影作品有别于艺术摄影,它具有新闻时效性。因此在写图说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把新闻要素写清楚。何人、何时、何地、何事、做什么等,五个W和一个H,即Who何人、What何事、When何时、Where何地、Why何因、How如何,都要如实写上,使读者有一个实实在在的感觉。纪实摄影组照更注重作品的真实性。</p><p class="ql-block">《二胡老师带队演出记》</p> <p class="ql-block">2、图说与画面内容紧密结合并有所升华。紧密结合,就是说图说不能随意游离画面,要紧紧围绕画面所反映的内容去写作。这种紧密结合,并不是简单地重复画面。在介绍画面的同时,有所提炼,有所升华,点出新闻形象的意义、作用和影响。</p><p class="ql-block">图片说明容易存在的一些毛病</p><p class="ql-block">1、过于简单。新闻摄影图片的说明,最基本的一个特点就是简洁。一则说明,几十个字就可以奏效,内容再多,也不能长过百字。现在有些说明写得过于简单,把一些本来应该向读者介绍清楚的内容全都忽略了,这就不符合新闻摄影图片说明写作的要求。</p><p class="ql-block">2、过于繁杂。与“过于简单”毛病相对照的是“过于繁杂”的毛病,它直接违背了新闻摄影图片说明写作中的“贵在简洁”原则。</p><p class="ql-block">把说明写得“繁杂“,反映了作者本身的思路不清晰,文字功夫欠佳。这需要在磨练中得以实践和提高。</p><p class="ql-block">《关爱流浪猫,保护好生态》</p> <p class="ql-block">五,组照该怎样投稿</p><p class="ql-block">投稿最重要的是按比赛要求递交稿件,组照也是如此。</p><p class="ql-block">有些征稿比赛,往往对单幅写明了譬如长边要求3M,组照却没说。个人理解,组照是由多幅单张图片组成,因此每个单张文件也必须达到长边3M。不可因为组照和单幅统称为“件”,也不能说我有组图10张,加起来有几十兆了,就把每张都做小些,这都是不行的。</p><p class="ql-block">组照单纯发拼图形式投稿也是不可以的,你只能一张张编号后,按单幅尺寸要求发。有可能的话,就再发一张拼图样子并加以说明,表明自己的编辑思路和创作意图,起到直观的引导作用。这是有好处的,有的征稿主办方特别尊重作者,他就直接录用你的拼图上展了。本人也遇到过几次,但前提是组照构成每个单幅都是老老实实一起发的,尽管没有起到实际作用。</p><p class="ql-block">《北疆的秋》</p> <p class="ql-block">以上图文,欢迎指正。</p>